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登輝和陳水扁對決廝殺

[複製鏈接]

1394

主題

3354

帖子

216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21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釣貓魚 發表於 2006-7-10 1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林琬緋

  罷免案闖關失敗至今,沒有人料到台灣政局後續發展的引爆點,不是國親裂解、不是民進黨內鬥,而是「台灣之父」李登輝和「台灣之子」陳水扁之間的對決廝殺,以「清廉對抗貪腐」之名,展開「本土教父」政爭之實。

  李登輝在罷免表決的關鍵時機出手,通過台聯宣示「罷免案是台聯與民進黨切割的分水嶺」,發表聲明譴責扁政權「假本土、真造神」、「阿扁不等於本土政權」,顯示李扁決裂不只心意已決、而且已有全盤部署。緊接著,安排親信密會馬英九、發動黨工和政策研究學者在報章上發表「清廉本土」的廣告和專論文章、把龍應台批扁專文送給總統府。在藍軍罷扁失敗后,李登輝意外成為倒扁運動的接棒人。

  李與扁反目,關鍵著眼點自然在於「本土政權」的延續,惟恐「台灣之父」一手建立起來的家產會讓「台灣之子」敗光。除了不滿扁以本土作為貪腐的掩護,李也恨扁對台灣主體性立場搖擺不定,未積極推動他念茲在茲的「正名制憲」大業,反而摧毀了台美互信、破壞部分國際社會對台灣主體性原有的認可和尊重。

  但在宏觀的「本土」使命感下,包含著個人利益核心:「本土教父」大位之爭。據媒體報道,李扁分裂的直接導火線,其實是扁在6月20日的「向人民報告」電視演說。扁並未直接點名李登輝,卻在論及「終統」時反問「國統會和國統綱領是誰搞的?」,談到兩岸辯稱「現在的兩岸關係有1996年飛彈危機那麼糟糕嗎?」,針對貪腐,以「國民黨執政時代有國安密帳『奉天專案』」駁斥,句句借著「扁李對照」來捍衛現任政權。面對扁選擇回歸深綠基本盤升起「本土大旗」,李登輝當然不會容許他為2008年卸任后的歷史地位有絲毫「非分之想」,必得在扁搶佔「台獨精神領袖」神主牌之前、先下手為強。

  對陳水扁而言,「李扁對照」其實討不到多少便宜。論政績、比不過;論本土代表性,更是遠遠不及。扁唯一還有還擊空間的只是李與黑金糾纏不清的牽連,因此劉泰英、國安密帳、拉法葉案、李登輝夫人曾文輝運鈔案,紛紛舊帳重翻,即提醒李登輝「查弊」可是兩面刃,又可喚起深綠支持者對李登輝作為國民黨舊時代掌舵者的記憶。弔詭的是,陳水扁當年以「打倒黑金」斗垮李登輝的國民黨政權,李登輝倒過來欲以「捍衛本土清廉」拉倒扁政權,兩名前後任總統就這樣躲在「清廉」大旗下玩著弄權遊戲。

  之所以選擇在扁落難的時機出手,李登輝還考慮到台聯的政治生存空間。台聯如今在國會221席次里只佔12席,比例不過5%,面對2007年底立委選舉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國會席次大幅減半,橫豎終究難逃泡沫化危機,何不趁早與民進黨切割,推動倒閣促使國會提前改選,反而有機會趁民進黨苟延殘喘之際穩住深綠選票搶佔淺綠選票。

李登輝尋找

綠營「窩裡反」

  李登輝「落井下石」,能對當前台灣政局產生多大漣漪?單靠台聯無法成氣候,既缺乏足夠席次也缺乏有實力人選足以發揮政治影響力。李扁決裂對扁政權衝擊有多大,關鍵還在於李能否結合適當結盟夥伴,形成足以發揮政治效應的「第三勢力」。

  要在泛綠內部尋找「窩裡反」,呂游蘇謝四大天王中,李登輝與謝長廷關係最好。謝在辭去閣揆大位后一度傳出與李擬議另組政黨,但在決定回籠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后,李謝組黨宣告破局。罷扁表決前夕又傳出李呂結盟,據說李看中的是「呂秀蓮容易控制」,但因消息提前曝光、讓扁和黨內其他派系有所防範,呂惟恐犯上「篡位」之罪終是不敢冒進。四大天王當中,李蘇最無私交,在蘇貞昌被收編為「保扁先鋒」之後,李蘇更無合作可能。

  綠營鬆動不得,李登輝唯有寄望藍營。泛藍天王當中,王金平不只長期是李最寵信的「本土派」國民黨人,更具備藍綠兼容的特性,李認定唯有王才有實力在2008與馬抗衡、同時確保本土政權得以延續。但要為王創造條件與李結盟另組「第三勢力」,卻還得先過馬英九這一關。扁李對決的棋盤中,馬英九陰差陽錯成為最關鍵的一步棋。

李要拉馬打扁

  李馬淵源其實菲淺,馬英九曾擔任過李登輝的英文秘書;在1998年與扁競選台北市長時,李最後喊出「新台灣人」出面挺馬,讓扁敗下陣來。兩人關係降至冰點,則是在2000年國民黨痛失江山時,馬讓憤怒泛藍群眾推著站上了嗆李最前線。不過,自馬英九去年中接任黨主席以來,李登輝始終心懷賞識,對他的評價遠勝於連宋,幾次公開肯定馬的清廉,雖然對他處理兩岸及台灣主體性政策仍存疑慮,但私下對馬鮮明的「反共」立場讚賞有加。

  李登輝如果成功拉馬打扁護己,不只有利於促成王金平組閣、為參選2008積累能量,也可借國民黨作為國會第一大黨的實力拉台台聯的聲勢,為在後扁時代延續本土政權擴大政治版圖。

  因此,對扁和民進黨來說,最大的夢魘不是扁李廝殺、而是李馬合作。據台灣媒體引述民進黨高層說,民進黨當前選擇對李的反扁言論「冷處理」,因為還看不清馬的動向。唯有馬英九同意配合推動倒閣,李登輝才有著力的空間,屆時將完全架空扁政權,並在北高市長和立委聯合選舉中重挫民進黨;但馬英九卻也同時必須面對王金平趁勢壯大、為2008卡位的巨大風險。

  無論政局將朝哪個方向走,李登輝出手,已經打亂了藍綠原有的政治版圖,促使各政黨派系重新洗牌盤整;在後扁時代開始至2008政權交替以前的一年九個月關鍵期,李登輝的政治動作,將是台灣政局走向的最大懸念。
隨  心  飛   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