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華北大,除了政府扶植你還有什麼優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7-5 19: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山東馮磊   轉自新浪博客


  時值國內參與高考學生紛紛開始擇校的時機,《財富時報》日前刊發了《北大清華地位遭衝擊優秀生源為就業轉考香港》的文章,文章回顧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民間發出的對於清華、北大兩所大學發出強烈質疑,指出: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是,作為百年名校的北大、清華,他們的聲譽已經在遭至多方質疑。對於它的未來走向說法多多,很多人更是擔心他們作為中國一流大學的地位不保,或者與一流大學名不符實。(《財富時報》7月1日)

  事實上,個人以為,上述結論本身並不完全正確。這是因為目前就實力而言,在國內、至少在大陸,清華北大的實力仍遠非其他高校所能望其項背。然而問題在於,清華和北大在國內即使永遠保持優勢、但是面對本土之外高校的成長卻始終無動於衷的話,那麼這毫無疑問都是一種恥辱。

  國內的學生紛紛選擇香港高校,本身並不能說明學生及其家長都是出於高額獎學金而去的。相反,一個在國內讀四年本科不過花費數萬元的普通家長,心甘情願要到香港花四十萬元讀大學,這本身實在耐人尋味——他們到香港去尋找什麼,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國內高校究竟缺少哪些東西?

  事實上,從辦學思路上來講,清華北大一直在延續計劃經濟時代的做法。在辦學上,不願意和國內其他高校進行公平競爭,一味延續向政府要錢、要特權辦教育的老路。不客氣地講,清華北大今天之所以在國內仍然居於領先地位,不在於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不在於其學術氛圍的創建、更不在於師資力量和國際聲譽的建立。北大清華之所以仍然是北大清華,不過是因為政府要「創建國際知名品牌」高校罷了。說穿了,北大清華的是教育部一直要樹立的一個品牌。這樣一所只會燒錢的學校,缺乏競爭機制的刺激,不墮落到「二流大學」才怪呢。

  清華北大的教育模式,實際上是各地高校的教育樣板。事實上,一直以來,政府對高校僅僅只是投資,卻始終缺乏有力的業務考核手段。由於政府這隻有力的大手的牽制,高校內部本身就是一個官場。這樣,學術氛圍創建的初衷就被扼殺了。——大學里的一群知識分子,不是要進行學術研究,而是要拼職稱、拼位子。在這種環境里,談什麼創新與發展?與時俱進究竟從何談起?而內地的高校從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已經被政府投資的規模和教育部的等級限制住了,它的發展前途如何從其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經不容更改了。這實在是一種悲劇。

  曾幾何時,提到北大,大家眾口稱讚「北大精神」。以提倡「自由、民主」而出名的北京大學,曾經眾星璀璨。然而今天的北大清華,你的精神究竟在何處?究竟哪一種領先於民族甚至領先於世界的理念出自於你的校園?!
北大清華退步了,甚至可以說在國際上落伍了。一個明顯的標誌是,清華曾經引進了陳丹青等一批人才來執教,結果對方最終卻因為不願意接受體制的束縛而辭職,清華,這是你的恥辱。一所固步自封、津津樂道於數十年前輝煌的學校,一個無論如何都不能再稱得上是站在民族前沿的大學,你的先進性在什麼地方?

  眼下,炮轟北大和清華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了。在對這種「時尚」進行質疑的同時,北大人和清華人不妨自我檢討一下:為什麼你身上的問題如此之多,以至於落到眾人所指的地步?

  和內地的高校相比,香港的高校從來就沒有意識形態的鬥爭,更沒有內地某些高校的官場作風。單就這一點來講,就是內地高校所望塵莫及的。除了健康的學術氛圍之外,香港的高校一般都是中西合璧式的教育,東西方文化同時在香港交會,對於英語工具性的強調使得學生面對跨國公司能夠從容應對。又由於香港高校和國際其他高校交流沒有國內如此之多的限制,香港的高校具有信息量大、學術前沿性強等特點,這些優勢,顯然都是「政府辦學模式」和長期以來「一包到底模式」所不能比擬的。而清華北大們,顯然就缺乏這種機會和資源,更缺乏這種胸襟和氣度。

  眼下,香港的高校終於來內地搶奪人才了。這無異於一整個鰻魚船艙里被投入的那條黑魚,希望香港高校的加入能夠把北大清華的迷夢喚醒:一個不注重學術氛圍的高校是沒有希望的,一個只會從政府口袋裡掏納稅人的錢、支會搞拔尖的貴族式教育的學校是可恥的。了解了這些,相信對於如何建設創新型的教學氛圍、如何建立人文環境、如何重樹大學精神,大家心裡就有數了。


3

主題

1205

帖子

2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4
沙發
YuLG 發表於 2006-7-11 04:07 | 只看該作者
說實在的,個人對西方列強的霸權,包括話語霸權頗不以為然。即以所謂的「世界一流大學」而論,按照老西們的標準,毫無疑問肯定輪不上我們的北大、清華;不過我卻認為,即使是老西們視為「世界二、三流大學」的北大、清華,其培養出來的學生難道不是世界一流的么?!既如此,我覺得我們大可不必太在意洋人對我們的評價或評價標準,踏踏實實繼續走我們自己的路好了。想必洋大人們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們「北大、清華二三流」的本意也絕對不是為了要給他們自己催生更多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自尋苦惱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