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之冤
周瑜在三國的東吳政權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周瑜卻常常遭到諸葛亮的算計。不是遭到算計,就是動作慢半拍,有時甚至慢了一拍。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有三大冤。
其一,才能之冤
周瑜在整個《三國演義》中,只有唯一一次是與諸葛亮打成平手的,那就是在赤壁之戰前,周瑜與諸葛亮共同在手上寫上一條破曹計策,兩人都寫一個火字,這是唯一的一次,之後就無不是被諸葛亮算計的了.
其二,功勞之冤
最明顯的是在赤壁之戰中,小說<三國演義>把功勞大部分給了諸葛亮,而周瑜則如同一個被利用的棋子,原因就是是諸葛亮借來了東南風,否則無法實施進攻.然而,就在<三國演義>誕生前的幾個朝代中,大多數人都是認為這場戰役的主要功勞給歸於周瑜,證明有杜牧的<赤壁>與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提到的是東風不與,而非諸葛不與,如果說功勞盡在孔明就該是諸葛不與周郎便了;還有就是赤壁懷古中的三國周郎赤壁,不是三國諸葛赤壁.
其三,人品之冤
要說起來,周瑜他最冤的地方也就在這了,作為人,功勞被人搶了,才能被埋沒了,這都沒什麼,而不能容忍的是人格受到打擊,自己的道德品質受到質疑.然而有很多人都要問,周郎不就是嫉妒諸葛亮的才能嗎,你看他臨死還不忘說一句既生瑜,何生亮,這不就足以說明他的心胸狹窄嗎,還包括之前的銅雀台賦:
從明后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乎雙逞,
揚仁化於宇宙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輝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
御龍□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這令周瑜大發雷霆,為什麼,因為大喬是他先主孫策的夫人,小喬是他的夫人,當然原因還是後者,可是就算我們退一萬步講,周瑜是真被激怒了,可這種事情放誰頭上,我估計耐心再好也受不了,更何況周瑜他不是聖人,不是和尚,他是個有七情六慾,有感情的人,當然也不排除他是個感性的人,但是無論怎麼說,這都不能證明他是小肚雞腸的,況且文章是經過諸葛亮改動的,諸葛亮的本意就是要激怒周瑜;而進一步說,周瑜要是真象羅貫中先生描繪的那麼心胸狹窄,那他有何以統領東吳水軍,他有時憑什麼收服那程普,黃蓋那一批老將的.<三國演義>中有一幕是周瑜初任東吳大都督,老將程普欺他年少,第一天就稱病不去集合,周瑜卻並未動怒,反而親自到程普帳中慰問,這又是何種氣度.不要以為那是在收買人心,即使是,人能做到這樣,容易嗎?
以上是我的一己之見,也是我本人對周瑜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