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來看看村上春樹對Stan Getz的描繪吧……
Stan Getz是一位情緒化的擁有複雜麻煩的次中音薩克斯風手,而他的人生也決不算安穩幸福.抱著像蒸汽壓路機般巨大高壓的自我,以大量的毒品和酒精腐蝕靈魂,從懂事開始到停止呼吸為止的大部分時期,幾乎都與安定平穩的生活無緣.多半的情況,讓身邊的女人們飽受傷害,朋友們也都心灰意冷離他而去.
然而活生生的Stan Getz,就算是在多麼嚴寒的北極過日子,他的音樂也如天使的羽翼般,從來不曾失去魔術般的優雅.他腳一旦站上舞台,手拿起樂器,現場立刻就會產生完全異次元的世界.正如被不幸的麥達士國王的手,觸過的東西全部都會變成閃亮的黃金一樣.
對, Stan Getz音樂的核心,擁有光輝閃亮的黃金旋律,無論任何熱烈的即興技法如何快節奏地展開變化,其中還是自然帶有潤澤的歌.他把中音薩克斯風宛如神意授與的聲帶般吹奏自如,紡出充滿鮮明至福的無言之歌.爵士史上有多如星辰般的薩克斯風演奏者,卻沒有一位像Stan Getz這樣既能吹出激烈的曲子,又不輕易地落入安逸的多愁善感的人.
過去我曾經沉迷於許多小說,著迷於各種爵士樂中.但最後我還是覺得惟有費滋_的才稱得上小說(the Novel),Stan Getz才算得上爵士(the Jazz)。我重新想一想,這兩個人之間或許可以找到若干共通點吧。他們兩人所創作出的藝術,當然可以看出一些缺點。這點我可以承認。但如果不付出這些瑕疵作為代價的話,很可能他們便無法得到美的永恆刻印吧。因此我不僅愛他們的美,同時也毫不保留地深深愛著他們的瑕疵。
我最熱愛的Stan Getz的作品,怎麼說都以Jazz Club兩場現場演奏盤為最愛。包含在這裡頭的一切的一切,都棒的超越所有的表現。雖然是跟平常一樣的表現,但裡頭卻有取之不盡的營養。例如,不妨請聽一聽。Jimmy Raney、Al Haig、Teddy Kotick、Tiny Kahn的旋律部分,簡直完美得令人倒吸一口氣。酷得非凡而簡素,同時像要熔入地底的熔岩一般滾燙的旋律,他們渾然化為一體地解讀。不過遠勝這些的是Stan Getz的演奏之棒。有如天馬行空般自在地撥開雲層,讓清晰得眼睛都會痛的滿天星光,於一瞬之間盡盞眼前。那鮮烈的吟,超越了歲月,強烈地打動我們的心。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歌毫不保留地喚起人們靈魂深處隱藏著的飢餓狼群。他們在雪中,吐著獸性的無言白氣。彷彿可以拿在手上用刀子切下般又白又硬的美麗氣息……。而且我們可以安靜的看出活在靈魂深處的森林裡的宿命性殘酷。
Stan Getz(1927~1991)
生於費城。1943年離開Jack Teagarden后,遍歷過許多名門樂團,於』49~』52年開始擁有自己的樂團,另一方面並單身赴北歐旅行。後來經過Stan Kenton樂團和在歐洲活動后,60年代初以bossa nova演出作品風靡於世。』64年後又回到自己的樂團活動。他堪稱是以即酷又熱,散發無與倫比樂魂的天才式即興演奏聞名的中音薩克斯風樂手。[/COLOR][/B]

[CENTER]01 - O Grande Amor
02 - Stars Feel On Alabama
03 - Cabin In The Sky
04 - I Didn't Know What Time It Was
05 - Time After Time
06 - Without A Song
07 - But Beautiful
08 - You're Blase
09 - The Nearness Of You
10 - Who Could Care ?
11 - Nature Boy
12 - Her
[music]http://grm.cdn.hinet.net/xuite/ad/99/13812201/blog_166019/dv/4768778/4768778.mp3[/music][/CENTER][/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