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真族後裔探訪:至今不和岳姓通婚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7-6 1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倍可親網站播報來自生活報的消息:

  
除去甘肅省涇川縣的完顏村,河南省的完顏姓分佈於5個鄉鎮、閩台女真後裔改姓粘、北京女真後裔改姓王或汪,他們都堅守著祖宗的一個遺訓——

  女真後裔不和岳姓通婚

  凡姓完顏者,皆女真後裔,即滿族人。女真人的第一次輝煌是建立大金國,伐遼滅北宋,與南宋划淮而治。在與南宋的攻伐當中,完顏宗翰、完顏宗弼等與南宋的岳飛爭鬥,流傳下來的《精忠報國岳飛傳》膾炙人口,可是女真完顏氏後裔與岳飛後裔也因此成了永遠的仇敵。在第四屆金源文化節期間,來到阿城的女真後裔都表明了一個祖訓:女真後裔不和岳姓通婚。

  河南完老家村:

  恪守三大族規

  像在甘肅涇川繁衍生息八百多年的完顏部落一樣,河南鹿邑完老家村的完顏姓村民也仍然守護著女真完顏氏的文化符號和民間信仰,恪守著三大族規:一是不聽不看《說岳全傳》;二是不唱不看《草坡面禮》、《八大鎚》等戲曲,據說,1978年古典戲解禁后,有一個劇團在鄰村演《朱仙鎮》,被完老家村村民上台阻止,併發生打鬥;三是同姓同族不通婚,可與漢姓通婚,但不得與岳姓通婚。

  來到阿城祭祖尋根的完顏三坤就是來自河南省鹿邑縣完老家村的,他告訴記者,年輕時的他也參與了那次和劇團的打架。「我們也是完顏宗弼的後代。」三坤如是說。

  完顏三坤告訴記者,在河南共有5000多名姓完顏的女真後裔,分佈在馬鋪、老莊、太清、賈灘、楊湖口等五鄉九村,共750餘戶,近3000人。另外,汝州市完顏庄、許昌縣完門村尚有2000餘人,是從鹿邑遷入的。

  鹿邑女真後裔本為完顏氏,后改姓完氏。據《完氏宗譜》記載,他們是明朝萬曆年間從安徽肥東遷徙而來的。元末明初,宗弼後代完顏佩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因戰功被封為「女真將軍」,封地在潞州(今安徽肥東,現有完顏牌坊村)。明萬曆年間,完顏佩的10世孫完顏必重由肥東赴京趕考中得探花,為官河南,落戶鹿邑。

  必重的三個兒子各有自己的住所,三兄弟的住所竟然選在了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上,距離在20公里左右,必重的長子所居地形成了現在的北完樓村,三子所居地形成了今天的南完樓村,而位於中間的完老家村則是必重次子的原居地。

  閩台粘氏:

  無比艱辛尋覓祖脈

  在2000年6月18日的阿城首屆金源文化節上,台灣粘氏宗親會會長、台灣億豐集團董事長粘銘帶來了近百人的尋根團。「千萬里我追尋著你……」這句歌詞始終縈繞在粘銘先生的腦海中,閩台粘氏豁然意識到粘氏的祖脈來自金源,粘氏的根在阿城。在第四屆金源文化節上,粘銘先生帶來了30多人的祭祖團。

  閩台粘氏本是金國開國元勛、都元帥、金源郡王完顏宗翰的後代,可謂望族貴胄。八百年前的粘罕難以預料自己的後裔輾轉到當年欲征而不能的華南地區,如今又回故鄉訪祖尋根。完顏宗翰,本名粘沒喝,亦稱粘罕,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侄。《金史》稱其:內能謀國,外能謀敵,決策制勝,有古名將之風。他姿貌雄傑,善於馬上用劍。宗翰在金國的地位和功績不亞於人們熟知的金兀朮。宗翰在金國歷史上最大的功績當算攻陷汴京,抓獲徽欽二帝,押宋俘數萬返回上京。粘罕病死後,他的兩個兒子真珠、割韓奴商決,以父親粘沒喝之名冠粘為姓氏,表明沒有爭奪皇位的意思,以避猜忌生變。後來,其後人輾轉南遷,因避亂世不忍殺戮繼續南下,至元代落腳泉州、晉江、南安、石獅等閩東沿海地區。

  自20世紀80年代初,閩台粘氏開始以謁祖、修復宗祠的形式頻繁開展懇親歡晤活動。開始,他們把元朝時的八世祖粘博溫察爾在石獅的墓地作為始祖墓,后又修復閩台粘氏大宗祠。後來,閩台粘氏在追尋中發現自己的根在金上京,在金源故地阿城。

  粘罕天性異常嚴酷殘忍,特別是消滅遼國和北宋后,居功自傲,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國事無論大小都得他說了算,雖一品大臣跪拜在他的面前也不還禮。經常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太宗皇帝的頭上。金太宗吳乞買是個非常平民化的皇帝,論輩分是粘罕的叔叔,他時常到田野中放牧,光著屁股到阿什河中與牧童一起洗澡。一次,太宗違背先帝遺訓私下動用了國庫少許銀兩,結果這事被粘罕知道了,他竟領著眾大臣將太宗從龍椅上拉下來,噼里啪啦一頓臭揍。然後,親自攙扶太宗坐在龍椅上,向皇帝謝罪。在中國幾千年封建史上,大臣(不包括篡政者)動真格的打皇帝,粘罕也算創下了空前絕後的紀錄。

  粘銘說,宗翰還有一個大功勞,在宋人洪皓的筆記《松漠紀聞》里記載,公元1128年,宗翰率兵佔領曲阜,幾個遼籍漢人要打開孔子墓。粘罕問通事高慶裔:「孔子是什麼人?」高答:「古代大聖人。」粘罕大怒:「大聖人的墳墓怎麼可以侵犯!」遂處死盜墓人,使孔林得到保全。

  北京皇族後裔:

  對故土一片深情

  《金史》記載,完顏姓相對於漢姓是王,金國滅亡后,宗室完顏氏遭到了沉重的打擊,逃歸東北的後裔自為部族。到了明末,完顏部(又稱「王甲部」)歸順了清太祖努爾哈赤,成為滿族共同體的組成部分。清末,其族人多冠漢字姓王或汪。

  王昭,又名完顏昭,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30世孫,旅日畫家。其出生在北京,后東渡日本。本屆金源文化節,由於王昭事務纏身未能趕來,但是他的兩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前來阿城祭祖尋根。

  王晴雪、王響逸和王陽三姐妹告訴記者,她們的家庭是真真正正的女真人皇族後裔,其父姓完顏,名為完顏愛蘭,其母姓愛新覺羅,名為愛新覺羅·溥韞娛,都是皇室。她們的父親完顏愛蘭是大名鼎鼎的擅長畫蘭草的畫家,人稱「蘭草王」;她們的母親是清朝攝政王載灃的六格格,即末代皇帝溥儀的妹妹。1993年,她們的父親就曾來到阿城尋根,留給博物館許多書畫,並將珍藏的溥儀的四幅行書扇面贈予博物館,表現了對祖輩與故土的一片深情。

  三姐妹說,她們小的時候根本不敢說自己姓完顏,媽媽姓愛新覺羅,也不敢承認自己滿清皇族的身份。尤其是在學校上歷史課的時候,只要老師講到滿清時或是同學們談論到滿清時,她們都趕緊離開,以避免尷尬。

  景愛在《北京完顏氏遺族考》和《當代中國的完顏氏遺民》等文章中認為,至今留在北京居住的一支金國皇族後裔,也就是三姐妹這一支。他們的始祖完顏守祥,與金哀宗完顏守緒為兄弟,據說出自金世宗庶子。

  女真後裔分佈廣泛

  在全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女真族後人,其中安徽肥東和山西一些地方也都存在著為數不少的女真後裔。

  據史書記載,金國亡國之後的女真人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金國時留居金源故地的女真人,到了元朝,他們被分別稱為女直、水達達、吾者、乞列迷、骨嵬等,居住在松花江流域、黑龍江下游和烏蘇里江流域地區,後來發展成為滿族;另一部分是金國時南遷中原的女真人,自金國中葉以後,他們漢化程度逐漸加深,至元朝時已不再被視為女真人,而一概以漢人稱之。

  金國以來,因戰而遷的女真後裔以家族形式聚居並成為當地居民的不在少數,目前,人數較多的有安徽的肥東、福建的泉州、台灣的彰化、甘肅的涇川以及山西的安邑。

  據了解,在安徽肥東縣的女真後裔目前約有2000餘人。據《完顏氏家譜》記載,金國亡國后,有一支完顏氏的女真人流落到雲內州(今山西省大同市),為避免蒙古人的民族歧視,他們改完顏氏為完氏。元末,這支女真人的首領完顏佩投身朱元璋麾下,位至將軍,洪武初年,奉命屯田廬州,從此便定居於肥東。

  
  _____________

  金兀朮與岳飛

  譚立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雖然海溝河無法與長江相比,但是在這裡卻誕生了一個奠定時代格局的人物,這個人物就是鼎鼎大名的金兀朮。隨著傳統評書《岳飛傳》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熱播,岳飛和金兀朮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

  也正因為如此,岳飛及與其有關的人、故事、文學作品、戲曲曲目都極具影響力,比如有些人想到岳飛就熱血沸騰,而有的卻掩耳不聞。如今的女真人後裔,甘肅省涇川縣完顏村金兀朮後裔、河南鹿邑完老家村金兀朮後裔都信奉著一個祖宗傳下來的遺訓:男人不能娶岳姓女子、女子不能嫁岳姓男子。金兀朮的後人和岳飛的後人已經成了不可能和好的仇人。

  說英雄,貶壞蛋,中國歷史上的哲學從來都缺少辯證法,所以岳飛就成了民族英雄,金兀朮成了侵略的洋鬼子。但是,在中華民族多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中,從金源入主中原的女真人做出了極為出色的貢獻。

  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金宋對峙,出現了兩個極其具有代表性的主戰派人物,這就是金兀朮和岳飛,然而這兩個人卻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結果。金宋對峙,不論是誰成就功名,都會生靈塗炭,於是站在兩個主戰派的對立面,秦檜、撻懶也就出現在歷史的舞台上。於是乎,金宋之間的關係變成了戰戰和和、和和戰戰。在撻懶的主張下,金兀朮經營多年的陝西、河南歸還給了宋,於是岳飛要直搗黃龍、迎取二帝。當金兀朮除掉主和的撻懶后,再次伐宋,奪回陝西、河南,當力有不殆的時候,金宋簽下和約划淮而治,而此時的南宋主和派也大佔上風,除掉了岳飛,保住了江南一隅的百年和平。

  兩個主戰派,兩種結果。令人嘆惜,將遇良才,誰更勝一籌?歷史沒有給這個機會。但是,主戰的金兀朮卻意識到了和的必要性,於是有了金宋南北對峙的格局,而岳飛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打,還固執地以為很快就會直搗黃龍,完全不考慮偏安的朝廷根基尚未穩,急需休養生息。

  從這一點來說,金兀朮看清大局,是要勝岳飛一籌的。更高的是,金兀朮在臨死前擬定了對南宋的5條策略,第一條就是「如宋兵果舉(進攻),勢盛敵強,擇用兵馬破之」;如果勝不了南宋,就採取以北宋亡國之君欽宗趙桓(兄)「安坐汴京」,扼制南宋享國之君趙構(弟)的辦法,並斷言:「其禮無有弟與兄爭」。

  滾滾的海溝河無言,因為金兀朮沒能魂歸故里。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沙發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7-6 20:21 | 只看該作者
非我族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1685

帖子

3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1
3
丁巳 發表於 2006-7-8 07:48 | 只看該作者
Wow?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