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0歲正好可以開始創業 男人請將你的青春延長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6-2-4 07: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 純屬轉貼 於 2006-02-03
       
供職於北京華章圖文的李傑感慨道:「沒醒過神兒來,剛出校門就三十歲了。」剛剛從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畢業的他,面對「三十而立」的壓力,感到非常焦慮,「不但面臨成家立業的壓力,而且發現「立業」的標準變了,現在要有房有車有事業,而以前並不是這樣。」年輕人大學畢業后,如果選擇繼續在學校讀書或者是出國深造,那麼當他三十歲的時候,是很難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也就是說對於他們來說,很難「三十而立」。
目前,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已經達到71.4歲,而城市居民的人均壽命還要高一些,以首都北京為例,根據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測算結果,截止到2003年,北京市人均壽命已達79.6歲。與此同時,關於青年的定義也向後延展,最近美國和奧地利科學家在《科學》雜誌發表文章用一種全新的年齡概念對德國、日本和美國未來人口年齡的變化進行研究,按照他們的理論,青年的上限一直在不斷拓展,到2050年,52歲以下的都可以算是青年。

很多人將三十歲視為人生的關口,30歲之前奮力拚搏,希望自己「三十而立」,為獲得一定的名譽地位而努力,30歲之後奮鬥的鬥志明顯懈怠了。這在中國一直是普遍現象。生命的周期延長,青年時期越來越長,為事業而拼搏的黃金年齡也在不斷加長。在此種情況下,一些人面對傳統的三十而立「揭竿而起」,提出「四十而立」這種全新的人生理念。

「有些中國男人三十歲就不思進取了」

「我非常贊同『四十而立』這種提法,」王左紅就這個話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30多歲剛剛從美國留學學醫學成歸來的她說:「在美國,專業人士----醫生律師,他們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Training(職業訓練),到40歲的時候才開始事業穩定,比如律師的,40歲左右可以成為Partner(律師事務所的合資夥伴);做醫生的,讀完博士、在醫院取得足夠的工作經驗,要到40歲的時候才可以獲得一個比較好的位置。在婚姻家庭方面,美國男人30-35歲開始考慮婚姻,很多人甚至是40才結婚。而從中國以往人們的觀念來看,有些中國人30歲就考慮要過非常穩定的生活了,開始不思進取了。」剛剛回國不久的王面對中國目前的發展,說:「人們成家立業得越來越晚,這一點上,中國越來越像美國,現在已經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了。

中國古時候男子弱冠、女子及笄就可以婚配,六十歲一甲子算是一個生命周期,三十歲可以說是人生的中點。這種情況下的三十歲已經是步入中年。所以孔子說: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這一段話已經成為千古名言,被後世奉為修身的圭臬。對於這幾句話的具體解釋,歷來的經學家們都頗有分歧,按照目前社會上一般人的通俗理解:三十歲要建功立業、成家立業,四十歲不為外在的誘惑所動,不被慾望所左右,開始變得冷靜…… 但是到了當代,在大城市裡生活的人,要首先打拚出自己的生存空間----要居者有其屋、要食有魚、出有車,對於一般人來講,很難三十而立,而四十歲左右是精力、人生閱歷和知識儲備的黃金結合點,大部分人只有到了四十歲才算是真正成家立業,完成了「立」的過程。

青春延長線上的男人

一些媒體提出過一些嶄新的概念,比如「二十而立」「三十而富」,媒體熱衷於鼓吹這種生活理念,在人的生命刻度上人為地加註了一些標記,為原本已經非常浮躁的社會賣力地煽風點火。對於少數幸運兒來說,他們是可以做到「二十而立」「三十而富」,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都是遙不可及的,媒體販賣焦慮,用少數「二十而立」的成功個案來壓迫大多數國民,給很多人添加了無形的壓力。

剛剛年滿四十歲的朱先生對目前中國社會的浮躁情緒頗為不滿,「哪有那麼多天才,大部分人可能要到四十歲事業才有小成。我今年四十歲,我還覺得我蠻年輕的,精氣神兒不輸於小夥子。我剛到三十的時候想著三十而立也挺煩躁的,自己那時剛剛從海軍退役,事業上無著無落的。現在想想沒有必要,四十歲仍然可以青春。」 目前朱先生去紐西蘭的簽證已經辦下來了,雖然此前因為被懷疑有移民傾向已經多次被拒。對於遠赴紐西蘭淘金,朱先生想得很開,「即便不能賺到什麼錢,開開眼界也是好的。」

四十歲選擇創業

四十而立不僅是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社會趨勢,而且是一種宜於將其推廣的人生理念、生活態度,青春可以無限延展,四十歲仍然繼續奮鬥、繼續拼搏。人的壽命在延長,青春的延長線上三十歲不是中點,而是新的起點,四十歲才是一個人該成家立業的界限,可以說,四十歲仍是奮鬥的黃金時期。

從美國回國創業的鄒檢平是北京市僑聯下屬的留學回國人員聯合會的委員,如果按部就班地發展他在美國一定會成為科學家。但他最終選擇了放棄,在40歲的時候他毅然舉家離開美國,回到中國投身於醫療器械行業,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當被問及為什麼選擇40歲的時候回國創業,現年已經43歲的他答道:「一個是學到東西應該貢獻給自己的國家,再一個是回國對於自己的事業有比較大的提升,40歲正好可以開始好好做番事業。」

「在國內,四十左右的人基本已經成為社會的中堅,這也跟77級、78級之前人才出現了斷層有關,」當被問及國內的現狀給鄒先生的印象時,他這樣回答。四十歲的人已經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四十而立,事業有成,而且他們中的很多人像鄒先生一樣,繼續心懷夢想,朝著既定目標一往無前。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2-9 12:55 | 只看該作者
人們成家立業得越來越晚,這一點上,中國越來越像美國,現在已經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1080

帖子

34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3
3
larrylarry 發表於 2006-2-19 14:13 | 只看該作者
haha!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6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7
4
龍鷹 發表於 2006-6-25 20:31 | 只看該作者
同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9

主題

1069

帖子

87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8
5
有希望 發表於 2006-6-27 01:03 | 只看該作者
男人40歲經驗和閱歷是豐富了,可是體力和精力開始走下坡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0: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