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也」即女性生殖器考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6-30 1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6-29 20:29:07 黃守愚 「也」字的原始意思是「女性生殖器官」。漢代許慎《說文》在「人」部里收有「也」字,說: 「也,女陰也。從ㄟ象形,ㄟ亦聲。」(ㄟ字,《說文》:「ㄟ,流也。讀若移。」)這還了得!「也」,怎麼能是女性的生殖器官的意思呢?這不是誣衊聖賢?俗人開開玩笑,講講黃段子,還可以,怎麼能寫進字典呢?

許多人表示懷疑,認為許慎是胡說八道。所以,段玉裁就出來為許慎辯誣說:「女陰本義,假借為語詞,本無可疑者,而淺人妄疑之。許氏在當時必有所受之,不容以少見多怪之心測之也。」「也」字,在古文(古籀文)中,象形尤其明顯,它包含女性生殖器的大小陰唇和陰蒂,一看就知道像的形是什麼。有趣的是,「也」字在古文中,又跟「蟲」字、「它」字近似。

據筆者所見,「也」、「它」字常通同,大約是這兩個字的意思一樣。今查,「也」字上古音在歌部,聲母可能是「端」母,可以讀作「多」;而「它」上古音也在歌部,聲母可能是「透」母,可以讀作「駝」。

「蟲」字,上古音也在歌部,聲母可能是「並」母,可以讀作「波」。「蟲」、「也」、「它」三個字可以通同,都可以表示「女性生殖器官」,也難怪在《禮記》中還講到人都是「蟲」生的呢!
  
據說,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當時的知識階層很無知,沒有讀過古書,當然不識「也」字,所以他們把阿拉伯西南的國家Yemen翻成「葉門」,幸好學貫中西的于右任發現了這一荒唐事,在當時的《中央日報》上撰文建議,於是當時的知識階層才將此改為「葉門」。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1

主題

24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9
沙發
fdjxqb 發表於 2006-6-30 17:53 | 只看該作者
是真的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240

帖子

105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4

積分
1058
3
Dust 發表於 2006-6-30 18:50 | 只看該作者
慘也! 嘿嘿,是不是可以說在古中文裡「他」不但是第三人稱,還明確指出人是從
女性生殖器里出來的?而「她」則是後來不知「內情」地加上以區分男女第三人稱,
因而並不是多此一舉地表示女人的女性生殖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6-30 19:01 | 只看該作者
李敖考證「且」是男性生殖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6-30 21:14 | 只看該作者

李敖 且且且且且

  在陳仁濤《金匱論古初集》里,我們可以看到老祖宗們「生殖器崇拜」(phallicism)的圖片,那在河南安陽侯家莊」發現的「石男根」——一條上面刻著三角繩紋饕餮的、青銅文化風格的石做男人生殖器。看過以後,我們可以恍然大悟:我們這個「禮義之邦」的民族,和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民族一樣,也不例外的崇拜過這個玩意兒,甚至崇拜得別有天地呢!

  瑞典人安特生(Andersson)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的「陶祖」,可說是中國人搞生殖器崇拜的最早玩意,證明早在五千年以前就開始了。隨著這種崇拜的越來越進步,這種文化也就越來越成為精緻文化了。其登峰造極,是中國人拋棄了石而改用玉,就是用玉製做男人生殖器,它的專名,就是「圭」。「圭」是典型的男人生殖器的造型。中國人崇拜男人生殖器,統治者父死子繼,當然更崇拜得不亦樂乎,於是大家比誰的生殖器大、誰的老子生殖器大,而以「圭」的大小,像征權位的大小。《周禮》上說「鎮圭」一尺二寸長,「天子守之」;「桓圭」九寸長,「公守之」;「信圭」七寸長,「侯守之」;「躬圭」七(應是五)寸長,「伯守之」,此之謂也。「圭」在後來,精緻得尤其厲害:天子用「大圭」見天地、見祖宗、用「珽」見諸候、見大夫;諸侯用「荼」見天子、大夫用「笏」見天子,最後攪成一團,都通稱「笏」了,在用法上,在漢朝以後,也慢慢改為大臣專用的手版了,大臣上朝時把要上奏的提要,寫在「笏」上面,以防忘記,所以「笏」在最後,變成一種夾帶的道具了。

  正因為中國人搞生殖器崇拜,所以實物之外,在象形文字中,我們可以找到它的遺痕。在甲骨文中,表示男人生殖器的文字是:

  見圖

  在金文中,表示男人生殖器文字是:

  見圖

  這些寫法,楊家駱「釋且」一文中收羅得很詳細。

  阮元《揅經室一集》有「釋且」,中說「古文『祖』皆『且』字」,到了小篆出現,才在『且』字旁邊加上「示」字旁,成為「祖」字:

  小篆始左示作祖,故《說文》示部:「祖、始廟也。」今音祖則古切,且千也切。不知古音古誼正相同也。《禮記》檀弓:「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為其不可以反宿也。』」可以證矣。

  阮元雖然費了很大的勁「釋且」,並說「《說文》訓『且』為薦,字屬象形」,但他始終解釋不出象形象形,到底像個什麼形。《說文》說了半天,也說不出像個什麼形。其實「且」字明明是像男人生殖器的形。

  中國儒家宣傳「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這個「在」字,有它相當的具體性。這種具體,表現在他們要求「立屍」的觀念上。《儀禮》有「祝迎屍一人」的話,鄭注說:「屍,主也。孝子之祭,不見親之形象,心無所系,立屍而主意焉。一人,主人兄弟。」這就是說,孝子(主人)死了親人,要叫他兄弟打扮成親人樣子,坐在那兒,用活人代表死人,作為叩拜的對象。這種「屍」,就象徵「親之形象」的具體存在。但這種具體存在不能老是拿活人代表死人,於是,用塑像和用牌位的方法,便取而代之。牌位就是木主,它的形狀,就是一個典型的「且」字形狀。據孔繼汾《闕里文獻考》:

  天下文廟之制,上自大學,下及直省州衛郡邑,莫不易以木主,而闕里尚用塑像。或曰:塑像非古也,古者廟則有主以依神,祭則有屍以象神,無所謂設像也,有屍事廢而像事興。蓋自佛氏入中國,始以異端之教,而上施於聖人,不經莫甚焉!

  再據宋濂《上孔子廟堂義》:

  古者木主棲神,無像設之事。今因開元八年之制,搏土而肖像焉,失神而明之之義矣!

  這些話,都指出了孔廟中用牌位,早於用塑像。牌位的運用。正好與傳統中的生殖器崇拜若合符節。「主(牌位)以依神」、「木主棲神」,說來說去,都是用牌位做祖先的一個象徵,這象徵用生殖器做大特寫,完成了生殖器崇拜的最有趣的建構。嗚呼,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在我們這種專家眼裡,文來化去,不過如是耳!

  一九八四年十月八日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2

主題

1566

帖子

52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7
6
yang..yang 發表於 2006-7-1 14:50 | 只看該作者
還是第一次聽到,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025

主題

5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6Rank: 6

積分
33461
7
格雷賽特 發表於 2006-7-1 15:07 | 只看該作者
倒是有點新鮮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45

帖子

1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1
8
古笑天 發表於 2006-7-5 10:32 | 只看該作者
真是怪事,JJ也要崇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1580

帖子

88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3
9
dy6e 發表於 2006-7-7 08:08 | 只看該作者
嗯,知道張也這名字是啥意思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10
huasendg 發表於 2006-7-7 08:27 | 只看該作者
黃守愚還說:
中國人是豬的傳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85

帖子

4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2

積分
45
11
catvvv 發表於 2006-7-8 13:59 | 只看該作者
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