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阿拉斯加紀行之三:德納利國家公園(上)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6-8-8 0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到阿拉斯加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乘車離開了安卡瑞奇,前往德納利國家公園。

德納利國家公園位於阿拉斯加山脈的東端,在安卡瑞奇北面約200英里的地方。阿拉斯加山脈是東西走向,長約600英里,其主峰麥金利山(Mt. McKinley)正好被劃在國家公園裡面。

因此,德納利國家公園就成了我們阿拉斯加旅遊的首要目標。

德納利國家公園的特點就是大。美國最著名的黃石國家公園不小吧?橫跨懷俄明,蒙他拿,和愛得荷三州,但論面積,還是比不上德納利。黃石國家公園佔地200多萬英畝,而德納利的地盤則有600多萬英畝,差不多是黃石的三倍。

儘管資格沒黃石公園老,德納利國家公園也算得上「歷史悠久」了。美國政府於1917年在此設立麥金利山國家公園(Mount McKinley National Park),當時的面積沒有現在這麼大,連麥金利山也沒劃到公園之內。後來,隨著阿拉斯加的潛在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德納利國家公園的面積也水漲船高地一點點增大。1976年,公園增設國際生物圈保護區;1978年,卡特總統又宣布在公園邊上圈地設立了個國家遺跡保護區(Denali National Monument )。1980年通過的聯邦「阿拉斯加國家利益土地保護法」,更使公園面積大增,聯邦政府將麥金利山等附近的大片地區一古腦兒地都划進這座國家公園,並正式命名為德納利國家公園保護區(Denali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因此,從面積上講,德納利國家公園便成了美國國家公園的大哥大。

到阿拉斯加旅遊,看一眼麥金利山應該說是絕大多數人的願望。

麥金利山,原名德納利山,當地印地安語是大傢伙的意思。這座山之所以特別吸引人是因為它高。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好不容易來了趟阿拉斯加的各地遊人,誰不想一睹麥金利山的風采呢?

麥金利山是美洲的最高峰,主峰海拔6914米,阿拉斯加人說它是「世界第一高峰」。您也許會說,喜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這阿拉斯加人怎麼能這麼罔顧事實自賣自誇呢?您先別急,我們遇上的幾個司機導遊都異口同聲地這麼講,聽他們一說,還真有點兒道理。

人家說啦,珠峰在哪兒啊,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上,它底盤高,在海拔高度上佔便宜;咱麥金利山的底座呢,海拔才600多米。的確不假,若論相對高度,還是麥金利山高出一截。怪不得德納利的山一個個看著讓人眼暈呢。

有人說了,劉夢得先生在《陋室銘》里不是早就說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嗎?其實,山也跟人似的,傻高傻高的,沒點靈氣,有啥看頭?當然,作為山,要是雄奇秀險全沾邊,又高大威猛,無疑會受到廣大旅遊觀光者青睞。人家夢得先生受擠兌時,身居陋室,周圍風景一般,整出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話來,聊以自慰,咱不能忒當真。那是人家心態健康,隨遇而安,雖居陋室,卻怡然自得,照樣情人眼裡出西施,把個不太高的丘陵當作仙山,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情趣。當然,和州那地方要是奇峰高峻霧繞雲低的地界兒,他老人家一準兒也抒發「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麥金利山不但又高又大,且頗有仙氣,所以才名聲遠播。從照片上看,那絕對是氣勢非凡。在白雪皚皚的群嶺拱衛下,它的主峰拔地而起,像把利劍,直刺天穹。很多時候,它又像個嬌羞的少女,在白雲繚繞的仙境若隱若現,故意掩飾誘人的風情。如此這般,就更加刺激人們一睹芳容的慾望。

從安卡瑞奇北上去德納利國家公園,沿途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峻峭山峰連綿不斷,汽車在山中蜿蜒穿行,群山如影隨形,坐在車上也能感受到泰山壓頂之勢。車行谷地,在天幕低垂的曠野中,遠方山嵐霧靄,祥雲瑞雨,一派詩情畫意;路邊白樺雲杉,花團錦簇,令人心曠神怡。

午飯前,我們一行人馬抵達位於麥金利山東邊的公主旅遊公司開辦的麥金利山野度假村(Mt. McKinley Princess Wilderness Lodge)。這個地方離麥金利山很近,是德納利國家公園的南方前哨。

對很多遊客來說,如果說安卡拉奇是進入阿拉斯加的門戶,麥金利山野度假村則是游德納利國家公園的正式開始。

麥金利山野度假村有非常好的旅遊設施,木屋式旅館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只要時間允許,您可以在旅館大廳買票參加各種旅遊活動,水陸空項目全有,所有這一切都拿附近的麥金利山做文章。

您不是想看看麥金利山的真面目嗎?這有飛機載著您到山頂上盤旋,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您要想體驗一下登上冰川的滋味兒,這兒也有直升飛機可以把您運到麥金利山南坡的冰川上讓您冰上漫步。

這類活動刺激是刺激,可您要想撒開了玩兒的話,腰包得鼓,就飛這麼兩下子,每人至少要掏五六百刀。

一看價錢,我們一哥們發話了,咱回國不是老在阿拉斯加上空飛來飛去嗎?都看膩了,咱還至於大老遠的跑這兒來再飛一趟吧?雖說這話透著忒阿Q,可也挺實在的。往人堆里一瞧,沒幾個訂機票的,廣大旅遊群眾還是腳踏實地的人多。

除了飛行遊覽項目,好玩的活動有的是。什麼氣墊船激流探險,橡皮艇河上漂流,騎馬山間漫步,坐大篷車賞景觀山。您還可以租輛越野吉普或越野摩托在深山老林里尋幽探勝,也可以劃一葉小舟在湖中垂釣。總之,對樂山樂水者,這裡是夏天度假的天堂。

我們選了不太劇烈的乘大篷車游山的活動,一方面老少皆宜,幾家朋友湊在一起熱鬧,另一方面,這條路線有個觀看麥金利山的最佳瞭望點。

趕車的是一老一少,老的自報家門叫吉姆,少的自我介紹說叫約翰。他倆全副牛仔打扮:黑禮帽,白襯衫,花格坎肩,牛仔褲,做工精細的皮褲套,鋥亮的馬靴和掛著短刀的腰帶,把這二位襯托得倍兒精神。倚著這身行頭,老的看起來不老,少的看起來不小,像哥倆。這二位要是騎上馬,拿著左輪槍,整個一西部片的男主角。

年齡大的吉姆坐在車頭揚鞭趕車。兩匹菊花青色的高頭大馬拉著一車人在密林中上坡下坡,如履平地。年輕的約翰負責導遊,介紹阿拉斯加和當地的歷史。談笑之間,大篷車翻過一道山樑,眼前豁然開朗,但見麥金利山巍然矗立眼前。

約翰把馬拴好后,大家下車一個勁兒狂拍猛照,大老遠的跑這來,不就是要親眼看看這座名山嗎?留個念想。遺憾的是,那天不是個晴空萬里的日子,天有點兒陰,麥金利山的周圍雲霧繚繞,山峰隱於天際。但是,腳下,層巒疊嶂,蒼松翠柏,鬱鬱蔥蔥,簡直就是一幅絕美的立體畫,一章凝固的交響樂。能看到這般美景,即便沒看到麥金利的峰巔,也不枉此行了。

望著麥金利山,老牛仔吉姆開始侃起阿拉斯加的掌故,什麼「斯沃德的冰盒子」,某某富人在哪建了別墅,到為什麼當地人堅持管麥金利山叫德納利山,他都給你說得頭頭是道。

來的路上看介紹時咱就有個疑問,為什麼這座北美第一高峰叫麥金利山呢?誰都知道,美國人愛拿總統的名字到處命名,什麼華盛頓特區,林肯大道,羅斯福大街,等等,等等。但是,他們使用總統的名字還是有點兒規則可循,都先緊著那些非常著名受人愛戴的總統。按說,這北美最高峰的命名榮譽不給華盛頓,也得給林肯吧?這兩位總統都沒戲,卻給了老家是俄亥俄州從沒來過阿拉斯加的麥金利總統。

麥總統在美國歷史上談不上著名,要不是1901年他在任上被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槍殺身亡,名列被刺總統的名單之中,很多美國人可能都記不住他的豐功偉績。可是,中國人對他倒是比較熟悉。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后,麥金利政府開始關注亞洲,特別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企圖。他的國務卿海.約翰(John Hay)於1899年照會各國列強,要求他們尊重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證中國的門戶開放。甭管麥金利政府的意圖如何,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在客觀上阻止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進一步瓜分。

不管是美西戰爭也好,還是門戶開放也罷,麥總統實在跟阿拉斯加扯不上什麼關係。經老吉姆一點撥,回來后一查資料,才找出了為什麼德納利山被命名為麥金利山的答案。

原來,這德納利山被改了名是因為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的那場是否實行金本位制辯論。1896年,主張堅持金本位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俄亥俄州長麥金利和主張銀本位制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威廉布萊恩在選戰中就貨幣政策的論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在阿拉斯加德納利山根底下,一幫淘金者飯後也在議論選舉。這些人中,有的傾向於金本位,有的則傾向於銀本位。其中有個普林斯頓畢業的淘金者叫威廉.迪凱(William Dickey)的,是個鐵桿金本位支持者。為了金本位還是銀本位,跟自己的同伴也爭得臉紅脖子粗。

從阿拉斯加回來后,他在報紙上撰寫阿拉斯加淘金探險之旅,在描述他見到的德納利山的時候,特意把這座北美最高山稱作「麥金利山」,以表示他對麥金利的支持。當年年底,麥金利戰勝布萊恩當選總統。不久,這座名山就被政府正式命名為「麥金利山」了;但是,阿拉斯加人始終還堅持稱其為德納利山。近年來,阿拉斯加人在國會多次提出議案,要求回復德納利山的原名,但屢遭來自俄亥俄州議員的反對,均未成功。

看完麥金利山,大篷車拉著我們繼續在密林中閑逛,清脆的馬蹄聲有節奏地在山谷回蕩。忽見峰迴路轉,有木亭一座,現身林間。用圓木建成的這座小亭,不事任何雕琢,與周圍山林渾然一體。小亭邊上,兩隻馴鹿在圈中徜徉。原來,這是我們大篷車的第二個活動內容――沙裡淘金。

淘金是阿拉斯加歷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在又成了我們大篷車之旅的重要內容。關於淘金,只是在書本里得到過些零碎知識,至於如何在沙子中把金淘出來,咱是一無所知。

下了車,每人分到一袋沙子和一個黑色的塑料淘金盤子。老牛仔吉姆大叔把我們領到為淘金而建的專用水池旁親自示範,但見一盤沙子在他手中三晃兩晃,一會兒功夫就都被倒進水裡,十數粒金沙燦然留在黑色盤子的中央,赫然奪目。

吉姆大叔說了,就這點兒金沙至少值個十塊八塊的。嚯!這掙錢也忑容易啦。一干人馬看得眼珠子放光,當下有人就吵吵著是不是以後改行來阿拉斯加淘金。

看完老牛仔的淘金示範,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把沙子倒進手中的盤子,一絲不苟地淘起金來。在一片嬉笑聲中,每個人都有所收穫,少則四五粒,多則十幾粒,當了一回「名副其實」的淘金者。

那廂邊,年輕牛仔約翰拿著壓膜機給每個人淘出的金沙裝入塑料袋中,壓在印有「你永遠不會破產」字樣的紙牌上,成為一件阿拉斯加旅遊的珍貴紀念品。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8-8 01:53 | 只看該作者
圖片看不到呀。羨慕王老師能雲遊四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3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6-8-8 02:42 | 只看該作者
[QUOTE=水影兒]圖片看不到呀。羨慕王老師能雲遊四海。[/QUOTE]
http://www.toursaver.com/images2 ... Park-StoneyDome.jpg
http://www.absc.usgs.gov/researc ... nce/images/ltem.jpg[IMG][/IMG]

試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