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頂級國宴吃什麼 釣魚台總廚師長披露菜單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6-6-18 09: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釣魚台拿什麼來招待外賓,這對於局外人來說是一個謎,對於總廚師長來說,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中國是一個很講究飲食文化的國家,來訪的外賓既要享受中國特色的飲食文化,又要保持他們的民族特色。調劑好了,會讓外賓眉開眼笑;調劑不好,將造成國際影響。從這一點上也證明:外交無小事。

  中國與新加坡建交不久,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和總統黃金祥應邀來華訪問,下榻在釣魚台國賓館。這些華人後裔的飲食習慣,依然保持著民族特色,對西餐不感興趣。

  隨從訪問的工作人員向總廚師長建議:早餐最好來點油條、豆漿、豆腐腦、小鹹菜。這是中國普通老百姓桌上的家常便飯。他們在華十幾天的時間,每天早餐都要求吃那些東西,還不住嘖嘖稱讚,總廚師長心裡說:「這些外賓比中國人還好打發。」

  

  日本的幾位首相,田中角榮、大平正芳、竹下登、中曾根康弘和海部俊樹都十分鐘情中餐。尤其是海部俊樹,對我國的中藥膳食垂慕已久,到1991年訪華,特意要求安排一次中藥膳食。還有許多日本客人,小籠包子和手工水餃吃起來如風捲殘雲,對手擀麵、元宵、年糕、煎餅等有民族特色的食品也很感興趣,有時還要求帶一些回去給兒女們嘗嘗。

  1971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實現了中美兩國關係的正常化,這在當時是震驚世界的大事,*總理親自設宴招待。當時中國還很貧窮落後,好多老百姓都吃不飽肚子。對國宴吃何物感到神秘,他們憑著主觀想象瞎猜,也就引出了許多傳聞。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老百姓對美國人有抵觸情緒。

  當時,周總理給外交人員下達的命令是「熱情大方,不卑不亢」。當然也包括飲食招待,也就是說,讓尼克松吃什麼,本身也是一種政治態度。20多年過去了,人們的議論和猜測已成為歷史的笑柄,我們不妨把當年宴會上的菜單轉抄如下:

  釣魚台國賓館「御膳」作品之一――瑪瑙魚圓

  冷盤:黃瓜拌西紅柿、鹽火局鍋雞、素火腿、素鯽魚、菠蘿鴨片、廣東臘肉、臘雞臘腸、三色蛋。

  熱炒:芙蓉竹筍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草菇蓋菜、椰子蒸雞、杏仁酪。

  點心:豌豆黃、炸春卷、梅花餃、炸年糕、麵包、黃油、什錦炒菜。

  由此可見,並無特殊食物,只相當於今天老百姓都「撮」得起的飯局。

  1986年10月,按中國農曆計算,是九月九重陽節,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來華訪問。女王出身貴族,講究飲食營養,但來到中國,她提出要入鄉隨俗。

  釣魚台國賓館為伊麗莎白二世準備了如下的冷熱菜點:

  冷盤:水晶蝦凍、菠蘿烤鴨、白斬雞、如意魚卷、腐衣卷菜、梳子黃瓜、四樣小菜。

  熱菜:茉莉雞糕湯、佛跳牆、小籠兩樣、龍鬚四素、清蒸鱖魚、桂圓杏仁茶。

  點心:鮮豌豆糕、雞絲春卷、炸麻團、四喜蒸餃、黃油、麵包、米飯。

  釣魚台國賓館師傅在表演龍鬚面製作

  據說,伊麗莎白二世對這次招待相當滿意。有記者問:「女王,你這次中國之行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女王略思索了一下說:「第一是中國儀仗兵的英俊威武,文明禮貌;第二是中國的名山大川,壯麗無比;第三就是中國的飲食文化實在豐富多樣,釣魚台國賓館可以說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集中體現。」

  1991年9月,招待英國首相梅傑一行來訪,國宴規格菜譜如下:

  主菜:雞吞群翅、烤釀螃蟹、鮮菇燴湘蓮、紙包鱒魚、推沙望月湯。

  小菜:炮綠菜苔、紫菜生沙拉、涼拌苦瓜、炸薄荷葉、櫻桃蘿蔔。

  點心、水果:豆麵糰、六三卷、炸饊子、湯圓核桃露、新疆哈密瓜。

  自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國民經濟建設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作為接待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的釣魚台國賓館,在飲食招待規格和習慣上也發生一些變化。制定國宴菜單是一門綜合學問,外交規格、飲食習慣、宗教信仰等因素都要考慮進去,這既是一項政治任務,又是一項嚴肅工作,容不得半點差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