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府維護公共利益的前提是超越自身利益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6-15 1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毛飛

  呼和浩特,一個地處內地、經濟並不發達的城市,因政府一連串的「造勢」,該市商品住宅價格漲幅一路攀升至全國70個大中城市之首。(6月14日《第一財經日報》)

  其實,呼市政府的「造勢」手段全無新意,壟斷土地以抬高低價、改造舊城以創造需求、直接投資以建設精品豪宅……在此之前,眾多發達地區的城市早已運用這些「托市」著數成功地將房市打造成了火熱的「政策市」,拉動房價不斷飈升。呼市拾人牙慧,卻因「后發優勢」不幸成為當前政府拉動房價的負面典型,遭受公眾輿論的批評詬病,其房價實在可謂「升不逢時」。

  正當中央宏觀調控政策與房地產市場對峙之際,分析房價的「呼和浩特樣本」,足以給決策者一個醒目的警示:單有市場調控、疏於自我調控,必將使宏觀調控成為「空調」。

  政府能否真正維護和增進公共利益,首先取決於政府能否超越自身的利益。如果政府陷於自身利益無法自拔,公共利益將成為水中月鏡中花。無論是去年的「國八條」還是剛剛出台的「國六條」,都體現出中央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解決老百姓住房問題的公共利益指向。不過,以維護公共利益為宗旨的宏觀調控政策必須由各地方政府負責執行,這就要求作為執行者的地方政府同樣以公共利益為依歸,忠實地完成各項調控措施。

  然而,今日充滿泡沫疑雲的房地產市場遠非資本一手遮天、翻雲覆雨的結果,自利的地方政府也是始作俑者之一。顯而易見,隨著房價的一路高漲,某些地方政府的利益也得到了充分的自我實現。一方面,高房價可以給政府帶來高收益。眾所周知,高房價能夠幫助地方政府汲取更多的財政收入和編織更美好的GDP圖譜,高房價往往意味著「高政績」,難怪有官員要放出「敢於拉動房價」的豪言。另一方面,政府官員能夠避免高房價造成的傷害。不少地方的政府官員一直享受著廉價住宅的優先供應,媒體不久前曝光的某地政府「團購」經濟適用房不過是房市的另一道流行色而已。

  目前的房市是一個地方政府自身利益如魚得水的政策市,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勢必影響到地方政府的既得與預期收益。很難想象,只要求開發商超越自身利益、多給窮人蓋房子,而不要求地方政府超越自身利益、從政策市中抽身,能夠解決房地產市場內在的諸多痼疾。不能超越自身利益的地方政府註定成為房市調控的最大敵人,他們將視中央政令於不顧,繼續「造勢」「托市」,讓房市繼續沿著政策市的軌跡前進,把宏觀調控變成空中樓閣。

  去年「國八條」出台後,大多數公眾相信房價可能回落;而今年「國六條」出台後,房價繼續上漲的預期卻佔主流――公眾對宏觀調控效果的預期並不樂觀,這多半源於人們對地方政府超越自身利益可能性的懷疑。將地方政府拉出自身利益的泥潭,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選擇――此次宏觀調控的責任部門中監察部赫然在列,顯然後者更為中央政府所偏愛。不過,期望以政紀壓制地方政府的房價政績,還需要更為嚴厲的責任條款和配套措施。未來的房市調控中,政府的自我調控應重於政府對市場的直接調控。惟有徹底斬斷政府造勢、托市的「有形之手」,市場的無形之手才可能讓房市回復到理性、健康的發展軌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2: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