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婚姻史學家設計了13個選擇題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6-12 14: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I]來源:《紐約時報》06-09-2006/[I]
通常,每年情人節時,新聞媒體都會有一兩天時間關注男女交往和婚姻關係的話題。但是,今年2月有點不同。紐約人在討論,是否應該效彷美國其他49個州,立法允許無責任離婚(no-fault divorce),儘管,其他地方的婚姻保守派都在呼籲當地的立法機構取消該法。同時,美國國會剛剛同意為新的婚姻教育項目撥款。而且,新澤西州和華盛頓州法院預計還會就同性婚姻的案件做出裁決。

《紐約時報》刊登的婚姻歷史學家斯特凡妮.孔茨(Stephanie Coontz)的文章說,所有人都會同意,世人對婚姻的觀念已是今非昔比。但是,這些人中的大多數對過去婚姻的狀況,以及婚姻又是如何改變的,帶有一種誤解。為了使讀者了解自己到底對婚姻真正有多少了解,孔茨設計了如下13個選擇題,並逐一分析對錯的理由。

[B]這13個問題是:[/B]  
   
1.女性比男性更嚮往婚姻。  
   
2.男性會對不論是在知識還是職業上與他同等的女性感到有威脅感,他們更願意與比他們年輕、成就低的女性在一起。  
   
3.如今的婚姻比以前維持得更長久。  
   
4.美國人對所有性愛活動的容忍度越來越高。  
   
5.越來越多情侶沒有結婚就同居,甚至生兒育女,這反映了當前生活趨勢正在與百年傳統背道而駛。
   
6.越來越多的受教育女性「選擇離開」工作,成為家庭主婦。  
   
7.對性別有非傳統觀念的男女,比傳統觀念的男女更不輕易結婚,和更容易離婚。  
   
8.上個世紀50年代的離婚率比20世紀任何其他時期都要低。  
   
9.歷史上,哲學和神學家一直相信,堅守婚姻承諾,是形成良性社會的基礎。  
   
10.在婚姻觀上,美國女性比日本女性更充滿樂觀主義。  
   
11.對女性和兒童來說,離婚總是一種災難。  
   
12.長久以來,更為人們接受的婚姻形式,是一男一女的結合。  
   
13.信仰重生的基督信徒的離婚率與普通美國人一樣高。
   
[B]孔茨給出的答案與分析是:[/B]
1.錯。從1970年代到1990年代,男性看待婚姻的態度變得更積極,而女性則反之。到20世紀末時,認為婚姻是理想生活方式的男性比女性多。平均而言,隨著時間的流逝,男性對婚姻會越來越滿意,而女性則相反。大多數離婚男女中,希望離婚的多半是妻子。最近研究發現,年過40的離婚案例中,有三分之二是由女方提出的。
   
2.錯。過去80年裡,首次婚姻的男女年齡差距不斷縮小,已經達到歷史最低。到1990年底時,39%年齡在35至44歲之間的女性與年紀小於自己的男性同居。追求配偶時,男性仍然比女性更看重年齡和外貌,但是,現在這些條件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如今,男性更希望找一位接受過同等教育,職業地位優越的女性。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比受教育沒有那麼多的女性更傾向於婚姻,也沒那麼容易離婚。
   
3.對。雖然離婚率上升了,但是,死亡率大幅下降,所以要比以往有更多夫婦在慶祝他們的結婚40年紀念日。另外,離婚率於25年前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自1981年以來,離婚率已下降超過25%。
   
4.錯。美國人現在更能接受婚前性行為。但是,調查顯示,過去30年裡,國人對婚外情、性暴力、強暴和與未成年發生性關係等行為越來越不贊同,這一點,現在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1889年時,國內半數的州中,一名10、11或者12歲的女孩可以合法的同意發生性關係。在德拉華州,同意發生性關係的合法年齡才7歲。19世紀時,美國的人均妓女數目,要比如今多,導致許多女性因為她們丈夫不忠的原因,感染上性病。
   
5.錯。在宗教的頭一千年歷史中,只要一對男女稱他們交換過婚姻的承諾,教堂就會承認他們的婚姻,就算他們之間沒有任何證人和舉行儀式的牧師也行。直到1754年,英國才開始要求婚姻需要申請,結婚證書才算合法。19世紀初,非正式婚姻和同居在美國盛行,一名法官估計,當時大約三分之一的兒童父母都是沒有合法結婚的。
   
6.錯。從1984年到2004年間,因為孩子而離職的具大學學歷的婦女大大減少。而且,在所有孩子不滿6歲的母親當中,教育程度越高,就越不輕易放棄工作。
   
7.難題。抱有非傳統觀念的女性確實比傳統女性更容易離婚,但是,她們結婚的比率也較高。至於男性,抱有傳統觀念的比非傳統男性更傾向於婚姻,但是,他們的離婚率也比較高。我們沒法確鑿的知道,為什麼這種差異存在,但是,多半是因為女性的性別觀比男性變化得更快。
   
8.錯。離婚率除了在二戰後突然飆升外,上世紀50年代的離婚率要比此前任何時候都要高,而且,幾乎每三對50年代結婚的夫婦就有一對以離婚收場。從 1890年代到1960年代間,離婚率一直穩定的上升。到1970年代時,更是飛升,但是,自1981年起,就在不斷下跌。同時,過去25年裡,結婚率也大幅下降。
   
9.錯。古羅馬哲學家和中世紀神學家認為,愛戀你的伴侶太多,也是一種「婚外情」的形式,是對國家或者上帝的叛變。古希臘人認為,最純潔的愛,是兩名男性之間的愛。在中國,儒學思想家把夫妻關係排在家庭關係中的倒數第二位,父子關係才是最重要的。早期基督教徒認為,婚姻受到性愛的污染。根據中世紀教會的看法,處女是最神聖的,第二是寡婦,第三才是妻子。
   
10.對。2001年,世界各地的學齡女生被問到,她們是否同意所有人都應該結婚這句話使,四分之三的美國女生同意。但是,在日本,88%的女生不同意。
   
11.錯。現代美國的離婚通常都會導致女方和孩子的生活水平大幅下跌。但是,在無責任離婚合法化的州里,已婚女性的自殺率在立法后5年裡,平均下降20%。另外,近期研究指出,儘管離婚會給55%-60%的孩子帶來精神傷害,它也給40%-45%的孩子帶來好處。
   
12.錯。歷史上,最受各種文明與不同社會接受的婚姻形式,是一夫多妻制。這種家庭形式是聖經中提到最多的。在一些社會裡,一名女性可以與多名男性結婚。在其他社會,兩個家庭可以通過讓兒女與對方家庭里的「鬼」(已死的孩子)結婚的方式聯姻。歷史上,婚姻的動力主要是過繼和財產,而不是愛情或者性。
   
13.對。在美國,35%的信仰重生的基督徒曾離過婚,比率與無神論者(37%)幾乎一樣。23%的基督徒的離婚次數多達兩次。在基督教五旬節派(Pentecostals)當中,離婚率超過40%。離婚率最高的地區是美國南部部份州聖經地帶(Bible Belt)。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