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閑說共和國將帥(元帥)

[複製鏈接]

48

主題

975

帖子

23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xin671 發表於 2006-6-11 15: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朱  德

朱老總給人的感覺就是忠厚,所以成為了中國紅軍之父。在川西反分裂,六屆七中全會上成為主席團第二人(僅次於劉少奇),是1956年國家主席的第二候選人,擔任全國人大委員長17年,都是值得書寫的政治業績。

2.彭德懷

彭老總給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性格剛烈,受命於危難之際。在其25年的軍事生涯中,往往都是處在最艱苦、最危難的前線,體現了一個鐵血軍人解救蒼生、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彭總又是最貼近群眾和貧苦百姓的偉大統帥,對士兵極為關切。但在處理與同志之間的關係上彭總做的不好,有些傲氣,即使是對毛澤東同志也有些不客氣,所以才釀成後來的悲劇;1958年搞所謂的反教條主義,冤枉劉伯承、粟裕、葉劍英和蕭克等老同志,是其人生的敗筆;

彭總在政治立場上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卻值得我們深思……

3.林  彪

毫無疑問,林彪元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指揮才能最優秀、戰功最卓著的統帥。林總最輝煌的戰果是在1928-1938的10年間。但在東北卻差點犯大錯,並且東北的功勞,主要是因為全國各地抽調的是精銳到東北,人才濟濟的緣故;好在在隨後的平津戰役中,林總帥領四野書寫了輝煌,一直打到了祖國最南端的海南島,建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實力最雄厚、組織體系最完善的一隻隊伍。麾下眾星雲集,發揮酣至,成為後來神話的基礎。

林彪在政治上失敗的。1950年的朝鮮戰爭,他是最佳的第二人選,但是卻託病不去。在蟄伏了8年後,突然成為政治上的厲鬼,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當然,林彪還是有他光明一面的。在廬山會議上,他當眾承認讓毛澤東交出指揮權是他自己寫的,不是彭德懷的主意;他還拿萬毅將軍來開過玩笑(萬一)。在他患病的歲月里,他受著非人的折磨。對於他身邊的人,還是很大度和寬容的……

但是,這些絲毫沒有成為他整人奪權的羈絆。林彪的經歷說明,一個優秀的軍事家,未必是個合格的政治家;特別是一個政治思維不健全的人,是不適合做一個領袖的……

4.劉伯承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長者劉伯承是個悲劇人物。無論是在護國戰爭,還是在土地革命初期,他都沒有建立輝煌的業績。他是萬里長征的功臣,但在紅軍兩大主力勝利會師后被挾持南下,直到他在和鄧小平搭檔后,在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初期才成為黨內和軍內的亮點,然後挺進大別山,以自身的消耗換來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爾後,劉帥選擇了去南京教書,成為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奠基人。1958年起受到黨內和軍內的錯誤批判,一場檢討聲淚俱下,台上台下無不為之動容。但是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他一言不發,沒有落井下石,算得上是條漢子!

劉帥壽延在元帥中居首,算是對其一生的一點安慰吧……

5.賀  龍

老實說,從總體感覺上講,我個人認為賀龍元帥的軍事才能相對不足。他是北伐時期的二十軍軍長,其部隊是南昌起義時部隊的主力。但是在接下來的歲月里,其軍事業績卻一直止步不前。他所創立的洪湖蘇區只能立足於自保(如果不是夏曦的干擾和破壞,可能情況會好得多,但是功勞就不是賀老總的了),唯一的亮點是抗戰初期和中期。建國后賀老總擔任了體委主任,但是在對軍隊授銜的事情上,一直對林彪元帥位次比他高而耿耿於懷,多次出言相譏,後來乾脆取消了軍銜制,讓人在10年後死難的悲憤中感到一絲苦澀……

6.陳  毅

陳毅元帥是著名的儒帥,兩次受命於危難之際:一是3年游擊戰爭的艱苦時期,為南方8省留守紅軍力量的保存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二是在國民黨頑固派發起第二次反共摩擦高潮(皖南事變)的危難之際,重建新四軍軍部,領導南方抗日力量的生存和發展。解放戰爭時期,他在眾星雲集的華東野戰軍中任首長,在中原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的配合中起到了黏合劑的重大作用。建國後接替周恩來總理擔任外交部長,以其幽默和機智創造了新中國外交的一段段佳話。

陳毅元帥的詩詞水平很高,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屬於難得的文學人才(主要是毛澤東、陳毅和朱德3人)。在文革中,陳老總據理力爭,十分講求鬥爭的技巧,後來毛為其平反,並親自出席追悼會。

7.羅榮桓

政工元帥。如果1963年不死,也許會在文革中起些作用……

8.徐向前

徐向前元帥最輝煌的戰績莫過於在鄂豫皖和川陝地區打出了全國第二大蘇區和實力最雄厚的第四方面軍。可惜張國燾自毀長城,許繼慎、蔡申熙、曾中生……一大批能征慣戰之將倒在了「肅反」的血泊中,讓人哀嘆不已。更為可劣的是張國燾在川西要用武力解決紅一方面軍,幸虧被制止。而紅四的7萬人馬,在三過雪山草地和南下作戰的絕境之中損失大半,張國燾的過錯實在不可饒恕!

1937年徐向前元帥在擔任129師副師長,奇襲陽明堡,是紅軍改編后取得的對日作戰3大勝利之一。解放戰爭時期,徐向前元帥率領晉冀魯豫的內線部隊,以快、狠、准(類似馬超)的作風解放了山西,徹底結束了閻錫山38年的軍閥統治。改革開放後任國防部長,停止炮擊金門,為國防的現代化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9.聶榮臻

林彪最早的搭檔。抗日戰爭中期創造了晉察冀根據地的輝煌,《小英雄雨來》和《狼牙山五壯士》都是發生在這裡的故事。但是華北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打的並不好,平津戰役都是在東北野戰軍的幫助下才完成的,好在出了個著名的英雄董存瑞。

聶帥是中國兩彈一星研製的奠基人和主要領導者,為中國軍隊的武器現代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聶帥在1958年的批判教條主義運動中參與其中,成為粟裕大將平反的最後影響因素……

10.葉劍英

毛主席一句話說的好「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葉帥總是在危難之際挽救中國革命。1935年張國燾分裂紅軍的企圖正是他報告黨中央毛主席的;1967年的所謂「二月逆流」「大鬧中南海」事件中,怒斥江青,掌骨都拍裂了;爾後不再與毛爭執,只是出走以示抗議;1976年的緊急時刻,正是葉帥指揮人馬粉碎了「四人幫」的篡權陰謀,保衛了黨中央;爾後又力陳讓小平出山,挽救政局。在對台事務上,著名的「葉四條」成為後來對台工作的基石。
鏵鑫

耕耘中華出興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1: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