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小孩和中國小孩(教育生活篇)(ZT)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6-5-3 17: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 ShowMeURolex 於 2006-05-02

        我家有子初長成, 今年八歲整, 在美國出生, 來往中美數次, 最終,在他五歲的時候由我父母決定將這個中文英文說得都很不流利的小傢伙帶回中國接受一點中文的傳統教育.
我父母對我兒子所在的美國私立學校意見多多, 首先, 四歲的孩子沒有一點數學知識,用他們的話說中國孩子早早地就開始學習一加一, 我兒子連數數都不利索, 再者, 人文方面, 中國凡是有點知識的家庭, 孩子從小就開始背唐宋詩詞, 我兒子最大的嗜好就是站在停車廠里興緻勃勃地認所有汽車的品牌, 能一口氣各種品牌的汽車如數家珍地指認出來, 我父母覺得這實在是浪費」才能」, 雖然我很客觀地說我兒子是個普通小孩, 和別家小孩一樣, 不管是黃皮膚, 黑皮膚, 還是優越的白皮膚, 他只長了一個腦袋, 兩隻眼睛, 一個鼻子一張嘴, 左看右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而且千萬不要象所有的中國父母那樣, 或者我的童年時期, 抱有太大的期望值, 我父母極其憤怒地稱我是個」假洋鬼子」, 和美國人一樣地對孩子放任自流. 教訓我說, 假如沒有中國式的教育, 我實在是不會出息到現在這樣, 我照照鏡子說, 假如沒有中國式的教育, 我很可能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 而不只是個小護士.
終歸, 中國式的傳統教育和道德觀佔了上風, 孝為先, 順從父母, 他們帶走了我兒子,而且計劃在中國待上三年, 許多美國同事極其地不理解我的做法, 說你的父母怎麼能夠決定你的事? 那不是你的孩子嗎? 懶得解釋,一句話總結: YOU NEVER UNDERSTOOD CHINESE. (你永遠別想了解中國人)
四年後, 我兒子回到美國, 和我的交流多了, 我發現從一個孩子的眼睛對比他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學習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過去我一直自豪地說我自己是」中國製造」, 而且多少我很同意我父母對美國教育系統和方式的不滿, 因為許多傳聞都說美國的學校什麼都不管, 上課隨便, 小孩根本不學習, 大部分時間是在玩, 但事實是, 孩子們究竟在美國的學校里玩些什麼? 一個中產階級地區的學校靠的是稅收, 美國的公立學校真地就在這麼無所事事地浪費納稅人的錢嗎? 如果美國的教育系統真的象人們說的那樣不堪, 為什麼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學, 研究院幾乎大部分都在美國? 為什麼美國會出比爾蓋茨? 為什麼美國會信心十足地世界上橫行霸道, 多管閑事?
中國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懂得教育的重要, 而且自古就有」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的說法, 教育產業也是中國最賺錢的產業之一, 可見中國老百姓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 就我個人看, 中國家長對下一代教育比美國家長重視的多得多, 我的一個美國同事, 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也很聰明, 理想是能進入UCLA醫學院, 我同事這樣告訴他, 對不起, 我實在是付不起, 請你考慮其他學校. 這樣的答案我相信99%中國家長會覺得自己有罪惡感, 寧可賣房子賣地賣身也得讓孩子把學上了. 可是中國的孩子問題多多, 而且非常不快樂, 幾乎從一生下來就要考慮未來的就業問題, 而且實在看不出這麼重視教育的國家和百姓通過受教育受惠多少, 反而被教育這一神聖的事業搞得很痛苦, 中國的教育在教些什麼?

生活篇:

衣:
美國是個非常不講究穿的國家,這是大家都已經知道的舊聞, 在日常生活里穿得」筆挺」被稱作有病, (GEEK), 但是在各類工作場所都有相當的要求, 而且要遵守這些制度. 生活里是相當自由的, 我一直以為美國的公立學校對孩子們的穿沒有任何要求, 甚至是一點要求都沒有, 因為常看到孩子們穿的是長短不分,四季不分,亂七八糟. 但是在我兒子上學以前, 學校給了我一大堆的家長必讀, 包括學校的作息時間, 制度, 活動指導等等.
其中校服一項規定使我大吃一驚: 全部的學生要求上白下藍, 或者上下全藍. 女孩可以穿藍短裙, 男孩的上身除了白襯衣, 可以穿T-SHIRT, 但是必須有領有扣, 不許穿圓領衫, 不許穿牛仔褲, 不許穿帶有任何名人, 運動隊等拜星式標誌的外套, 冬天可以穿的外套, 要求藍色, 如果有顏色或者花紋, 進了教室就必須脫掉.
學校的辦公室備有臨時校服, 間或有哪個孩子沒有按照規定穿校服, 必須到辦公室換掉, 下學以前再換回來. 只有受到特別獎勵的孩子有資格給予一天免穿校服的待遇. 這麼說來, 我父母興沖沖地在中國買了一大堆的昂貴的名牌服飾, 我兒子回到美國以後只能在周末有機會穿上那麼兩天. 我父母很是不滿, 說即便中國的學校也沒這麼嚴格, 校服, 他們的美國外孫只是在周一升國旗的時候穿穿, 擺擺樣子.
我暗自竊笑, 什麼名牌意識, 從小就該狠狠掐死在搖籃里, 浪費金錢, 華而不實.

食:
沒來美國之前, 我父母在電話里叮囑我千萬看看美國的小學周圍有沒有小商小販, 小學校園內有沒有小賣部, 如果有, 好好調查一下衛生情況, 我笑得前仰後合, 美國小學校里除了食堂, 其他根本就不可能被容許存在. 即便是食堂, 我父母也是很不放心. 讓我去觀望觀望, 我心想多餘, 再說我跑到人家食堂去參觀, 純粹是自找歧視.
直到在媒體上看到連篇累牘的報道小學生中毒事件, 我才明白我父母的擔憂不無道理. 特別是我兒子在買了一次中國學校里的小賣部的牛奶之後, 著實病了一次, 上吐下瀉, 真的使我受驚不小.
我兒子來了以後, 吃很多肉, 冰淇凌, 蛋糕, 我怎麼看怎麼不象是中國大城市來的孩子, 瞅著象貧困地區來的, 中國現在物質那麼豐富, 美國有的中國應該都有, 我問他平時吃不到嗎? 他說吃的少. 我父母趕緊解釋, 不是不買, 也不是買不起, 問題是不放心, 太多的報道已經把人們嚇壞了, 即便是到最好的超級市場, 買最貴的食品, 你還是不放心, 名牌的食品照樣做假, 據說有個很名牌的冰淇凌, 也是我兒子很愛吃的一種, 報紙有一天突然揭露說是在深圳某個作坊里弄出來的, 實在是髒得可以,. 而象Häagen-Dazs這種牌子冰淇凌,並不是全中國都有的, 從此我父母徹底斷了我兒子的冰淇凌. 這一說我不禁痛從心來, 但是又覺得老人可能有點誇大其詞. 不過看看下面這個網站鏈接就知道中國人是在謀殺自己人. http://club.news.sohu.com/r-sohunews-105539-0-0-0.html
美國的學校有食堂, 供應早飯和中午飯, 因為是公立學校, 學校的大部分消費的東西都已經由納稅人支付了, 學生們付相當便宜的錢就可以吃得不錯, 自助餐形式, 一盤四樣, 不過只$1美元, 基本免費, 牛奶,果汁另加五十美分而已, 底收入家庭可以憑稅單申請全部免費就餐. 菜譜每月月初由孩子們帶回家給家長參考, 以便告知家長孩子們在學校吃的是健康食品. 所有食譜按照國家食品藥物管理局的熱量標準制定搭配出來. 餐具都是一次性的. 我看了一下午餐, 主食有美國典型的漢堡, 熱狗, 墨西哥風味的大餅卷米飯, 義大利面, 彼薩餅等等, 其他附帶的水果, 小玉米, 蔬菜沙拉等等. 每班定期派幾個孩子到廚房和服務台幫忙, 全部要戴帽子手套, 衛生最重要, 吃壞孩子的肚子, 那可比天塌下來還大的事情.


為了孩子, 我結束了流浪生活, 得安定下來, 安定的意義是有個固定的而且還要環境不錯的家. 買了現在的房子, 房子不大, 處在中產階級地區. 在美國, 買房子主要是買學校, 因為好的地區地價稅高, 學校相對就會好, 如果想省買房子的錢, 那你就得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反正孩子就是一輩子的死期存款,
我兒子對我一個人住前後加起來將近六千平方英尺的地方很是吃驚. 特別是後院, 他在後院的草地上瘋跑, 一個人打仗.
他告訴我在國內住的是研究院的宿舍, 十六層公寓, 整個兩座樓的居民百十戶人家擁有我後院那麼大的一個空地, 裡面有一個乒乓球台, 總是很多孩子或者大人, 而在美國我們一家就可以擁有這麼大一個地方, 他很滿足. 在國內, 除了學校就是家, 他很少出去戶外活動, 因為臨近馬路, 臟而且亂.
現在他可以在藍天下草地上隨便瘋, 也可以出去騎自行車和SCOOTER, 在國內我父母從不敢放他出去玩這些, 生怕長了眼睛的人開著沒長眼的車橫衝直撞, 傷到孩子. 實在沒有安全可言.

行:
行自不必說, 在美國出門沒車, 就象是沒腿. 我兒子很得意地說他再不用去擠公共汽車了. 但是正因為公共汽車我發現我兒子一個非常不文明的表現. 那就是在公共場所只要碰見類似於公共汽車的自動門之類的入口, 他就條件反射一樣搶上前去, 不但忘了排隊, 還把別人擠到一旁, 以至於有一次, 我帶他和一個美國朋友及朋友的女兒吃飯, 在上電梯的時候, 門一開, 他用身體將所有人拱開, 一頭沖了進去, 這使我萬分尷尬.
在美國這麼多年我早就習慣了女士優先和慢條斯禮地謙讓, 不管是不是假文明, 至少我兒子的行為可以說是讓我震驚.
我很嚴肅地和他談了一回, 你從來沒有聽說過 LADY IS THE FIRST(女士優先)? 他茫然地搖搖頭. 你會不會說EXCUSE ME? 當你在中國的時候, 你要從人群之間穿過去, 要不要說」勞駕, 對不起」等等?
我母親在旁替他辯解, 這不能怨他, 是我們大人教他的, 每次坐公共汽車, 如果不去搶就沒有座位. 別人都在搶, 而且都是大人, 他是個孩子, 沒有人給他讓座位, 他不去搶能怎麼辦? 他使我想起我的小時候, 我的青少年不都是這樣野蠻過來的嗎?
前年臨近春節我回北京, 火車上的座位票全部賣光, 很多人都站著, 其中有一對夫妻帶著個八九歲的孩子也站著, 沒有人讓座位, 離終點還有半小時的時候, 孩子開始站不住, 憑直覺, 我想這孩子肯定是不舒服, 我提醒那位母親問問這孩子是不是不適, 果然孩子說要吐, 沒有人講話, 坐著的沒有一個是老弱病殘, 全是中青年人士, 我懇請有座位的人讓一讓, 這孩子不舒服, 需要躺下, 說了好幾遍, 總算有位女士挪挪屁股, 給了孩子一點空間, 丫丫個呸的, 我真想罵街, 中國人這都是怎麼了?
在中國我沒辦法發脾氣, 在美國的家裡我卻必須管教我兒子, 至少我不能養出個麻木不仁的冷血動物來.
文明是整個社會共同的努力, 大環境里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影響文明的因素, 我兒子對我的說教不知所以然, 但是上學的第一天老師就給他第一個啟蒙的紳士教育.
從美國小學第一天放學回家, 他請我先進門, 說LADY IS THE FIRST. 我傻了一下, WHAT? 他說他的老師MS DEAN讓大家進教室以前, 讓所有的男生排隊站在左邊, 所有的女生排隊站在右邊, 然後為女生開門請女生們先行進入教室, 告訴男生, 請記住: LADY IS THE FIRST 在下課的時候, 所有的男生都不能亂跑, 而是開了門等女生慢悠悠地走完, 才輪到他們走出教室, 因為LADY IS THE FIRST.
在三個月的學校生活快結束的時候, 我兒子除了英文進步, 終於經常性地使用EXCUSE ME, SORRY, THANK YOU等等禮貌辭彙.

保健衛生:
我兒子第一次回國是兩歲, 每天最高興的事情是站在大馬路上看人, 再就是跟在排對的小學生後面跑步, 他該上幼兒園了. 祖父祖母自然不會虧待他, 找了一個能夠接受美國人而且相當不錯的幼兒園, 裡面有保健護士, 每天早上都要檢查指甲, 新生第一天要做指尖血檢, 我兒子看到利器, 象所有這個年齡的孩子一樣大哭特哭(就我的臨床經驗來講, 如果這個歲數對打針吃藥十分堅強的孩子肯定是不正常的, 我會立刻請求醫生檢查孩子的心理問題). 不過中國護士可是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哭好象是不容許的, 沒有任何安慰, 眼睛一瞪, 吼了起來: 「哭什麼哭? 還沒扎就沒完沒了的, 有什麼好哭的?」 我兒子嘎然而止, 他不是害怕, 我想更多的是震驚, 因為沒有人這樣對待過他, 他進過醫生診所, 進過醫院做常規血液檢查, X光檢查, 所有的部門都備有玩具, 蠟筆, 棒棒糖, 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溫言軟語, 哄了又哄, 做穿刺性的檢查還要一個勁不挺地內疚: SORRY, BABY, I AM SO SORRY…… 我兒子經歷了人生第一次挫折.
再度回國, 他開始上小學, 一個非常普通的學校, 圖的是離家近. 到二年級上學期視力出現問題, 帶到眼科醫院又是縮瞳又是放瞳一通折騰, 我被告知右眼是475度近視, 左眼420度. 我母親轉遍了眼科醫院, 從主任到主治到普通醫生, 態度一個模子里出來的不耐煩: 近視算什麼毛病? 什麼? 不戴眼鏡? 沒聽說過, 除了戴眼鏡沒別的辦法. 當然是普通鏡框眼鏡, 這麼小的孩子沒有戴隱形眼鏡的.
我父母徵求我的意見, 我不相信我兒子的視力會這麼糟糕, 當然拒絕在國內配鏡.
回到美國, 小學里配備一名註冊護士, 管理不到四百個孩子, 卻忙得一塌糊塗, 除了孝喘, 先天糖尿病的小孩, 還要隨時檢查在操場上出了一點點意外的小孩, 比如摔了撞了等等. 我兒子有一次低頭走路, 一個不留神撞到牆上, 被留在護士辦公室觀察了半小時, 護士小姐除了給我打電話還很正式地寫了一份報告, 讓我兒子帶回家. 報告上寫明了意外發生的時間過程, 孩子的癥狀主訴, 護士自己的觀察,機處理過程, 已及沒有送到醫院的理由.
開學兩天後, 我接到護士的電話, 我被告知孩子視力有嚴重問題, 在座位調整之後還是有問題, 除了象我詢問有關病史, 在知道孩子沒有保險的情況下(保險公司要求從國外回來的孩子至少在美國待三個月才能投保)給了我一系列福利醫生和臨床名單.
我最後找了一個離家比較近的眼科醫生, 當然沒有去福利機構, 因為我知道即便去了也沒用, 一查我的收入, 我就別再想享受什麼便宜待遇了.
用了十五分鐘電腦檢查, 右眼度數和國內檢查一樣, 475, 左眼卻只有250, 比國內檢查少了175度. 在治療上, 作為家長, 我不希望孩子這麼小就戴眼睛, 他還有那麼長的路要走. 眼科醫生很理解我們的心情, 花了四十五分鐘講解眼鏡, 普通眼鏡, 隱形眼鏡, 及矯正型的OK鏡的功能, 正副作用, 價錢. 他告訴我們95%以上孩子在使用OK鏡以後會將度數降至正常, 我覺得有點胡說八道, 但這位醫生的認真而且專業的態度又不能不讓你相信有一定道理, 我最終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接受了比較貴的矯正治療.
四個月以後, 我兒子右眼, 由475降至50度, 左眼由250降至到0. (平光鏡). 我母親感嘆, 辛虧你是美國人, 在中國, 中國孩子得受多少罪.

我在這篇文章里, 並不想對比中美的生活程度, 我想說的是中國人在生活中的行為. 我相信全世界都會承認中國人的聰明, 中國人的發展, 但是, 中國在發展了之後又怎樣呢? 孩子們在生活里到底在象成人學習什麼? 虛榮心? 自欺欺人? 粗櫓? 不負責任的態度?
學習不單純是學校的任務, 很多中國孩子非常聰明.. 但沒有良好的道德和文明教育, 智力上的進步到底會使孩子變成什麼樣? 所以我一點不奇怪中國的聰明孩子總是會出現極端的社會問題. 我告訴我兒子, 在你這個歲數, 不會雞兔同籠, 不會相遇或者加速度的數學問題並不可恥, 但是說謊, 自私, 冷漠才是令人不恥的缺點.
我並不是讚美國的道德或者文明多麼優秀, 美國有自己的社會問題, 比如槍支,毒品, 性等等, 但是在大多數的居民區, 我指的是中等區, 至少居民和中國的普通人一樣都是雙職工的地方, 你至少看不到橫衝直撞的汽車, 美國孩子微笑的頻率比中國孩子多得多…….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5-4 00:19 | 只看該作者
"在你這個歲數, 不會雞兔同籠, 不會相遇或者加速度的數學問題並不可恥, 但是說謊, 自私, 冷漠才是令人不恥的缺點."

"美國孩子微笑的頻率比中國孩子多得多"

謝謝空手,很不錯的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09

帖子

13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8
3
tangseng 發表於 2006-5-4 12:28 | 只看該作者

少迴避問題

其他的就不說了,說多了都煩
說個剛看的:一項調查的結果是美國75%的青年認為中國人的母語是「英語」(實際上比率是什麼誰也不知道,但是美國人能有中國人一半了解美國就「謝天謝地」了)
別告訴我說這樣的教育有什麼了不起

美國的什麼「寬鬆自由」是讓個人得了很多好處,小孩子也肯定喜歡
但是是不是小孩喜歡的,「符合人性」的就一定好
再說深點,人是不是只要自己過的爽就可以了?
再說直接點,美國這麼多人選擇白痴布希當總統去屠殺伊拉克還要繼續幹掉伊朗,說明這個國家的什麼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4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6-5-5 20:27 | 只看該作者

只是愚蠢了點而已

「在你這個歲數, 不會雞兔同籠, 不會相遇或者加速度的數學問題並不可恥,」

我同意您的觀點,樓主,並不可恥,只是愚蠢了點而已。哈 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333

帖子

36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607
5
delilah 發表於 2006-5-6 10:50 | 只看該作者
美國小孩可能學不到什莫,但那種教育促成了他們的自信心,走得太遠,就成自大了。空手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1
6
滄海一滴水 發表於 2006-5-30 10:2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除了人比美國多,
還有別的優勢嗎?
我書讀的很少,
但是我最起碼知道中國跟美國的差距有多大。
軍事 經濟 教育 體制 發明 製造 農業 環保
隨便一樣最基礎的東西拿出來跟美國比一比,
有什麼值得我們炫耀的。
GDP就是趕上美國也是個豆腐渣工程。
中國最需要的不是資金,而是技術。
資金可以引進,可是先進技術人家會給你嗎。
我不知道那些什麼金融家怎麼給資金定義的,
但是資金在我的概念中就是資源,
錢只不過是有形資源的無形化。
老外用一堆無意義的符號從我們國家拿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資源。
中國有那麼豐富的人力和礦產資源還叫嚷著沒有資金。
沒有外資中國難道就缺衣少穿、沒吃沒喝了嗎?
沒有外資在有效的競爭體系下用不了50年中國一樣站立在世界之顛。
中國人最根本的缺點就是骨頭裡有惰性有奴性只要能活著就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7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6-5-31 02:4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有了你, 就比美國有優勢。

Hi: 樓上,

「中國除了人比美國多,
還有別的優勢嗎」

中國有了你, 就比美國有優勢。你知道世界上有美國,你知道我們與美國還有差距,就比只知道性,只知道錢,只知道體育的美國人強。
最近在看「WHO WANTS TO BE MILLIONAIRE」,我親眼見到有美國年輕男參賽者知道所有美國麥片的牌子和圖片標誌(Post, Kellogg, Total…), 但回答不上來是誰瓦解了蘇聯,甚至用了一條生命線(Life Line)后,答案變成50/50 ,還是挑了葉爾辛。 我想他這輩子大概還沒聽說過戈爾巴喬夫的名字吧。還有一位也是在用了一條生命線(Life Line)后,回答「長征」發生在蘇聯。如果他們稍微留意一下新聞,中國為美國發射的火箭都是以「LONG MARCH」命名的,也應知道「長征」發生在中國。想一想, 這些參賽者不是一般的老農,不是出自於沒知識的下流社會,這不是很有趣嗎?

中國就是靠人,靠你,靠我,靠我們有幾千年文明史,靠我們不息的奮鬥,靠我們的無所畏懼,靠我們對我們祖先的愛,和我們對他們留給我們這一片神奇的土地的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1
8
滄海一滴水 發表於 2006-5-31 18:21 | 只看該作者
我熱愛我的祖國
我希望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可是我現在迷茫
我只是冥冥眾生中的一界凡夫俗子
現在祖國一如病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9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6-5-31 21:25 | 只看該作者

Love your coutry.

Just love your coutry, since you can't do anything else. That will be enough for you.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0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5
10
阿曼 發表於 2006-6-8 15:54 | 只看該作者
本來還一直擔心讓兒子小小年紀就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對他來說太殘忍,看到你的文章,放心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