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商業賄賂「價目表」曝光:標價買的是貪官命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6-4 1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06/03   

開發建設、政府採購、產權交易等商業賄賂「重災區」圈內人自揭內幕

新華社重慶6月2日電(記者李興文、周俏春、朱薇)記者近日深入部分商業賄賂較為嚴重的領域採訪,聽「圈內人」揭商業賄賂內幕……

「用來疏通關係的好處費,大概占樓盤總成本的2%-3%」

講到開發建設領域商業賄賂的種種招數,近年來在房地產業幹得風聲水起的西南某城市房地產商人李南可謂「箇中高手」。他告訴記者:「春節、中秋、國慶等傳統節日,是與有關部門負責人聯絡感情的最佳時機。根據各個城市的經濟情況、官員所處位置以及幫助自己的程度,我心裡都有一個好處費的價目表。用來疏通關係的好處費幾年算下來,大概佔到樓盤總成本的2%-3%。」

「那些人都懂,我們把錢用報紙一包,放到檔案袋裡,電話里說有個急件報批,對方就明白了,見面把文件袋給對方就完事。有時遇到嫩一點的幹部,還會「友情提示」他不要把錢的事透露給老婆孩子,也不要馬上存銀行,因為紀檢監察部門往往是從這些環節入手的。」

「有的開發商送錢很大方,有的則比較小氣。如果送少了,不但達不到公關效果,可能還會起反作用。有的幹部收到一兩千元的紅包,直接交給紀檢部門換政績了。」

「收受回扣一般不會爽快答應,但千萬不要把他們的推辭當真」

在政府採購領域,圈內人口中的「攻關策略」也是觸目驚心。「只要搞好關係,政府招標採購只是一種形式。」「圈內人」劉新平告訴記者,他從事清障拖車營銷工作多年,所銷車輛主要被交警、城管和高速公路管理等政府部門採購。「一次我得知,西南地區某高速公路公司要招標購買4台拖車。我利用公司多年的關係,接近這家公司的董事長,一來二去,彼此就熟了。當時我們公司的報價是每輛19.8萬元,在開標前一天晚上,高速公路公司的知情人在其授意下私下打電話告訴我,招標底價是每輛19萬元,有一家公司報了19.6萬元。在他的協助下,我們半夜把重做的標書偷換進去。第二天一開標,我們公司如願以償。」劉新平說。

「跑銷售,回扣是必不可少的,送多少,送什麼,因人因車而定。一輛價位在20萬元的車,『攻關』成本最多不超過2萬元。」劉新平滔滔不絕地給記者講述著他的商業賄賂「經」:「通過別人介紹,河南某地城管部門的負責人答應購買一輛車,但遲遲不肯下單。後來我得知他有一個18歲的兒子,就表示要給他兒子買手機。他含糊其辭地說:『再說吧!』我心裡有數了,立即託人從廣州帶回一部價值5千多元的手機送了過去,銷售車單很快簽了下來。」

「收受回扣一般不會爽快答應,但千萬不要把他們的推辭當真。回扣是赤裸裸的權錢交易,但它絕不是簡單的送與收的問題,如果對方信不過你,你有再多的錢也送不出去!」劉新平說。

「那塊地是公家的,賣多賣少對他並不重要」

產權交易領域商業賄賂也不少。重慶某房地產開發公司項目開發經理王小蘇告訴記者:「2000年我們啟動一個房地產建設項目,需要把重慶市釀造調味品公司(國有企業)在五里店的那塊地買過來。談判過程中,該公司總經理汪其偉提出,我們的商品房修好后,『給他優惠一點』。我們當即提出可以送他一套小戶型房子,汪其偉沒有表示反對。隨後,我們理所當然買下了嘉陵釀造廠的那塊地,而且價格之低超過我們的預期。」

「那塊地是公家的,賣多賣少對他並不重要,他關心的是我們的房子。後來他找到我,說他想要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我算了一下,汪其偉購買的房子總價要32萬多,我們最後只收了他10萬多。為了遮人耳目,他要求開發票和簽合同都要按我們對外公布的市價,我們也覺得這樣比較安全,就按該房總價開出了全額發票。為了在賬上做平,公司領導叫工程部的人到一家塗料廠開了一張空白工程發票,假裝買進21.42萬元的塗料,然後財務部用工程款的名義沖抵了汪其偉的房款。同時,財務部為了平衡出納賬,還開出了21.42萬元的收據做進賬里。」王小蘇說。

商業賄賂到底有多「毒」?

如今,一些領域的商業賄賂從最開始個別企業的不正當競爭發展為行規。對此,南開大學法學教授程寶庫大聲疾呼:「如果治理不了商業腐敗,那麼反腐敗的努力,以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健全市場經濟體制,都可能成為一句空話。」

商業賄賂之「毒」到底有多大?

──毒害幹部:商業賄賂滋生腐敗,官商勾結侵蝕吏治。

據介紹,土地出讓、政府採購、資源開發、產權交易等領域為職務犯罪高發地帶,部分省區商業賄賂案件在全部賄賂案件中的比例達九成。現已查處的高級幹部腐敗案和重大經濟案件,許多與商業賄賂有關。河北省原省委書記程維高、貴州省原省委書記劉方仁、湖北省原省長張國光、黑龍江省原省長田鳳山,以及王懷忠、馬德、李真等高官近年來紛紛落馬,翻閱他們的腐敗「檔案」,隨處可見商業賄賂的影子。

2005年開始,中央著力清理領導幹部和國有企業負責人投資入股煤礦問題,一年中有4878人申報,登記入股金額7.37億元。「煤炭系統的幹部面對的誘惑很多,小煤礦主們想著法子給他們送錢、讓他們入股,有時躲都躲不過。」一位基層反貪局局長坦言。

一位下派到中部某省當市長助理的掛職博士曾拒絕一房地產商500萬元的賄賂。熟悉「潛規則」的基層幹部如此點撥他:「制度管的都是看得見的權力,『聰明』的領導應該學會利用隱性的權力。憑自己的位子,遞個眼神、打個招呼或者抽空陪人吃頓飯,不僅會給老闆們帶來『生產力』,也會為自己產生『效益』。」

──毒害經濟:不正當競爭腐蝕市場經濟「肌體」。

商業賄賂肆虐醫藥購銷領域,人為增加藥品成本,直接導致了葯價虛高;商業賄賂使國家應得稅利大量流失。市場經濟本應通過競爭機制實現優勝劣汰,商業賄賂介入卻使「次品」驅逐了「良品」。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中,企業擠佔市場不是通過技術進步與提高產品質量,而是想方設法「找關係」,走歪門邪道。經濟學家告誡,如此「逆向選擇」將造成市場的扭曲,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機制失靈。名牌優質竟然敵不過假冒偽劣!久而久之,技術進步停滯,產品質量下降,社會經濟將陷入泥沼。

──遺毒社會:「以前說起行賄,那是人人喊打,現在談賄賂,大家的態度似乎曖昧了。」

一位頗有「門道」的商業人士回想起自己的「成功之路」,對記者坦言:「我其實是賄賂的受益者。現在很多商人並不以行賄為恥,而是以能找到『關係』、辦成事、賺到錢為榮。」商業賄賂的流行在一些地方甚至演化為「笑廉不笑貪」。

重慶市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孫元明研究員表示,社會心理對腐敗問題的認識從「一邊倒」逐步發展為「二元結構」,這是泛化的商業賄賂帶給社會的重大創傷。此外,行賄者對賄賂的普遍認同反過來又「慣壞」了受賄者,以致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沒有錢辦不成事。行賄與受賄互相推動,使腐敗滋生的社會大環境生成,腐敗之風呈發展態勢。 (新華社專稿)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