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合組織上海峰會面臨伊朗考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寬水窄 發表於 2006-6-4 13: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相對於伊朗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伊朗總統內賈德將於6月中旬前往上海參加峰會的消息已逐漸明朗。在伊朗核問題仍陷僵局的背景下,內賈德赴上海顯然不只是象徵性的意義。

  去年的阿斯塔納峰會上,上海合作組織的各成員國元首們聯合發表了要求美國從中亞撤軍的重磅聲明。

  在即將於6月中旬舉行的上海峰會上,俄國人希望像上次一樣拋出個擲地有聲的重量級聲明。

  因此,在俄美雙邊鬥爭趨於激化的背景下,在聖彼得堡8國集團峰會前三周召開的上海峰會上,伊朗極有可能成為中心議題。

  伊朗渴望「組織溫暖」

  如果僅僅從地理位置來看,位居中亞和中東之間的伊朗,似乎確有理由參加上合組織。在2005年成為該組織的觀察員國后,伊朗就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尋求成為其正式成員。

  俄羅斯的親伊派代表人物、現代伊朗研究所所長薩法羅夫提出,作為上合組織的創始國之一,俄羅斯應該在上海峰會上提出接受伊朗為成員國的動議,並且明確宣布,如果德黑蘭遭遇武力行動將提供軍事技術援助。

  薩法羅夫認為,對於伊朗來說,由觀察員國升格為正式成員能夠帶來諸多好處,譬如獲得技術和投資,改善伊朗的國際形象。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伊朗就能在某種程度上將它與西方尖銳對立的核問題引入上合組織內部,使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中、俄不得不從維護該組織聲譽的角度考慮伊朗問題。

  目前上合組織中有3個國家與伊朗直接接壤,其他成員國和觀察員國也都是伊朗周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上合組織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一直採取協商一致的政策,如果其全部成員國都在伊朗問題上採取統一立場,將對西方世界造成極大制衡。

  顯然,無論是從政治還是經濟角度看,伊朗如果此時獲得上合組織成員國資格,都將具有「轟動效應」,這也無疑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嚴重關切。

  《華盛頓時報》指出,如果伊朗加入上合組織,在安理會討論是否對伊朗實施制裁時,中俄幾乎毫無疑問會一道行使否決權。

  到目前為止,有關上合擴大和伊朗正式加入的消息仍無明確定論。在已經舉行的上合組織外長會議上,塔吉克和哈薩克外長都表示,吸收新成員的進程應分階段進行,而且目前上海合作組織的章程上並沒有吸納新成員國的規定。

  根據上合組織的一貫原則,在吸納新成員國問題上將奉行協商一致的政策,也就是吸納新成員必須得到全體成員國的一致同意。

  德黑蘭的最後希望

  相對於伊朗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伊朗總統內賈德將於6月中旬前往上海參加峰會的消息已經逐漸明朗。

  今年4月,中國外交部正式宣布,經成員國協商,將邀請蒙古、巴基斯坦、伊朗總統和印度總理作為觀察員出席上合峰會。這是伊朗、巴基斯坦在去年獲得觀察員國席位后,兩國元首首次出席元首峰會。

  據俄新社報道,內賈德已接受了中方的邀請,決定在6月前往上海。他還通過發言人放出消息,表示非常願意參加這次峰會,並希望把伊朗核計劃提上峰會的議程。

  在本周二的記者招待會上,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劉建超表示,將尊重伊朗方面的決定,也歡迎伊朗領導人參加這次會議。

  在伊朗核問題仍陷僵局的背景下,內賈德赴上海顯然不只是象徵性的意義。

  俄羅斯《消息報》認為,這是「德黑蘭的最後希望」。在這次峰會上,關心伊核問題的各國領導人將有機會面對面地就此展開討論,而且,這將是在伊朗核問題上少有的一次沒有西方國家在場的閉門會議。

  在去年的阿斯塔納峰會上,與會國領導人達成了要求美軍儘快撤出中亞的聯合聲明。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次上海峰會,成員國在伊核問題上達成類似的聯合聲明並非不可能。

  伊朗外交部長已經表示,伊朗希望在上合峰會上得到「歐亞國家領導人們的支持」,並稱,上合成員國和它的觀察員國都是自己「最好的夥伴」。

  據俄《生意人報》透露,在作為上合峰會籌備會議的外長會議結束后,俄國外長拉夫洛夫就直飛北京與中國外長李肇星進行了會談,而雙方會談的中心議題就是伊朗。

  「油氣軸心」的誘惑

  在本次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結束三個星期後,俄羅斯將第一次作為東道主在聖彼得堡主辦八國集團峰會。由於西方對俄國民主和能源外交的指責,莫斯科與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關係處於冷淡。分析家們都認為,7月在聖彼得堡等待普京的將不是一次輕鬆的會晤。

  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特別想利用上合組織以及打伊朗牌,來增加同西方工業國們交手時的籌碼。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喬夫在接受《俄羅斯報》採訪時表示,上合組織應該關注伊朗問題。他說,「上合峰會是在聯合國安理會沒有通過對伊朗實行制裁的決議之前舉行的,我們並不應該限制伊朗作為觀察員來參加上海合作組織的活動,而且我認為通過這樣的決議前景很渺茫。」

  鑒於伊朗與俄羅斯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的重要地位,科薩喬夫建議伊朗與俄羅斯通過上海合作組織建立一個「油氣軸心」,以維護雙方的利益。

  俄羅斯現代伊朗研究所所長薩法羅夫也認為,俄羅斯完全可以與伊朗通過協調能源生產活動,建立一個伊朗-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弧形地帶」,共同擴大在這個世界上的影響力。

  有消息稱,俄羅斯將在上合峰會前建議成立一個專家小組,考慮制定一項上合組織成員國及觀察員國們聯手進行石油及天然氣輸送管鋪設、石油探勘等活動的共同能源策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5: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