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星期四2006年6月1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寬水窄 發表於 2006-6-4 1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賴斯:美國將有條件加入歐伊核問題談判
  
  
  
   【華盛頓消息】 美國國務卿賴斯6月1日在華盛頓說,如果伊朗停止鈾濃縮及核燃料回收活動,美國準備與歐盟一道同伊朗通過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
  
   賴斯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一旦伊朗完全停止鈾濃縮及核燃料回收活動並且經過確認,美國將與代表歐盟的英國、法國和德國一起同伊朗就伊朗核問題舉行會談。
  
   賴斯強調,美國承認伊朗使用民用核能的權利,但伊朗必須按照國際社會的要求放棄研製核武器的計劃,否則伊朗將「遭受巨大損失」。
  
   此間輿論認為,美國迫於國內外壓力提出有條件與伊朗進行直接談判,表明美國在解決與伊朗矛盾的立場上出現重大變化。如果美國和伊朗能夠實現直接對話,那將對改善兩國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伊朗外長:伊朗拒絕放棄鈾濃縮計劃
  
   【德黑蘭消息】 伊朗外長穆塔基周四表示,伊朗不會應西方的要求而放棄其進行鈾濃縮的權利,但伊朗願意與西方保持對話。
  
   穆塔基在回答伊朗是否會放棄其鈾濃縮計劃時表示,伊朗不會放棄進行鈾濃縮,這是伊朗的國家權利,伊朗將不會就此問題展開討論,但願意就其他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雙邊對話。
  
  
  
  
   【時事點評】在昨天的點評中,在伊核問題部分,我們剛剛討論了華盛頓「願意」從「新方案」中刪去軍事打擊文字的消息。我們也剛剛說過,華盛頓在「統一戰線」的一系列擠壓下、終於表示願意在「新方案」中刪除軍事打擊伊朗的內容,不過是其「妥協」的第一步。不過,這一點的意義就在於,這是個關鍵性讓步問題。誠如一位國際問題專家所指出的那樣:美國人終於盯不住了。 因此,我們也就有理由相信華盛頓對「國際社會」的另兩個期待、既美國與伊朗直接對話的消息,向伊朗提供安全保證的消息也就要被逼出來了!
  
   ●從「所有方案都擺在桌面上、包括軍事手段」的「硬香腸」上、賴斯被迫又切去了一段
  
  
   顯然,對比賴斯的「如果伊朗停止鈾濃縮及核燃料回收活動,美國準備與歐盟一道同伊朗通過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這一最新態度,我們也就不難看出,這位一個星期前還硬梆梆地聲稱「美國和伊朗之間沒有什麼好談的、美國不會和伊朗進行談判」的美國國務聊,在從「所有方案都擺在桌面上、包括軍事手段」的「硬香腸」上、「被迫切去」軍事手段的選擇項之後,表面上看,似乎又被切去了「美不會與伊就核問題舉行直接談判」的選擇項。
  
   ●華盛頓的這個「願意」,是在一系列「如若.....不然」的「強烈警告」下被迫吐出口的
  
   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讓華盛頓將這個「願意」吐出口可真是不容易:它既是在「中歐俄」為主導的「統一抗美戰線」的系列擠壓下,在那些不斷、且必將有更多的、揭露美軍暴行的「意外爆光」事件之「現實打擊」下,被迫做出的;也是在一系列「如若.....不然」的「強烈警告」下被迫做出的。
  
  
   ●幾天里,「地球人」知道伊朗科學家們在核技術領域一次又一次地創造著奇迹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華盛頓接收到這種「強烈警告」在媒體上是「四處可尋」:粗粗算來,不算之前所取得的諸多重大核突破,就這幾天的功夫,通過伊朗宣傳機器的廣播,「地球人」也就知道了伊朗科學家們在核技術領域一次又一次地創造著奇迹:幾天前,伊朗剛剛宣布了「已經完全獲取了核原料循環技術」;前天更是驕傲地宣稱「伊朗的核科學家們正在追趕世界先進水平」、根據是「伊朗已經進行了核聚變研究」。
  
  
   ●法國媒體:這難道是伊朗在強烈暗示「已經擁有了原子彈」?
  
  
   我們知道、這種研究有兩個用途:第一,是用來發電、用來造福人類,就象中國近來一再曝光的「人造太陽」熱核聚變研究;第二,如果不是被用來發電的話,那麼,這種既費錢又費事的玩意兒,那可就是準備用來製造熱核武器(氫彈)的了;
  
   值得強調的是,按「五核大國」的既有核經驗來看,無一不走的是一條「先」研究並製造原子彈、在此基礎上「再」製造氫彈的路子。
  
   東方評論員認為,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去看問題,那麼,一家法國媒體提出的一個問題、既:這難道是伊朗在強烈暗示已經跨過了原子彈研製過程、擁有了原子彈?在我們看來,這種猜測顯然有那麼幾分道理,儘管這需要事實來作進一步證實。
  
   有意思的是,就在全世界都在納悶「伊朗自我爆料意圖何在?」、而在那兒一個勁兒地「猜、猜、猜」的檔口,華盛頓方面恰好就傳來了一則相關消息,值得注意的是,這可是美國國家情報局長親口供出的,這種層級的「消息來源」,當然值得我們去「關注一二」。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美國國家情報局長:伊朗幾年後能造核彈
  
  
  
  【華盛頓消息】據報道,美國國家情報局長今天對英國廣播公司稱,伊朗能夠在2010年左右製造核子武器。
  
   另有消息稱,這位美國國家情報局長對英國廣播公司表示,伊 朗決心要製造核子武器,美國沒有明確的證據,但估計伊朗在2010年至2015年左右能夠製成核子武器,事件值得關注。
  
  
   【時事點評】顯然,既然世界上最為龐大的情報機構頭子親自跑出來、「及時地」為伊朗「作證」、「猜測」伊朗最早在2010年至2015年左右才能夠製成核武器,那麼,對這份來自伊核問題「當事國」的情報,我們也就只好姑且聽之,不好說什麼了。
  
  
   ●美情報局長給出這種評估究竟「真實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做此評估的「真實意圖」
  
   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國家情報局長及時給出這種評估究竟「真實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能達到的目的、重要的是國際社會從這份「最具權威的證詞」中「讀」到的信息是什麼。儘管「這份所謂的權威」早就在過去三年中、就被「伊拉克的核武器」扯得粉碎。
  
   顯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這位曾經窮極數年光陰也沒能從伊拉克搜出核彈的前美國駐伊拉克大使、不惜親自為伊朗做證的意圖非常明確,那就是要強調這麼一點:伊朗還沒有核武器、近期內還不可能製造出核武器。
  
  
   ●伊朗的意圖恐怕還就是在「投其所好」、暗示伊朗已經跨過了「什麼階段」!
  
   不過,我們也注意到,在伊朗人還沒有象朝鮮人那樣、「明明白白」的地聲稱「自己有了核武器」之前,各國的外交人士在談及這則消息時,顯然都「非常專業」,都在以「目前不清楚伊朗為何在此時公布這樣的消息」而不願意置評,「中歐俄」更沒有一家象美國人這樣、急巴巴地跑出來對伊朗擁有核武器的時間表來番「估計」。
  
   但是,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問題在於伊朗做此宣示的聽眾是誰?眾所周知的是,華盛頓不是一直就在那兒言之鑿鑿地表示:「美國絕不相信」伊朗核反應堆是用於向電燈泡供電的嗎?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按美國人的這種思維,伊朗在這個時候透露這則消息、且還「點明」這種核聚變研究早在五年前就開始了,其意圖恐怕還就是在「投其所好」、暗示伊朗已經跨過了「什麼階段」!
  
  
   ●「方方面面的較量」反而進一步白熱化了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對比伊朗科學家們幾天內在核技術上的「突飛猛進」、以及華盛頓自那段「硬香腸」上先後切去「軍事手段」、「絕不與伊朗這個恐怖主義的中央銀行直接面談」兩段后,這一輪伊核危機表面上有了一絲緩和的氣氛,但是,必須指出的的,在這種氣氛的下面,我們看到的卻是「方方面面的較量」反而進一步白熱化了。
  
   我們做出這一判斷的理由如下:
  
  
  ●如果象朝鮮那樣正式宣布「自己有了核武器」,那麼,這場伊核遊戲也立馬就得「換個玩法」
  
  
   第一,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核技術上,如果伊朗人的確已經跨過了「什麼階段」(比照朝鮮「獲得」核武器的「成功」經驗,這是可能的),那麼,我們可以先假設一下:如果伊朗真的製造出了核武器、並象朝鮮那樣正式宣布「自己有了核武器」,那麼,這場伊核遊戲也立馬就得「換個玩法」:要麼,華盛頓就不顧一切地在聯合國框架之「外」自己用軍事手段去解決伊朗;要麼,就是拉「中歐俄」、在聯合國框架之「內」對伊朗施加「全面制裁」;
  
  
  東方評論員認為,在我們「驚異」伊朗核技術「再造輝煌」、又「欣聞」美國願意「有條件」參與歐伊核談的同時,心中必須明白的是,「美伊」已經在不響不聲中、各自又出了一招:
  
   其中,伊朗人顯然在以宣傳伊朗核技術早已取得突破的方式、將「朝鮮成功獲取核武器的例子」拿出來、放在檯面上、向在朝核問題中並沒有佔到便宜的美國人「比劃」了;值得強調的是,伊朗的這番「比劃」,表面上是伊朗自己的事兒,是伊朗人沖著美國人在比劃,然而,東方評論員想提請大家注意的是,「中歐俄」可是一個「反對」的意見都沒有,在伊朗人比劃的過程,「中歐俄」都在「沉默不語」。
  
   而華盛頓的「連讓兩步」、表面是向伊朗讓步,實際上是向「中歐俄」低頭,其意圖就是在向伊朗人發出如下「警告:我已經接受了「中歐俄」的、諸如排除軍事解決、舉行美伊談判幾大條件,因此,伊朗必須明白「我們」(中歐俄美)在中東問題上、在防止伊朗跨入核門檻的問題上、可是有「共同利益」的!
  
  
  ●不論是強硬無以復加的美國人、還是強硬得與美國人相提並論的伊朗人,都得對中歐俄進行讓步
  
  
   顯然,不論是強硬無以復加的美國人、還是強硬得與美國人相提並論的伊朗人,他們在彼此強硬之餘,都得對「第三方」---「中歐俄」進行讓步、並尋求「中歐俄」的支持與配合。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才是伊核問題的本質,既:伊核問題的最最核心部分,就是一個「中美俄歐」的全球角色與利益重新分配問題
  
  
  第二,不論如何,美國人還是做出了讓步,而且是連讓兩步。因此,僅從美國這份「難得的態度」來看,「中歐俄」與美國之間在新方案上達成某種「共識」的消息應該是呼之欲出。
  
  
  ●美國新保守勢力被迫在那兒「不斷地切香腸」最根本原因
  
  然而,在我們期盼「共識」的同時,也必須弄清楚華盛頓何以讓步,才好明確這份「共識」的大概內容。事實上,在我們看來,如果華盛頓決策層「打心眼兒里相信」軍事解決伊核問題方案「陽光燦爛」的話,那麼,我們也就有理由相信,美國人恐怕早就將聯合國扔到一邊涼快去了。
  
  顯然,正是因為美軍在伊拉克的「三年實踐」、其下場早已經證明「這種玩法」一點兒也不燦爛,這才是迫使「向來崇尚武力」的美國新保守勢力被迫在那兒「不斷地切香腸」最根本原因。
  
  
  
  ●華盛頓的最新態度,本質上不過是華盛頓針對其即有伊朗政策做出的策略性調整
  
   然而,東方評論員想指出的是,華盛頓在那兒無可奈何地「不斷切香腸」的同時,還在提條件,在我們看來,「如果伊朗停止鈾濃縮及核燃料回收活動,美國準備與歐盟一道同伊朗通過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這一最新態度,本質上不過是華盛頓針對其即有伊朗政策做出的策略性調整。
  
   東方評論員想再次強調的是,華盛頓時下作出的這種策略調整對於解決伊核危機,非但微不足道,而且很難為「中歐俄」、以及伊朗所接受,因為在伊朗看來,如果接受美國的談判條件,那將無異於伊朗從此放棄對核技術權利的追求,在談判開始之前就已輸掉了這一談判。
  
   在我們看來,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伊朗按美國開出的條件就此「接招」,那麼也就意味著伊朗必須接受「國際社會」的要求,徹底放棄其核計劃,否則就會面臨制裁。不難想像,美國人的如意算盤在於:在伊朗一再拒絕國際社會的要求之後,美國爭取國際支持和推動聯合國制裁伊朗的努力理由就將「更加充分」。
  
  
  ●「中歐俄」怎麼可能接受這種毫無信義擔保的「美國式合約」?
  
  
   而在中歐俄看來,保留伊朗的核武潛力與保證伊朗的國家安全、經濟安全至關重要,因此這種要求伊朗「先停止.....后談判」的「美國式合約」,將束縛住「中歐俄」自己的手腳。
  
   東方評論員認為,抓住華盛頓「現階段內」無力軍事解決伊朗、從而迫使華盛頓不斷切香腸的「中歐俄」,又怎麼可能接受這種「美國式合約」,何況美國人的信用早已經 在朝核問題上「透支」了。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針對華盛頓的這個讓步,我們不妨來看看外交部發言人今天在記者會上的正式表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中方歡迎美方表示願意與伊朗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
  
  
  【北京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歡迎美方表示願意與伊朗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
  
   劉建超說,中方支持一切有助於通過外交方式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努力。中方一直認為只要有關當事方能夠直接對話,建立互信,就將為解決伊朗核問題創造重要條件。
  
   劉建超表示,通過對話的方式,通過政治談判來和平地解決伊朗核問題,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其他國家的利益。
  
   他說,中國和伊朗雖然在能源領域包括在石油領域有著合作,但在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上中方不追求自己的私利。通過對話、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是中國政府一貫的立場。
  
  
  【時事點評】不難看出,在劉建超的表態中,是「只歡迎」美方表示願意與伊朗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的「美國願意」、而絕口不提「伊朗先停止濃縮鈾活動」的「美國條件」。
  
  ●如何在方案中去強調「美國願意」、淡化「美國條件」將是「中歐俄」工作的重點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北京的這個態度,將具有代表性。這就是說,在今天稍晚后的「伊核六方會談」協商中,如何在方案中去強調「美國願意」、淡化「美國條件」將是「中歐俄」工作的重點。
  
  事實上,在我們看來,從伊朗率先繼續在核技術領域「大膽突破」、且「中歐俄」對此事隻字不提的事實來看,如果美國人頑固堅持所謂「先決條件滿足之餘」才肯參與核談、且繼續在安全保障問題上「支支唔唔」的話,那麼,這輪伊核危機仍然是不會有實質性緩和的,就算是達成了一份「共識」。
  
  
  ●可能的「共識」?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既然伊核問題「長得如此像」朝核問題,因此,我們在等待「共識」的具體消息時,不妨花點時間從朝核問題中去尋找一條出路。
  
  顯然,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之所以能達成一份「共同聲明」,就「技術」而言,北京在起草聲明文件時,「和稀泥」地將美國堅持的「朝鮮先行棄核」、與朝鮮堅持的「美國應該先提供輕水堆」的「兩大先決」條件並列在聲明的「第一條」的做法、實在是功不可沒。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既然伊核問題從朝核問題中早就借鑒了太多的東西,比如借戴了一頂「六方會談」的帽子,因此,在我們看來,在即將達成的「伊核六方共識」中,如果將美國的「先行停止鈾濃縮....」與中歐俄要求的「美伊談判」、伊朗要求的「伊朗有權發展核技術」也並列為一條,從而分不出個「你先我后」,我們將一點兒也不會意外。
  
  不過,從朝鮮與美國在達成協議后的第二天就開始「根據需要,自我解讀」的歷史來看,東方評論員認為,「伊核六方會談」達成的「共識」、也僅僅是為了緩和一下氣氛,從而為進入後續談判、也就是「伊核問題七方會談(加伊朗)」去解決點實際問題鋪平道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7: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