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學泰:北京的符號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6-17 15: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B]【樓主按】今年高考作文,北京考區題目為「北京的符號」。樓主沒有看到考生們是怎樣發揮的,只是覺得很難。今天看到《新京報》刊載王學泰先生寫的《北京的符號》,很是欣賞。在此轉貼,以與大家分享。[/COLOR][/B]


哪一個「符號」能代表北京?我想所謂「符號」既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主觀自然要受制於人的經歷,因此可以說是因人而異,它可能有無數答案。筆者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住過老北京城內許多地方,還在北京慢慢變老,在這個城市裡備嘗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因此在我心目中能代表北京的就是老北京城,或者簡單地說就是老北京內外城和皇城。因為有了這些城牆與城樓才是完整的北京。

京劇《梅龍鎮》(又名《游龍戲鳳》),那位「風流天子」正德皇帝朱厚照對鳳姐介紹說自己住在「那個大圈圈裡套著小圈圈,小圈圈裡套著黃圈圈」之中。「大圈圈」「小圈圈」「黃圈圈」就是完整的北京城。

現在讓我想起老北京來,有兩個景緻令我難忘,一個是大小院落里和買賣店鋪門面前春夏秋三季必搭建的天棚,一個就是北京外、內、皇三套城牆和城門。天棚雖然少了,但只要有地方還可以搭建,而作為完整北京代表的城牆、城門樓卻永遠的消失了。

斑駁陸離老城牆既是北京的屏蔽,又是北京立體的綠化帶。城牆長滿了雜草、荊棘,偶爾也會有棵亭亭如蓋的小樹,在牆垣上留下一片綠陰。城牆中間是一馬平川,由著我們這些剛剛懂事的孩子瘋跑。有時也跟著稍大一點的孩子翻草棵子,逮蛐蛐。登上北京城樓,可以俯瞰全城;如果是晴天,陽光下各色琉璃瓦反射著五色光輝,天穹則是一片碧藍。在車如流水馬如龍、軟塵十丈的北京,荒野的城牆彷彿是條帶狀的農村插入了繁華的鬧市之中。

小時候正逢兵荒馬亂,每個城門口都堆著用麻袋黃土做成的掩體,家裡玻璃門窗上用白紙條貼成米字,戰爭氛圍充斥著北京城,惟有我們這些不知深淺的孩子,乘著大人不備跑出大門,從馬道跑上城牆,一展拳腳。時在歲末,一片凋零,白茅枯蓬,清霜遍地,當我與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商量如何玩時,一個穿著黑色警察服、背著三八式步槍的人把我們喝住了,舉著槍說要斃了我們。當然,這是他在利用那點小小的權力逞逞威風,嚇一嚇孩子,兩個小孩都嚇哭了。他滿足了,又去管一個登城的大人,我們乘機不停腳地一直跑回了家,還慶幸「死裡逃生」。儘管城牆給我一次驚嚇,但絲毫沒有減少對我的魅力。當我看著它一段一段地被拆毀時還是不由得心痛。特別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拆西直門時,發現元代土城,大磚城被剝離了,小土城們孤零零地立在那裡,等待著不可避免的被剷除的命運。前後有好幾個月,每當我乘107無軌電車從這裡經過時都不免要多看它幾眼,直到它完全從地面上消失為止。

過去北京人稱買房為「置院子」,對他們來說,院子比住房更重要。北京城就是北京人的大院子,城牆就是院牆。因此對於老北京來說,五十年前梁思成、林徽音夫婦把北京城牆建成環城花園是改造北京城牆的最佳方案。

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後來北京者自然有他們對北京的想法,現在環境變了,人們都住進了「空間」,院子已經成為人們的奢望。在高層建築里長大的青年人不知院子為何物,自然就不會對城牆有任何感覺了。

他們以為所謂北京城牆就是東、西便門那兩小段,不知道那只是一個大西瓜里的兩個小小的西瓜子,儘管它被擦得鋥光瓦亮,也不能完美呈現西瓜的滋味和風貌。

□王學泰(北京學者)
震驚的70碼。

240

主題

1740

帖子

56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65
沙發
qfxl8252 發表於 2006-6-17 20:41 | 只看該作者
北京的符號:四合院、衚衕、板車、宰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7: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