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肅然起敬 賓士新霸主S-Klasse (W/V221)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6-5-24 0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果有一款車讓你一聽就肅然起敬,那一定是賓士 S系。因為它不僅是全球銷量最大的豪華車(至今已超過270萬),更重要的是,它一直是科技應用的先鋒:最早安裝安全帶、最早配安全氣囊、最早設自動波,最早使用ABS、ESP技術。一系列的技術領先使賓士S系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問世起就成為豪華車的標桿。

  「換代」這個詞用得越來越隨便了,好象稍微改改外觀,再加點裝備就能稱為新一代。但這只是一些小廠的做法,對於賓士這樣的大廠,換代依然是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尤其是像S級這樣的看家車型。

  歷史上每次S級換代不僅對自己以往的設計風格做出重大修改,更會拋出一大堆令人眼花繚亂的新技術、新裝備,而這些新技術的集中出現自然會成為大家竟相效仿的對象,它們對業界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發。也許就是為這點,一代又一代的富人們前赴後繼,成為S級忠實的擁躉。

  

  新S級往哪個方向發展?

  在新車亮相前,這個問題一直是大家的熱門話題。穩重?別開玩笑了,先前的W140已經把穩重發展到極至,以至於贏得了「中型坦克」的美名,從W220開始,賓士的風格已經向活潑進化了;運動?更是無稽之談,寶馬已經在這方面樹立起自己的旗幟,賓士也玩運動,豈不是向競爭對手舉白旗!再說,S級的車主有幾個會縱容司機上演生死時速。高科技?好象也有問題。因為高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贏得美譽的同時也在可靠性方面損失慘重……算了,還是讓我們來看賓士的設計師如何解決這一道道難題吧。

  

  個頭長了不少,看起來卻更顯秀氣,運動和穩重巧妙地融於一身。設計師的畫筆和人們的眼睛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車身尺寸的增長是大勢所趨,就算賓士S級也不能逆潮流而動。和上一代相比,新S級的長度增加了43mm,軸距增加了80mm,長、寬、高分別達到了創記錄的5206、1871和1473mm,軸距3165mm,的確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S級轎車。

  

  但一眼看上去,新S級好象沒有那樣碩大,這要得益於新風格的車身線條和局部造型的調整。車身總體上不再像以往那樣是梯形和矩形的疊加,而是兩個弧形線條的交叉,它既保留了猶如金字塔一般的穩重感,又在其中融入了許多動感的元素。

  無論車頂、車門還是發動機罩都儘可能地避免了呆板的大平面,從頭到腳至少有這麼幾處讓人過目不忘:一是佔據超過車頂一半面積的全景天窗,它不僅完全覆蓋了司機和前排乘客的頭頂,後排乘客上方也留了一小條,躺在車裡看星星不再是奢望;再就是肌肉感十足的四道輪眉,這可是第一次出現在賓士車上,它對於加強整車的運動感功不可沒;車尾的造型耐人尋味,總體上有點邁巴赫的味道,但凸起的行李箱蓋好象似曾相識,4年前寶馬7系就有類似的設計。

  局部的調整對其他廠商也許是家常便飯,但對賓士來說就有離經叛道之嫌。比如它的車門取消了防擦條,外後視鏡的面積縮小,前燈更是悖離了賓士的傳統,咄咄逼人的三角形大燈透著一股霸氣……

  看來看去,很難用一個詞來概括新S級的外觀特徵,穩重、靈動、大氣、內秀,好象都有那麼一點,也許,這就是設計師的用意,他不僅要籠絡住以往的客戶,更希望年輕的客戶加入,甚至過去購買競爭對手車型的人也有可能起義,真是用心良苦。

  內飾是對賓士傳統的揚棄,所有的地方既似曾相識,又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尤其是COMAND系統更需要車主仔細拜讀說明書。

  何謂揚棄?就是繼承一部分,修正一部分。新S級的內飾是對這個辭彙最好的詮釋。它繼承了歷代S級寬敞、舒適、豪華的傳統。車身尺寸的增加令車內空間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新S級的後座空間寬敞得可以用奢侈來形容,除了不能折跟頭,幹什麼都可以!舒適就更不用說了,座椅有加熱和通風功能,12向調節讓任何身材的人都能找到合適的姿勢。空調系統把異味和灰塵拒之門外,噪音和振動衰減到最低限度,誇張點說,有點與世隔絕的味道。如果說前面這兩點還不足以打動有錢人,那賓士還有自己的殺手鐧――豪華。

  在某種程度上,新S級可以看成是縮小版的邁巴赫,它的豪華不是靠一大堆裝備堆砌出來的,而是有一種結合了復古和時尚的後現代風格。很顯檔次的深色再次成為內飾的主色調,以往被認為低檔的塑膠被賦予了新的質感。桃木和金屬沒有不行,但用多了也會招人煩,設計師很好地把握了這個度,兩者在車廂內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作為賓士車,內飾有很多東西是不能變的,如果變了就等於向低檔的品牌投降,比如座椅的調整開關一定是直觀的仿形按鈕,並且一定要設在車門上;燈光開關一定要做成獨立的旋轉式,並且拉出一檔是后霧燈,再拉一檔是前霧燈。

  

  

  駐車制動的釋放手柄一定置於司機的左手,並且一定是長條形的;雨刷開關一定要與轉向燈組合開關做在一起;巡航控制開關必須是位於方向盤後面的一個獨立的手柄;玻璃升降開關一定是前後按動的而不能像日本車那樣用手指去摳……但不變的是形式,變化的是內涵,所有這些控制部件都已高度智能化,就像司機前方的車速表,表面上看它和上代車型沒什麼區別,但實際上它是個液晶顯示器,車速表不過是個模擬圖象。

  

  

  按鈕數量顯著減少,操作進一步簡化是這一代S級內飾的一大變化。一套名為COMMAND的綜合控制系統成了車廂的主角,它的原理和寶馬的i-Drive 一樣,都是通過中央手枕位置上的一個多功能旋鈕控制位於儀錶台中央最上方的屏幕里的菜單。但用起來感覺它比i-Drive和奧迪的MMI方便很多,它並非 i-Drive的八向式,也非MMI的左右式,而是上下和左右鋪開,更直觀也更簡潔。賓士更將中文列為了原廠設定的語言之一,足見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如果嫌COMAND繁瑣,還有更方便的控制方式,音響、空調、電話、導航以及座椅充、放氣等功能都有獨立的開關,比如中央手枕前方就有一個精巧的小盒,掀開蓋子就能方便地撥打電話,既不用低頭看鍵盤,也沒有耳機、話筒的羈絆,方便又安全。

  內飾風格變化顯著,細節上仍保留著賓士的傳統。

  動力強勁,即便是入門級的S350也不會令人感到乏力。開起來的感覺全然不像一部長5.2米,重2噸的龐然大物。

  賓士S級到底需要多大的功率?好象永遠沒有止境。現在入門級的S350已經達到了200kW,明年推出的S600功率更增至驚人的380kW。駕駛S級以120km/h的速度行駛,感覺就像讓一個短跑高手溜溜達達地散步。如果油門踩得不狠,S500強大的扭矩甚至不需要藉助變速器降檔的協助就能輕鬆地完成超車動作,而發動機的反應只能通過側耳傾聽或轉速表的顯示才能看出來。在這種時候,噪音反而變成一種求之不得的享受。

  7速自動變速器繼續為新S級效力,它比6速變速器的優勢不只是多了一個前進檔,更在於每個檔位鎖止離合器都能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拖泥帶水的感覺,更形象點說,它急加速時的感覺就像開手檔車時突然把離合器抬開,車子猛地向前一竄。

  歷來追求舒適的S級會不會把懸架調校得太軟而喪失駕駛樂趣?事實證明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新S級裝備了經過改進的AIRMATIC空氣懸架每秒鐘能調整 20次,大大提高了對路面的適應性。新S級的懸架不能簡單地用軟或硬來形容,確切地說,它可以軟也可以硬,通過調整中控制台上的S/C/M開關,可以自由地選擇運動或舒適模式。更可貴的是,當車速超過120km/h時,如果開關處於運動模式,車身會自動降低20mm。

  

  

  相對沉重的方向盤和油門踏板讓從未摸過賓士的人多少有點不適應,而對開慣了賓士的人來說正合適。至少它比那些輕飄飄的東西強多了。從這一代開始,賓士也放棄了傳統的地板檔,轉而採用類似寶馬7系的轉向柱換檔開關,這東西用慣了當然方便,但剛開始,在倒車時我的手還是不由自主地伸向中控台附近。

  新S級的靈活性令人吃驚,原本以為自重近2噸的龐然大物開起來會很笨重,而實際上,開S級並不比開E級費勁,尤其是急轉彎時,雖然從外面看車身的姿態不是很好看,但車上的人並沒有感覺到太大的側向加速度,而從方向盤傳遞的信息看,車子離失控的極限還很遠。

  被高科技武裝到牙齒的新S級並沒有讓人感到複雜和煩瑣,大部分系統平時都在後台待命,只有關鍵時刻才挺身而出。

  從表面上看,新S級增加的裝備並不多,而實際上,很多系統在幕後時刻待命,如果不出意外,有的東西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比如像8個氣囊以及高強度的合金鋼,還有Pre-Safe預防性安全系統,就是在車輛即將失控時,自動收緊安全帶,關閉天窗和車窗玻璃,同時把座椅調整到氣囊能發揮作用的最佳位置……怎麼樣,是不是有點飛機迫降的架勢?

  前大燈已不是簡單的主動轉向,當大燈開啟、方向盤轉角超過14°,不僅燈光的照射角度會隨之改變,霧燈也會自動點亮。還有一些系統的性能已經接近軍用品的水平,比如高精度的導航,夜視系統等等。

  新S級的DISTRONIC自動車距保持系統是個不錯的裝備,可惜在國內不讓用,據說它發射的雷達波干擾警察的測速雷達,還有分級顯示的剎車燈,也是由於和國內法規的衝突而取消了。

  參考它在歐洲的售價以及歐元匯率、關稅,新S的價格還不算離譜。而對這個級別車子的用戶來說,價格已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這車讓他們更能展現自己的地位。無論從裝備還是性能上,新S都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需求,那麼多人對它趨之若騖,最主要的還是看中了車頭那顆熠熠生輝的三叉戟的星徽以及車尾標的S。

  賓士新S車系參數

  S350動力 200千瓦/272馬力

  S500動力 285千瓦/388馬力

  S600動力 380千瓦/517馬力

  車長 5076/5206毫米(增加33/43毫米)

  車寬 1871毫米(增加16毫米)

  車高 1473毫米(增加29毫米)

  軸距 3035/3165毫米(增加70/80毫米)

  新S系技術一覽:

  ●駕駛艙管理和數據系統(COMAND)及COMAND控制器

  ●基於紅外技術的夜視系統(Night view assist)S500標配

  ●第二代乘客安全預先保護系統(PRE-SAFE)

  ●7速自動變速器(7G-Tronic)

  ●直接換擋選擇(Direct Select)

  ●全景視野滑動天窗(Panoramic sliding/sun roof )S500標配

  ●具有輔助功能的自適應制動器(Adaptive Brake)

  ●電動剎車制動器(Parking brake)

  ●近一半車身應用高科技合金鋼

  左轉專用道

  

  

  

  

  

  

  

  

  

  

  

  

  

  太漂亮了~~~~~~~這種燈光的氛圍~~~我醉了~~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126

主題

1046

帖子

40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09
沙發
霜之哀傷 發表於 2006-5-24 06:21 | 只看該作者
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8

主題

339

帖子

13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6
3
zb2199 發表於 2006-5-27 17: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190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4
流浪天使 發表於 2006-5-31 11:52 | 只看該作者
想要一部
知道賣多少錢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79

帖子

24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4
5
桂圓 發表於 2006-6-11 15:27 | 只看該作者

             

             

  2006 Mercedes-Benz S-Class  MSRP: $64,900 - $169,000 Invoice: $60,357 - $157,170
2007 Mercedes-Benz S-Class  MSRP: $85,400 - $139,900 Invoice: $79,422 - $130,107

賓士還是S級的好呀!!!
[IMG]http://tinypic.com/maattu.gif[/IM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9: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