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4灌水帖...........「網路祭掃」是創新還是對傳統文化的顛覆?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4-4 14: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資料圖片)

  新華網銀川4月3日專電(記者 劉曉莉)只需登錄網站,敲幾下鍵盤、點幾次滑鼠,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一次「掃墓」,這在「E時代」的今天已成為一種時尚。

  目前,全國各地不少墓園紛紛「上網」,不少網站也紛紛「開墓」。至今,「網路祭掃」總量已達到700多萬人次。

  記者在網際網路上看到,網民可以為逝者設置網上紀念館,紀念館的首頁可以「安放」逝者的照片、生平介紹等;個別網站還推出了「實景掃墓」;有些網站還為死者在網上修建「墓地」。只要一些簡單的操作,人們就可以為死者上香、祭酒、獻花、點歌。

  部分網站因為增加了收費以及宣傳祭祀以外的內容而遭到網民「攻擊」。據記者了解,有的祭祀網站收費很高,建一個「網上墓地」要上千元,每年還要出網路維護費,連普通的獻花、上香、祭酒每項都要花幾十元;而有的網站除了點歌、點燭、上香外,還出現了超度、念咒等帶有迷信色彩的選項。

  「網路祭掃」是一種創新還是對傳統文化的顛覆?是否值得提倡?一時間引發了人們的爭議。銀川福壽園生態陵園董事長劉國瑞說,「網路祭掃」是社會文化多元化的產物,為清明節這一傳統節日增加了新的活動形式。寧夏大學學生張亮告訴記者,他剛剛在網上向逝世3年的爺爺表達了哀思之情。他認為,「網路祭掃」既方便,又環保。蘭州大學教師申偉則認為,清明掃墓有著豐富的精神內容,但「網路祭掃」顯得不夠莊重,不值得過多提倡。

  我國最早的網上紀念館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路祭掃」發展迅速。早在2004年,民政部就發文提出,要倡導和鼓勵「網路祭掃」等形式,營造文明祭奠的社會氛圍。
2009,我等你……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沙發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4-4 14:35 | 只看該作者
俺有幾年沒在清明節時掃墓了.


最後一次是去年十二月回家,去掃了一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3: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