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日甲午戰爭黃海大戰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6-05-16     網易 

   

甲午戰爭開始后,作為當時中國最現代化的武裝――北洋海軍,被歷史推上了波峰浪尖。

從1894年8月1日宣戰開始,北洋海軍連續出巡5次,意圖尋找日本海軍主力決戰,但都無收穫。

1894年9月16日,為增援在朝的中國軍隊,李鴻章下令北洋海軍護送陸軍前往鴨綠江口大東溝登陸。考慮到豐島海戰的前車之鑒,及本次運送的陸軍人員較多,北洋海軍主力全部出動執行護航。凌晨1時,在旗艦「定遠」率領下,北洋艦隊18艘主力艦艇護送由「新裕」、「圖南」、「鎮東」、「利運」、「海定」5艘招商局輪船組成的運輸船隊,載運「銘」軍精銳4000餘人浩浩蕩蕩開赴鴨綠江口。

9月17日中午,結束護航任務準備返航的北洋艦隊與日本艦隊主力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海面遭遇,中國艦隊為發揮自身技術特點,採用艦艏對敵的人字陣,鐵甲艦「定遠」、「鎮遠」居中;左翼依次為巡洋艦「經遠」、「致遠」、「廣甲」和「濟遠」;右翼依次為巡洋艦「來遠」、「靖遠」、「超勇」和「揚威」。巡洋艦「平遠」、「廣丙」號及魚雷艇2艘,位於大東溝港口,未列入迎戰隊列。



變陣中的日本艦隊,推測左起依次為「嚴島」、「高千穗」(「浪速」)、「橋立」、「秋津洲」



1894年9月17日午後12時57分的黃海海戰戰場 攝影:小川一真


日本聯合艦隊在接戰時列成縱隊:「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艘巡洋艦組成的第一游擊隊居前,「松島」、「千代田」、「嚴島」、「橋立」、「比睿」、「扶桑」等本隊6艦居后,代用巡洋艦「西京丸」和炮艦「赤城」2艦依次列於本隊后尾左側。當北洋艦隊進至距鴨綠江口西12海里時,雙方相距6.4海里,日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稍向左轉向,企圖攻擊北洋艦隊右翼。中午12時50分,中國旗艦「定遠」首先開炮,打響了海戰。


油畫:海戰第一階段的戰場



「致遠」艦官兵合影,中間雙手交叉站立者為管帶鄧世昌



中國軍艦「經遠」沉沒的瞬間 攝影:小川一真


在這場長達5個小時的大海戰中,中國北洋艦隊官兵在艦船老化、軍需不足、指揮不齊的不利局勢下,仍進行了英勇的戰鬥。第一階段海戰中,一度佔取了戰場主動,在面臨不利局勢的情況下,湧現了鄧世昌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海戰後期,「濟遠」艦方伯謙率先逃跑,使得北洋艦隊的形勢更趨不利,最終因為「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的堅持戰鬥,重創日本艦隊旗艦「松島」,避退了日本艦隊。

這場戰鬥,中國海軍沉沒4艦,陣亡官兵千餘人,日本海軍憑藉新式的軍艦、火炮,最終獲得海戰勝利,奪取了黃海制海權。


日本於甲午戰爭前夕訂造的世界第一快艦「吉野」號



當年的北洋水師「定遠」艦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0: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