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各地為啥要趕超中央?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5-19 0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B]各地為啥要趕超中央?[/B][/CENTER]
2006/05/18   

郭立場

  在全國的「十一五」規劃中,年均經濟增長率預期目標為7.5%。而在全國31個省市公布的「十一五」規劃中,預期平均GDP增速是10.1%,最高的達13%,最低為8.5%,普遍超過中央提出的總目標1~2個百分點甚至更高。
各地提交給國家發改委的「十一五」經濟增長目標普遍「趕超」中央,「數字出官」的舊觀念依然存在。(《中國經濟周刊》5月15日)

  「政績不夠,數字來湊,官出數字,數字出官」。這句「著名」的順口溜早在多年前就流行開來,時至今日依然「方興未艾」,而今各地提交給國家發改委的「十一五」經濟增長目標普遍「趕超」中央,足見官員對數字的情有獨鍾,以及玩弄數字的深厚「功夫」,也驗證了「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的流言,並非子虛烏有。據了解,由於原有的GDP核算制度被認為「結構不甚合理」,擔心地方官員不惜一切代價追逐經濟增長,故而國內「建立新的GDP核算制度」的呼聲一直未曾中止。國家發改委為此在4月13日下發《關於請各地區科學確定本地區「十一五」時期經濟發展速度的通知》,要求各地區發改委加強對地市州、縣市「十一五」規劃和年度計劃編製指導,明確省級「十一五」規劃中的增長速度指標不得層層分解,避免層層加碼,引導各地市州、縣市科學合理地確定增長速度目標。遺憾的是,通知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各地規劃的預期目標就有了「趕超」中央之勢,勿論他日的政績總結了。

  官方統計數字常常靠不住,這早已眾所周知。中央曾三令五申,統計數字要打假。為改善目前GDP結構不合理的現狀,各地政府也做出了積極的探索,提出新的政績考核標準應對經濟實力進行了綜合評價,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經濟要素內部關係的協調,以增加就業和提高百姓收入為核心,而不是單單以 GDP等總量指標論英雄。可如今的假數字,仍是比比皆是,令人咋舌。

  數字摻假與當下統計體制不完善有關,也與當下的幹部選拔任用制度有關。此乃「官出數字,數字出官」之根本原因。可以說,正是幹部政績考核制度存在的缺陷,助長了「任用了弄虛作假的,提拔了灌水吹牛的」不正之風。據報道,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和部門的官員,熱衷於在統計數字上大做「文章」,一些地方上報的各項統計數字,年終要由黨委常委會研究決定,而且往往是先定比上年多出多少(比如GDP增長率),然後再進行倒算。

  作為領導幹部,追求任期內的政績本無可厚非,但僅僅惟「發展」為一條標準,而忽視了其他標準的存在,則未免失之偏頗。要知道,「百姓認可比統計數字更重要,更有說服力。」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用「民意」測度政績,儘快樹立科學的政績觀,改革幹部政績考核制度,何其必要。「真正的政績應是沒有水分的政績;應是群眾需要的政績;應是沒有後遺症的政績;應是有利於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政績。」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以民為本,關注民生,這才應是致力於追求的科學的政績觀。

  而今,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等施政理念,可喜的是,各地紛紛調整發展戰略,由片面追求GDP增長向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轉變。需要指出的是,只要存在考評,今後官員的政績就難免「主要是用數字來衡量」的事實。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問題的關鍵不在數字,有了理念和戰略的變更,以及考核標準的調整,有了為官者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構建和諧社會,將指日可待。但願各地此次的經濟增長目標普遍「趕超」中央,只是各地的規劃所需,而不是個別人「政績工程」的砝碼。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