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為章子怡著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5-12 16: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04月26日08:57   人民網    




  章子怡在白宮歡迎胡主席訪美的儀式上。美國總統布希4月20日在白宮南草坪為前來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了歡迎儀式,在這次全球矚目的活動中,除中美兩國元首外,還有一個人吸引了西方媒體的目光,這就是中國影星章子怡。對於她的出現,美國媒體議論紛紛,《華盛頓郵報》甚至評論說,「派章子怡到華盛頓來,是中國政府為配合胡主席出訪展開的『魅力攻勢』的一部分」。


  要有姚明那麼高就好了

  4月20日,在歡迎儀式舉行前1個多小時,章子怡就帶著一臉燦爛的笑容,早早來到白宮南草坪。現場有嘉賓認出了章子怡,請她簽名合影,她欣然應允。站在章子怡身邊的一位在美國大學教書的華裔老教授,稱讚她「長得真像章子怡」,章子怡笑而未答。當這位老先生後來知道她就是章子怡本人時,立即激動地請章子怡合影。

  在現場,章子怡和參加歡迎儀式的其他人一樣興奮,她不停地問同伴:「胡主席和布希總統會不會從這裡走過?我們叫他們是否能聽見?」由於被前面的高官方陣擋住了部分視線,章子怡笑稱:「要有姚明那麼高就好了」

  歡迎儀式一結束,章子怡在下榻的萬豪酒店接受了本報的獨家專訪。眼前的章子怡換了身白裙,但手上仍拿著參加白宮歡迎儀式使用的中美兩國國旗,臉上也帶著參加歡迎儀式的興奮。

  對於成長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和電影交流都非常頻繁的時代,章子怡說她感到非常幸運。「到白宮參加歡迎胡主席儀式這樣的事情,以前連想都沒敢想過」,這種體會「根本無法用金錢買到」。她說,當她在白宮南草坪上看到飄揚的五星紅旗和龐大的歡迎隊伍時,她真的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驕傲。她告訴記者,作為一個中國公民,她強烈希望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為促進中美文化交流發揮橋樑作用。「比如中國2008年舉辦奧運會,如果有什麼工作需要我去做,我會非常樂意,無論是用我個人的名字也好,還是盡個人的微薄之力也罷」。

  「好萊塢的姚明」

  記者注意到,西方主流媒體對章子怡的關注程度遠遠超過了中國國內的媒體,對她的報道真可說是不惜筆墨。這次章子怡到華盛頓來,美聯社和法新社都對她參加白宮歡迎儀式進行了報道。《華盛頓郵報》還於4月23日在顯著位置刊發了《「卧虎」征服了她的觀眾》的長篇文章,對章子怡在華盛頓的活動進行事無巨細的報道。在文章的結尾,《華盛頓郵報》的記者這樣感嘆道:「我看著她被人群淹沒,不禁想:上帝啊,多麼可愛的人物1

  多次登上西方雜誌封面的章子怡的確是美國目前最紅的亞洲影星,也代表了當今西方人心目中的「東方第一美女」形象。記者曾問過許多美國朋友:「你們知道哪些中國演員?」得到的答案都是「章子怡」。章子怡的確讓西方著迷,甚至有人把章子怡稱為「好萊塢的姚明」。

  過去,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甚少。他們對中國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好萊塢電影中矮小瘦弱的形象上。上世紀90年代初,一批拍攝舊中國或農村題材的電影在美國比較流行,美國人因此又認為中國只有貧窮落後的農村,對現代中國幾乎沒有了解。章子怡自己的從影經歷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個問題。自出道以來,章子怡共拍了約11部電影,幾乎都是古裝片或外國片,極少有反映中國現實題材的影片。對此,章子怡說,對現代題材,有時候中國電影還拍不過美國。現代題材的電影一定要拍得有中國味道,要拍出中國的現代意義,現實題材的關鍵是要有好的故事。

  章子怡、姚明成中國文化輸出的大使

  現在,文化交流已經成為中美兩國人民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的重要橋樑。幾年前,姚明登陸美國,為美國人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戶,他掀起的「姚明熱」讓美國人感受到了中國人的謙謙君子之風。這次登陸美國的「章子怡旋風」,則向美國人展示了現代中國時尚、活力的形象,使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更加深刻,更加感性。

  此間有分析指出,透過章子怡、姚明這種流行文化代表性人物來宣傳中國,可以大大拉近美國普通老百姓和中國的距離。籃球是美國人最喜歡的運動,電影是美國人最喜歡的娛樂,高大健康的姚明和青春靚麗的章子怡如今已經成為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向美國人傳遞現代中國的信息。

  20日上午,布希在與胡主席會談后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有許多方式使美中兩國人民能夠更好地彼此認識。美國人民對中國的藝術和美術是很有興趣的。布希表示,兩國國家元首可以進行交談,但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民間之間的交流。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黃式憲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章子怡和姚明在全球化空間中成為關注的焦點,固然與他們的個人魅力有關,但主要還是由中國國家實力的增強以及中美政治、經濟、文化關係的熱絡決定的。隨著中國的崛起和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的發展,中國文化元素逐漸在美國等國際空間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章子怡在《卧虎藏龍》等影片中扮演的女英雄,結合著武俠元素,非常符合西方對東方文化的理解。姚明在球場上表現出的機智靈活、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以及在困境中扭轉戰局的競爭風度,正是西方人所願意了解的東方文化。因此,章、姚成為中國文化的形象大使絕非偶然。「如果說他們是露出海面的冰山那一角,支撐他們的就是近年來中國的飛速發展和中美關係的改善。」

  「我只是好萊塢的過客」

  曾有美國記者問章子怡:「電影明星是屬於全世界的。然而當你代表你的國家帶著官方任務來到這裡時,你覺得這兩個角色是否矛盾?」章子怡回答說:「走在紅地毯上,我能強烈地感覺到四周興奮、熱烈的氛圍。我告訴自己,這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很清楚,我真正喜愛的是拍攝電影的過程,每拍一個鏡頭,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這才是真實的我。」對於美國媒體的關注,章子怡說:「我覺得自己只是好萊塢的過客,並不是它的一分子。」

  在採訪中,章子怡談了她對中國電影的看法,「中國電影特別有希望,因為中國有13億人,有很好的基幢,「中國的影星里,老一輩藝術家特別多,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中國電影的今天」。章子怡還告訴記者,她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一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這是她努力的方向。「我希望我的作品20年後還會有人拿出來重新欣賞。我不會因為成功了而浮躁,或因獲獎了而欣喜若狂。我覺得那些東西都是一瞬間,可能這個瞬間有精彩,下個瞬間就會有沮喪。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你在腳踏實地做自己的事情」。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24

主題

730

帖子

17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0
沙發
招財貓 發表於 2006-5-13 13:56 | 只看該作者
[QUOTE=Hanxin]  2006年04月26日08:57   人民網    



    在現場,章子怡和參加歡迎儀式的其他人一樣興奮,她不停地問同伴:「胡主席和布希總統會不會從這裡走過?我們叫他們是否能聽見?」由於被前面的高官方陣擋住了部分視線,章子怡笑稱:「要有姚明那麼高就好了」[/QUOTE]

此人是靠出風頭,引人注意來活的,公眾注意力對她來說如同水和魚的關係,沒了水這魚馬上就沒精神了.
Quitters never wi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