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一個縣的官場看全國ZT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5-7 1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B]從一個縣的官場看全國[/B][/CENTER]2006/05/06   

[B]從一個縣的官場看全國
──四川犍為縣權錢勾結細節[/B]
徐時利

    金秋時節,秋風送爽,秋林如畫,本來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但是今年的秋天,對我國邊遠縣份四川省犍為縣的官場說來,卻是交上了厄運,名副其實的禍不單行,接二連三爆出一個又一個冷門,震驚媒體,構成了一個異常晦氣的多事之秋。

首先是該縣共產黨的「一把手」、原縣委書記田玉飛,因涉嫌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於10月19日在成都中級法院受審,涉案金額高達3200餘萬元。犍為縣本是一個經濟不太發達的縣份,作為共產黨縣委書記的田玉飛,卻搜括了高達3200餘萬元的巨額財富,令人嘖嘖稱奇,成為到目前為止四川省的頭號貪官。為此,「中國法院網」將田玉飛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列為我國今年十月份的「法制焦點」之一。(2005-10-31中國法院網:《十月法制焦點回顧》)

引人注目的是,在田玉飛的高達1859多萬元的受賄贓款中,約有70%來自於當地樂山東能集團董事長王德軍--當地一位泥水匠出身的富豪。2004年11月4日《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在京推出時,王德軍以0.98億美元的家底,榮登富豪榜第167位。於是,相對貧困的犍為縣,一下子冒出了兩個大富豪,一個在政界,一個在商界。 (圖片說明:四川犍為縣原縣委書記田玉飛受審)   

  其次是該縣「政」的「一把手」、犍為縣原縣長楊國友,因在任職期間收受賄賂61萬元,於11月3日,在四川雙流縣法院連續受審。本來,地方黨、政第一把手聯手作案、雙雙落網在當今的中國官場已經司空見慣,一點也不具有轟動效應。而且,楊國友受賄賂61萬元,從數額方面看也許還夠不上中等水平。令人震驚的是楊國友出語驚人:他說,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他不能不受賄,否則,自己將會受到黨的第一把手、縣委書記田玉飛的打擊報復,這是官場的「潛規則」云云。

楊國友特別談到,「第一次收受王德軍送的現金后,十分害怕,於是到時任縣委書記的田玉飛辦公室彙報,問怎樣處理。田玉飛說:『既然送了就收下,不用怕。』這時,他才明白田玉飛等人也不幹凈,於是變本加厲地受賄」。對此,當地媒體發揮四川人的幽默才能,用極其詼諧的標題予以報道:《四川犍為縣長首次受賄害怕,縣委書記喊:「收下」!》(2005年11月03日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四川犍為縣長首次受賄害怕,縣委書記喊「收下」) (原照片說明:「縣委書記『封嘴』后,我為了保住『烏紗帽』,不得不收下樂山市東能集團董事長王德軍送的錢!」昨日上午,雙流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犍為縣原縣長楊國友受賄案,楊國友在法庭上幾次說出驚人之語。照片出處:2005年11月17日成都晚報《四川犍為原縣長受賄案續:受賄只為保住烏紗帽?》)

  第三件事情發生在10月17日,田玉飛受審的前兩天。當天中午1時半,犍為縣環保局局長林志清「滿嘴酒氣」,駕駛該局一輛銀白色寶來轎車,先後連續將兩輛摩托車撞飛,造成3人受傷。據受傷者說,事發后,有半個小時左右,「這段時間中,我們在坡坎下面呻吟了那麼久,川L77555牌號的寶來車裡面的3個人,都沒有攔車將我們送往醫院。」這半個小時,林志清等一行三人既然沒去救護傷者,那他們作什麼了呢?原來他們正在忙於「金蟬脫殼」,--與林志清一起乘車的該局總工程師盧國玉女士給林志清所在單位犍為縣環保局的專職駕駛員王世傑打電話,要他馬上趕到事發現場,「替林局擔當一下」--自然,就是出面為局長林志清頂罪。司機王世傑不敢怠慢,馬上帶上自己的駕駛證前往出事地點。

當日下午4時左右,當交警勘察完現場,並叫肇事車駕駛員出示駕駛執照。此時駕駛員王世傑已經到達現場。當交警問「誰是駕駛員」時,王世傑「立即」說「我是」,並向交警出示了自己的駕駛證。但這種「冒名頂罪」立即受到質疑,圍觀群眾當即指出,他不是肇事車輛的駕駛員。由於紙里包不住火了,次日,王世傑到交警大隊聲明自己不是肇事司機;林志清也來到交警大隊,承認了是他駕車撞人。這種尋找交通事故替罪羊的醜惡行徑引起輿論大嘩,媒體紛紛發表文章給予揭露和評論。(2005年10月21日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四川犍為縣環保局局長撞傷兩人,由他人頂包》) (附圖:林志清) 以上犍為官場的三個案件,就像一□情節緊湊的戲劇,十分集中地發生在半個月內,對犍為官場說來,醜聞如此頻繁,真是流年不利。但是,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後,實際存在著必然。因為犍為官場不是孤立的存在,它與整個中國官場的上下左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們經絡相連,血脈相通;更重要的是,接受同一個大腦--中國共產黨--下達的指令。犍為官場三個案件的背後,反應出太多的中國官場的通病。就像抽一滴血就可以化驗出全身的疾病一樣,通過犍為官場發生的這三個案件,同樣可以看當今出全國官場的通病。

在對犍為官場這滴含有大量病毒的污血進行化驗之前,讓我們先看一看發表在該縣官方網站「犍為在線」上的「犍為概況」,看一看犍為官場這群黨棍們是怎樣操著黨八股的腔調自吹自擂,混淆視聽,愚弄百姓:

「15年間,中共犍為縣委、縣政府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組織和帶領全縣人民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生產力,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深化改革,開拓奮進,艱苦創業,與時俱進,致力於富民強縣事業,使全縣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犍為官場發生的三個案件,使上邊那段謊言不攻自破,可以不必浪費筆墨予以批駁。通過給犍為官場驗血,使人們看到,犍為官場的可怕病症,正是當前中國官場的通病:

首先,事件使人們看到,大權在握的縣委書記正與奸商人聯手,低價或超低價甩賣國有資產,使國有資產像動脈血管破裂般流失殆盡。

犍為縣本是一個經濟不太發達的邊遠縣份,百姓生活還相當困難。田玉飛的履歷也不奇特,並未有什麼特殊技能。本來,像田玉飛這樣的並無特殊才能的平民,在一個不太富裕的縣份犍為縣,是難以迅速發財致富的,這已經是常識。但是,一旦田玉飛被共產黨賦予權力,那就另當別論了--用「中國法院網」的話說就是「田玉飛身居共產黨犍為縣委書記的要職,這個職務使他擁有在犍為縣內說一不二的權威地位」。(2005-10-31中國法院網:「十月法制焦點」回顧:《辯稱巨額財產為下海經商所得,原四川犍為縣委書記受審》)

具體看一看,田玉飛是怎樣表現了在犍為縣內「說一不二的權威」呢?2001年12月30日,田玉飛從以樂山沙灣區區長身分上調任犍為縣委書記。他以改革者的姿態高調赴任。上任伊始,田玉飛雷厲風行,僅僅半個月,即次的年1月16日,就拿出了一份由他親自動筆起草的《關於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的意見》,美其名曰為犍為縣2002年「農業穩縣、工業強縣改革年」繪製的藍圖。這份文件定下的調子是:6個月內,對全縣涉及資產達17億元、職工2.44萬人的87戶擬改制國有企業,「以『無情推進、有情操作、平穩著陸』的方式,著力實施『兩個了斷,一個有償解除』(了斷政府與企業的產權關係,依法了斷破產企業的債權債務,有償解除職工與原企業的勞動合同關係)。」

正在這時,在國務院下發文件,停止電力國有資產轉讓。田玉飛依舊「無情推進」,召集縣委領導班子連夜開會,頂住壓力,於2002年11月27日,將擁有4.6億元總資產、1.9億元凈資產的犍為電力僅作價4000萬元,匆忙簽約賣給樂山市的民營企業東能集團公司。而提出開價8000萬元購買該公司的樂山市電力股份公司等企業,均被拒之門外。

在這樁低價變賣國有資產的錢權交易中,官、商之間有著如此互利雙贏的結果:王德軍如願以償,以4000萬元收購了價值4.6億元總資產、1.9億元凈資產的犍為電力公司;為了酬謝田玉飛書記,他在2002年10月至2004年9月期間,分17次向田玉飛兌現了當初的「承諾」:現金1504萬元、美元9萬元、住房3套及裝修、轎車2輛、50萬元的銀行卡等等。

其中第二次兌現金額為150萬元,交接過程富有戲劇性:王德軍攜帶分別裝有70萬元現金和80萬元現金的兩隻口袋,兩人在約定地點相見,然後王德軍將裝一共裝有150萬元的兩隻錢袋放進田玉飛轎車的後備廂中,雙方默然分手--「權」變成「錢」就這樣容易,國有資產流入私人腰包的過程就這樣簡單快捷。

在這裡,有必要對王德軍略作介紹:王德軍出身泥水匠,自身並不具備在市場上創業的真本領,他的身上充滿向黨政官員行賄、從而侵吞國有資產的罪惡。十分引人注目的是,他先後是勾結的黨政官員多是四川省的年度首席貪官:例如,他曾經與原樂山市副市長李玉書勾結,並為李玉書洗黑錢380萬,而李玉書因貪污、受賄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涉案金額高達1185萬元人民幣、美元9.1萬元,為2002年度四川省首席貪官,已被處決;而田玉飛涉案金額3200萬元,為2005年度四川省首席貪官,他們都與王德軍緊密勾結,屢屢作案。 圖片說明:福布斯富豪王德軍落馬     

  這次交易完成後,以田玉飛、王德軍為代表的官、商雙方都嘗到了巨大的甜頭,於是,他們的膽子變得更大,貪婪的慾望也變得更強烈。在低價收購完電力后,王德軍又與田玉飛合謀,以138萬元的超低價收購兩座價值8330萬元的國有煤礦,轉讓協議都簽了,卻因價格低得離譜,引起有關方面注意,使得田玉飛與王德軍這一對拴在同一條「黑金鏈」上的貪官、富豪雙雙落入法網。

就這樣,國有資產被「大甩賣」了,在「大甩賣」中,國營職工失去的不是如《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鎖鏈」,而是賴以生存的勞動合同,然後淪落為貧窮困頓、求告無門的弱勢群體。

在這裡,人們通過田玉飛在「甩賣」國有資產中的獨斷專行可以看到,共產黨的縣委書記具有的權力是幾乎不受任何監督、限制的,因此,田玉飛才得以將這種權力濫用到極至:田玉飛有權為賤賣「拍板」,而且是「一棰定音」。不必經過任何科學論證,更不必經過2.44萬職工的同意,--這就把「工人階級當家作主」的謊言砸得粉碎。在拍賣國有企業的過程中,絕對沒有職工置喙的餘地。豈止普通職工,連縣長都沒有發言權,「在這次收購過程中,縣長楊國友並不十分贊同『內部定價』的做法,但是又不敢得罪田玉飛和『來頭太大』的王德軍,於是4次迴避了簽字。」在當今的中國,由於為數眾多的「黨的第一把手」紛紛下手,國有資產的大動脈被切割得千瘡百孔,國有資產的血液□□流失。據四川省地方電力局政研室主任師級靈先前在一次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4年,以改制的名義,四川省已有28個縣出售了地方電力企業國有資產達48.4億元。事情非常明顯,四川如此,其它省份又能好到哪裡去?(2005-12-05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四川泥水匠一路行賄斂財億萬在福布斯上榜)

其次,通過檢驗犍為官場這滴污血,使人們看到,當今中國官場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惡化到正不壓邪的地步,形同禽流感蔓延的重疫區。

犍為縣長楊國友最初不敢受賄,怕犯法。經請示黨組織第一把手、縣委書記田玉飛,得到書記的批准--「收下」,從此打開了受賄之門。隨著官場生態的進一步惡化,到後來,發展到楊國友不敢不受賄,「因為如果不收錢,就是和其他收了錢的人過不去」。從「請示受賄」發展到「被逼受賄」,這是多麼可怕的蛻變!。(2005年11月11日泉州晚報《從「請示受賄」看官場生態異化》)楊國友說:「我怕被田玉飛整倒,田玉飛讓我收下,我只敢收下。」(005-11-05北方網:《四川犍為縣原縣長楊國友稱為保官位不得不受賄》)

縣委書記權大勢重,即使是一縣之長,也必須聽命於縣委書記--因為這關係到是否尊重黨的「一元化領導」--如果書記受賄,縣長不跟著受賄,那是有損書記尊嚴的不敬行為,於是大家都跟著書記一起來受賄,形成受賄的氛圍,或曰受賄的大環境。以至於在當今的官場,以清白自保是不合時宜的,勢必被貪污受賄的大多數視為另類。獨善其身者不但工作上得不到應有的支持,還會受到排擠,甚至遭到報復,被人「整倒」,即所謂「強狼不敵眾犬」。楊國友的不收受賄賂,不結黨營私,「就保不住官位」的大實話,彰顯了地方官場生態環境的惡化的現實,使得受賄成了官場生存自保的手段。中國官場生態惡化如此,共產黨難辭其咎。

當然,不排除楊國友的說辭中含有一定的自我辯解的成分,但是,大量確鑿事實說明,共產黨縣委書記的權重一方,確實是官場風氣敗壞的首要原因。這不是一個地方性的問題,不僅犍為如此,其它地方同樣如此。山西翼城縣委副書記李寶森就曾說過:「說實在的,一個副職要是敢於同縣委書記持不同意見,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2005年11月27日人民網王北京:《縣委書記為何腐敗?聽副書記們咋說》!)

由於縣委書記權大,所以膽大,事事處處都在實施「在權不在理」的鐵律。由於權大,田玉飛甚至敢收下黑錢后挺身而出,公然保護企業繼續污染環境。當地有一家水泥公司污染嚴重,被媒體曝光。據一名副縣長的證詞說:「我們去看了,問題嚴重,要讓廠停產整頓。」不料這位副縣長很快接到田玉飛的電話,推翻「停產整頓」的決定,擅改為「限期整改,邊生產邊整改」--這就意味著繼續污染。在法庭上,公訴人稱,田玉飛所以保護污染,是因為水泥公司董事長楊某分3次送給田玉飛80萬元。只因為田玉飛是縣委書記,他就有權利輕鬆推翻主管付縣長的正確決定。只消打一個電話,輕而易舉創收80萬元黑金,共產黨縣委書記權力可見一斑。(2005年11月06日:浙江在線《四川犍為書記縣長相繼受審》)

以往,共產黨總是愛用馬克思的話--「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髒的東西」--來批判資本主義。現在,用這句話來批判田玉飛這批共產黨的黨棍們,不是同樣適用嗎?他們的骯髒程度,比起當初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資本家,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第三,車禍「頂包」事件雖然驟然看上去不像涉案金額3200萬元那樣具有「大案」的效力,但是反映出的問題更加令人一言難盡。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車禍肇事者、犍為縣環保局局長林志清的極度冷酷:他居然置被他接連撞飛的兩輛摩托車上的三名傷者的生死於不顧,任他們躺在路邊的溝里呻吟,不予援救,卻抓緊時間進行部署,為自己開脫罪責。這種行為表明,在這類人的眼中,百姓的傷殘、死亡全不重要,開脫自己的罪責才是當務之急。林志清已經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底線,人們不禁要問:這樣的人身在其位,心中能有群眾疾苦的位置嗎?像林志清這樣冷漠的官員不是個別的,最近剛剛發生的雲南元謀縣民政局局長趙吉彬見死不救就是一例。本來,民政局長的工作就是救災救難,然而,當一位農婦遭遇車禍瀕臨死亡,正在危急時刻,縣民政局局長趙吉彬乘坐三菱越野車路經車禍現場,家屬含淚攔車求救時,趙吉彬漠然說了句「車上坐的人太多,坐不下」,便揚長而去,導致農婦耽擱救治而死亡。事發后,趙吉彬和林志清如出一轍,同樣提供假材料試圖開脫責任。(2005年12月26日大河報:《"見死不救"的官員還有誰》?)

我們還看到,犍為官場已經毫無誠信可言,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他們尚且如此大作手腳,人們難道不應當舉一反三,反思一下、檢查一下,他們在其它問題上又能恪守什麼誠信的原則?這類人掌權,自然不會說實話、辦實事,中國有那麼多的弄虛作假,大多是這類人一手炮製出來的。

車禍「頂包」事件還使人們看到當今官場上下級關係的可怕扭曲:大大小小的衙門,乃至衙門內部的各個部門,官員和下屬之間的關係往往扭曲為主僕關係。在官場長期以來強權主宰一切的氛圍中,手中無錢、無權的弱者為了求得生存,不得不向強權低頭,導致「媚權」之風日盛,使得本來都是民眾的公僕,但是現在往往是長官「主子」化,下屬「奴僕」化。正像有的評論所指出的:「根子里是被特權嚇怕了」(2005年10月24日人民網:鄭其昂《從「替林局擔當一下」看官場嚴重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如此黨風向四面八方擴散,擴散到非黨政部門,例如醫院:「目前,醫務界流行著一句順口溜:『領導幹部帝王化,普通醫護人員奴隸化。』」由號稱「白衣天使」的醫生、護士構成的醫務界尚且如此,其它部門更加可想而知,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2005-12-05中華網:《天價醫藥費事件主治醫生:醫德滑坡是體制問題》)

在這樣的氛圍中,有一批人蛻變為「馬屁精」不足為怪。在這場「頂包」事件中,犍為縣環保局總工程師盧國玉女士的所作所為頗有仔細研究的價值。事故發生時她與肇事人林志清同在車上,事故發生后,是她親自打電話給本單位的專職司機王世傑,讓王世傑趕赴現場,「替林局擔當一下」。當後來媒體追問是誰打了這個電話時,王世傑卻遲遲不敢說出她的名字,足見,在王世傑的心目中,這位善於給上司排憂解難的盧女士是輕易得罪不得的。盧國玉女士命令別人說假話那麼容易,輪到自己說真活就那麼困難。據報道,當記者與盧國玉電話取得了聯繫,「問她是否曾叫王世傑趕到現場頂替林志清,林志清是否喝了酒,盧聽說是記者在採訪,急忙在電話中一連說了4個『我要上廁所……』然後匆匆地掛掉了電話。」(2005年10月21日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四川犍為縣環保局局長撞傷兩人,由他人頂包》。按,本標題有誤,應為撞傷三人--著者)

通過化驗犍為官場這滴污血,使人們看到全國官場的許多通病。對田玉飛等貪官的審訊仍在進行中,一些問題陸續浮出水面,比如,田玉飛本來經商,靠炒黑股和經營名為「夜巴黎」的夜總會致富,積累了上千萬元的財富。他是通過什麼途徑,從商人變為犍為縣共產黨的「第一把手」縣委書記的?人們質疑:「是誰看中了他?抬舉了他?這裡面有沒有什麼貓膩?會不會又是一起買官案?」(2005年12月23日光明日報端木昌:警惕新類貪官)

人們還質疑:在這件賤賣國有財產的過程中,幾個億的資產被賤賣,在田玉飛知情的「上線」和「下線」中,難道只有田玉飛、王德軍、楊國友三人應被「立案偵查」?其它人就毫無干係?田玉飛本人也表示要徹底揭發交代。他說:「我又看到一些社會現象,有些人當官,在位的時候沒有給老百姓幹什麼事,就是自己撈肥了,還要陞官。」他的話當然不是無的放矢。(2005年12月13日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田玉飛法庭痛哭:我罪孽深重》)足見,我們有必要繼續關注對犍為貪官的審判,有必要繼續化驗犍為官場這滴污血。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316

主題

1484

帖子

64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8
沙發
haixia5688 發表於 2006-5-7 17:56 | 只看該作者
現在是春季,5。1大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06-5-8 10:42 | 只看該作者
這一鍋粥里的老鼠屎,
已經數不過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6

主題

1484

帖子

64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8
4
haixia5688 發表於 2006-5-8 13:42 | 只看該作者
精英就是精英,超憂國憂民。含沙射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1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