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海男人看不起的N種「巴佬」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4-30 1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男人中,再笨蛋的人也會用多種簡單的方言罵人。這不是因為男人接受語言的能力比女人強,而是因為男人天生愛罵人又天生不能容忍平白無辜地被人罵,尤其不能容忍被人罵了還聽不懂,繼而被旁人恥笑。但凡國罵是沒有人聽不懂的,除國罵之外,更有數不勝數的方言之罵。用方言罵外地人,目的是為了讓對方聽不懂,罵了也白罵。孰知男人們所到之處,都會下意識地去了解當地罵人的語言,而且一經了解,都會刻骨銘心。所以,在中國,用方言罵人看來也不靈。

比方上海,過去男人喜歡用「阿木林」、「癟三」、「偎灶貓」、「摜浪頭」、「蠟燭」、「刮皮」、「媽個巴子」之類的滬俗語罵外地人,現在的上海隨著外地移民的紛紛遷入,過去那些「豐富」的「滬俗」似乎正在漸漸地消褪,但一個「巴」字卻在男人們口中繼續被「發揚光大」著。其中最常聽到的「巴語」莫過於「小巴臘子」。所謂「小巴臘子」,原指幫內或黑道團伙中地位底下、隨人差遣的小人物。小到什麼程度?像小孩那麼小,再小也是那麼小――大意即是此。據民國《清門考源?各項切口》中記載,切口中有「巴子」一詞,可能是「靶子」的俗寫,指在道中無地位的小人物,舊上海警察攔路搜身及工廠的搜身工制(上海話叫抄身)也被講作「抄靶子」或「抄巴子」,而在上海男人嘴裡流傳至今的污語「媽個巴子」也是源於此切口。滬語語言學家認為,「巴子」在上海的書面語也同「巴」字,其詞同出於江湖切口,上海話中的「巴臘」是「巴」的反切組詞,而「小巴臘子」即為「小巴子」的不恭之義。

常去上海的人一定會發現,上海男人對他們看不起的人往往會以「巴」字以嗤之。巴――到底是什麼?別說外地人,即使上海本地的男人自己也很難解釋清楚。前些日子,《東方網》發表一篇題為《上海時尚男女眼中的十大「巴」》一文指出:「巴」「不光光是土、鄉下人、糟糕、平庸,只有愛美愛酷愛時尚的上海人才對它心領神會,如果你很「巴」,並且堅持自己的「巴」,也沒什麼,只是,因為你不合時宜,新新上海人會請你OUT罷了!」「巴」之意思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反正被上海男人說「這個人蠻巴的」,那一定不是什麼好事。那麼,上海的男人把什麼樣的人比作「巴」呢?

1.服飾之「巴」。上海女人講究著裝儀容,上海的男人在這點上毫不亞於女人。一個人穿得如何,在上海男人眼裡幾乎就是這個人社會地位的標識。如果你在夏天穿著一件襯衫,衣兜上別著三支鋼筆,別得兜口都垂了下來,此一「巴」;如果你「二八天」穿著一身西裝上下都緊扣著紐扣,然後腳上穿著一雙旅遊鞋,此為二「巴」;如果你在冬天不怕冷還穿著拖鞋四處亂竄,此為三「巴」……穿著上可屬於「巴」的還有很多,比如西裝袖口的名牌商標捨不得揭掉;比如領帶打得很標準,但襯衫的里口露出一圈白色的棉毛衫;比如模子(①上海話,意指體材,身材)很一般,亮鞋白襪頂著一條短腿的褲子,諸如此類,都是「巴」的表現。

2.手機之「巴」。在上海男人眼裡,到現在身上還沒有電訊設備的人只有兩種人:一種是高級官員;一種是「鄉巴佬」。所謂電訊設備,自然少不了手機之類。但手機的功能是很多的。上海的男人大多數以不精通使用手機的功能為恥。比如你只會打手機而不會玩手機,從來沒有給別人發過短消息,也不會接收別人發給你的簡訊,這就是「巴」的一種表現。如果你把手機連同拷機、鑰匙圈、打火機統統別在腰上裝酷,上海男人不但不認你這種所謂的酷,而且會以為你已經「巴入膏肓」了。

3.取名之「巴」。現在許多上海男人都有兩種名字:一是中文名;一是英文名。以此顯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如果你只有一個中文名字而沒有英文名,你在上海男人面前就會自然地矮一截。如果你的名字遠兜遠轉也離不開諸如妹、花、國、鐵、光、愣之類的字眼的組合,上海男人嘴裡不說你,心裡也想著你定當是十足的鄉巴佬了。如果你喜歡上網,當進入網路聊天室的時候你沒有自己的網路化名,這也是一種「巴」。其實,網路的化名只在網上專用的,起網名一般可以拈手便來,無需動什麼心思,你只要起得怪怪的,讓人讀起來有點兒痞的又有點兒酷的就行,諸如大灰狼、對面狼孩、姿四三郎、運桃花、輕舞飛揚、冷血物質、不解風情、風花月鬼,等等。這些網名連字典都不用查,就可以「隨手」而用,你像這樣的網名都沒有,人家怎麼不把你當「巴」看?

4.讀書之「巴」。上海男人當白領的很多,所以,時尚類的雜誌讀物在上海不但女人喜歡,男人也喜歡,而且男人喜歡的時尚讀物比女人更廣泛。除時裝外,像那些與汽車、股市、電子遊戲等有關的讀物,在上海男人中都很熱銷。如果你到報刊店只喜歡購買故事類的雜誌或法制類的報紙,而不翻翻與時尚有關的報刊雜誌讀物,諸如《時尚裝苑》、《HOW》、《ELLE》、《花花公子》、《股市行情》等等,你就有點「巴」了。如果你對武打書或言情書一往情深,而不看一些最新從美國或日本引進的暢銷書,也定有「阿里巴巴」之嫌。

5.休閑之「巴」。現在人的休閑講究運動。尤其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人們一提起休閑,自然會想起玩保齡球、斯諾克之類的消費,再新意一點的還有蹦極。保齡球和斯諾克據說能延長人的生命,蹦極玩起來也很煞根(①上海俗語,意指帶勁,過癮)。如果你的休閑層次還停留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卡拉OK歌廳,並以為這是一種很高檔的活動,你就等於告訴上海的男人們說你是個十足的「巴」。卡拉OK歌廳在上海壓根兒就沒有真正興起來過,那是因為上海的男人本來就無意去興這樣的東西,他們認為自己不缺這類的剌激。全國各地男人都在搓麻,但你在上海搓麻時,會發現你不用洗牌,有機器自動為你服務。如果他帶你搓麻時胡了牌你伸手就去洗牌,那你定是「巴」得不成樣子了。

6.住宅之「巴」。現在的上海男人結婚以後絕大部分不和上輩(父母親)同住。而是自己小兩口搬到婚前就準備好了的新居去住。如果還有誰結婚後還跟父母住在一起,儘管能用諸如「孝順」、「多人氣」之類的託詞來掩飾,但人家還是說你「巴」。除非你碰著七十二個大頭鬼(①上海歇後語,指極不順利的人),否則,你也老大不小了,還成天和小媳婦跟著二老住在一起,說什麼「有多少錢用多少錢」之類的話,整個淘漿糊(①上海俗語,意指混,和稀泥),「巴」到家了。說也是,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你怎麼就不明白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是多麼的重要?你怎麼就不去按揭貸款、城建貸款,弄個小几十萬,先用上明天的錢,住上一套自己的新房?不領會三六九抓現鈔(①上海歇後語,意指要現實一點),那準是「巴」的典範――該你窮一輩子啦! (《打死不做上海男人》)

3

主題

287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61
沙發
henry12st 發表於 2006-5-4 21:29 | 只看該作者

可笑。全國除上海以外的男人都看不起上海的男人。不知道上海男人自己看不看得起自

aaaaaa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1: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