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問題的日本因素

[複製鏈接]

99

主題

1338

帖子

38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yping 發表於 2006-4-27 14: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問題的日本因素

                蔣兆勇   一.解決台灣問題,會與日本談判嗎?   台灣問題實質上是統獨的問題,一方面它是中國的內政,另一方面它實質上已經演變為中美問題。香港問題的解決並不是與香港人談判,而是與英國談判交接主權。澳門問題不是與澳門人談判,而是與葡萄牙談判。解決台灣問題不可忽視了後台老闆的美國。近幾年的兩岸政策走向是:台灣問題已經成為中美關係的組成部分,中國大陸的對台統一政策取向實際上已經逐步轉移到與美國打交道。美國的政策取向基本上決定了台獨的消長,台獨事實上是看美國人的臉色行事。台灣問題的解決,不只是與台灣民眾,台灣政府打交道,重心逐漸轉移到美國。正是這樣的格局,台灣事實上希望中美交惡,它怕中美修好,成為「戰略夥伴」,害怕美國「出賣」台灣,所以台灣始終要扮演挑撥中美關係的角色。   近幾年,台灣問題又有發展,台灣問題的日本因素凸現,日本已成為台灣問題的暗涌。日本對台殖民五十年,對台灣有複雜的情結,台灣也對日本有哈日的情結,陳水扁政府意圖除了美國也拉攏日本來抗衡大陸。現在,日本的中國威脅論甚囂其上,甚至日本朝野認為「大陸打壓台獨也影響日本的國家安全」。日本對台灣成功的殖民,以及持續的滲透,使得台灣的日本情結和日本的台灣情結雙重發酵。終有一天,中國要統一,除了要與美國談判,可能還要與日本談判。這也是非常令大陸不安和極不情願看到的未來。   二.日本對台灣成功的殖民   1895年至1945年,日本人對台灣的殖民非常成功,造成了今天日本人的親日情結。   英國人的殖民印度沒想把印度人變成英國人,但是日本卻要把台灣殖民成日本「皇民」。   日本在殖民台灣初期政策也常有搖擺,一種是西洋派,學英國的的殖民政策「間接統治」,把台灣作為原料供給地;一種是東洋派,把台灣人殖民成皇民。當過日本外相也當過首相的原敬認為:台灣人和日本人「同文同種」,台灣自古是日本的領土,日本對台灣是收復,不是佔領,當年收復台灣的鄭成功的母親就是日本人。日本政府統治初期選擇間接統治,之後又採納「皇民化」政策,日本希望用一百年,把台灣人改造成日本人。皇民化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教育問題。日本統治初期,限制日本語的教育,讓台灣與宗主國保持距離,以樹立威嚴,會講日語的是統治者,不會講日語的是被統治者。而全面推廣日語是因為當時財政困難,後來經濟狀況好轉,就大力推廣日語。1937年甚至廢除中文,取締中文報刊,強行推廣「改名改姓運動」,甚至向台灣人灌輸武士道精神,動員逼迫他們參加皇軍,大概有二十萬台灣人參加了皇軍,有的台灣人還攻打過祖國。李登輝的哥哥就參加過皇軍,其神靈現在還敬奉在靖國神社。日本人教育台灣人的目的就是要把台灣人變成馴服的工具,不許台灣人報考政治,法律,只許學工科和醫科。日本對台灣的皇民化運動也是建立在一套嚴酷的刑法上的。〈匪徒刑罰會〉,〈台灣刑事會〉都是鎮壓恐嚇百姓的惡法。日本還建立了一套兇殘嚴密的警察制度,動輒「行為可疑」,「違反政令」,把台灣變成了十足的警察社會。日本殖民者甚至把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保甲制度也移植到台灣,1898年的〈保甲條列〉規定,如出現「犯罪」,「保甲內的人負有連坐責任」,以台灣人自付經費,自我管理,互相監視告密的保甲制度,為「皇民化」打下堅實基礎,,也實現了日本人的「以台制台」的目標。客觀地講,日本的皇民化運動,特別是普及教育運動,也使台灣的人口素質有了提高。   日本成功地把台灣變成工業化殖民地,這是哈日氛圍的主要原因。日本願意向台灣輸出技術,但是從來不輸出民×自由。1937年前,日本在台灣只搞農業和輕工業,不搞重工業,1937年後,開始抓重工業,鋼鐵,化工,機械迅速發展。日本在台灣修建港口,鐵路,工廠電站,水利灌溉等基礎設施。日本交還台灣時,工業化水準,民×教育水平都遠遠高於大陸,連國民政府的一些高官也驚嘆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的進步。   也有可能日本壓根兒也沒想過自己會戰敗,會把台灣交出來,所以把台灣幾乎作為本土來建設,這也是今天台灣有些人親日的原因。甚至有些老一點的哈日族,至今仍認同自己的日本人身份,並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三.台灣的親日情結薪火相傳   秘魯前總統藤森結果是日本人,一國的國民變成了另一個國家的總統,豈不是天下奇聞,無獨有偶,台灣前總統李登輝不也是這樣嗎,以中國人的面孔當總統,實際上有戀日春心,從政經歷與藤森有殊途回歸之妙。這也足見日本拓殖文化的深厚。   藤森的父親移民秘魯,國家困難還補貼船票,發給生活費,少年苦難的移民終成大器,時時不望宗主國的恩情。李登輝家也是世受皇恩,並且也是戀恩之人。李登輝的祖父曾開過賣鴉片和管製品豬肉的商店,父親做過日本的偽警察局長。日本殖民時期,對他們政權所依賴的地主顯貴,把他們的孩子送到日本學醫學農,畢竟醫術和農業都是造福一方的事情。這更增強了日本的統治基礎。日本人還資助李登輝去日本學農,二十幾歲前,李登輝的名字叫「岩里政男」,他們全家都會說日語,叫日本名字,供奉日本神位,李家還得到「日本國語家庭」的殊榮。為了表達對天皇的效忠,留學的李登輝還慨然加入皇軍,回台灣服役,扛過少尉軍章。日本奶水滋養的李登輝對日本的一往情深始終揮之不去。聽說,他在當總統的時候,都是先看日文新聞,然再看中文報紙。   與李登輝「情同父子」的陳水扁又怎樣呢?有這麼一個細節,陳水扁宣布競選「總統」的前一天還在日本,他在東京受到了外相接見,傳說首相也指點迷津,陳水扁競選總統分明是日本人給了他鼓勵。包括那個臨門一腳,偏幫陳水扁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李遠哲也是與日本有千絲萬縷的瓜葛。有一年,前加洲大學柏克利分校校長田長霖接受我的採訪時,他也證實我的上述判斷。   陳水扁執政后,提升台日關係,以增加「拒統謀獨」的安全係數。陳水扁在接受日本〈世界〉雜誌採訪時公開表示:「台灣的存在對日本只有好處,一旦台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日本的安全立即受到威脅,日台應該加強軍事交流,才能確保亞太安全」。陳水扁甚至還提出強化美日台「亞洲民×聯盟」,成立可抗衡大陸的「亞太政經濟共同體」,現在日台交流機構應運而生。日本除了原有的「日台議員懇談會外,」「日台議員聯盟」,「21世紀委員會」等機構也紛紛成立。日本還有一個「陳水扁之友會」,這個組織前段時間還向東京市民派發口罩,幫助政府防止「非典」。最近,小泉政府也一直幫助台灣加入WHO 。日本右翼勢力最近也加緊與台獨勢力勾結,除了從物質上支持台獨外,個別人還參加了台獨組織,甚至化名中國人的名字散布台獨言論。日本右翼也竭力美化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日本媒體對台灣也多有正面報道,使普通民眾對台灣的同情迅速升溫,甚至有些人做起了殖民舊夢。我可以這樣形容今天的日台關係:眉來眼去,暗潮洶湧。   四.日本一定會阻撓中國統一   日本認為,控制了台灣,就找到了進軍東南亞和太平洋的跳板。歷史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就是以朝鮮半島為橋頭堡,以台灣為跳板的。台灣扼日本南北航線之要衝,日本必須保證運輸線的絕對安全。   日本的軍事防禦戰略從日美「集體防禦」向「防衛線」延伸。這防衛線當然包括台灣。修改〈周邊事態法〉其實就包括了台灣這個「周邊」,周邊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倘若大陸解放台灣,台灣機場被炸,它的飛機飛到日本,不就是合法的嗎?釣魚島為何不歸還中國,中國提出共同開發釣魚島附近的油氣資源,日本也不搭理,其根本原因在於釣魚島附近是最好的潛水艇深水港,這不是監視大陸海軍的最好基地嗎?   有學者認為:中國沿海缺乏縱海屏障,沒有台灣,中國將無法走向海洋,必然削弱與日本的競爭能力。日本近年對中國有不少的援助,日本以中國不宣傳,傷害了日本人的感情為由開始遞減援助。固然中詿碚飫轡侍饃嫌惺螅鏡腦蚴僑氈臼又泄痹諭玻遣⒉輝敢飪吹揭桓鑾看蟮鬧泄   日本認為,台灣如果回歸中國,就等於給日本人脖子上了套繩索。日本怎樣阻礙中國統一過程,非常值得留意。   附一:日本,台灣與攻心戰――與蔣兆勇商榷                  一通   從概念上看,日本殖民統治是歷史事實。但從這個概念生髮的社會討論看,這個事實證明了什麼,我以為很值得考究。同樣具有深厚殖民歷史的國家和地區也很多,不獨台灣如此,為什麼台灣問題如此凸現,是因為我們中國關心,所以然嗎?以亞洲為例,朝鮮半島上的兩個國家都曾非常徹底地遭到過日本的統治,何以那裡的哈日派即便有,也未能式那裡的民意形成哈日潮,以致影響了當地的政治機會主義呢?北韓的金日成金正日父子不必說,他們隨時可以利用而且也在利用的是反日而不是哈日的情緒。即便是和日本在冷戰期間「並肩反共」的南韓也可以隨時動員足夠的反日情緒來形成政治動作的民意基礎,現在我們基本上承認南韓是民×體制,基本上承認南韓民眾可以自由獲得信息,判斷局勢,何以同樣是民×體制,民眾同樣可以自由獲得信息的台灣,竟而在蔣先生筆下,不但哈日,而且哈日潮見長呢?我想如果我們真的嚴肅對待「台灣問題中的日本因素」,這是不能不認真考究的,不能僅僅用所謂「殖民歷史」或是台灣部分政治領袖的「哈日情結」來解釋。   一   冷戰造成了遠東強烈的反共意識,各種歷史的,包括殖民歷史造成的民族分離與敵視,一時間都在「反共」大旗下整合成為「服從」因素。與之相對的,是反對世界帝國主義情結,這個情結也整合了遠東另外的一些民族分離和敵視,使之變成「服從」的因素。前者當中,台灣和日本同屬美國與西方反共陣營的盟友,蔣介石放棄對日戰爭索賠,你說他不是起碼在戰後促成日本在台灣問題上形成「因素」嗎?反過來,中國人的宣傳中,日本跟著美國背後,「亡我之心」不死,台灣反共大陸的口號叫得山響,正好給意識形態陣營高於「民族國家」陣營的話語也增添了籌碼。在那個意識形態陣營下,台灣並沒有要獨立的傾向,但日本已經是在大陸中國眼中的「台灣問題」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如何對待意識形態存在與其構造同盟的影響。這些說明蔣先生所言的問題由來已久,並非是「最近」才凸現的,不過是在我們一部分學者當中,對台灣問題的「國際化」傾向的感覺發生了變化而已。   二   冷戰結束之後,相當一段時間裡,全球化話語,尤其是令人充滿信心的所謂「雙贏話語」,充斥各國上層,在中國當然也充斥了離上層非常近的媒體和媒體影響下的「白領」。所謂「雙贏」話語,再度從另外一個方面改變了人們對此前歷史造成的各種民族分離和仇視的感受,使之退居「服從」乃至必須「緘默」的地位。中國為了贏得日本資本和資本背後的政治操作上的關注,甚至不惜打擊民間索賠運動,其示好動機如此昭然,以致於其後不斷由官方或者主導或者推波助瀾的「反日情緒」並不會引起日本社會的認真對待,而完全可以用中國人向來實用主義,反日不過是要貸款這樣的非常世俗,也非常有效的大眾傳媒操作來抵銷。嚴格地說:為了贏得日本這個在亞洲最為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中國文化精英中「哈日實用主義」絕不亞於南韓社會當中或是台灣社會當中的類似情結,所不同的是:在南韓社會裡,不斷有來自民間和政治上層的反對運動,而且南韓必須顧忌「哈日」哈得太厲害了,會直接影響和北方的關係,而和北方的關係,進入90年代以來,始終是韓國政治操作上的一條主導的紅線。相比之下,台灣的反日運動雖然在民間層面上並不遜色,但台灣要顧忌的並不是一個仇日的大陸政府,而是「哈日」哈得非常厲害以致在與日本的所有利害衝突問題上始終自詡要「韜光養晦」的一個政治精英階層。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哈日」絕對不必擔心受到大陸民間和政治上層的牽制,哈日只有好處,並不實際的風險,尤其沒有影響民意的風險,你說在這樣的前提下,他為什麼不能選擇「哈日」來從事政治上的賭博呢?國民h因為下台,所以一個勁的指責民進h哈日,國民h裡面哈日的人可也不少。那個李登輝不就是國民h的h魁嗎?現在他被國民h內的一些政要罵做哈日的台灣禍害,但假如我們平心靜氣地去查一查,現在在台上的國民h政要,當初沒有參與冷戰後哈日的,幾乎一個都數不出來。這你總不能說這這個當年在抗日戰爭跟日本人真正玩過命的h,向來就有「哈日」的傳統吧?之所以這個政h的上層也哈日,除了其他因素之外,無需顧忌大陸自己也哈日哈的不亦樂乎的政治上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進而論之,我們在台灣問題上一再為他人作嫁,動輒以戰爭相威脅,甚至以中子彈相威脅,而在其他周邊國與國安全問題上又一味退讓,明白顯示了大陸外交上「對內狠,對外松」的明顯矛盾心理。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台灣當政的政治精英和附和這些精英的老百姓即便想和大陸「同仇敵愾」,也缺乏本身認同上的安全感:我為什麼要認同我是你的人,假如你反正動不動就要要我的命?這樣的政治邏輯在台灣非常的鮮明,而且不斷得到來自大陸的放大信號式的證明:難怪李登輝和陳水扁贏得了大選,都要向大陸表示「感謝」呢?這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三   全球化話語-尤其是「雙贏」話語的一大謊言在於:它徹底抹殺了資本主義擴張在國家層面上的政治化競爭,同時徹底抹殺了這樣政治化競爭對任何經濟實體的根本影響。這樣的影響反應在「南北關係」上,就是不論「雙贏」贏的怎樣令人垂涎三尺,南方經濟實體真正發達起來的幾乎沒有,金融風暴導致經濟大傷元氣的幾乎沒有什麼西方核心發達國家,而全部是發展中或是所謂「門檻國家」,就是「雙贏」謊言的例證。   這個謊言反應在中日關係上,又加上了我們的那些本來除了地緣政治思維方式不會別的的政治精英的詮釋,所謂「我們先發展起來再說」,「雙贏」在這個層面上的解讀是:我們先讓日本人把錢賺足,我們把工業體系科技水平外匯儲備國家綜合實力搞上去,然後再和「小日本」算帳-「韜光養晦」的說法正好就是這個邏輯的民俗註腳。這樣的邏輯的愚蠢是顯而易見的:你耳提面命式地去告訴對方:小子,我現在甘心哈你,是別有用心的,難道你還能怪那個本來就要按照資本主義操作原則,賺錢宰你沒商量的日本人,在賺你錢的時候就想著我應該怎麼用我的錢,我的勢力來防你一手嗎?中國大陸上的經濟越來越陷於對外國資本的依賴,日本韓國資本稍微一要「望風而逃」,我們這裡就神經緊張,這哪裡有什麼雙贏,直是把掐我們脖子的工具拱手送給人家,然後在告訴他:你等著,有一天我要翻過身來!不錯,那個日本右翼是要等著,不過他等著你的方式連在經濟上跟你「雙贏」的謊言都不需要,君不見日本人一方面渴望中國市場,一方面又大叫「中國威脅論」嗎?誠然,我們不能否認日本右翼的狼子野心,不過令日本中下層百姓日益相信這樣的「狼子野心」是對日本民族負責任的表現的,除了別人之外,我們中國那些「哈日」外加「韜光養晦」的愚蠢地緣政治論者,怕也難辭其咎吧?   中國在現在「雙贏」謊言破滅的情況下,從兩層意義上感受到謊言的壓力:中國事實和心理上都把自己當成「南方」國家,所以總體上有在「雙贏」謊言中成為「單輸」的憂慮,最近一段關於中國是不是應不應該是和是什麼樣的「世界工廠」的討論反應這樣的憂慮。同時,中國人突然發現日本人賺中國人的錢,還有不想跟你雙贏的心理,所謂不能讓日本人拿我們的京滬鐵路合同,因為擔心養虎遺患的討論,可以佐證。就一般心理規律而言,因為潛意識中期望接受謊言的人,一旦謊言破滅了,首先指責的是那個撒謊者,而不是自己如何情願地接受謊言,並且以自己的情願來加強謊言的效果。中日關係中的「雙贏謊言」破滅對中國精英心理的影響,包括對蔣先生的影響,都很昭然。   清醒之後是什麼?是格外放大了的感受到日本人的可惡。其實如果他真的可惡的話,那是從前就這麼可惡了,不過你自欺欺人不願意看到而已。如果他本來也沒那麼可惡,那現在也同樣沒那麼可惡,不過你為了繼續自欺欺人,不必檢討自己,不願意看到而已。日本人打台灣牌制衡中國,從冷戰至今,那一天斷過?何以我們在「雙贏」年間,聽不到我們的精英們的警告呢?日本在亞洲和中國一起促進亞洲經濟融合,起碼從冷戰結束起,那一天斷過?為什麼我們現在在「雙贏」謊言破滅之後,很少聽到這樣的分析?或者一旦聽到這樣的分析,即刻就會招來「漢奸」「走狗」「賣國賊」的一通聲討?不是因為我們周邊的事實現在才發生了變化,而是我們始終不願面對真正的事實。這一點,我以為不可不察。   四   事實上,中國地緣外交始終沒有放棄把日本作為潛在的對手這個理念,你不放棄這個理念,而要對手不去想僅一切辦法去對付你的這個理念,這本身如果不是幼稚,就有點強凶霸道的氣味了。猶如下象棋,你可以車馬炮一起出動,而不準別人把卒子拱過河。我們在對美關係上處理台灣問題,除了制衡台灣之外,何嘗沒有制衡日本的想法?那麼他給你來一個反制衡不是順理成章的嗎?這和日本人歷來怎樣有什麼必然的因果關係?在我們90年代初期放棄了力圖使日本「脫美入亞」的方略之後,中國外交界里「聯美製日」的討論就始終未曾稍微緩和,按照這樣的中國外交政治思路,我們本可以意料到日本一定會動用一切手段,反制衡,其中台灣這個中國大陸最為敏感的棋子,焉有不用之理?不但台灣,而且東盟,不但東盟,而且印度,不但印度而且蒙古,反制衡中國的外交,不獨日本有。這在地緣對手按照地緣政治牌理出牌時,絲毫不奇怪。奇怪的是我們在感受上的不能接受。我們一方面要擺開我們的棋子,制衡包括日本在內的所有亞洲對手,一方面以非常受到侮辱的心態去看待所有亞洲對手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我們。為了讓自己這種受侮辱的心態得到理性的解釋,於是我們就說「你向來如何如何,你的政治家向來不堪」,說了日本人不足以論證,當然也會說道台灣,以致說道其他人。但這樣的說詞,假如我們可以接受中國參與地區地緣競爭和這個競爭的最基本牌理,最多只是心理自慰,別無任何益處。   附二:一個日本記者對台日關係的辯護              三木一哉 Miki Kazuya   尊敬的蔣兆勇先生;我是住在香港的日本記者,而是香港報刊的讀者。我看了7月26日發行的大公報附錄大周刊里的文章「日本人的拓殖文化」。我個人以為,大戰以前日本有過您所謂「拓殖文化」。可是文中您提出的例子有部分我以為您的認識不太正確。   1秘魯前總統藤森的性格分析   他來日本突然失蹤時候,過去在拉美工作過的資深同事找到了他,用西班牙語直接採訪他。據他說,藤森只會打招呼樣的日語而已,幾乎不會講,不會聽日語。他為了贏得不但日本人的同情而且選民的好奇,通常利用日本武士的形象。也許他的父母給他「日本武士道式教育」,可是據我同事說,他原來是跟古巴總統,委國總統一樣的典型拉美式Machismo. 有些日本人支持他,願意保護他。可是也有些日本人主張把他回國去法庭受審。他不是清廉的政客,可是原來秘國的政治混亂很厲害。我以為他的有時強硬,有軟弱的態度也是那裡政客的典型表現。跟他的政敵Toledo差不多。   2日本拓殖大學並不是一流大學。很一般的(確有右翼傾向的)私立大學。這是日本人大家知道的事實。如果我將您的文章給拓大的經營幹部看,他們一定很高興。我不知道那裡留學生是不是各國的一流人士的子女。可是(對不起!)起碼那裡的日本人學生決不是一流人才。我不得不懷疑他們是不是中國一流人士的子女值得接觸的。   3對台灣的拓殖政策   台灣原來中國的「化外之地」,跟朝鮮不一樣。那裡沒有足夠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結果比較容易接受日本人帶來的文化。日本人對台灣人的統治並不是一視同仁。日本人一直歧視台灣人,比如說,小學也分開設置的(想得到南非的人種政策),中學考試的派位也不同。台灣人參加皇軍也不是他們志願的(形式上他們要寫志願書,可是誰願意為了外國人去浪費自己的生命呢?)。當時拒絕參加皇軍就是「國賊」。現在有些台灣人勾結日本右翼分子的原因是國民h的白色恐怖。據台灣老人說,1945年日本敗戰後,「狗走了,豬來了」。很多台灣人認為,陳儀和蔣介石的台灣統治比日本帝國主義還腐敗,差的。所以發生了228的悲劇。   我感覺了台灣人對日本人的我很熱情。他們比大陸人親日。他們討厭大陸的原因原來是國民h。可是現在共ah。台灣人認為台灣是「我們的」,而不是「你們」的。起碼日本人沒必要批評他們搞總統大選呀,全民投票什麼呀。台灣人沒忘記大地震時候大陸政府插手紅十字的活動,沒忘記SARS流行時候誰儘力阻擋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活動。大陸的所有的「反台獨」動作卻把台灣老百姓走向台獨的死胡同。   台灣老人對日帝時代的感情,對蔣介石時代的感情都是很複雜的。身為一個戰後世代的日本人,他們為什麼參拜靖國神社那樣的地方,我也很難了解。殺死他們戰友的戰犯和他們難忘的戰友們的靈魂住在一起!可是,我猜,對他們來說,也許在南洋戰線死去而離開他們的戰友們還是在靖國神社裡面。李登輝那個人原來是這種台灣人之一。   可是問題是有些日本右翼政客占這種台灣人心情的便宜。李登輝本人也喜歡跟這種日本人勾結。李登輝上台時候,他確實台灣民×化的旗手。我非常尊敬的歷史學家戴國輝教授,他為了幫助李總統,提前退休日本的大學而回台灣了。可是後來他發現李登輝的「變節」,開始嚴厲批評他。李登輝的日本情結和藤森的「武士形象」是完全兩樣的。   有些日本右翼分子真是「有些」,決不是大多數。很多大陸人對此往往有很大的誤會。對大多數日本人,台灣只是旁邊的外國。旁邊亂了,就日本免不了負面影響。我的立場和日本政府的立場不一定一致的。可是,台灣還是日本的重要經濟夥伴,商務,旅遊等人的來往也很多。跟韓國一樣,日本不容易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的立場。因為,實際上那裡有一個獨立的政府,施行獨立的法律,通用獨立的貨幣。一方面日本要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地位,可是也要考慮現實地存在的台灣「當局」   4台灣人的島民心態   台灣人像日本人一樣好色。日本人也跟大陸人,韓國人一樣好色。日本人有島民心態。韓國也有地方主義。怎麼中國沒有地方主義呢?人類都屬於自己的地方色彩,我們都免不了一定的地方主義。您怎麼樣?   5日本政府和台獨分子的關係   資深的傳媒人不應該寫「坊間傳說」。起碼要透露來源的性質。比如說,「據駐西方國家的日本外交官說」,「據過去赴日的資深中國外交官說」,「據北京青年報02年6月31日報道說」我從來沒聽說過當時的日本首相和外長和陳水扁有過來往。陳只是一個剛下台的前台北市長,不會跟日本首相見面。當時的外長是被日本右翼分子罵了「親中×」的河野洋平。日本有支持台獨的,可是也有反對的。也許陳受過「有些日本人」的鼓勵,可是這個決不意味日本國家或者大多數日本人支持陳水扁或_唱立。大部分是只知道台灣的名字,或者去過旅遊的。   6請您繼續觀察日本,評論日本   作為身在香港的日本人,祖國忽視和平憲法,忽視自己的建設和改革而政客鼓吹「中國威脅論」是很難受的。我希望有良心的中國媒體工作者以大局冷靜地觀察日本,深入了解日本,該做的時候發出嚴厲而的確的批評。日本永遠躺在中國的旁邊。我們互相都離不開。我做新聞工作的目的和目標都是共同繁榮和和平發展。現在我天天看到部分日本人(包括媒體)以不太足夠的了解,簡化現象,罵你們鄰居,誤導讀者。同樣,很遺憾的事,中國也有這種人。   尊敬的蔣先生,您寫過的有關薩斯,國外媒體對中國看法等文章,對我們外國記者了解中國媒體很有用的。希望您更好地活躍,開闊我的眼界。

5

主題

198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2

積分
51
沙發
16699 發表於 2006-4-29 13:04 | 只看該作者
滿口噴糞
中、台、美之間的關係怎麼能和中、港、英,中、澳、葡相比較?香港是租借給英國,澳門是租借給葡萄牙,難道台灣也租借給美國了嗎?這一點都沒搞明白就在這兒扯淡。
至於日本,滾一邊去吧,它做夢不但想佔領台灣,還想佔領大陸,搞大東亞共榮呢,結果呢?

我可以明白的告訴你:沒有一屆中國政府膽敢不動一槍一刀的就讓台灣獨立了。沒有一個國家領導人敢因坐視台灣獨立不動武而遺臭萬年。如果坐視台灣獨立而不動武,共黨丟失的將不是台灣,而是整個中國。請問:共黨願意丟失中國嗎?敢丟失嗎?
擺在台灣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坐下來談,爭得足夠的政治條件后統一,或者宣布獨立,然後引發台海戰爭。不過台海戰爭只有兩種後果:戰爭很快結束,大陸武力統一台灣,台灣喪失所有的政治條件,到時候共黨可以依據「一國兩制」的稱諾恩惠它一些政治條件,或者台灣經濟崩潰,但因美國全力(是全力)戰爭長期持續,最後台海關係回到台灣不鬧獨立的現狀,但這時候恐怕得問問共黨答不答應了,花費那麼大力氣把台灣揍扁了,大陸還會再把一個病虎放歸山裡去養傷嗎?放虎歸山的後果每一個中國人都懂的。
台海戰爭是不會有台灣打贏那一天出現的,對於台灣省最好的結果就是因美國全力(是全力)支持而不停的打下去,但美國會竭盡全力嗎???日本作為美國的小卒,那是必須做貢獻的和犧牲的,它不想參與都不行,日本不去犧牲,難道讓美國親自上來犧牲?翻遍美國歷史,這種現象有嗎?
小的時候
大人告訴我
把耳朵貼在貝殼上
便會聽見海洋遠古的低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9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4
3
庸t 發表於 2006-5-1 09:02 | 只看該作者
е骱苡眯牡惱碣Y料.l言S地有.
至於巧系e人怎N看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