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被遺忘的金三角國軍,標語:還我國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5-1 2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被遺忘的金三角「國軍」孤軍,看看他們的標語吧!

  

  葉公遊記之金三角傳奇--泰國見聞系列

  1、前記

  金三角北起中緬邊境,西到薩爾溫江,南至泰國清邁、清萊山區,東抵湄公河寮國叢林,像一個倒置的大三角,面積20萬平方公里。作為全球毒品重要的生產基地,這裡聞名遐耳。但在金三角民俗村的入口,我們竟然看到這樣沉痛的呼聲:

  一群被刻意遺忘的中國人。

  他們在異域戰勝,仍是天地不容;

  他們在異域戰敗,只有死路一條;

  他們在異域戰死,與草木同朽。

  這樣的文字會是紀念毒梟的嗎?這塊糾纏在泰國、緬甸、中國,寮國的地區,除了毒品,還有什麼遠在我們的視線之外?

  2、戰火

  一段拍攝近二十年的紀錄片成為我們瀏覽金三角民俗風情村的開始。

  1949年,最後一次國共和談破裂,蔣介石敗退至台灣,那些無法跟隨至台灣的國民黨部隊就成了殘軍,遺留在大陸,或被收編改造,或自行解散,或被消滅。大部分殘軍的命運大抵如此,唯一的例外就成了歷史和世界的異數,開始締造金三角的傳奇。坤沙和毒品的崛起就從此開始。

  難道整個金三角民俗村就是用來紀念毒裊的嗎?我們正疑惑著,導遊出現了:「請大家跟我來。」穿過一個小門,一座典雅的迴廊便出現在我們面前,白牆黑瓦,帶著清淡的江南氣息,迥然不同於泰式民居。沿著迴廊,整齊張貼著一幅幅圖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三位偉人,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

  於是,在這個不足百米的迴廊里,我們重遊了歷史,重新審視我們上一輩甚至上上一輩的過去,在導遊的記述中,我們共同追憶戰火紛飛的年代,也掀開金三角的面紗。

  

  3、國軍 孤軍

  國軍93師就是國民黨戰敗后的唯一例外。1950年,元江戰役后,國民黨兩支殘軍輾轉來到緬甸,1600人合併為"中華民國復興部隊"93師。他們修好電台,跟剛剛逃到台灣省的國民黨聯繫,得到的回答是"自行解決出路"。聞此訊息,全軍慟哭。國軍開始殘軍的生存歷程。

  即使是殘軍,他們也讓緬甸政府頭痛了二十年。緬甸政府在與這支殘軍幾次作戰敗下陣來后,向聯合國控訴:「他們是一支擁有美式先進裝備,有著十年軍閥混戰,八年抗日戰爭,五年內戰經驗的部隊。」僅憑這樣的戰爭經驗,緬甸政府的雇傭軍團怎麼打得過呢?

  導遊複述這一段歷史的時候,我們哈哈大笑。笑聲中不乏同為華夏兒女的驕傲--儘管我們談的是戰爭,談的是一段遠離我們生活的殘酷年代。

  但這段殘軍的輝煌戰績的開始,僅僅因為要「自行解決出路」,解決生存與溫飽的問題。

  1950年,為了生存,他們為當地販運鴉片的馬幫護商。三千人馬獨自面對緬甸政府一萬二千人大軍。

  1952年春節,緬甸政府重金雇來原英屬印度國際軍團,發起"旱季風暴"。這次攻勢雙方共計投入兵力十萬人,也是迄今為止金三角最大的戰事。殘軍中,許多士兵未死於雇傭軍,卻死於國民黨督戰隊。此時,金三角開始武裝販毒。

  1961年春,緬軍發起"湄公河之春"戰役,意欲徹底消滅心腹之患。來勢兇猛,孤軍由此分裂至金三角周邊國家和地區,成為殘軍。

  曆數這些大大小小的戰役時,我們不禁沉默了。民俗村前的銘刻又浮上眼前。

  他們在異域戰勝,仍是天地不容:因為他們踏上了一條不歸路,無法投奔大陸,又無法轉向台灣,更無法被當地政府所容納。

  他們在異域戰敗,只有死路一條:怎能不死呢?前有追兵,后已無退路。除了看似更英勇的死之外,他們還能選擇更光榮的活嗎?

  他們在異域戰死,與草木同朽:他們已是一群被遺忘的中國人,無名無姓,不被紀念地在他鄉化為灰燼。

  4、孤軍 殘軍

  介紹到這裡,我們已經笑不出來了。這裡的每一幅圖片看起來都是這麼親切而沉痛,憂傷而血脈相連。限於時間,導遊在他迅速的講解中並沒有告訴我們從孤軍到殘軍的歷史。在國內,我查到鄧賢先生所著《流浪金三角》,這本書成為我整理這篇遊記的最主要資料來源,並且了解到從93師成為殘軍的後續故事。

  在湄公河之春戰役后,由於聯合國壓力,部分孤軍被召回台灣,餘下的各部分則成為殘軍開始在金三角的悲慘存亡。

  其中一支組織了雇傭軍,打算幫助寮國政府圍剿反政府武裝。誰知寮國左中右三方坐下來談判,他們把槍口對準了雇傭軍……

  另一主要將領加入坤沙的販毒組織"撣邦革命軍",並把它訓練成了一支現代化軍隊,他們擁有飛機和導彈,一度主宰了全球60%、金三角80%的海洛因交易。之後經歷大大小小多次戰役,直至1996年,隨著坤沙和張蘇泉雙雙向緬甸政府投降,坤沙時代結束。

  另外一支由李文煥的第三軍和段希文的第五軍,拖兒帶女,九死一生,到達泰國北部龍帕山脈原始森林邊上一個山谷安營紮寨,並把這裡命名為"美斯樂",意為"和平村"。隨著坤沙的投降,他們也成為最後一支殘軍。

  我們所參觀的金三角民俗風情村其實就是「美斯樂」的縮影。參觀完迴廊及其後的毒品室、槍彈庫、牢房、死囚室之後,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簡陋不堪的居所--它的簡陋程度已經超越了所有我們關於貧困的想象。面對他們曾經的貧困,他們已經改善的現狀或許可以說明一二。在民俗村展示室的後面,就是這個民俗村所有美斯樂難民們的居所,在一百多平米的高腳屋裡,據介紹居住著一百多位難民。

  5、美斯樂--和平村

  面對這樣的貧困,我們驚呆了。這也才明白為什麼這位身材瘦小的導遊,提到段希文將軍和「美斯樂」時,會有那麼多的激情和崇敬,他甚至以張學良將軍作比段希文將軍,是段將軍讓他們得以擺脫毒品,昂首做人,並在難民的身份下保留身為中國人的氣節。

  金三角地區無法種植糧食,在販毒和輯毒中,流落到泰國的最後一支殘軍,面對艱難的生存環境,毅然選擇清貧而高尚的生存。他們與泰國政府協商,為泰國政府攻打平剿內亂,以獲得國籍。

  1979年,他們被徵召作為敢死隊攻帕當峰。五百老兵出征,只有一半生還,而且還身負重傷。

  1980年旱季,泰國政府急召漢人自衛隊。東拼西湊的漢人八百老弱病殘兵,戰勝叛軍游擊隊。但為了搶奪戰果,泰國黑虎師向突擊隊開槍,然後又用飛機轟炸,突擊隊大多慘死,只有少數人逃生。

  就這樣,這支驍勇善戰的隊伍經過三十年浮沉后灰飛煙滅。

  直至近三十年後,鄧賢先生不記辛勞艱險,重探金三角,這樣的歷史,這群人的命運才得以在他的著作流浪金三角中重新浮現在世人面前。但由於題材敏感,這本書在國內並沒有讓更多讀者知曉。

  在民俗村裡,我們所聽到的殘軍故事的結尾是:這支隊伍的後人一部分獲得泰國國籍,另一部分則以難民身份生存在美斯樂。

  關於美斯樂的現狀,我們的導遊並沒有說什麼,我只能從其他人的記述文字中獲得一些端倪。

  在輕傷磊落的博客中,這樣記述著導遊的話語:「我們沒有國籍,只有難民證,永遠不能離開那個山頭。只有隨身攜帶表明路線的『移動證』與『打工證』才可以下山在這裡辦一個展覽來謀生,還不能離開這個展覽區,一出大門泰國警察就可以抓我們!」

  所有的童話故事都有一個美麗的結局:從此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美斯樂的故事什麼時候才能有幸福的結局?

  6、後記轉自

  遊覽結束,導遊讓我們坐下喝點茶。茶香濃郁,但沒有人落座,門口的旅遊車正等待我們趕赴下一個景點。匆匆閑談了幾句,導遊說:他是東北人。但是同為東北人的遊客已無法從他的言談中找到東北人的痕迹了。泰國現在會說華文的人越來越多,僅從外表,他們與會說華文的泰人並無差別,但是他們的心卻朝向中國。據說,在金三角地區,在美斯樂,北方,是所有墳墓唯一的朝向。那裡,有他們偉大的祖國。

  殘軍不知道政治。只知道只有祖國統一,繁榮富強,他們才能有出路。

  這是記在金三角民俗村最後的一句標語。

  標語的左面是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旗,右面是國民黨黨旗。

12

主題

5949

帖子

124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248
沙發
關愛 發表於 2006-5-2 15:18 | 只看該作者
這些太可憐了,大家可以看一下鄧賢的記實文學:《流浪金三角》。那些沒有加入泰國國籍的可憐同胞應該讓他們回到祖國的懷抱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2

主題

1566

帖子

52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7
3
yang..yang 發表於 2006-5-2 16:43 | 只看該作者
回家吧,我的同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2549

帖子

51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8
4
laoda1 發表於 2006-5-2 18:52 | 只看該作者
還有這樣的軍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7: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