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獨份子眼中看中國軍力發展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6.4.29

最近一期的《尖端科技》上有一個關於中國軍事力量發展預估的文章段落,現在將原文發出,供大家參考:
  
  關於中國未來10-15年的軍力發展為各界討論已久的老問題。鑒於中國國防資訊的封閉特性,要獲得準確的資訊作為精確判斷幾不可能,本文也不作無益的揣測。不過本文討論時期設定在2015年-2020年,長時段給了我們許多可發揮的空間。而各界對於中國未來的軍事發展雖有多種看法,但這些看法的差異多僅在細節方面,整體的大方向大致相同,仍可作為定性討論的基礎。
  
  距外攻擊裝備持續成長
  
  首先是在對台灣空軍戰略保存的威脅方面,主要威脅來自可距外攻擊的攻陸巡弋飛彈與短和彈道飛彈。關於中國發展巡弋飛彈的消息由來已久,傳說中的系統包括一種以鷹擊83為基礎的陸攻飛彈、英國簡氏年鑒於2004年披露的東海10型及長風、紅鳥系列外,還有以俄制kh-65se及以色列達利拉發展而來的空射巡弋飛彈,不管是技術來源、型號不是性能參數的描述都相當混亂,至今外界仍無法確認中國巡弋飛彈的服役狀況。
  
  至於彈道飛彈部署情況則較為透明(1996年在台海還進行過舉世矚目的公開試射),依美國2005年公布的中國軍力報告記載,目前中國在負責對台任務的廣州與南京軍區合計部署約650-730枚df15型及df11型短程彈道飛彈,飛彈數量現以每年約75-120枚的幅度增加中,預估到2015年將可達1500-1800枚以上。除服役已有一段時日的df15/11以外,在2004年珠海航展上還出現了一款新型b611飛彈,射程約250km上下,據稱系用以填補ws1b、ws2等長程火箭與df15/11間的射程間隙。
  
  空中力量的現代化
  
  在空中力量方面,我們以andrew brookes與richard fisher 的推估作為參考基準。參照公開資料,我們可以鄧期解放軍空軍的技術層次,在2015年後應能達到相當於北約組織在1990年代中後期的水準。首先,以較少量的多功能戰機取代現有大量的單一功能戰機將成為趨勢;其實在空對空作戰方面,將完成空中預警管制系統的事例;在空對面/海打擊方面,則具備期已久的全天候精確打擊能力。
  
  估計解放軍空軍屆時具備視距外作戰能力的空優或多用途戰機,將從現在的200餘架增至600架左右,但更重要的是預警機的服役。關於中國自製預警機的消息很多,目前至少可確認有一款以il76為載台,被稱為空警2000或新空警的系統正在測試當中,但目前似乎還停留在測評階段,最快也要等到2007年-08年以後才能服役,而要與現有體系整合併初步形成戰鬥力恐怕是2010年以後。以解放軍空軍擔負的防區來看,至少要8-10架以上預警機才能滿足最低限度需求;但以預警機為核心的空防體系,對解放軍空軍來說仍是新領域,外界直到現在也還沒觀察到解放軍開始進行預警機與戰鬥機聯合演訓的跡象,整個解放軍空軍要從過去以地面攔截軍管製為基礎的戰鬥形態轉換到以預警機為核心的新戰術,也需要相當時間的磨合,估計最快也要等到2015年-2020年間才能完成空中作戰體系與預警機的初步整合,因此一開始部署的預警機數量應該不會太多,但在必要時可向南京軍區集中部署。
  
  在對地/海打擊方面,預估2015年後解放軍空軍與海軍航空隊具備投射精確打擊武器的載台數量將比現在增加3-4倍,大致為400架以內的殲轟七與su30mkk/mk2。如中國採用俄羅斯的su27sk/j11的多功能升級方案,將原來僅具空對空功能的su27sk/j11升級到多功能的su27smk標準,則精確打擊載台的數量還能增加100架左右。不過載台只是打擊體系的一項,在關鍵的機載導航標定系統方面,su30mkk配備的OEPS30IRST已經具備替雷射導引武器照明的功能,製造商UMOZ宣稱OEPS30也能提供1:1的紅外線導航景像,只是OEPS30在目標搜獲、辨認能力與雷射照明距離方面均有所不足,俄羅斯日前正積極推銷UOMZ新推出的Sapsan-E紅外線/雷射標定莢艙,可有效彌補OEPS30的缺陷。

  另外中國也正在自行研製幾款導航標定莢艙,目前已知有由607所研製的藍天導航莢艙,及613所在UOMZ技術協助下研發的FLIR/雷射標定莢艙,可搭配殲轟七使用,不過這些系統大量配發部隊服役最快也要2010年以後。
  
  在精確打擊彈藥方面,目前可確定中國自1998年起已陸續獲得KAB1500/1500L電視/雷射導引炸彈、KH29空以面飛彈與少量KH31P/A(YJ91)飛彈,據稱解放軍也一直對射程遠達200km的KH59ME改良型感到極高的興趣。除俄制產品外,解放軍可能會啟用少量自製的精確打擊彈藥,如北方工業公司大多年前就曾展出過一款外銷用的500Kg級雷達射導引炸彈。不過就像絕大多數的中國裝備一樣,關於中國引進或自製精確導引武器的傳聞很多,但除展示用模型外,外界很少見到中國戰機公開攜載過反艦飛彈以外的精確導引武器。
  
  另一重要的發展是IL78空中加油機的引進,中國早在2000年就決定引進16到24架加油機,後來計劃雖一度中斷,但在2005年9月傳出的對俄軍事購案中再次購入30架IL76運輸機與8架IL78加油機,價值超過15億美元。除引進IL78外,中國另已將6架轟六改裝為加油機。
  
  陸基/海基防空力量的現代化
  
  中國承繼前蘇聯重視野戰防空的傳統,最高峰時曾擁有多達22萬人的防空部隊,編為16年防空師與28年獨立防空旅。不過對台灣空軍來說,主要的威脅來自俄制的新型中長程防空飛彈系統。中國引進俄制S-300P系統防空飛彈系統已有10年以上,除優先部署於北京周邊外,自2000年2月起在東南沿海部署S300PMU1,另外還在2004年購買了更新的S300PMU2,預計部署在上海與內陸。至今中國部署的S300至少已有相當於12個營的規模。另外中國還據以仿製了紅旗15,並以S300的技術為基礎的改進了自製的紅旗9;但這些自製系統離實際服役、擔任戰備的程度應該還有相當距離,在2015年前仍是由俄系裝備獨挑大擰
  
  在艦載系統方面,對台灣空軍執行海面打擊任務主要的影響是來自近5、6年來陸續服役的區域防空驅逐艦。自頭2艘現代級驅逐艦分別於1999年底與2001年初服役后,透過艦上裝備的9K-90防空飛彈系統與9M38M1飛彈,解放軍海軍首次具備區域防空能力,後續引進的2艘改良現代級與自製的2艘052B型驅逐艦則配備改良型9M38M2飛彈,另外2艘自製的052C型驅逐艦則配備據傳採用部分S300F技術的艦載版紅旗9飛彈;較特別的是正於大連紅旗造船廠建造的2艘051C型驅逐艦,據信將配備原裝S300FM系統。總計在2010年以前,解放軍海軍將擁有10艘以上區域防空艦艇,其餘巡防艦以上等級艦艇也將普遍裝設自衛用的HQ7與HQ61點防禦防空飛彈。
  
  由於《尖端科技》雜誌傾向於台獨方向,所以我們從其文中可以看出一些台獨份子對我們軍隊的看法,比如說他們明明知道我軍對美軍來說根本不算是威脅,但他們還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幫美國大力渲染中國威脅論的觀點;對於我軍的軍事實力,其絕大多數沿於對我們的臆想和猜測,甚至不惜為達到他們的目的,而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到最後難以自圓其說;他們說我們軍事不透明,的確作為一個以防禦為總體戰略的發展中國家,軍事完全透明無疑於將自己放到板上,以至於到最後任人宰割,但我們的透明度也遠比他們據說的那種恐怖主義式的神秘要透明得多,如我們空軍用的空射對地攻擊戰術導彈早在去年初就進行過公開報道,並且在去年中俄軍演的時候向國際公開亮相等等
  
  從以上的一些簡單的地方我們就能看出,台灣民眾對我軍的了解將限於台獨份子的吹鼓,或者說是瞎編亂造,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台灣民眾的心裡有一個他們製造出的我軍的影子,其實那真是只是一個變了形的影子。台獨份子的目的在於誇我軍威脅,以讓民眾同意其購買更多的武器,達到以武拒統、討好美國的目的。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0

主題

72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5
沙發
zhhhf 發表於 2006-4-30 15:0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發展是誰也擋不住!中國有遠程可以覆蓋全球的導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205

帖子

2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4
3
YuLG 發表於 2006-5-1 00:09 | 只看該作者
無奈呀,寶島上有那麼一幫欺師叛祖的敗類甘當西方反華勢力的馬前卒,這也算是中華民族之不幸吧。君不見,其文風、語氣等與美國某些智囊及諮詢機構對中國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評價方式何其相似乃爾。可嘆哪,災難深重的中國,在面對強敵環伺的同時,還得時刻提防海峽對岸的窩裡反。願我華夏兒女多加努力,助我大中華早已擺脫這內憂外患的困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