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盛軍事 錄入時間:2006-4-30 來源:中華網 紅星照耀我去戰鬥[/COLOR]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俄羅斯媒體報道,中國海軍最近向俄羅斯採購一批登陸戰裝備和反潛飛機。包括40架用於傘兵空降作戰的Ka-29直升機,20架帶有無線電定位導航系統、可用於偵察作戰的Ka-31預警直升機,以及15架最新式的別-200型水陸兩棲反潛飛機。

先看下KA-29的性能:
卡-29 是俄羅斯卡莫夫公司(即以前的卡莫夫設計局)在第三代艦載反潛直升機卡-27 的基礎上研製的雙旋翼共軸式戰鬥突擊/武裝運輸直升機,北約給它起的綽號是「蝸牛-B」(Helix-B)。
卡-29 的研製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那個時候,卡莫夫設計局根據海軍的要求研製出第三代艦載反潛直升機卡-27,準備用卡-27 去替換比較陳舊的第二代反潛直升機卡-25。
與此同時,蘇聯軍事當局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是大大提高海軍登陸作戰能力。為此,要建造許多大型登陸艦,艦上要配備專用的戰鬥突擊/武裝運輸直升機。這種直升機既要能執行艦基作戰任務,又要能執行陸基作戰任務;它所攜帶的武器既要能攻擊和摧毀水上裝甲目標,又要能攻擊和摧毀陸上裝甲目標;這種直升機既要能執行作戰任務,又要能執行運輸任務――運送登陸隊員和作戰裝備、軍用物資等。總而言之,這種直升機應該能夠大大提高海軍陸戰隊的機動性和作戰效率。
卡莫夫設計局自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起,就開始在卡-27 的基礎上研製軍方急需的這種新用途直升機卡-29。卡-29 直升機計劃總負責人是設計局總設計師米海耶夫,設計和試驗的具體領導工作由副總設計師佛明負責。在反覆論證的基礎上確定了設計方案,然後設計工作全面鋪開,製造出試驗樣機並開始進行地面和飛行試驗。
1976 年 7 月,功勛試飛員拉柳申駕駛卡-29 試驗樣機成功地進行了首次飛行。以後又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和改進工作。
1979 年卡-29 成功地通過了國家級試驗並開始在庫梅爾套航空生產聯台企業投入批生產,總計生產 59 架。
卡-29 直升機從 1985 年起進入蘇聯北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服役,主要是在「伊凡.羅格夫」、「亞歷山大.尼古拉耶夫」、「米特羅范.莫斯卡連科」等大型登陸艦上使用。每艘艦的頭部和尾部都有供直升機起降的甲板,每艦通常搭載 4 架卡-29 直升機。現在有 30 多架在俄羅斯海軍航空兵使用。還有一些卡-29 在烏克蘭海軍使用。每架卡-29 直升機價格大約 800 萬美元。
現有型號
卡-29 直升機現有兩種型號:
戰鬥突擊型
這是卡-29 最主要的型號。跟卡-27 不同的足,卡-29 的戰鬥突擊型沒有安裝雷達和反潛系統,而是把米-24V 陸軍戰鬥直升機的武器系統加以改進,移植了過來。其武器系統主要包括:機身兩側短翼掛架上掛有兩個四管 9M114 反坦克導彈發射架,可帶 8 枚反坦克導彈;也可掛 4 個 B-8V20A 火箭發射器,攜 80 枚口徑 80mm 的火箭彈;還可以掛兩個機炮吊艙,內裝口徑 23mm 機炮。機身左側直升機重心處裝一門固定的口徑 30mm 的 2A42 機炮,備彈量 250 發。
武裝運輸型
這是卡-29 的戰鬥運輸型。其運兵艙/貨艙內可坐 16 名全副武裝的登陸隊員。用於救護時,可載 4 副擔架和 7 名坐著的輕傷員或醫務人員。用於運送作戰物資時,艙內可載 2000kg 物資,在必要時可利用外弔掛運送 4000kg 作戰裝備。機頭下裝有一挺口徑7.62mm 的 4 管 9A622 機槍,備彈量 1,800 發。機槍不用時可縮回藏進「射擊孔」內,關閉口蓋必要情況下,戰鬥運輸型可裝上承載能力為 300kg 的救援絞車,執行海上和陸上救援任務。
總而言之,卡-29 直升機主要用於提高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的機動性和作戰效率;它所攜帶的武器能有效地摧毀水面和陸上的裝甲目標;白晝和夜間能在簡單和複雜的氣象條件下進行火力支援;能完成從艦到岸或從岸到艦運送登陸隊員和作戰物資的任務。
機身結構
卡-29 為半硬殼式機身結構,其隔框、桁條、蒙皮由鋁台金製成,尾錐為復台材料結構。其前機身有駕駛艙,艙內有兩個並排的飛行員座椅。與卡-27 駕駛艙不同的是,卡-29 的駕駛艙增寬 50cm,駕駛艙周圍有重裝甲保護,能抗擊 7.62mm 子彈打擊。其駕駛艙風擋用三塊平板玻璃取代了卡-27 風擋的兩塊曲面玻璃。平板玻璃有助於減少反光,防備目視發現。駕駛艙內裝有 SUV-252 武器控制系統。駕駛員負責駕駛直升機並操縱固定武器,他的前方有 ASP-17VK 瞄準具,用於非制導火箭、機炮和吊艙式武器的瞄準;武器操作員主要負責使用導彈和活動的機炮,他前方有光學觀察儀錶,用於發現和識別目標並將反坦克導彈引向目標。在需要的時候,武器操作員也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駕駛直升機。
駕駛艙後面是運兵艙/貨艙,其尺寸為:4.52 x 1.30 x 1.29m。可載 16 名全副武裝的登陸隊員或 4 副擔架及 7 名坐著的輕傷員或醫務人員。貨運時可載 2,000kg 軍用物資。其艙門分為向上和向下打開的兩部分,便於登陸隊員快速下機。
卡-29 的技術數據
尺寸
旋翼直徑(每副) 15.90m
槳葉長度、翼型剖面(每片) 5.45m
槳葉弦長 0.48m
兩旋翼垂直間距 1.40m
機長(不包括旋翼和機頭探管) 11.30m
(旋翼轉動) 15.90m
機高 5.40m
機寬(兩側掛架中心線之間) 5.65m
(駕駛艙寬度) 2.20m
主機輪輪距 3.50m
前機輪輪距 1.40m
前、主起落架縱向輪距 3.00m
重量與載荷
空機重 5,500kg
最大內部載荷 2,000kg
最大外掛重量 4,000kg
最大戰鬥載荷 1,800kg
正常起飛重量 11,000kg
最大起飛重量(內部裝載) 11,500kg
性能
最大平飛速度(海平面) 280km/h
正常巡航速度 240km/h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 14.8m/s
靜升限 3,700m
動升限 5,000m
作戰半徑(用 6 至 8 枚導彈攻擊目標) 100km
航程(最大標準燃油量) 460km
(轉場) 740km
最大垂直過載 2.3g
KA-29主要是一種艦載突擊運輸直升機,而KA-31又是一種艦載預警機,從二者購買數量看我國是否要發展一種兩棲攻擊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