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的眼裡沒有把日本當回事

[複製鏈接]

427

主題

451

帖子

49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slk78 發表於 2006-4-29 1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防衛廳「統合幕僚監部」日前發表2005年度日本航空自衛隊「實施緊急攔截外國軍機情況報告」問題。在報告中稱「近年來,進入日本「防空識別區」的中國軍用飛機架次持續大幅增加,2002年為零次、2003年為2次、2004年為13次,2005年度又猛增到107次,比上年度增長了7倍,創歷史最高紀錄,並稱這與1998年所創最高紀錄30次相比,還增長了兩倍以上,不同尋常。」而進入所謂的「日本防空識別區的中國軍用飛機,主要以「民用飛機改裝而成的Y-8EW電子偵察機,以及Y-8X海上預警巡邏機為主,主要活動範圍則是從中國正在從事石油天然氣開採作業的「日中中間線」一帶到釣魚島東北方向的東海海域.」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多次聲明的「釣魚島嶼主權」問題上,中國政府不僅在「說」,而且是在「做」。作為第一島鏈的重要一環,釣魚島嶼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不僅僅是連接沖繩與台灣的節點,也是阻擊中國走向大洋的重要屏障。同樣,中國要成為一個海洋大國,就必須衝出第一島鏈的束縛,釣魚島嶼之爭,不僅僅是領土之爭,凸顯的更是長遠的戰略選擇。
  
  日本是一個傳統的海洋國家,但其有著濃厚的「大陸情結」,近百年來幾番「西進」、「南下」無不是為資源而動。相反,近在咫尺的中國卻是一個不太注重海洋的國家。長期以來,充足的資源讓中國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滿足。海洋近在眼前卻視而不見。除卻鄭和在皇室的支持下幾凡下「西洋」后,中國的遠洋事業便從此銷聲匿跡了。直到1840年英國的炮艦轟開了大清的城門。進入二十世紀下半葉后,經濟的快速發展讓資源大國也感覺到了潛在的能源危機。中國不得不從一個閉關自守的狀態下開放出來。走向大洋,也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相反,中國在南沙群島等地的戰略利益及相關島嶼卻為少數小國所佔據。3.14炮戰,中國用牛刀殺了一隻雞,但就是此死雞,每年依然要從中國的南海抽去100億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所氣!更別說有潛在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東海海域了。
  
  亞洲大陸歷來是王者的天下,這是地緣戰略政治的必然。而從歷史上來看,中國是當仁不讓的魁首。雖然從目前看來,日本在經濟和軍事上有巨大的潛力。但從發展的觀點看,日本只能作為中國在亞太強勢戰略下的附庸。若想擊敗中國而取得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優勢,日本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有另外一種前提,那就是中國不存在了。歷經幾千的風雨,華夏民族仍生生不息,自有其內在的因果。二戰後日本的發展史,我們可清楚的看到,成為強國,沒有雄厚的經濟支持是不行的。在1960年以前,中國雖經歷了朝鮮戰爭等,但國民生產總值還是強於日本的。但在後冷戰時代,日本憑藉美國的軍事政治庇護,加快了電子、汽車等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到1990年,日本人買下了半個夏威夷的地產!美國人感覺到了害怕,在「廣場協定」后,日本的經濟一蹶不振。同樣,中國的經濟在三十年的發展后,美國好感覺到了害怕,這種害怕不是中國買下了美國的什麼,也不是中國一年2000億美元的逆差,而是中國所表現出來的截然不同於日本的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在資源、經濟、政治、軍事、戰略等全方位的競爭能力。以發展的眼光看,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的中國會迅速瓦解美國自二戰以來構建的價格體系。而世界範圍的貿易和能源安全的保護必然要強在的海洋力量來保護,建設強勢海軍也就勢在必行了。
  
  同樣,日本的快速崛起是在美國強大的海洋力量借重下完成的。日本也深深明白海洋力量對自己意味著什麼,所以,日本不遺餘力的發展自己的遠洋海軍力量,聲稱「打通1000KM海洋運輸線」,其實質則是建設遠洋戰略力量,企圖與大國分庭抗禮。最重要的目標還是對付中國。經過幾十年積蓄,今日的日本海軍,其戰力超過英國已達到世界第二,擁有50餘艘一流的驅逐艦與護衛艦,一百五十多架反潛機,達到了世界第一的掃雷力量和世界第二的反潛力量。而縱觀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鮮有新驅成軍。近兩年呼之欲出的航母及「中華神盾」系列是未來中國海洋力量的主力。在此也可以看出,擁有一千多艘落後艦艇的中國隨著「江南四驅」和「塞北一劍」的下水,039A戰術潛艇的成軍,中國在漸次衝破美日在第一島鏈的束縛。

  而中國軍機頻頻光臨釣魚島嶼與東海海域,其主要及次要的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所至。可以想象,在中國航母戰鬥群成軍的日子,小小的東海又算得了什麼?!小布希一句不希望中國發展航母就能阻擋中國走向海洋的步伐?維護自己的既定利益,全球尋找能源,是中國以展的必然。胡錦濤主席從白宮的草坪上走出來,轉身就進了沙特的王宮。石油巨頭沙特與中國在福建等地的戰略性石油合作,非洲國家奈及利亞、摩洛哥等對中國的期待牆角不顯示這樣一個事實,利益協同下的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切與政治輸出和民主秀無關!
  
  中國的軍機到了釣魚島嶼,這算不了什麼。君不見,中國的海調船在世界的五湖四海中遊盪。在印尼驅逐的漁民中,又有多少是海軍的暗調人員。隱隱約約的戰略爭鬥一直不會停止。緬甸不聲不響的遷都也是有其背後的深刻背景。在東盟倒向西方的時候,緬甸已經在考慮是否要退出了。白宮草坪上的鬧劇清楚的告訴我們,中國的發展與強大不是一廂情願的和平能換來的。在縱觀近日韓國與日本之間的獨島之爭,強硬的韓國人最能后一刻不得不妥協的事實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仍然是強者說了算的天下!所以,面對日本人的挑釁性行動。中國沒有必要糾葛於一城之得失。而是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發展了,強大了,N個航母戰鬥群在四海游弋,還會有釣魚島嶼和東海問題嗎?
  
  在眾多人糾葛於一兩件戰術兵器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了,我們中國人在世界上應該有什麼樣的位置!
  
  對於「軍機事件」,我們的認識很清楚。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金熙德研究員表示,在日本防衛廳指責中國的背後,有3個要點是值得注意的:首先,日本不顧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單方面將「防空識別區」劃到了其所謂的東海「中間線」以西,延伸到了中國正當的空域內,這種做法是蠻橫無理的。其次,中國在正當空域執行正當的飛行任務本來無可厚非,而日本卻每當別國軍機接近它劃定的「防空識別區」時,就採取防範措施緊急起飛攔截,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第三,近年來,日本防衛廳動不動就向媒體透露一些原本只限於內部系統的信息,從軍事角度來看,這一舉動比較蹊蹺,從政治角度來看,卻與麻生太郎等日本政要的言論一脈相承,表現出明顯的政治意圖。這反映了日本政界和軍方正密切配合,意圖炒作「中國威脅論」,誘導民眾支持日本擴軍。
  
  軍事科學院日本問題研究專家江新鳳指出,日方一再指責中國增加軍費開支、渲染「中國軍事威脅」,體現了日本對中國的軍事走向疑慮重重,缺乏信任。實際上,我國的軍費開支只有日本的2/3,軍人年均軍費開支是日本的1/15。這足夠令日本國內鼓吹「中國威脅論」的軍事問題專家啞口無言。另據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05年中國海洋行政執法公報》顯示,2004年7月7日至2005年年底,中國海監共派出海監飛機146架次,海監船舶18艘次,對我國東海管轄海域實施了一年多的跟蹤,對日本進入我東海管轄海域的作業船隊喊話500餘分鐘。由此可見,中國在東海的軍事活動遠不如日本頻繁。而日本自衛隊和媒體不顧事實,反而一再炒作「中俄軍機威脅」,其政治意圖不言自明。
  
  可以看到,日本的狼子野心並不止於此。其戰略政治的突圍最後會毀於美國給其設下的牢籠,或是與中國的爭鬥中錯失了歲月,我們將試目以待。從美國的利益看,日本是其在亞洲利益的基石。既然是基石,美國人會允許它鬆動么?而要對抗中國,日本的份量還顯得輕了點。
  
  小泉說,「布希總統對我參拜靖國神社從來沒有說什麼。」布希聽了后,嘴角只是輕蔑地一笑!

0

主題

188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38
沙發
亞歷山大公爵 發表於 2006-5-3 09:01 | 只看該作者
氣憤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4: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