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配件]技術與優勢:詳談SCSI硬碟

[複製鏈接]

683

主題

2060

帖子

121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1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qk1949 發表於 2006-4-26 18: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配件]技術與優勢:詳談SCSI硬碟

 SCSI概述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單純的從英文直譯過來叫做小型電腦系統介面,這是一種專門為小型計算機系統設計的存儲單元介面模式,它是在1979年由美國的施加特(Shugart)公司(希捷的前身)研發並制訂,並於1986年獲得ANSI(美國標準協會)承認。SCSI從發明到現在已經有了十幾年的歷史,它的強大性能表現使得許多對性能要求非常嚴格的計算機系統採用。SCSI是一種特殊的匯流排結構,可以對計算機中的多個設備進行動態分工操作,對於系統同時要求的多個任務可以靈活機動的適當分配,動態完成。這個功能是IDE設備所望塵莫及的。也正是由於SCSI擁有這些出眾的優點,使得SCSI能夠在專業應用中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在這麼多年中,SCSI並沒有停足不前,面對IDE設備的強大挑戰,SCSI也在不停的向前發展。

  SCSI的發展

  在20世紀90年代初,SCSI介面發展為SCSI-2,也就是我們常說的Fast SCSI,Fast SCSI是通過提高同步傳輸時的頻率使數據傳輸速率從原有的5MB/s提高為10MB/s,在Fast SCSI之後又出現了可以支持16位并行數據傳輸的Wide SCSI(原來的SCSI和Fast SCSI標準均為8位并行數據傳輸),將數據傳輸率再提高為20MB/s。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原有的只支持8位并行數據傳輸的SCSI被稱為Narrow SCSI。

  到了1995年,硬碟技術的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面對日益強大的IDE設備,更為高速的SCSI介面SCSI-3誕生了。SCSI-3俗稱Ultra SCSI(數據傳輸率20MB/s),當使用16位傳輸的Wide模式時,數據傳輸率更高達40MB/s。也就是這個時期,「高端、高速、高性能惟有SCSI」成為了人們的一種思維定式,大家漸漸的清楚認識到了SCSI的威力所在。

  時間轉到了1997年,為了對抗IDE設備的強大新生力量Ultra ATA標準,不甘示弱的SCSI陣營也於1997年中推出了新的Ultra2 SCSI規格(Fast-40),目前已有多種SCSI硬碟支持Ultra 2 SCSI。不過,採用LVD(Low Voltage Differential,低壓差動)傳輸的Ultra2 SCSI難以與原有的低速設備兼容,因此現階段個人用戶主要接觸到的還是Ultra(Wide)SCSI介面的設備。另外,在1998年9月,數據傳輸率高達160MB/s的Ultra160 SCSI(Wide模式下的Fast-80)規格已正式公布。可是最近,更為高速的Ultra320 SCSI(Wide模式下的Fast-160)出現了,新一代SCSI硬碟將對應這一最新的硬碟介面。

  SCSI的介面類型

  介面類型是指該SCSI硬碟與電腦主機之間的連接方式或類型。與IDE硬碟相比,SCSI硬碟介面標準更高、讀寫速度更快、數據緩存更大、電機轉速更高、尋道時間更短、CPU佔用率更低並且擁有自己獨立的I/O Proccessor;所有這些特性都註定SCSI硬碟是硬碟中的速度之王。

  SCSI規範發展到今天,已經是第六代技術了,從剛創建時候的SCSI(8bit)、Wide SCSI(8bit)、Ultra Wide SCSI(8bit/16bit)、Ultra Wide SCSI 2(16bit)、Ultra 160 SCSI(16bit)到今天的Ultra 320 SCSI,速度從1.2MB/s到現在的320MB/s有了質的飛躍。目前的主流SCSI硬碟都採用了Ultra 320 SCSI介面,能提供320MB/s的介面傳輸速度。

  光纖通道作為SCSI的一種替代的連接標準的解決方案目前正在被開發和使用。毋庸置疑,光纖通道是三種介面中傳輸速度最高的,它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進行傳輸,其信號失真率小。由於其帶寬大,在光纖的每個結點都可以達到100Mb/s,而且可以疊加到1Gb/S,之間不受任何干擾,傳輸速度高。同時,光纖通道提供了多種增強的連接技術,伺服器系統可以通過光纜遠程連接,最大可跨越10公里,每個光纖仲裁環路最多可連接126個設備。由於光纖不需要終結器,同時它支持網路設備的連接,所以它比SCSI電纜連接更容易,但其連接技術較難實現。同時由於光纖設備的代價較高,所以目前還沒有光纖通道的硬碟,FC(光纖通道)RAID適合磁碟陣列櫃連接,在陣列柜上將光纖通道和SCSI轉換,而陣列櫃中只需要用SCSI硬碟進行連接即可,從而可降低成本。

  SCSI VS IDE

  1、性能表現

  SCSI:性能表現出眾,由於SCSI控制器上有一個相當於CPU功能的控制晶元,能夠處理大部分工作(能夠部分降低系統CPU佔用率)。

  IDE: 整體性能表現一般,CPU佔用率較SCSI明顯高。

  由於市場定位問題,SCSI產品檔次普遍較IDE產品為高,例如轉速、緩存、數據傳輸率等。

  2、價格因素

  由於SCSI主要針對商業用戶專業應用,外圍設置比較複雜,所以SCSI一向是高價格的代名詞。IDE產品價格比較低廉,主要針對桌面型電腦應用。

  3、易用性

  SCSI:由於產品的構造原因,SCSI硬碟的使用比較複雜,而且因為SCSI ID和匯流排終結器設置錯誤容易引起各種問題,問題的原因比較專業,一般用戶難以解決。

  IDE:IDE設備僅有主、副設備之分,在同一數據線上只有兩個設備,只要正確設置就不會出現問題,技術含量相對於SCSI低,一般用戶可以自行解決故障問題。

  4、產品擴展功能

  SCSI:擴展能力極強, 一條通道上最多可以連接15個設備(控制卡本身佔用一個設備空間,也就是剩下14個空間可以接SCSI設備),雙通道就是30個。

  在實際的應用中選擇SCSI還是IDE,關鍵在於你的需求,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的電腦用戶,你完全不用考慮SCSI設備。但是換句話說,如果你使用計算機來做視頻捕捉、影像編輯、數據處理等要求大量磁碟數據輸入/輸出的工作,相信SCSI絕對是你的上上之選,採用SCSI設備意味著穩定、高速,在這種需求的情況下選用廉價卻又相對低性能的IDE硬碟是得不償失的。

  SCSI硬碟到底好在哪裡:

  在介面速度方面: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原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現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PC伺服器上,SCSI介面正在成為PC伺服器的標準介面。

  而IDE介面則是普通PC的標準介面。早期IDE介面的數據傳輸率非常低,從PIO 0模式到UDMA33、UDMA66、UDMA100,直至最新的ATA/133標準,理論上的數據傳輸率只達到133MB/s。採用Ultra WIDE、Ultra 2 WIDE、Ultra 160/m標準的SCSI介面速度分別可以達到40MB/s、80MB/s、160MB/s,現在Ultra 320標準已經確定,數據傳輸率已經達到了320MB/s。

  在轉速方面:

  硬碟轉速是決定傳輸性能的一個關鍵因素。當主流IDE硬碟的轉速在5400rpm時,SCSI硬碟的轉速就已經達到7200rpm,而現在IDE硬碟轉速提高到7200rpm時,SCSI硬碟的轉速早已高達15000rpm了。高轉速意味著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短,能夠迅速找到需要的磁軌和扇區,所以在轉速上IDE硬碟已經同SCSI硬碟無法相提並論了。

  在緩存容量方面:

  緩存容量也是影響硬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SCSI硬碟一般都配置了容量相對較大(8MB甚至更多)的緩存,用來解決硬碟與內存之間的傳輸速度瓶頸問題。同時,SCSI硬碟採用了巨型磁阻磁頭(GMR)技術,其讀、寫分別由不同的磁頭來完成,大大提高了硬碟的速度。

  而IDE硬碟的緩存容量則比較小,一般為2MB,雖然現在也出現了8MB緩存的IDE硬碟,提高了一些IDE硬碟的性能,但是由於IDE硬碟的先天不足,所以其性能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

  在CPU佔用率方面:

  比較SCSI硬碟和IDE硬碟的CPU佔用率,可以發現SCSI硬碟具有相當的優勢。SCSI硬碟可通過獨立的、高速的SCSI卡來控制數據的讀寫操作,大大提高了系統的整體性能。

  而IDE硬碟沒有專用的數據處理晶元來擔當數據處理重任,所以對CPU的佔用比較多,比如當保存一個比較大的Word文件時,您就會發現計算機停頓一下,這是因為CPU處理數據的結果。

  在多任務方面:

  SCSI支持多任務,表現在它允許對一個設備進行數據傳輸的同時,另一設備對其進行數據查找,這在如網路伺服器系統中非常重要得,因為它們經常需要同時處理許多并行請求,此時如果存儲系統不支持多任務性,那存儲系統都不知道該去響應誰的請求了。

  在擴展性方面:

  SCSI的擴展性要比IDE好得多。一般每個IDE系統可有兩個IDE通道,總共連4個IDE設備,使用比較特殊技術的主板也只能最大支持8個設備。而SCSI介面可連接7~15個設備,比IDE要多很多。現在IDE只有硬碟和光碟機兩類設備,SCSI則多得多,比如掃描儀、印表機等。

  IDE的電纜長度大約為45cm,SCSI則可以達到1.5~12m,甚至更長,安裝的自由度高了很多。由於SCSI設備的中斷共享,即只由SCSI卡佔用一個中斷,連接在其上的設備由SCSI卡提供ID地址。因此使中斷得到了擴展,解決了出現中斷衝突的問題。

  在熱插拔特性方面:

  SCSI硬碟支持熱插拔的硬碟安裝方式,可以在伺服器不停機的情況下拔出或插入硬碟,操作系統可自動識別硬碟的改動。這種技術對於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伺服器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SCSI硬碟都支持熱插拔,只有符合熱插拔標準的SCSI硬碟才可以實現熱插拔。

  而沒有這種特性的IDE硬碟則不同了,在不停機的情況下,誰敢把IDE硬碟拔出來再插進去?

  通過以上介紹,您現在知道伺服器為什麼要用SCSI硬碟了吧?不過,需要說明的是:SCSI硬碟的價格較貴,同樣容量的SCSI硬碟價格會比IDE硬碟貴80%以上,所以SCSI硬碟主要應用於中、高端伺服器和高檔工作站。

  SCSI參數表:

  

  圖片附件: vvv.bmp (2006-4-2 13:04, 448.54 K)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