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是你想象中的樓蘭美女嗎?(圖文)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5-7 2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帖] 這是你想象中的樓蘭美女嗎?(圖文)

  ■樓蘭探險史中最有名的遺址被中國科學家意外發現

  ■一座漢時古墓和一座距今2000年前的嬰兒墓同時出土

  近日,新疆考古的專家在孔雀河下游發現了20世紀30年代曾發掘過的「5號小河墓地」與近10處古人類的遺存。

  新疆文物考古所前所長王炳華教授說,這一發現彌補了中國學術界60多年的遺憾。

  2000年12月26日,由我國從事大氣物理、水文、地貌、考古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探險考察隊從北京出發,趕赴塔里木河下游,進行為期20餘天的探險考察。

  據科考隊長、著名科學探險家高登義介紹,此次科考活動地面工作的重點是在「小河」地區展開。科考隊將藉助沙漠車的幫助,由全球定位系統(GPS)導引,用直升機對樓蘭地區進行拍攝。同時穿插在塔里木河下游,考察水資源的變化和以胡楊林植被為主的衰退情況。

  近日,13位新疆沙漠、考古、文物保護、地理、環境及野生動物研究、探險旅遊等不同學科的專家,深入新疆孔雀河下游羅布爾荒漠地帶。在考察中,他們意外發現了20世紀30年代瑞典著名考古學家貝格曼曾發掘過的「5號小河墓地 與近10處古代人類遺存。

  據悉,一座漢晉時期古墓和一座距今約2000年前嬰兒墓,已於前幾天同時出土。成人彩棺圖案以黃、橘紅、綠等色彩繪,有銅錢、花卉紋樣,並以斜線分格。整個彩棺圖案,雖經近2000年的歲月,卻仍如新繪一般。

  此次考察考古學科負責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所長王炳華教授告訴記者,這一發現,不僅為考古、古代羅布爾文明、絲綢之路北道地理環境等多學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而且彌補了中國學術界60多年來在這一研究領域巨大而沉重的遺憾。

  ■神秘的「5號小河墓地」

  樓蘭「5號小河墓地」在整部樓蘭探險史中,是最有名的遺址。樓蘭人在這裡為王族修建了寄託民族之根的陵墓,以一條運河―――「小河」作為通向聖地的大道。只要關閉運河龍口,讓河床斷流,這個墓地就被「封閉」在一個不容外人侵入、打擾的禁地。但至今仍是疑迷難解的神秘之域。自從1934年,探險家奧爾得克等人發現了那個「有1000口棺材的小山丘」―――「5號小河墓地」后,60多年過去了,再沒有人踏上去,重睹「樓蘭公主」那「東方蒙娜麗莎」式的神秘微笑。

  近日,王炳華等一行來到新疆孔雀河流域,那是一片無人地帶,荒漠、沙漠交集。孔雀河已經斷流,故道布滿了沙棗、胡楊、紅柳,且獸跡縱橫。貝格曼當年劃過船的小河,觀察記錄過的鹹水湖,如今已化為沙漠及光裸的河灘。只有河谷台地上稀落的紅柳沙包、枯死胡楊,在訴說60多年來這片地區巨大而激烈的地理環境變化。河水變化及在其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的人類活動,是導致這一環境改變的根本原因。

  王炳華教授說,從蹄印觀察,這些野生動物主要為鵝喉羚、塔里木兔、狼,也有可能是雪豹的跡痕。在考察過程中他們曾兩次發現珍稀瀕危動物野駱駝。第一次是在北緯40度40分487秒,東經88度28分387秒處,發現了一隻野駱駝。另外在大雪之後他們見到一串野駱駝蹄印,蹄痕特別清晰。

  到了孔雀河下游,王教授忽然看到一處形制特殊的大型墓地,憑著多年的考古經驗他斷定其一定具有重大考古價值。墓地是一個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高達6-7米的巨大圓形沙丘。它的頂部布滿了100來根高2-3米的棱形木柱、卵圓形立木,中部為八棱形柱體、頂部呈尖錐狀的木質立柱,其南北為立木圍柵。立木周圍,是叢叢密密的船形木棺,約有140座以上。大部分已被破壞,個別人體仍然暴露在地表。一件形體大小如真人,寬胸細腰、臀部肥碩、女性特徵明顯的木雕像傾仆在巨型沙丘腳下。當年貝格曼報道過的另兩名男根突出的男性木雕像已經消失不見。

  據王教授分析,這處古墓地,絕不是一處普通的叢葬墓地,它實際上是孔雀河下游遠古居民崇奉的神山。種種跡象表明:在這處叢葬墓地里,寄託著孔雀河下游遠古居民對祖先虔誠的崇拜,他們祈求部落人丁興旺、祈求獲得強大生殖能力。

  王教授告訴記者,這些資料,對認識孔雀河下游古代居民的原始宗教崇拜、生殖崇拜及造型藝術等具有重大科學價值。與孔雀河下游、距今近4000年的古墓溝墓地相比較,它們在埋葬習俗、棺木形制、死者衣帽樣式、隨葬草蔞等均有相同相通之處。只不過古墓溝墓地時代稍早,但它們都是孔雀河下游青銅時代的古墓葬遺存。

  這對認識羅布爾地區古代文明、居民種族成分、農業、率牧業經營及毛紡織、毛氈、皮革等手工業曾經達到的水平,均是無可替代的重要資料,填補著相關研究領域的空白。

  ■「消失」的王陵

  據王教授介紹,每年的四五月間,是樓蘭羅布荒原的「風季」,且酷暑難當。1934年5月,一支探險隊在樓蘭庫姆河邊紮下營地。他們要尋找隱藏在庫姆河流域的一個「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

  兩個月中,羅布「獵駝人」奧爾得克等人一次次搜尋都勞而無功。就連奧爾得克本人都猜測,古墓已讓十幾年間新形成的河湖水域給淹沒了,或者是被某次強烈的黑風暴重新埋葬了。月底,探險隊向更靠近羅布荒原西南的綠洲帶挺進。

  不久,他們發現了一條流向東南的河流。它有20米寬,總長約120公里,水流遲滯,一串串小湖沼被蘆葦、紅柳環繞。它是庫姆河復甦后出現的新河,歷史不足10年。在他們沿這條河流進入沙漠前,臨時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小河」。「小河」東岸4-5公里,有一個渾圓的小山丘。遠遠看去山丘頂部有一片密密的枯立木,高4-5米。奇怪的是,枯立木的株距極近,一株連著一株,互相支撐著。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髏、被支解的軀體、隨時絆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織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打開棺木,嚴密的裹屍布一碰就風化成粉末了。揭開覆蓋在面部的朽布,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雙目緊閉,嘴角微翹,就像著了魔法剛剛睡去,臉上浮現著神秘會心的微笑。這就是傳說中的「樓蘭公主」或「羅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2000多年。她長發披肩,身材嬌小,身高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頂,有彩繪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柵欄,真人一樣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築)。專家認定,它絕不是為普通樓蘭人修建的,而是一處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專家力盡艱難險阻到達了羅布荒漠。他們意外地看到了一些類似廢棄的城牆的痕迹,無所遮掩地袒露於黃天之下。在一個百歲羅布老人的指引下,證實這是一個已成為廢墟的羅布人的村莊。

  王教授說,小河也許是一個樓蘭古遺址―――古城居民們的公共墓地。經過近百年來探險家、考古家們的忙碌,已在羅布荒漠發現了許多大規模的墓葬及隨葬物品。那麼,在沉寂了千年的樓蘭荒漠里,會不會隱藏著類似秦始皇陵兵馬俑那樣世間少有的曠世傑作或未被發現的奇迹?王教授的推測是肯定的,這個奇迹,就是尚未露面的「王陵」。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781

主題

5982

帖子

188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88
沙發
菲機 發表於 2006-5-8 20:46 | 只看該作者
樓蘭公主真的很美啊。

用傾國傾城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7: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