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打一場壯觀的超女保衛戰(ZT)

[複製鏈接]

168

主題

356

帖子

26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ascade05 發表於 2006-5-1 0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天涯雜談』打一場壯觀的超女保衛戰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free&flag=1&idArticle=678230

作者:滄海月明心 提交日期:2006-4-26 23:57:00  

超女在過去的一年裡太火了,大有超女一出,無人爭鋒的武林盟主勢頭。它攪動的不僅是娛樂的江湖、電視的江湖,而且波及傳媒界、文化領域,它所引發的種種頗受爭議的「後遺症」至今風波未熄。
  前幾天,全國政協常委兼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劉忠德炮轟超女,引發大討論,後來,他再次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文化產品不能完全依靠市場選擇,不能讓勞動人民整天陶醉在低俗的文藝當中;觀眾懷著扭曲的心理在看超女節目,但不能讓年輕人在娛樂和笑聲中受到毒害;廣電總局有個文件,不讓這樣的活動繼續下去,執行文件需要有一個延續性」 (《華夏時報》4月26日)。在劉忠德先生看來,勞動人民是審美趣味低下的,因為他們容易「陶醉在低俗的文藝當中」;觀眾基本都是不正常的,因為他們是「懷著扭曲的心理在看超女節目」,至於年輕人則更是溫室中的花朵,絕對不能「在娛樂和笑聲中受到毒害」。其語氣之懇切,態度之真誠,用心之良苦,幾乎讓我這個超女的觀眾在感動之後,繼而痛心疾首準備徹底放棄此類惡俗的收視情趣。
  然而,在放棄之前,我很想問劉忠德先生幾個問題:公眾是否有權選擇您所謂的低俗文藝節目解悶?您有什麼證據判斷全國數量龐大的超女觀眾是「懷著扭曲的心理」看節目?(這已經涉嫌人身攻擊了,不過沒人和你老人家較真而已。)至於您關於「廣電總局有個文件,不讓這樣的活動繼續下去」的說法則已經完全被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發言人朱虹否定。也就是說,劉忠德先生的三個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那麼我還是繼續看看超女吧!不然讓我看點什麼呢?看央視8套的《大清御史》嗎?那裡面可真是沒什麼低俗的東西,太后老佛爺雍容華貴,皇上氣宇軒昂,臣子磕頭如剁蔥,人治常常多於法治,權力常常忽悠法律,好一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育樣本,這樣的東西我們看得還少嗎?這樣的權謀鬥爭我們看得還少嗎?這樣在有意無意之間麻醉公眾法治追求和公民意識覺醒的東西我們看得還少嗎?《大清御史》不是個案,有興趣的人們可以仔細回想一下,類似的電視劇清單是不是已經長得和劣質衛生紙一樣讓人望而生畏。面對這樣的衛生紙,劉忠德先生們的脾氣總是空前的好,總是可以視而不見熟視無睹,佩服佩服。
  「高人」當然不止一個,而且當一個「高人」蹦出來的時候,更多的「高人」通常難以抑制內心的蠢蠢欲動,願意以各種理由吶喊助威。不幸的是,「社科院新聞研究所研究員時統宇:超女在推銷一夜暴富觀念」(《華夏時報》4月26日)的新聞只是顯示了助威者的乏力和思維不夠嚴密,除此之外毫無作用。作為觀眾,我們已經被教育過很多次,已經被教育了很多年,我們只是想小小的娛樂一下,結果教育者因為沒有施教對象,沒人陪他們玩,沒人捧著他們,居然就發飆發狠,甚至不惜列出一個並不存在的文件意圖否定超女,哪裡有一點陽春白雪高雅藝術的風度。
  想唱就唱,活得奔放(這四個字是本人自創),這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收視要求,前者張揚了空前的自我歌唱形式,後者暗合了多元社會中文化的自我補償機能――嚴肅太久,不妨活潑一點,高雅太久,不妨低俗一點。劉忠德先生熱切盼望高雅藝術擁有更大的市場佔有率,其實從事件看來,這已經不是一個市場佔有率的問題,而是一個涉及到文化判斷力的問題。剛剛煙消雲散的「韓白之爭」大家想必還記憶猶新吧!白燁說「80後進入了市場,但沒進入文壇」,這和劉忠德先生「不能讓勞動人民整天陶醉在低俗的文藝當中」的觀點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值得慶幸的是,昔日的權威正在土崩瓦解,他們已經到了不得不依靠炮轟風頭正勁的草根人物和市場英雄以博取更多眼球的地步,超女的觀眾也許在2006年的這個夏天被迫要打一場壯觀的超女保衛戰,但是最終會唱得響亮,贏得漂亮!
  當然,一個進步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寬容的社會,所以我們也不妨以寬容的心態看待劉忠德先生炮轟超女事件――它最多只能被看作是觀念的對決,而絕非文化的分野。當下中國的娛樂文化置於同一經濟基礎之上,實質上有著共生共進的特性,高雅文化的某些特質有益於「低俗文化」,「低俗文化」的某些優點也應為高雅文化所融合,由於觀眾群的較大差異,兩者並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惡性競爭關係,所以面對一時一地的得失,誰都不必著急上火。
  
作者:天涯天風 回復日期:2006-4-30 23:28:01    
  與這位劉政協委員一樣,本人也不喜歡超女,但是,我不喜歡並不等於別人不喜歡。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自由時代,在這個時代,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喜歡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應是每個人的權力,也就是說,你可以不喜歡,但你不能干涉別人喜歡。超女的紅火說明了其存在的必然性,也說明了這個電視節目的群眾基礎。其實這所謂的超女,說白了也就一娛樂,就如同麻將朴克小輸贏一樣,你要說它不高雅它還真就是不高雅,但有人有且有很多的人就好這一口,對於這點小愛好,你要以冠冕堂皇的種種理由給予剝奪的話,有人且有很多的人會不高興且要問候你母親的。劉大政協委員應該學會寬容,學會尊重別人,學會以一種普通人的平常心態看問題提提案辦事情。就我而言,我不喜歡超女,但我喜歡超女由群眾投票的選拔方式,我們無權選舉政協委員但我可以投票選一個我喜歡的女孩,劉政協委員現在連這個權力也想剝奪,那我也要在這裡問候問候你的母親了。

作者:舞月光333 回復日期:2006-4-30 23:51:11    
  劉主席大概認為只有《天鵝湖》是高雅藝術,但我認為《詩經》,《紅樓夢》比芭蕾舞高雅多了。
    
  《詩經》就是山野村夫在田間地頭隨口吟唱的小調,《紅樓夢》剛一面世就被官府定為上不了檯面的萎靡之作而長期禁止。可歷史證明了只有根植於人民大眾的藝術才有生命力。
  
  看看在沒有超女的時代,我們的人民藝術家都為我們奉獻了什麼:我們中華文明的精髓----誠信、善良、重義、忠誠幾乎消失怠盡,古今中外,從沒有一個時期、一個地方象當今的中國一樣道德淪喪。
    
  可我們的人民藝術家呢,他們在為職稱、房子而整天明爭暗鬥,在為子女謀一份體面的工作或是出國而絞盡腦汁。為了一點利益,他們可以動用一切社會關係,從沒有為神聖的藝術向世俗低頭而惋惜過。
    
  麥當娜、傑克遜等美國搖滾歌星都能為貧窮國家的人們義演和募捐,可是看看我們的人民藝術家,他們連慰問一下邊防哨所的戰士,或是到貧困老區為老百姓唱幾首歌,回來時都要戴上獎章,到處表功。
    
  央視為打壓超女,一邊借廣電總局的行政力量為超女設置各種障礙,一邊在不遺餘力的複製超女。現在,央視每周都有幾個允許未成年人參加的選秀節目,從學齡前兒童到小、中、大學生都有,這些心靈更加脆弱的孩子不是更應該引導嗎,誰關心他們的學習了。我們不反對央視的節目,但你一方面限制人家,一方面以同樣的方式變本加利的為自身謀利,是不是有點太霸道了。
  
  劉忠德為什麼不敢批央視,顯然他深詣官場之道,如果敢對央視放個屁,央視馬上會找來一大堆學者來把他搞臭,在文藝界,今後他就別想混了。相對來說,人微言輕的湖南衛視當然不能把他怎麼樣。
  
  廣電總局為了照顧央視,一直以各種似是而非的理由刁難「超女」,現在,連他們都覺得有點太過了。最近,為平息眾怒,在不改變硬性限制的前提下,也免強說了一些好話以收買人心。你劉忠德這馬屁拍的是不是相當的欠火候啊!在官場混了那麼多年了,怎麼連這點時機都掌握不好,真為你可惜!
  
  我們承認,超女並不完美,但它無意中撕下了長期靠行政力量剝奪民眾審美權的偽精英們的面罩,從這個意義來說,超級女生是完美的。儘管現在還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打壓,但在這種情況下,超女愈加顯示出一種悲壯的美。
  
  我覺得劉主席和陳導演一樣,應該成為2006年中國文藝界的一道風景--因為他們同樣無恥到了那種地步。

作者:絕世好狼 回復日期:2006-4-30 23:56:04    
  超女的意義已經不是一個活動本身的那樣單純
  歷史的天空將抹下這厚重的一筆

作者:免檢產品 回復日期:2006-5-1 00:24:40    
  我不喜歡超女,但更討厭一些人自以為是高高在上,向平民百姓說三道四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看這些人嘴面就能理解,為什麼平民百姓都對一些國家機關和領導有一種對抗心理~~~

537

主題

1580

帖子

88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3
沙發
dy6e 發表於 2006-5-5 11:17 | 只看該作者
老年人特別關心青少年的性!-----如服裝.舞蹈.音樂.八十年代初禁港台歌曲大腳喇吧褲均是如此!實際上是掌握話語權的老人的性變態!
林間松韻,石上泉聲,靜里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 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閑中現來,見乾坤最妙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48

帖子

4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44
3
jwxjs 發表於 2006-5-5 15:10 | 只看該作者
蜜蜂喜歡鮮花.可現在中國培養的蜜蜂太少了.
蒼蠅就是喜歡臭味.現在的蒼蠅這麼多,你不提供點臭味能行嗎?
其實各有各的愛好,社會發展的產物.順其自然最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10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23
4
愛的花朵1 發表於 2006-5-7 00:57 | 只看該作者
什麼意思?不至於吧?

我們需要的是百花齊放,現在,只出現了一棵草,是草,那也沒有必要拔掉。好花也要綠草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5
Hanxin 發表於 2006-5-7 15:57 | 只看該作者
且看劉忠德身上的「權力慣性」
--------------------------------------------------------------------------------

金羊網 2006-05-04 09:29:47



徐迅雷


一個叫劉忠德的人,在2006年的春末發飆了。他乘著超女的東風,一舉成名,堅挺得很。其實除了超女比賽最後幾個獲獎者,其他能夠傍上超女而出名的人是不多的,劉忠德是一個,強的。

劉忠德是怎麼讓我這個普通百姓知道其大名的?因為他「三批超女」, 並稱「不排除干涉超女評選」。對劉忠德的簡介,新聞里是這麼說的:全國政協常委兼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原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一看就明白,原來劉先生忠德同志是從部長崗位上退下來,被安排到政協發揮餘熱的。此前不知道忠德同志發揮了多少餘熱,這下終於讓公眾看到了,他好好地發揮了餘熱一把,好,很好。

4月29日上午,在繼前幾日「炮轟」超女后,劉忠德還不辭辛苦,親自召開一個針對超女現象的說明會,地點放在「老文化部」院中,「接受記者採訪時首先表示,他是代表個人發表這個觀點,但他是政協常委,對社會有監督作用」;而且表示,「他並不排除以教科文衛體組織來干涉超女進行評選的可能」(4月29日《法制晚報》)。在廣義的概念上,每一位公民對「社會」都有監督的權利,劉忠德當然可以「代表個人發表觀點」;問題是,他偏偏拎出自己現在的「政協常委」身份,說自己「是政協常委,對社會有監督作用」,甚至表示不排除「以教科文衛體組織」出面來「干涉」,這個就不能不探討一下了。

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什麼?政協章程規定得很清楚,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要對「社會」發揮「監督作用」的政協常委劉忠德,對「超女」這種社會文化現象連續猛轟,他是在發揮「政治協商」的職能呢,還是在發揮「民主監督」的職能呢,還是在發揮「參政議政」的職能?如果說「炮轟超女」是劉常委在「政治協商」「協商政治」,那篤定會讓人樂壞三顆大牙;如果說「炮轟超女」是劉常委在「民主監督」「監督民主」,那肯定也會讓人皺起三道抬眉紋;所以,只能說劉常委「炮轟超女」是在「參政議政」了。

什麼是政協的「參政議政」?政協章程說得很清楚:「參政議政是對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我們可以把「超女比賽」看作是「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而且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那麼,我要問的是:劉常委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嗎?全面反映社情民意了嗎?廣泛進行協商討論了嗎?他這樣在「老文化部」院中召開一個「針對超女現象的說明會」,當然不算是「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的形式而是「其他形式」了,問題是,他是在「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嗎?

在政協委員的諸多權利中,有「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的權利規定;如果劉常委是在「參政議政」,那你按正常的程序寫寫提案什麼的,給廣電局提出意見一二三建議甲乙丙好了,你張揚到社會上做什麼?表面看,劉常委在這次個人行為中,也對國家廣電局監管超女不嚴提了幾句所謂的「批評」,但很清楚,他的目的壓根兒不是跟廣電部門「過不去」,而是要通過政府職能部門而對超女實施管制甚至「干涉」。

作為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團結」和「民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兩大主題。一名政協常委,聲稱自己不排除以政協組織的名義「干涉」超女比賽,則是典型的個人意志凌駕於組織之上的專制思想、專製作風,與民主背道而馳。學者李銀河說得好:「我認為某些人建議取締超女是專制時代的遺風,製作單位完全有舉辦這個節目的權利,如果生硬地將其取締是違反憲法的。」這裡我要問的是,人民政協什麼時候是動用「干涉」來增進「團結」、實現「民主」的?在政協漫長而光輝的歷史上,「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什麼時候是靠「干涉」而干涉出來的?

從劉忠德常委身上,我們不難看到一種強大的「權力慣性」。劉忠德是從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的位置換到政協常委的位置上的,他挾的是原來官位的餘威。在「權力慣性」中,儘管已經沒有了原來的「絕對權力」,但是「權力餘威」依然是一種權力,而這種慣性中「餘威權力」,更可以口無遮攔、肆無忌憚。阿克頓說得好:自由=自我管理;不負責任的權力必定是不受制約的權力;不是為自由而存在的權威就不是權威,而是暴力。(見[英]阿克頓《自由與權力》一書第343頁,商務印書館2001年1月第1版)在「政協常委」這種相對寬鬆自由的位置上,劉忠德表達的「自由與權力」究竟是什麼呢?他如此「自由」地放言,缺少的恰恰是「自我管理」,是一種戕害他人自由的「偽自由」;他甚至稱不排除以政協組織的名義干涉超女,則更是一種「權力慣性」中失去制約的、貌似負責實則更不負責的權力企圖;他這樣一個以「權力餘威」構成的「權威」,正是一種阿克頓所言的「暴力」,因為劉忠德試圖要剝奪的就是他人的娛樂自由,只是這種暴力的形態不是「硬暴力」而是「軟暴力」罷了。

我相信劉忠德「批超女」所說的都是真話、心理話,不是言不由衷的話、受人指使的話,但可悲之處正在這裡:這「真話」是「權力慣性」使然,且用一個並非正常的路徑得以表達。由此,我們不能不遺憾地看到,「權力餘威」下的劉忠德已經老了,劉常委這位「權力餘威」思想老化的典型的表現,就是群眾歡迎、擁護、高興的,他偏執地、發飆地反對到底。一個人老了不可怕,因為人都會老的;而一個人思想老了是可悲又可怕的,特別是一位高官思想老了還可挾持「權力餘威」,那就更加可悲而可怕了。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曾有一位副部級的高官,在退下來之前,就學費高負擔重之事發出了為百姓說話的聲音,百姓一直感念他;那麼,劉常委將換來什麼呢?「小罵幫小忙,大罵幫大忙」――「炮轟超女」的最終「功效」很可能與劉常委的願望相反;而歷史在不久的將來,就可能對此作出驗證的回答。

萬一歷史將認定劉常委是可悲的角色,那麼,我想我們也要對他寄予同情,因為真正可悲的不是個人,而是個人所處的制度環境,正是現實的人事安排制度將劉忠德這樣一位黨政高官在原位置上退下來之後,擺到了一個在「權力慣性」中能讓他發揮「權力餘威」的崗位上,扮演了一個出名卻可悲的角色。這裡需要反思的,不應僅僅是「權力慣性」中有「權力餘威」的個人,更應該是掌控著官位資源配置權力的組織。

最後我要說的是,如果這次劉忠德常委真的能夠挾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之名,成功實現對超女這一草根百姓的文娛活動的「干涉」,讓他的「不應允許超女現象存在」的「願景」成為現實,那必將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光輝歷史上寫下恥辱的一筆。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6
Hanxin 發表於 2006-5-7 16:00 | 只看該作者
超女「有害」:武斷難免誤斷
--------------------------------------------------------------------------------

金羊網 2006-04-28 15:06:26



□何龍


今年超級女聲的鑼聲剛響,斜刺里殺出的一種聲音已為這檔節目推波助瀾了―――這就是全國政協常委劉忠德的「超女有害論」。

劉忠德認為超女玷污了藝術。參加超女的被害了,看這個節目的也被害了。因此他強調,不應該允許超女這類東西存在。

超女的危害在哪裡,劉忠德語焉不詳,缺乏具有說服力的論據和分析。如果說因為超女唱的是流行歌曲,而流行歌曲就是對藝術的玷污,那麼現在樂壇就沒有多少清白的了;如果說超女採用投票和挑戰的比賽方式而不是由評委「一票否決」就是對專家的玷污,那麼這豈不就意味著藝術只能是專家的藝術、群眾只配當群氓?至於「參加超女的和看這個節目的都被害了」的說法從何而來,劉忠德先生更是沒有舉證。不過根據通常的觀念推斷,他也許是指參加者和觀看者都被耽誤了正業。

提出一個如此驚人的論斷而不以充分的論據支撐,這從學理上說是違背邏輯的,從道理上說則是一種霸道和武斷。給論點而不給論據,給結論而不給前提,有判斷而沒有推理,這是我們屢見不鮮的思維和言說方式,它與科學相去甚遠。

其實就個人而言,我也不喜歡超女,因為她們所唱的歌不是我所喜歡的歌,她們的成名也來得過於蹊蹺。但是我清楚,我不能把個人的好惡當作社會的標準,不能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如果要說超女的不是,我會說這種比賽可能造就暴發心態―――這就像一些經濟暴發戶一樣,他們財富的驟然獲得與承受這種財富的心理積累不同步,可能會形成巨大的落差。這種落差可能使他們的成果來得快去得也快。而對觀看者來說,這種成名現象可能會造成這樣的誤導:原來巨大的名氣與巨大的利益都可以如此輕而易舉地獲得,人們已經不再需要艱苦奮鬥循序漸進了。此外,某某「粉」某某「絲」之類的迷狂群體像神一樣地供奉著他們的偶像,他們迷失並且匍匐在自己的偶像腳下而失去理性,這也不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是什麼什麼的覺醒了。

然而暴發戶既有暴死的也有繼發的,就像青梅竹馬的婚姻未必長久,一見鍾情的戀愛未必夭折一樣,有些人奮鬥一生卻終老無為,有些人一舉成名卻千古留名。人們把天賦、努力和機遇並舉為成功的要素,就是因為現實不但提供多種的可能,還供給多樣的選擇。把一個多種多樣色彩斑斕的世界框定於一尊,只會給世界留下笑柄。

我們一直缺乏娛樂明星,因此我們一直在「進口」並且消費這種明星。現在有了「國產明星」,我們反倒恐懼了,反倒不能容忍了。同時,別的明星可以一夜成名,可以不被責罵,而娛樂明星則總是與責罵如影隨形。這是一種奇怪的現象。

當然,我們也不能無視超女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問題是我們該怎麼面對這種副作用:專橫地賜死是一種做法,細心地分析引導也是一種做法。也許我們更習慣前者,因為它不僅是一種傳統習慣,更可以給個人專斷帶來簡單的快感。

有意思的是,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反對超女的要多於擁護超女的。如果這一民調真實準確,那麼不用我們費心,觀眾和市場會用其更為有力的方式下達鳴金令的。

法官斷案需要舉證,而且為了避免冤假錯案,還需要正方反方第三方等多方舉證。對社會和公眾發言,尤其是擁有特定身份和地位的人,不能學習超女想唱就唱而想說就說,更不能把任何事情絕對化。絕對化就是武斷,而武斷難免誤斷。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0: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