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綴石軒詩話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4-20 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綴石軒詩話
   
     亥年殘冬,藍師棣之囑予代撰《二十世紀詩歌史》詩詞部分。受命之後,終日乾乾。都計四萬餘言,閱三載乃畢其功。其猶有未盡之言,則隨掇紙什,拉雜書之,自去歲春暮以迄今日,遂漸蓄積。嘗思詩話一體,向為吾國文藝批評之大宗,西學東漸以來,雖稍抑其勢,型蹙舶病度思浯駛啊貳⒐訟奐盡鍛這質啊貳⑽饈啦洞柿中祿啊分逡翮勻啤F渥猿商逑抵Γ緯⑹漵胂執蹺奶逶眨坑諮梢蜆湃酥琶弧蹲菏啊貳S櫨諤撲蚊嗖輝⒛浚老步岳詞省9適爸凍胍嘧恕S柚凼恢卮什桑鮒厴樂易鏤遙⒃謨謁埂
   
     庚辰初夏,徐晉如於都門
   
   1
   
     譚復生《莽蒼蒼齋詩集》天才卓犖,遠超群儕,一言以蔽之,在明乎詩源。夫詩源者何?生機也,元胎也,聞一多所謂有詩骨者也。「與其死於蜮,孰若死於虎」(《鸚鵡洲吊彌正平》)、「短衣長劍入秦去,亂峰洶湧森如戈」(《秦嶺》),並具及汝偕亡之慨,鄉願人寧有此哉?
   
   2
   
     予所賞稼軒者,彼詞場之詩人耳。但就情感而言,予深推服其「綠樹聽鵜_」,悲涼激越,一挽頹唐風致,然以夫臨於理想論,終不若「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沉著。此真大慈悲、大願心,殊覺詩家說禪,太多喬張致。世但賞其前闋「少年不識愁滋味」,信乎眾庶之滔滔,難與言也。清季以還,獨任公「願替眾生病,稽首禮維摩」境界差似。
   
   3
   
     滄趣樓集《次韻遜敏齋主人落花四首》「返生香豈人間有,除奏通明問碧翁」一聯足壓終卷。翻嫌「委蛻大難求凈土,傷心最是近高樓」太露形容。
   
   4
   
     王靜安先生早年負意氣太甚,后乃悔之。壯歲頗喜倚聲,嘗自矜其詞,謂可與北宋諸家相亞。顧不知有宋一朝,自南渡后樂府方臻大雅。靜安只說一個天然――「除卻天然,欲贈渾無語」,不知人工之可以奪造化也。
   
   5
   
     王國維五古諸作,睥睨千古,當時亦允稱獨步。《冬夜讀山海經感賦》:「兵禍肇蚩尤,本出庶人雄。肆其貪饕心,造作兵與戎。帝受玄女符,始築肩髀封。龍駕俄上仙,顓頊方童蒙。康回怒爭帝,立號為共工。首觸天柱折,乃與西北通。坐令赤縣民,當彼不周風。爾臣何人號相繇,蛇身九首食九州。草則死木枯,嗚尼萬里成澤湖。神禹殺之,其血腥臭不可以生五穀,湮之三仞土三菹。峨峨群帝台,南瞰崑崙虛。偉哉萬世功,微禹吾其魚。黃帝治涿鹿,共工處幽都。古來朔易地,中土同膏腴。如何君與民,仍世恣毒j?帝降洪水一蕩滌,千年剛鹵地無膚。唐堯乃嗟咨,南就冀州居。所以禹任士,不及幽並區。吁嗟乎,敦薨之海涸不波,樂池灰比昆池多,高岸為穀穀為阿,將由人事匪有它。斷鰲鍊石今則那,奈汝共工相繇何!」格調高古,體制儼然,一種清癯剛健之態,w可壓倒淵明。頤和園諸詞聲價重於清翰,不過如《長生殿》、《桃花扇》,雖蒙盛譽,要非詞場本色。蓋王詞欲效梅村,究遜梅村十分之風流。觀堂中年窮治元曲,而絕不涉足歌場,大抵生性不能艷,學力亦難致之。
   
   6
   
     魯迅先生詩作不衫不履,自有無限風流蘊藉。一枝清采,蓮蓬人詠,並可想見為人。翻空妙手,不僅《亥年殘秋偶作》而已。
   
   7
   
     魯迅《贈人》二首:「旱雲如火撲晴江」、「但見奔星勁有聲」,《文鏡密府論》所謂「飛動體」也。其生命力磅礴兩戒之外,充塞天地之間,綿綿然,汩汩然,而無陵人之勢,沛然廣大之中,咭恢執己臀氯籩狻4爍且轡匏┳非笞雜衫硐耄誓苷櫬恕C珊釩裕皇欠拋萑Γ拭坑瀉崢粘鍪饋⒈掣呵嗵熘耄袷兄芷芬
   
   8
   
     元輕白俗,宜罹方家之譏。然元自有情真處,白亦有雅緻處,以視當今詩人,不啻霄壤。古今之辨,不但情志耳。「小康奔向大康門」,足可令泥人失笑,評論家轎窆づ┍
   
   9
   
     紺弩體如麻辣燙,入口眩抻喔剩瞧潿檀Α
   
   10
   
     沈則不浮,郁則不薄,古人先我得之。今讀散宜生集,就中得失,體會尤深。程千帆謂聶氏「滑稽亦自偉」,是何語邪?但滑稽便不自偉。優孟師涓,不聞兼於一人。
   
   11
   
     北荒諸草,托體稍卑,而語多俚俗。乃今人謂為奇巧處,u是其穿鑿處。因知南明以《燕子箋》祀天,鋅傷≈饋
   
   12
   
     南社群公詩,要以黃晦聞節先生稱首。「錯被美人回靨看,不如漂泊滿江南」,望帝春心,引人泣下。雖曰變雅,不啻黃鐘。
   
   13
   
     蘇曼殊句意清淺,但不礙其情真。曼殊清淺處,便是旁人不能到處。天真爛漫,今誰存者?
   
   14
   
     夫詩不於不可不為之時呻吟而出,終無足稱焉。棣之師所謂「一切文學經典都是有病呻吟」者也。柳亞子太熟於詩,直是用韻語說話,故吾先無取焉爾。
   
   15
   
     柳亞子詩非不豪壯,一發無餘,只少無窮蘊藉。
   
   16
   
     同光體制,實開漢詩近代化之先聲。
   
   17
   
     樂府滅然後詩興。故知宗宋者生,宗唐者死。
   
   18
   
     畫工者詩即不工。繪者冀出塵,詩家重入世。如蘇曼殊者臼蝗緇ィ舸鋟蚩晌街浴
   
   19
   
     楊雲史圻自敘行狀,謂「我少年時,聞有詩人我者,則色然怒,今聞之則欣然喜。」余自去秋以來,漸了此意境。
   
   20
   
     楊雲史晚年作《天山曲》,渾非江湖廟堂之憂,已隱具希臘精神。「當年助順辟蒿萊,別有降王壁壘開。一騎香塵烽火熄,明駝輕載美人來。沙場風壓貂裘重,陣雲滿地衣香凍。祁連山月遠相隨,慟哭爺娘走相送。琵琶凄絕一聲聲,大雪紛紛上馬行。一拍哀笳雙淚落,可憐胡語不分明。王頭飲器獻天子,妾心古井從今始。何難一死報君恩,欲報君恩不能死。」純是現代意識。金仲蓀劇作《文姬歸漢》立意略同。雲史早歲尚有《檀青引》,體制、氣魄稍遜《天山曲》,主體意識則遠自不如。
   
   21
   
     丘逢甲題黃遵憲無壁樓聯:「陸沉欲借舟權住,天問翻無壁受呵」,真古今第一傷心語、第一憤慨語也。殆由血書,字字皆碧。
   
   22
   
     丘逢甲詩如程長庚,黃鐘大呂,振聾發聵;陳三立詩如譚鑫培,抑鬱悲涼,凄懷感愴。昔程長庚謂譚鑫培:「我死後,子必獨步,然子為亡國之音也。」散原詩亦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者,然自不失風雅之正。較諸滄海,畢竟未易軒輊耳。
   
   23
   
     或問余何以能致詩人,應曰:「好色而淫,與民同之焉爾。」或問余何為詩,應曰:「詩即有理想之自慰。」
   
   24
   
     今日之西方詩論尚復義、陌生化,以為獨得之密,不知吾國古詩托比興於香草美人、煉奇句於平常語外,並與之隱合;又西方自S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683

主題

2060

帖子

121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18
沙發
nqk1949 發表於 2006-4-22 06:13 | 只看該作者
謝博學家-Blue Ivy 總斑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