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第二屆中國財富論壇各家發言

[複製鏈接]

11

主題

49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塔吉克 發表於 2006-4-18 1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看第二屆中國財富論壇各家發言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財富論壇於2006年4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隆重開幕。有關國家領導人、部委領導、市長、商界名流、經濟學家、管理學家、各行業、各地區傑出企 業家將歡聚一堂,共同就我國「十一五」期間財富機會、政策走向及全球經濟形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
主持人:

  下面請沃爾沃卡車公司亞洲區常務副總裁、大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瑜章先生做報告

吳瑜章:拿來主義是中國財富的積累最好創新手段


謝謝大會的邀請,對於下一步「十一五」期間中國財富的積累給各位與會的代表做一點我們自己,經過十幾年在中國的分析。我們的分析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十一五」計劃里自主創新走強國富民之路。第二部分,拿來主義是最好的創新手段。第三,推進創新程序創新堵漏就是發展,如何使得所漏掉的財富,把漏洞堵住,使我們能夠把這些從一些浪費變成真正的財富。

  對於中國三千年來的國力的強弱做了一個對比的變化,在秦朝的時候,我們是比較強的,在漢代的時候,我們也是比較強的,在唐的時候,我們也是很強的,在宋的時候,特別是南宋相對是比較弱的,在元的時候我們又是很強的,在明的時候,相對來說,在元之後和後來的清也是比較弱的,我們看清的前期我們的國力也是非常強的,在清中期以後我們的國力相對來說走向歷史上三千年來比較弱的階段。

  整個來說,什麼影響了我國國力的強弱?宋、明和清後期我們實行了海禁,不承認先進科技的態度,使得我們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漢、唐、元和清的前期,我們不斷地進行各民族的大融合,積極地對外交流和對外交往頻繁,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力的強弱和開放程度和向別人學習的程度和開放的心態是非常有關係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使我們下一步的發展變得更強,以它作為發展的強國。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融合的以一個核心民族為中心,不斷融合和同化其他民族形成單元性多元化的民族,使得我們大中華民族概念在三千年來不斷地出現,炎黃不斷走向中原,不斷融合。

  三千年來,中國GDP佔世界GDP總量的變化,說明在世界上到底有多強?我們看到,從唐以後,一直到清的中葉之前,我們GDP佔了全球GDP的30%以上,美國在二戰以後曾經達到最高峰達到50%,美國現在佔到25%左右,三千年來,我們很長時間一段時間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從經濟總量上來說,因為我們佔在全球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新中國以後,在新中國建立以前,大約兩百年間,我們的國力從盛迅速轉衰,因為西方的工業革命,而我們從乾隆除了了鐘錶以外,沒有真正形成我們工業革命的改變。使得我們的國力在兩百年間迅速衰落。

  美國和中國的對比,我們會看到我們實行了海禁,實行了閉關自守,錯過了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同期歐洲和美國發展成為世界的強國,我們從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上衰落了下去。由大到強之間,中國的大是沒有人否認的,我們怎麼能變成強,中間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就是叫做富,從大到強之外,我們必須到富,我們的經濟主體只佔世界經濟主體5%左右,我們只能是大,還不能說是富,如果我們想變成強,我們起碼要15%到20%左右。

  「十一五」計劃裡頭的目標,主要的目標除了富裕國家、強大民族、和諧社會、和平崛起,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學習型政黨,最主要的就是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國家怎麼建立,自主創新是強國富民,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拿來主義是最好的創新手段,為什麼這麼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怎樣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創造真正創新型國家,牛頓所說的,我們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是重新發明輪胎和汽車,而是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當年說,就算他做了那麼多發明創造,他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主創新有三大模式,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樣的情況下,以基礎技術創新為主,我們夠不夠富做這樣的創新,除了技術創新更重要是程序的創新,最後一種是最重要的創新模式,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魯迅所說的,拿來主義是最好的,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是成為新宅子。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化不能自成為新文藝。我們要用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合理合法的剽竊是最好的創新的基礎。這些方面應該怎麼做的呢?

  我們向韓日學習是向西方學習的拿來主義的模式,它是引進、消化、吸收、轉化再創新,這是它的模式,日韓不斷向西方學習的成功模式,使得日韓走向非常強的經濟實力。引進、消化、吸收,使得國內產業的升級和企業創新能力的增強。怎麼比呢?我們來看看一些數據,觸目驚心的數據。在每用一塊錢買人家技術和設備的時候,韓日投入七塊錢消化吸收,再投入十塊錢再創新,每買一塊錢投入十七塊錢,我們呢?我們只投入七分錢作為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費用,我們找不到數據,我們說看到韓日在這方面消化吸收再創新上是我們投入的143倍。這樣使得我們就不斷地買東西,不斷過時,再不斷買,而很難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找不到數據看看消化吸收到底花了多少錢。從北京市科委拿到這樣一個數據,北京市歷年技術引進費用和消化吸收費用投入是多少的,開始2000年是兩毛錢,2001年不到一分錢,02年大約一分多一點,03年是八分錢,04年是九分錢,對比韓日十塊錢,北京市低大約一百分,是人家的百分之一。消化吸收再創新是我們最薄弱環節的,我們往往買了,我們並沒有真正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們消化了,我們使用了,我們重新再購買,程序創新是最必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消化吸收再創新是最重要的自主創新模式,特別是對一個國家大,但是不是特別富的時候,拿來主義進行程序創新是最重要的。什麼是程序創新,我們所在的行業比如說物流就是程序創新的過程,首先物流進行創新,為什麼呢你在這個公司,所以你就這麼說,我們看是不是有真正的邏輯和數據進行真正的支撐。

  推進程序創新,堵漏就是發展。在下一步,因為我們已經很大了,相反來說我們的產出很多,我們的製造業非常發達,如何能夠堵住這中間的漏洞變成財富。不需要再創造新的財富,只把漏掉的誰都沒有賺到的錢省下來,變成我們國家,我們企業和我們個人的財富,我認為這才是真正我們下一步發展的中心。

  世界最大的公司沃爾瑪,戴爾,他們對於發明原始創新沒有,申請的專利全部是程序創新,物流專利、供應鏈專利,戴爾是受到所有競爭對手質疑的,人家做了,他拿過來了,他們所懂的,全面物流供應,沃爾瑪是什麼樣,就是賣東西的店,有什麼東西,就是創新,流動之快。快速的經濟增長,商品化大生產與出口為導向,低成本基於低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做得是最好的,比印度強了何止千倍,但是我們物流效率之低,交通運輸的堵塞,燃油與能源高耗、低效,環境成本巨大。在這個環節上,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程序創新,我們看了,中國已經是世界GDP第五位,占著4%左右,我看看我們外資對中國的投入,70%以上集中在製造業,我們所有的進出口和利潤源是實際的物品,不是像人家是服務業、信息、金融,社會有三類,金融、錢流、信息流、物流。我們社會上錢流金融業比咱們發達,信息流,我們主要還是集中在製造業,怎麼回事?

  剛才我也說了,我們以前一直認為日本是進出口很強的國家,實際上日本的進出口佔GDP只有15%到18%,還不上美國,而中國現在的進出口已經佔到GDP的60%到70%,70%多的外資投入集中在實物,進出口主要是實物,90%多。這樣又占著GDP的70%,說明我們對物品流動所需要比別的國家大得多得多得多,我們在這方面重視程度差得遠得遠。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的工廠,我們的流動利用沿海不堪重負,必須往內陸走,利用內陸資源和相對低的人力資源,那就要求流動從內陸到沿海再到全球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實際情況怎麼樣,我們世界4%GDP,消耗各種方面都是大得驚人,甚至像水泥不管47%還是50%,我們的鋼、鐵、鋁消耗都是巨大的。中國經濟像一個巨大的嬰兒,一般的來說是這樣說的,小規模低消耗是它的特點,到青年期間趨於成熟,規模增長、消耗增加,再到成年巨大給末巨大消耗,老年階段保守、規模降低,消耗減少,中國的經濟體大到像成熟的壯年,兩米多高,消耗胃口非常大的,很多功能不具備自己控制。怎麼辦,初級階段規模和消耗已經非常巨大,物流成本過高,阻礙咱們的產品再次持續走向世界。我們研究了一下,中國的平均採購成本低於亞洲,加上物流以後,我們已經接近了亞洲的平均水平。如果我們人的資本再上升的話,我們很快就超過了人家。這是對我們國家競爭力最具挑戰性的一個問題。我們看看美國的物流占著它的GDP8.6%,不斷地下降,隨著經濟高速發展,物流成本效率不斷地提高,美國在它的GDP里,物流成本占著8.6%,中國占的是18.6%。在GDP裡頭,我們有10%GDP是高於美國的,完全花在物流上,物流導致了我們沿海和內陸發展的不平衡,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也研究過,為什麼經濟體和國外的投資,他們說我們不能離開港口一百公里,我們在美國,不會投資在曼哈頓,中國的汽車廠投的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地方,像寶馬和賓士在美國投資會投在哪裡,像密西西比等,我們的腹地甚至西部,在中國的投資業也集中在這些港口,為什麼?我們研究一下,區域發展不平衡。占國土面積和經濟體所佔的比例。大家可以從數據上看得出來,到底平衡怎麼回事,我們一定要說南北平衡發展。

  美國以前製造業集中在東部和中部,怎麼推動整個的發展,現在逐步製造業開始向南部和中間窮的地方發展,也是一樣的過程。我們在鄧小平同志和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兩代領導人下,從改革開放開始一直做了很多這樣的發展,我們一直在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從80年代開始的打開國門到西部開發到2003年開始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到2005年開始的中部崛起和整合東西部優勢,傳遞發展,這些年來,我們分四步說,使得區域間的協調發展,靠什麼促進這樣的協調發展呢?靠流動。我們分析中國的靜態發展和動態發展,八十年代特區建設,九十年代沿海經濟,2000年環渤海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到建設中西部建設東北工業區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平衡。

  為什麼發展物流?從內陸實現東西平衡、南北平衡,加快加寬加大加高層次區域的流動,促進內陸到海洋到全球的平衡,實現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平衡。物流是整個基礎的血液,雖然它不是心臟、大腦,它是血液,血液的顏色是什麼,決定機體再往前發展的能力。

  物流的發展大家認為還挺好,為什麼?你到海港、空港,我們的海流、空流很好,但是我們的管道流動和陸路流動是什麼樣呢?為什麼說物流的發展滯后,制約區域間的協調發展。集裝箱化,港口集裝箱化大於70%,鐵路集裝箱化小於30%,陸路集裝箱化小於5%,沒有有效的連接怎麼平衡發展呢?GDP的18.6%,中國沒有一個行業有這樣的份額,但是大家真知道嗎,你對的企業,你的物流真正那麼重視嗎?還是你關心的倉庫怎麼排放怎麼倒倉庫,倉庫已經不是物流概念了,是存儲的概念,什麼叫以運代存?

  我們的物流現狀是多麼的浪費,我們對於美國、日本、韓國,我們比人家高得多。我們為什麼說堵漏就是發展,如果我們一起把物流間的漏洞堵起來,對我們的社會、GDP、中國的財富是什麼樣的影響?18.6%,美國的8.6%,之間的差異是10%,是什麼樣的概念,一年一萬八千億的財富,沒有被我們任何人賺到,就這樣白白地浪費掉了。怎麼說呢?每個人多付三分之一錢的東西,蔬菜和瓜果,每年我們生產3.6億萬噸的蔬菜瓜果,我們在生產完了以後,流動中損失高達8千萬噸,採摘、儲藏、運輸中損傷8千萬噸,腐爛3千7百萬噸,供養2億人的生活,因為這些也種了田,浪費了國家的土地資源,浪費了很多的資源,發達國家的瓜果蔬菜損失率控制在5%,很奇特,人家的人工比咱們高多了,瓜果蔬菜儲藏很多是人工,為什麼咱們浪費比人家多呢?就是我們沒有程序,別說創新了,我們連程序都沒有了。

  卡車物流。美國什麼都比我們貴,車歸,人貴,油貴,零部件貴,美國是高成本,我們是低成本,肯定美國貴,我們便宜,實際上真測算一下,我們比人家貴得太多了,我們研究了以後,我們的成本比人家還高40%?50%,我們的倒手比人家多,是27次,我們的回報率之低,人家貴人家回報率還高,我們的社會現金流之差,平均美國存貨是7天,我們平均是51天,大家都知道現金流,說明人家一年是52次現金流,我們是7次現金流,這兩個企業競爭,52次現金流流對7次現金流有沒有成的可能?這對社會的損耗和每個企業損耗之大,當你簡單人力資源優勢沒有的時候,你就知道,你的競爭優勢不復存在。

  每一件出口商品,從內陸到港口到海上運輸到美國,內陸運輸占著63%,人家佔7%,多麼可怕的數據。在內陸運輸的浪費是多少的可怕,因為我們大家不真算帳,看到美國貴,中國便宜,對,表面是這樣的,實際上看,我們比人家貴多了,不是貴一點。而這個無效還導致現金流,人家是52次,我們是7次。

  低效率,我們的管理極端的無效,每一部分美國比我們貴,就管理程序上我們無序,所以我們比人家多10%,很簡單,導致了我們的庫存極大,管得再好有什麼用,現金壓在那兒,東西放在那兒一天就有成本,缺少程序創新。

  這麼多同樣的噸公里的運輸,根據不同的程序的創新,我們可以用130萬輛車我們可以用9萬7千輛車,你們出過過,什麼時候覺得卡車擋你路,什麼問題,沒有記得。我問同樣的問題,中國呢?他們就笑,意思是說,只要一上路就擋我路,我們說這就是程序的創新,130萬輛還是9萬7千輛車,從環境和交通堵塞、油,一切一切是什麼樣的概念?請大家注意程序創新。

  我們給大家做過對比,瑞典是一個小國,為什麼它很強?怎麼來的,小並不表示窮弱,大不表示富強。瑞典9百萬人,咱們13億,瑞典4.5萬平方公里,咱們960萬平方公里,瑞典創新能力世界第一,瑞典社會主義化世界第一,社會主義化世界第一,創新能力世界也是第一,我們說GDP世界第八,財富500強企業瑞典有7家,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從富裕國家到強大民族一定要把漏堵度,如果不堵住樓,富裕國家變成弱小的,堵住以後貧窮國家也可以變成強大的。缺少程序創新導致巨大的資源浪費。我們應該減少資源浪費,推進程序創新,實行拿來主義,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為中華民族和平崛起我們大家做共同的努力。 www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6: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