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的老人是否能享受澳洲平和的生活?

[複製鏈接]

129

主題

698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ustralia 發表於 2006-4-6 16: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先謝SAMDONG師兄,借你的標題一用。 [:473:]  [:473:]  [:473:]
再轉2篇比較早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澳中國老人心態複雜
來源:[ 出國在線 ]  

  來自中國大陸、現生活在澳洲的老年人多數心態複雜:在澳洲時想中國,回中國又思澳洲,這裡待上幾個月,那裡住個小半年,幾年過去了,還是在比較、徘徊,安不下心來,結果是處處有家,處處沒家。
  
  在澳洲,來自中國大陸的老年人究竟有多少?近日在悉尼出版的中文雜誌《朋友》第七期稱,有資料顯示有兩萬多人,有的說是3萬多,其實誰也說不清楚,因為來自中國的老人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來探親的,一類是來定居的。
  
  除去探親的不算,定居的中間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已經拿到身份的,人稱「正規軍」;一類是拿著過橋簽證的,人稱「游擊隊」。「游擊隊」是最迷茫的一群,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日盼夜想,不知何日是頭。
  
  即便是拿到身份的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喜歡這裡,愛上澳洲,腳踏實地,安享晚年;另一類是中國、澳洲都喜歡,經常兩頭跑,不知何處安家是好。
  
  李先生夫婦在澳洲好還是中國好的問題上一直搖擺不定,兩頭飛來飛去,在這裡想念上海的小吃,在上海又懷念澳洲的藍天,5年後才下定決心,不再徘徊,以澳洲為家,安居樂業。又是幾年過去了,他們的體會是,要讓子女看得起,要讓社會不嫌棄,首先要自尊自強。
  
  據澳大利亞有關方面統計,在澳的華族老人的平均壽命要比其他民族的老人長10年。澳洲的空氣陽光再加上中國人獨特的飲食結構使得他們多了10年的生命。
  
  如何使這10年過得更健康、更充實呢?李先生說,每個人都應該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運動。有的人喜歡跑步,有的人喜歡游泳,有的人好打太極拳。李先生的愛好是跳舞。他說,進了舞場,有音樂有氣氛,既心情舒暢,又鍛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



孤寂的群體――在澳大利亞的中國老人
(新華網)

  中國人重視天倫之樂,無論是以留學生還是以移民的身份來到澳大利亞,只要工作和生活穩定下來,一般都要接父母來探親、團聚。在移民比較集中的澳大利亞城市裡,人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中國老人。他們在澳大利亞的生活到底如何呢?

寂寞孤獨誰人知

  老蘇的兒子、兒媳在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國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夫婦二人都享受澳大利亞政府提供的豐厚獎學金,生活無憂。求學期間,他們還添了個小寶寶。為了照看小孫子和體味一下澳大利亞生活,老蘇帶著老伴,千里迢迢從中國西北部的一個城市趕到了堪培拉。

  初次出國,一切都是那麼新鮮。看著房前屋后的大片綠地、到處盛開的鮮花、五顏六色的小鳥,呼吸著清新空氣,剛經歷了國內沙塵暴「洗禮」的老蘇夫婦對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讚不絕口。

  然而,幾天的新鮮感過後,夫婦二人覺得生活開始不對勁了。由於不懂英語,他們看不了電視,聽不了廣播,也無法與周圍的人交流,只能翻翻滿是繁體字的中文報紙來解決文化饑渴。

  白天,孫子上幼兒園,兒子、兒媳上學,老蘇夫婦每天面對四面空壁,實在寂寞無聊。不願呆在屋裡,又不會開車,兩人只能在小區里轉悠,每天都要在外面溜達兩三個小時。

  我們和老蘇家住得很近,他們經常找我們來說說話,以解鄉愁。一天,老蘇夫婦轉到我們門前,想進來坐坐,恰巧我們不在,正準備打道回府,突然發現住在我們房子對面的一個老太太從窗戶里拚命揮手,招呼他們過去。兩人進去一看,老太太神情委頓,身上、地上都是嘔吐物。老蘇急忙出去找人。走過幾棟房子,看見一個正在修剪自家草坪的老頭,老蘇上前求助。儘管聽不懂老蘇的話,但看著他焦急的神態和手勢,老頭也明白了些,跟著老蘇來到老太太家,打電話叫來救護車,還通知了老太太的兒女。

  據事後了解,老太太得的是急症,如果搶救不及時,還有生命危險。自從老蘇夫婦救了老太太的性命,這位孤僻的老太太對住在她附近的中國人都變得非常熱情,常常是遠遠地看見我們就揮手問候。

  隨著時間的推移,澳大利亞的自然美景在老蘇眼中越來越普通了,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他想念與老夥伴們在大樹下下棋、在公園裡舞劍、在家門口品嘗小吃的日子。終於,原本打算在澳大利亞呆半年的老蘇夫婦,不到4個月就提前回國了。

  像老蘇夫婦這樣不習慣海外生活,而願意留在故鄉的中國老人不在少數。畢竟老人們在中國已經生活了幾十年,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習慣,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那種寂寞可想而知。

你的生活我不懂

  除了寂寞,中國老年人不願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異國文化的差異而導致的與小輩的矛盾。兩代人的習慣、思維的不同,矛盾是在所難免的,這種矛盾在海外生活中愈發突出,因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已漸漸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而老年人還固守著傳統文化。

  老王夫婦當年用半輩子的積蓄送兒子到澳大利亞攻讀電腦,兒子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奮鬥了四五年,不僅順利完成學業,還找到一份收入不低的工作。

  兒子寫信說他已經買了車和房子,讓老兩口到澳大利亞來享福。在周圍人艷羨的目光下,老王夫婦興沖沖地來到澳大利亞與兒子團圓。看到兒子的新車和大房子,真是高興。

  然而不久,老王得知車和房子都是貸款買的,房子的貸款要20年才能還清,便埋怨兒子說:沒錢日子就應該過仔細些,幹嘛要背債過日子。兒子卻說這叫提前享受生活,還告訴他澳大利亞人一般選擇30年期的貸款,這樣每月可以多有些閑錢出門旅遊、去飯館吃飯。

  最讓老王夫婦不滿意的是兒子已經30多歲了,也不結婚,讓他們享受不到含飴弄孫的樂趣。旁敲側擊了多次,兒子只是裝傻充愣,不予理會。好在沒有多久,兒子帶回一個女孩子。只是兩人沒有結婚,卻同居在一起。傳統的老王對於沒有結婚卻住在一起,實在無法接受。決定和老伴兒一起給兒子做做工作。一天,夫妻二人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兒子和女朋友對他們的廚藝讚不絕口。老王的妻子趁機問兒子打算什麼時候結婚。誰知那個女孩子卻搶先說他們沒有結婚的打算。話不投機,一頓家宴也不歡而散。事後,兒子告訴老爸老媽,在澳大利亞不結婚的人很多。一男一女生活在一起,可能是夫妻,也可能不是,但都被統稱為「同伴」。

  在澳大利亞的很多調查表上,配偶這一欄被「同伴」 兩個字代替。但老王始終堅持男女生活在一起就應該結婚。觀念的差異令老人與小輩的生活中出現不少摩擦,如果短期探親,雙方遷就一下,還可以有段愉快時光。對於移民海外的老人,為避免兩代衝突,選擇獨居是明智之舉。

可憐天下父母心

  在澳大利亞,當地人即使不讀大學,找一份工作並不是件很難的事。由於社會福利高,澳大利亞人靠救濟也能過上很不錯的日子。但在很多中國老人眼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靠讀書而成為「白領」永遠是他們望子成龍最重要的一個內容。這種浸透到血液中的文化,常常成為他們的子女在海外鍥而不捨、不懈奮鬥的一個原因、一種動力。

  在我們居住的小區附近有一家華人雜貨店,一直由一對年輕夫妻打理。一天去買東西時,突然發現站在收款台前的是一位老人。老人白髮蒼蒼,一舉一動卻透著一股書卷氣。

  閑聊中得知,老人是老闆娘的父親,姓楊。老楊來自上海,在國內曾是高級工程師,退休后被一家大公司聘用,繼續發揮餘熱。幾年沒有見到遠嫁澳大利亞的女兒,很是想念,於是決定來看看孩子,順便享享清福。

  到澳大利亞不久,看到女兒女婿每天忙忙碌碌,自己在家裡吃閑飯,於心不忍,就到店裡來幫忙。別看老楊在中國是高級工程師,在雜貨店打工可是外行,加上他不懂英語,收款時,常常不是算錯價錢,就是聽不懂顧客的問題。顧客多時,更是手忙腳亂。老楊說在上海時可沒有想到,到澳大利亞來還要在雜貨店打工。與人閑談時,老楊總是不忘描述上海現在發展得如何快,生活如何改善。

  在澳大利亞,多大年歲都可以讀任何學位的課程,只要是永久居民或加入澳籍,多數專業的課程收費都是象徵性的。老楊的女兒、女婿開個雜貨店,雖然忙點兒,但生活已經很不錯了,有房有車。

  但是老楊卻仍然督促孩子們多讀書、不要滿足現狀。在老父親的鼓勵下,女兒一邊經營雜貨店,一邊繼續在大學里讀書,老闆娘拿到碩士學位已指日可待了。

  在海外生活的中國老人,儘管自己本身就遇到很多困難――環境陌生、語言不通、生活寂寞,但他們仍是儘可能地幫助兒女分憂解難,為他們做家務,照看孩子,甚至打工補貼家用,鼓勵子女努力奮鬥,為了一個更好的明天。

  獨特的文化,或多或少使他們成為獨特的一群。  

歡迎大家積極參加討論!!!  [:468:]  [:468:]  [:468:]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沙發
空手 發表於 2006-4-6 20:09 | 只看該作者
在中國好的,二頭都喜歡,在中國不好的,來了還是會腳踏實地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698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3
 樓主| australia 發表於 2006-4-6 20:22 | 只看該作者
那不好不壞的呢?只怕是佔大多數吧。我有幾個同事,把父母辦過來在這邊幫忙帶孩子,照顧家,雖然也有壓力,但是畢竟輕鬆不少,但不知道老人是否覺得幸福呢?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4
空手 發表於 2006-4-6 20:38 | 只看該作者
象這樣的情況也有不少,有些只是來探親的,好保證二口子能過在外面打工. 真的在這裡辦好身份的老人,還是可以的,因為畢竟有社會福利可以享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698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5
 樓主| australia 發表於 2006-4-6 20:52 | 只看該作者
我聽說,福利要十年後才能享受。是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6
空手 發表於 2006-4-6 21:05 | 只看該作者
一般是拿到PR二年後就可以拿福利. 10后才能享受的,是花錢快辦入境的父母,這是事先約定的. 前者是要排隊的,後者不需要排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40

帖子

38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9
7
長橋翁 發表於 2006-4-6 21:35 | 只看該作者
幹嗎要你我帶著我們的觀點去討論老人的留去?該讓老人們自己去決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主題

241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8
chickenrun8 發表於 2006-4-6 22:18 | 只看該作者
do you know some of those people took subsided prescribtion medicine and sell it back in china? to fund their oversea trip....

such kind of age but still do not have moral, and live like a paraside...  sad!     it is not only among chinese, but those from poor countries.
老霉欽定冥豬是木馬病毒,一旦中了,NGO和普世媒體立馬變身子彈和導彈。。感謝老共89年為中國接種了病毒的疫苗,看看後面的軟腳蟹國家。。就明白了。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698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9
 樓主| australia 發表於 2006-4-7 07:54 | 只看該作者
空手,排隊要等好長時間的,呵呵。。。

長橋翁:「幹嗎要你我帶著我們的觀點去討論老人的留去?該讓老人們自己去決定!」

最終的決定權當然在老人手裡,但討論一下有何不可?再說老人考慮時,肯定會為子女考慮的,那我們也多為老人考慮一下,又有什麼不對?呵呵。。。

「some of those people took subsided prescribtion medicine and sell it back in china?」不會吧,不過據說老人買葯便宜。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主題

241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10
chickenrun8 發表於 2006-4-7 09:37 | 只看該作者
some of those people took subsided prescribtion medicine and sell it back in china.

government even advertising in chinese paper tellin people it is a crime.
老霉欽定冥豬是木馬病毒,一旦中了,NGO和普世媒體立馬變身子彈和導彈。。感謝老共89年為中國接種了病毒的疫苗,看看後面的軟腳蟹國家。。就明白了。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11
空手 發表於 2006-4-7 11:41 | 只看該作者
這還是第一回聽到,...好象沒有什麼意思,澳大利亞對老年人這麼好. 到了我們退休,好壞還是為澳大利亞做過貢獻的,從中國來的老年人,是奔兒女來的,但不管怎麼說還是沒有做過貢獻,白拿錢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主題

241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12
chickenrun8 發表於 2006-4-9 12:17 | 只看該作者
how typical human beings and take for granted habitually....

no wonder the riches is trying to pay less tax as possible, you just cannot save them from hell.
老霉欽定冥豬是木馬病毒,一旦中了,NGO和普世媒體立馬變身子彈和導彈。。感謝老共89年為中國接種了病毒的疫苗,看看後面的軟腳蟹國家。。就明白了。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13
james2000 發表於 2006-4-9 15:15 | 只看該作者
《不管怎麼說還是沒有做過貢獻,白拿錢的. 》

這就是法律!規定的就要實行,不管合理不合理。

而中國往往是規定的可以不實行,需要實行的,是看合理不合理,而合理不合理的結論又因人而異,赫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14
james2000 發表於 2006-4-9 15:34 |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中國老人的下場。。。


乞丐一句話,感動無數中國人



    有個朋友愛吃水爆肚,經常拽著我在哈爾濱的大街小巷尋找回民餐館挨家試吃。後來被他找著一家,就在經緯街上 ,門面不大,衛生條件也讓人不敢恭維,不過爆肚確實做得很地道。一段時間裡,我們經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我們兩個又坐在那個小館里推杯換盞,不是午飯時間,店裡只有我們兩個老回 頭客,飯店小老闆也拎杯啤酒坐我們兩個旁邊閑扯,這是個很慵懶的午後。     
    在我們要第二盤水爆肚的時候,一個老乞丐推門而入

    飯店地處繁華地帶,經常有落魄者和偽裝的落魄者來尋求幫助,我們也都見怪不怪,這家小飯館的小老闆 挺有人情味,每逢有這樣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給兩個,今天也不例外,沒等老人開口,他掏出一塊錢遞了過去。 老人不要,聲音很含混的說不要不要,不要錢,有剩飯給一口就成。

     這令我們很詫異----這是一個真正的「要飯」的,他不要錢。我不由得仔細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還算硬朗,腰挺的很直, 最難得的是一身衣服雖然破舊,但是基本上算乾淨的,這在乞丐當中絕對是很少見的。

    要說要飯要到飯館里是找對了地方,可事實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小飯館做的是回頭客生意,客人吃剩的 東西直接當面倒掉,他們家主食是燒賣,現要現包。小老闆根本就沒有剩飯剩菜給老人,很明顯他也不能給老人來 上這麼一份現要現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這麼不好解決。

     我們的桌上有一屜燒賣,每次來我們都會要上這麼一份,我一口沒吃過,我那哥們也是淺嘗輒止,之所 以要它是一個習慣。這家飯館的服務員很有一套,在你點完菜后,她會隨口問一句:「來幾屜燒賣?」口氣不容置 疑,你會下意識的選擇數量而不能拒絕他們家這個祖傳手藝。
     
    朋友也對這個老人發生了興趣,招呼服務員把這屜小老闆引以為榮的燒賣給老人拿過去,並且讓老人坐在 我們旁邊的桌上吃。沒有外人,小老闆也就不攔著老人坐下,還說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隨便。
     
    老人喃喃的道謝,從隨身的包袱里掏出一個搪瓷茶缸想要點水喝,這個缸子讓我們吃了一驚,班駁的缸體 上一行紅字還可以辨認---獻給最可愛的人!

     我這個哥們是不折不扣的將門之後,他祖父是55年授銜時的少將。
     
    看到這個缸子出現在這麼個老年乞丐手裡讓我們很納悶,朋友遲疑地問老人這缸子哪來的?
     
    老人喃喃的說:「是我的,是我的,是發給我的。」
   
    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朋友說:爺們,你過來坐,你過來坐,咱爺三嘮嘮。老人說不用不用。

    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們桌前,於是就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老爺子,你參過軍?」

     「是呀是呀,當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裡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參加的是哪只部隊啊?」
     
    「新四軍六師,就是後來的華野六縱。」     
    「您還記得你們縱隊司令是誰嗎?」

    「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老人語言含糊不清的念叨起來,我和朋友都默然了---一個來自鄉下的老農顯然不會知道這些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的歷史,這是支我軍歷史上的英雄部隊----孟良崮上,張靈甫被這支部隊擊斃,使該縱隊一戰成名。

    我們給老人夾菜,倒酒,繼續我們的話題------ 「後來還參加了抗美援朝?」     

    「是呀是呀,美國人的飛機厲害呀,我就是在朝鮮受傷后才複員的啊!」
    
    「那您參軍七年應該是幹部了,怎麼是複員呢?」

    「沒有文化啊,當不了幹部。」
    
    看見我們狐疑的神色,老人著起急來:「你們兩個娃不信嗎?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

     老人慌慌地在懷裡摸出一個包得很仔細的小布包打開來,兩個紅色塑料皮的小本,一個是複員軍人證書 ,另一個是二等殘廢軍人證書。老人慢慢捲起左邊的褲管,我看見了一條木腿。
    
    朋友在包里又拿起一張疊的很仔細的白紙打開看,看完后遞給我,默默無語。

     那是一張村委會的介紹信,大意是持該介紹信者為我村複員殘疾軍人,無兒無女,喪失勞動能力,由於 本村財政困難,無力撫養,特准許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協助云云。

    村委會的大印紅的刺眼。我們都被這個事實震驚了,飯店老闆也目瞪口呆,好久他才結結巴巴的對老人說 :「老爺子,再到了吃飯的時候您就上我這來,只要我這飯館開一天,您就......」

    老人打斷他說不,他說他還能走動他就要走,老人說東北人好咧,當年在丹東他就知道東北人好咧。

     我納悶地問老人為什麼在行乞的過程里為什麼不要錢呢? 老人突然盯著我說:「我當過七年兵的,我還是個*員哩,我怎麼能......?」
  
    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看完后,心情沉重!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希望大家能把這帖帖滿全國各地的論壇!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中國現 在還有著這麼一些人!我沒什麼話說,能做的就是轉發一次,僅此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15
空手 發表於 2006-4-9 16:59 | 只看該作者
澳洲定好的規定,做起來就是一視同仁的,可國內的許多規定,甚至是所謂的紅頭文件,執行起來也是看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16
james2000 發表於 2006-4-12 07:13 | 只看該作者
《甚至是所謂的紅頭文件,執行起來也是看人的. 》是什麼意思?

《村委會的大印紅的刺眼。~~~由於 本村財政困難,無力撫養,特准許出外就食,~~~》這不是紅頭文件?執行起來可一點都不含糊,不看人的。空手難道沒看到嗎?赫赫。。。

那個「假如我是真的」去哪裡了?怎麼不來這裡看看?赫赫。。。 [:43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17
allenjsau 發表於 2006-4-12 13:46 | 只看該作者
只因級別不夠,這是村一級的,要是中央和省市級的紅頭文件,這尊敬的可憐老人就不會是這下場了,該是離休老幹部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18
allenjsau 發表於 2006-4-12 13:56 | 只看該作者
另建議australia不要將兩篇文章在一個帖子中發.分開發,便於大家閱讀,也增加你的帖子數.君不見,有些人還專門將一篇文章分成幾段發,以增加自己的帖子數, 是典型的"發帖機器".

還建議斑竹加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19
james2000 發表於 2006-4-12 15:21 | 只看該作者
是啊,否則怎麼會這麼快「爬到」留學海龜(十四級)?

我們這裡快成了《澳洲日報》的分部了,赫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20
空手 發表於 2006-4-12 17:19 | 只看該作者
嗨嗨,JAMES2000不是又喝多了,打醉拳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