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什麽說章立凡無知-是張戎寫「小說」,還是章立凡無知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06-4-7 0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什麽說章立凡無知──是張戎寫「小說」,還是章立凡無知(之二)
2006年4月6日23:37:8(京港台時間) --多維新聞

作者:張朴/有人稱章立凡先生學富五車,或許並不誇張。問題在他過於自負,偏要涉獵不熟悉的領域。這就是什麽他的文章《歷史不是小說家言》,難免出乖露怯,捉襟見肘。

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章立凡連舉三例,用以證明張戎的書不過是文學作品。我已著重反駁了他的頭一例,現在來看第二例:

蔣介石以放紅軍一條生路條件,向斯大林換取兒子蔣經國的回歸。

不錯,這是張戎的結論,是她研究紅軍長征時得出的諸多結論之一。由於這個故事的錯綜複雜,牽涉面廣,加上篇幅所限,我只能做概要的敘述和議論,詳情請看即將問世的《毛澤東:鮮人知的故事》中文版。

要判斷張戎的結論是不是「虛構」,必須先弄清蔣介石是不是有意放走紅軍?

章立凡先生否認這個「有意」,把蔣介石的失敗歸結于軍事指揮失當和對地方軍閥的指揮失靈。而張戎在書中列舉大量事實,在在表明蔣介石是「有意」。我僅以長征初期紅軍通過四道封鎖線例,就足以說明。

紅軍撤出中央蘇區時,首先面臨的是四道封鎖線。

第一道封鎖線由粵軍防守。粵軍陳濟棠曾跟紅軍做過買賣,也跟紅軍談妥,給紅軍讓路。在第二道封鎖線上堵截紅軍的,是堅決反共的將軍何鍵,就是他下令槍殺了毛的第二位夫人楊開慧。紅軍隊伍連綿幾十公里,行動緩慢,很容易挨打。但何鍵讓紅軍安然通過。第三道封鎖線照樣了無戰事。

莫非真的如章立凡先生所說,是蔣介石「對地方軍閥的指揮失靈」?事實上蔣介石早料到粵軍會放走紅軍。當他的侍從室主任晏道剛建議派人去督戰時,蔣介石卻要他別管。同樣,當何鍵讓紅軍通過時,蔣非但沒有因「失職」懲罰他,反而任命何鍵追剿總司令,把守第四道封鎖線。

這道封鎖線設在湖南最大河流湘江的西岸,江上沒有橋,紅軍只能涉水渡河。要消滅紅軍,這裡再合適不過。

紅軍於當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長達三十公里的江段上開始過江,過了四天,沒有受到騷擾。河對岸的堡壘群形同虛設,何鍵的軍隊在附近城裡袖手旁觀。國民黨的飛機在頭上盤旋,只偵察不投彈。

蔣介石呢,他一直在「函電交馳」的行營里「隨時查詢部隊到達位置,計算紅軍實力」。等到包括中共中央在內的四萬紅軍主力渡過湘江后,他才派飛機狂轟濫炸,封鎖了湘江。紅軍後續部隊被切斷在湘江東岸,全部打散,三千多人死亡。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沙發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06-4-7 09:40 | 只看該作者

蔣介石什麽要放走紅軍主力?

蔣介石什麽要放走紅軍主力?

箇中原因蔣介石一生都秘而不宣。但張戎握住了揭秘的鑰匙:蔣介石想一箭三雕。



蔣介石要射的「第一雕」,是藉助紅軍統一西南三省。當時西南三省實際上是獨立王國,四川省更由大大小小的軍閥分別統治。蔣要統一西南,又不希望跟地方軍閥打仗。了達到目的,他把紅軍像羊群一樣趕進貴州,再趕向四川,使這些地方的軍閥由於害怕紅軍落腳,不得不讓中央軍進來幫忙。蔣對秘書陳布雷說:「川、黔、滇三省各自政,共軍入黔我們就可以跟進去,比我們專圖黔而用兵還好。川、滇自救也不能不歡迎我們去,此乃政治上最好的機會。」

蔣的「第二雕」是對蘇聯作姿態。蔣希望跟這個強大的鄰居改善關係,以對付咄咄逼人的日本。中共是靠蘇聯人用金錢和其他方式扶持起來的。蔣要改善關係,最重要的莫過於寬容中共了。

蔣的「第三雕」,是一個更秘密的純私人動機,也就是章立凡先生的第二例:蔣要斯大林釋放在蘇聯做人質的兒子蔣經國。

1925年,15歲的蔣經國去北京上學,幾個月後就被邵力子帶去蘇聯,名義是讀書。邵力子是中共創始人之一,莫斯科埋在國民黨內的紅色代理人(有關邵的情況,我會在本文的第三部分里細說)。當時蘇聯人與國民黨的關係正熱乎,毛澤東正在國民黨里做大官。不像章先生所說的:小蔣自1925年起就成了斯大林手中的人質。

1926年3月,國民黨中的蘇聯顧問索諾維約夫給同僚寫信,商討除掉蔣介石。1927年3月,曾操縱國民黨「一大」的鮑羅廷秘密下令逮捕蔣介石。蔣介石先下了手,4月在上海宣布與共b黨決裂,開始「清黨」。蘇聯人強迫蔣經國公開譴責蔣介石,還聲明他不願回國。從這時起蔣經國才算被扣做人質,儘管蘇聯人從來沒有承認過。

蔣介石直到1931年底才意識到他的兒子成了人質。當時宋慶齡(也是紅色代理人,我會在第三部分里細說)代表莫斯科向蔣介石提議,用蔣經國交換兩名在押的重要蘇聯間諜牛蘭夫婦。蔣介石拒絕了。在\目睽睽下,他即使想做也不敢。隨後幾個月,蔣多次在日記里寫下他「念兒亦甚」的心情,他擔心蔣經國會被「蘇俄殘殺」。他甚至寫道:如果要到他死後蔣經國才能回國,他願意早死!

隨著張戎的深入研究,一條蔣介石要以中共的生存換回兒子的脈絡,逐漸清晰。只是這樁同蘇聯人的交易,不能點破,只能用微妙的方式處理。蔣要削弱紅軍,又不消滅他們,同時也不讓紅軍待在中國的腹心地帶。他要把他們趕到陝北一帶,那裡地廣人稀,中共可以生存,但不會有什麽兵源。後來蔣在會見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使者時,專門談到這一點。

1934年9月,紅軍長征前夕,蔣介石第一次通過外交途徑,正式向蘇聯提出要求釋放蔣經國。由於早在6月就破獲了中共與莫斯科的聯絡電台,蔣介石對紅軍從中央蘇區撤退的計劃,一清二楚。蔣以讓中共輕易突圍的行動,來表示他會莫斯科做些什麽。

12月初,中共穿過最後一道封鎖線,蔣馬上又向莫斯科提出釋放兒子的要求。1935年6月25日,毛澤東與張國燾會師。7月4日,蔣的連襟孔祥熙會見蘇聯大使時說:蔣很想與他兒子團聚。長徵結束時,蔣再一次通過他的親密助手陳立夫向蘇聯要人。蘇聯人每次都以蔣經國自己不願回國理由,加以拒絕。不過蔣介石明白,他兒子是安全的,只是他還得中共做更多的事。

蔣介石每次向蘇聯人要兒子的時間,正好是長征的紅軍經歷了某個重要時刻。難道僅僅是一種巧合?
章立凡先生認張戎只提及事實,卻沒展示「檔案證據」,因此她的結論不可靠。這是一種無知。檔案固然重要,但古往今來,多少見不得人的、心照不宣的暗中交易,會落到白紙黑字上?歷史研究靠的不僅是抄檔案,更要靠研究者的功力,從亂絲中捋頭,在渾水裡識魚。比如你找不到毛澤東要劉少奇死的任何文字記錄,是不是就等於說劉少奇不是毛整死的?

章先生還斷定這樣的交易「不符合蔣的性格」。那麽,什麽是蔣的性格?章先生沒作任何解釋,卻空泛地談什麽政治超人的邏輯,叫作「天下者不顧家」。

這是另一種無知。政治人物從來是千姿百態,性格無不大相徑庭。張戎參閱了大量書籍、資料,還採訪了蔣身邊的人,使她能把握住這個政治人物。蔣介石是個非常傳統的人,對他來說,傳宗接代是極要緊的事。蔣經國是他唯一的親生兒子,是他的繼承人。「無後」是對祖先的罪過,對父母的不孝。孝道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品德,蔣視此人格的中心。蔣介石的失敗也敗在他的性格上。

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我將著重談什麽說邵力子、張治中、衛立煌、胡宗南、宋慶齡等人,是「紅色代理人」。章立凡先生稱之「最離奇的」,也正好表明他「最無知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1: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