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報:百戰百勝的中國將在網路大戰中敗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寬水窄 發表於 2006-4-3 2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倍可親網訊】倍可親(backchina.com)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正由工業時代邁向信息時代。在這個時代里,國家安全的維護不僅取決於傳統的有形疆域,還取決於無形且重要的網路疆界。僅以戰爭的發展為例,正如人們已知的,未來戰爭將不僅在傳統的陸地、海洋以及天空進行,還將在無處不在的「網路空間」打響。而要想進入網路空間展開攻防行動,首先必須擁有打開網路之門的「鑰匙」――域名解析。於是,域名解析做為國家安全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開始凸顯出來。

  「域名解析」,是指計算機專家通過DNS技術在域名和IP地址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係,由解析伺服器來完成將域名轉換成IP地址的任務。

  為什麼非要「域名解析」不行呢?因為計算機並不認識由字母所組成的域名網址,它只能識別由一串數字組成的IP地址。人大腦的記憶容量有限,不可能記住所有要登錄網站的數字IP地址,而由字母組成的域名更方便人們的記憶。至於DNS也並不是什麼複雜的技術,它只是幫助人們方便地找到網站。據計算機專家介紹,如果人們能記住所有網站的IP地址,理論上就不需要DNS技術,也不需要「域名解析」服務。當然,這不可能,因此「域名解析」對網際網路來說至關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域名解析」對一個國家的網際網路雖然如此重要,但目前卻是由美國一家大權獨攬。1998年9月,美國成立的「網際網路域名與地址管理公司」 (ICANN),是目前全球網際網路的最高管理機構,它決定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取捨、網路通信協議的制定、域名和IP地址的分配、域名登記與出售以及相關政策的制定。ICANN號稱非營利性組織,雖然其下設的由各國政府組成的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來自多個國家,但卻沒什麼發言權。美國不僅擁有網路域名的專控權和否決權,還擁有國際網際網路高速公路的主幹線,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支幹線間的通信都要經過美國的主線。


  日漸凸顯的「域名解析」

  美國商務部曾經承諾,一旦ICANN滿足一定條件,美國政府將放棄否決權,並把期限設定在2006年。但是2005年7月1日,美國商務部卻宣布將無限期保留對13台域名根伺服器的監控權。

  目前,在提供「域名解析」的多級伺服器中,處於最頂端的是13台域名根伺服器(rootreservor),均由「網際網路域名與地址管理公司」 (ICANN)統一管理。其中1個為主根伺服器,放置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杜勒斯,由美國VeriSign公司負責運營維護。其餘12個為輔根伺服器,有9 個放置在美國,分別由8個不同的軍事與教育機構運營維護;歐洲有2個,分別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有1個,位於日本。

  能讓任何一個國家從網上「消失」

  從安全形度看,美國控制了「域名解析」的根伺服器,也就控制了相應的所有域名。如果美國不想讓人訪問某些域名,就可以屏蔽掉這些域名,使它們的IP地址無法解析出來,那麼這些域名所指向的網站就相當於從網際網路的世界中消失了。

  據專家介紹,一旦美國想在信息網路空間上懲罰某些國家,比如現在的伊朗,他只要在網際網路網址上刪去目前代表伊朗的域名「.ir」,伊朗就不能與外界通過網際網路進行信息交流了。儘管美國一再聲稱不會破壞這一系統,但在危及自身國家利益的情況下,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其實,美國已經做過類似的「絕事」。2004年4月,由於「.ly」域名癱瘓,導致利比亞從網際網路上消失了3天。據報道,原因是有「兩家」對頂級域名管理權問題發生了分歧。

  美國《華盛頓郵報》曾經報道說,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的一個多月,美國政府曾下令有關機構制定一項針對敵國計算機網路的網路戰計劃,該計劃被稱之為「16號國家安全總統令」。在伊拉克戰爭期間,ICANN曾以伊拉克局勢動蕩為由,終止了其國家頂級域名「.iq」的申請和解析。

  在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統治阿富汗時期,ICANN將「.af」結尾的域名管理權授予了前流亡政府,後來又於2003年轉交給由美國支持的阿富汗過渡政府。

  因此,就目前情況而言,假如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想使某個國家的網際網路陷入癱瘓,使該國無法通過網際網路與外部世界進行正常的信息交流,這在技術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此外,憑藉在域名管理上的特權,美國還可以對其他國家的網路使用情況進行監控。例如,美國可以對某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或科學技術等類別的網站進行流量訪問統計,從中大致分析出該國熱門網站分佈情況和網民的訪問喜好等,由此可制定出諸如「民主化改造方案」等顛覆對方政府的相關計劃等。

  眾國爭相對此說「不」

  隨著網際網路在各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國的域名管理特權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尤如一把始終高懸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引起了許多國家對於本國網際網路安全的重視,一場域名管理權的爭奪戰亦由此上演。

  在這場爭奪戰中,歐盟和以中國為代表的第三世界國家希望美國能將域名管理權交由一個國際組織來管理,如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電信聯盟(ITU)。不過,美國就好像在現實世界中想要充當「世界警察」一樣,在網際網路世界中依然採取了強硬的態度,要求繼續保持其在域名管理上的特權,充當「世界網管」。

  據了解,歐盟此前曾倡議將ICANN總部設在日內瓦,但美國最終沒有同意。此後,應對各方的呼聲,2003年12月,在聯合國組織召開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表示要提出分擔部分網際網路管轄權的提議。

  這次峰會之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宣布成立一個工作小組,用一年時間完成相關調研。安南將根據調研結果從聯合國的角度撰寫一份最終報告,在「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第二階段突尼西亞會議上發表。

  2005 年11月,「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突尼西亞會議開幕前,眾多業內人士都預計歐盟同美國將在這次峰會上就網際網路歸屬權問題攤牌,然而這一情況並沒有發生--美國通過各種渠道的外交努力,使得歐盟沒有在峰會上再次提出設立由各國政府參與的「合作模式」一起管理網際網路的提議,網際網路仍繼續由ICANN管理。在各種外交努力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2005年11月7日美國國務卿賴斯寫給正在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英國外長傑克

372

主題

1288

帖子

734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4
沙發
clilan 發表於 2006-4-3 21:38 | 只看該作者
那聯合國總部也在美國,美國是不是也在必要的時候對某個國家的外交官來個強制「管理」呢?難道分部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中國網民會老老實實地配合美國人嗎?
腳踩在泥土地上,半個身子在工業化進程中,腦袋已置於信息空間――這是中國巨人展示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主題

885

帖子

2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4
3
shiwkcn 發表於 2006-4-3 21:40 | 只看該作者
大國應該要有大局觀。可喜的是中國做的還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4
徽塵 發表於 2006-4-4 09:39 | 只看該作者
網路應是自由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
5
alex666666 發表於 2006-4-5 13:08 | 只看該作者
haha!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