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羅斯最新「滅門」武器:「圓錘」潛射核導彈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6-4-2 0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呂景林

  2005年12月21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北方艦隊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94lU 型)在白令海水下成功發射一枚「布拉瓦」(意譯為「圓錘」,代號-30,北約稱為 SS-NX-30)海基洲際彈道導彈。俄羅斯布拉瓦導彈國家飛行設計試驗委員會主席、海軍副總司令扎哈連科海軍上將親自在核潛艇上指揮此次發射。「圓錘」導彈準確命中6000公里以外遠東堪察加半島庫拉靶場內的靶標。這是該型導彈首次水下發射,也是它在國家飛行設計試驗框架內的第二次發射試驗。

  據稱,俄海軍計劃於2007年將「圓錘」潛射導彈正式裝備北風之神級(955型)第四代新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從而使俄海軍的戰略核遏制能力大幅度提高。

  威攝基石

  前蘇聯解體之前,蘇聯海軍一直處於世界海洋強國之列。除了龐大的水面作戰艦艇作為後盾之外,在數量上佔據優勢的「颱風」 (941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和「德爾塔」-3(667BDR型)、「德爾塔」-4 (667BDRM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成為支撐俄作為世界海洋強國的精神和力量支柱。在前蘇聯解體初期,鑒於經濟嚴重衰退和難以承受龐大軍費開支壓力,俄總統葉利欽實施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裁軍計劃,從而使俄海軍遭受了場災難性的洗劫。截止2003年,俄海軍水面艦艇數量較1985年減少了557艘,俄海軍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數量也由56艘減少到了27艘,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數量減少到了1750枚,其中有50%的潛射洲際彈道導彈過了使用壽命期。

  經過近10年大規模裁軍之後,俄海軍作戰實力急劇下降,其中,波羅的海艦隊作戰實力僅相當於瑞典和芬蘭海軍的50%,黑海艦隊作戰實力僅相當於土耳其海軍的25%。鑒於軍費嚴重短缺和武器裝備得不到維護和保障,俄海軍演習演練數量逐年銳減,在遠離俄海岸的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不僅再也見不到懸掛著俄海軍聖安德烈旗艦艇的身影,而且也見不到時而浮出水面的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蹤跡,從而極大地影響了俄海軍艦艇作戰能力的提高。2004年年初,在俄海軍舉行的大規模戰略首長司令部演習中,俄海軍北方艦隊兩艘「德爾塔」-4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發射SS-N-23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失敗便可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前蘇聯解體不僅使俄地緣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也使俄安全環境發生了惡化。在失去了東歐大片的「緩衝地帶」之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將目光轉向了波羅的海三國和中亞地區,並頻繁舉行各類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面對如此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復甦緩慢的國內經濟狀況,俄推出了「現實核遏制」戰略,即不盲目追求與世界軍事強國在武器裝備數量和人員編製數量上保持均勢,而是積極建立以核武器裝備為主,常規武器裝備為輔的威懾機制。

  2001年3月,普京總統上台後,提出了「走向遠洋和重振海軍」的口號。在繼續奉行「現實核遏制」戰略的前提下,俄國家杜馬先後通過了「俄海軍2010年以前政策要點」和「俄2020年以前海洋理念」。在「俄海軍2010年前政策要點」中,俄海軍強調加快建造新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步伐,以期提高俄海軍戰略核力量的作戰能力。就在通過該要點之後的幾個月,美國總統布希於12月13日宣布,美國將單方面退出1972年與前蘇聯簽署的《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美國單方廢除該條約,實際上打破了30年以來的美俄在核武器上的均勢。為了找回失去的平衡和尊嚴,俄開始大力實施研製進攻性分導式彈道導彈計劃,以期突破美國的 NMD (現已合併為BMD系統)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同時,隨著經濟的緩漫復甦和軍費的逐年增長,俄海軍開始恢復演習演練,俄海軍聖安德烈旗重新飄揚在大洋上空。2004年11月17日,俄總統普京指出:「俄已經研製出一種能夠突破任何國家反彈道導彈系統的先進的武器。」普京的講話就像-顆定時炸彈,立即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而普京所說的先進的武器系統就是2個月前,剛剛完成水下拋射試驗的「圓錘」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

  「圓睡」出籠

  「圓錘」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研製應該追溯到1998年。當時,俄海軍已經開始著手為「颱風」(941型)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研製一種名叫「輕舟」的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根據設計方案要求,「輕舟」的發射重量為100噸,可以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射程為8000~10000公里,該彈裝備了先進的制導系統,以便突破敵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但是,最初的三次試射均以失敗而告終,因此,遭到了俄國防工業委員會的嚴厲斥責。俄國防工業委員會認為,負責研製導彈的馬克耶夫設計局是在拿國家的經費開玩笑。

  當時的俄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立即對此事做出了反應:決定撤銷「輕舟」研製計劃,以公開競標的形式啟動研製「圓錘」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計劃。隨後,有兩個單位參加了競標活動:一個是馬克耶夫設計局,另外一個則是專門為俄戰略火箭部隊研製「白楊」和「白楊」-M型洲際彈道導彈的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

  在招標會上,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首先拿出了自己的競標方案:在借鑒研製「白楊」-M 洲際彈道導彈的經驗基礎上,「圓錘」導彈彈頭的重量將比「輕舟」的輕1/3,射程將與其基本相同,但是,分導式核彈頭的制導性能將超過「輕舟」,能夠突破敵任何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更具有吸引力的:一是,「圓錘」具備通用性,即同一種型號發動機既可以用於陸基,又可以用於海基不同型號的導彈,從而縮短了研製周期和節省研製經費。二是,由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研製的「白楊」和「白楊」-M(北約編號SS-27)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時的成功率極高,在13次試驗過程中,僅僅失敗了1次。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沙發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6-4-2 03:33 | 只看該作者
  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俄國防部委託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研製「圓錘」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與此同時,國防部向紅寶石設計局下達了按照「圓錘」的設計方案,重新設計「北風之神」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任務。儘管從俄國防部拿到了關於研製「圓錘」導彈的合同書,但是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在2000年以前卻沒有拿到一文用於研製的經費。直到2001年3月普京擔任俄總統之後,才獲充足經費。到2004年底,俄海軍「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潛艇在白令海成功地完成了水面和水下拋射「圓錘」導彈模型試驗。2005年9月27日,「德米特里?東斯科伊」在白令海水面,向位於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發射了一枚「圓錘」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並準確地命中了目標。2005年12月21日,在同一地點「德米特里?東斯科伊」在水下成功發射了一枚「圓錘」導彈,並成功命中了目標。

  「圓錘」導彈完全借鑒了「白楊」-M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研製經驗,具有突防能力強和圓概率誤差較小等特點。該導彈與「白楊」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為10000公里。「圓錘」仍然採用三級火箭助推,使用固體燃料作為推進劑。與液體燃料火箭導彈相比,「圓錘」導彈具有更長的待命時間,在接到發射命令后數分鐘之內便可以發射。新導彈的發射重量可能略低於「白楊」,「白楊」導彈的發射重量為47噸,估計「圓錘」的發射重量接近40噸。新導彈的載荷為一枚5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為了能夠突破美國的BMD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俄羅斯在設計彈頭時採取了多項措施,如加裝防輻射及電磁干擾的防護罩,增加誘餌裝置等。另外,俄羅斯還為「圓錘」研製了分導式彈頭,一般可攜帶6枚,如果減少誘餌數量的話,攜帶分導式彈頭的數量可以超過6枚。「圓錘」導彈彈頭段安裝有PBV(post-boost vehicle)助推系統,由它負責控制投放彈頭,這些彈頭通過自帶的慣性導航系統和「格羅納斯」(類似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定位。據俄方稱,彈頭的命中精度達到350米,但令人奇怪的是,這一精度要低於俄羅斯其他先進導彈的精度,如「白楊」的命中精度為21.9米。

  「圓錘」潛射戰略彈道導彈的研製成功,使俄羅斯的戰略核打擊力量大大增強,它克服了「白楊」導彈在發射的初始階段易被美國衛星探測並遭受打擊的缺陷,可以在大洋的任何位置發射,利用潛艇的隱蔽性能,實現突然的攻擊。另外,新導彈的研製時間要比前幾代導彈快了2~3年,這對於俄國內洲際彈道導彈製造業來說應該是個不小的奇迹。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稱,「圓錘」導彈發射成功表明,俄海軍能夠在2007年將其正式裝備到「北風之神」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上,這將使俄海軍戰略遏制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負責此次發射試驗的「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屬於「颱風」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首艇(編號 TK-208),於1981年12月開始裝備前蘇聯海軍北方艦隊,主要目的是與美國「俄亥俄」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相抗衡。儘管它號稱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潛艇,但是該艇的噪音過大、機動性差,命中率低和維護費高等弊端直接影響了作戰能力的發揮。鑒於此,1991年,該艇返回前蘇聯北德文斯克北方機器製造廠,按照94lU型方案進行改裝,並被命名為「德米特里?東斯科伊」,「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潛艇先是接受了「輕舟」導彈的試驗任務,隨後又接受了「圓錘」導彈的試驗任務。此次水下試射成功,為俄海軍為正在研製的「北風之神」潛艇安裝「圓錘」導彈鋪平道路,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北風之神」潛艇將於2007年正式裝備俄海軍。

  北風之神級(955型)第四代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首艇為「尤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3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6-4-2 03:34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按照每艘「北風之神」潛艇裝備16枚「圓錘」導彈(每枚導彈裝備8個分導式彈頭)計算的話,那麼,俄海軍要想擁有1000個彈頭,就必須建造8艘「北風之神」潛艇。如果按照每艘「北風之神」裝備16枚「圓錘」(每枚導彈裝備4個分導式彈頭)計算的話,那麼,俄海軍要想擁有1000個彈頭,就必須建造16艘「北風之神」潛艇。據悉,每枚「圓錘」造價為500萬美元,如果要為「北風之神」裝備100枚導彈的話,至少需要5億多美元的軍費開支,這對於經費捉襟見肘的俄軍來說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此外,「圓錘」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作戰性能,將對提升俄海軍戰略核力量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據俄《生意人報》透露:「截止2010年以前,俄海軍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數量將減少到16艘。」如果「北風之神」潛艇能夠於2007年或提前裝備俄海軍的話,那麼,到2010以前,在俄海軍服役的「北風之神」將為4艘。屆時,「北風之神」將成為俄海軍戰略核力量的棟樑。儘管「圓錘」具備了突防能力強和圓概率誤差小等優點,但是,俄固體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自身所固有的缺點,將對提升俄海軍戰略核力量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眾所周知,在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方面,美海軍全部採用固體燃料推進劑,而俄海軍則以液體燃料推進劑為主。鑒於固體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結構簡單、重量輕和便於儲備保管等因素,前蘇聯從70年代後期開始發展固體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與美海軍固體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相比,俄海軍固體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不僅在研製時間上滯后5~10年,而且在作戰性能上略遜一籌。例如,在射程和發射重量基本相同的條件下,俄海軍SS-N-20固體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重量,要超過美海軍「三叉戟」Ⅳ固體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三分之一,而推力比其要小30% -35%,從而影響了導彈機動性能的提高。此外,在研製時間上,俄海軍SS-N-20導彈要比美海軍「三叉戟」Ⅳ晚了大約5年的時間。固體燃料導彈在俄出現的較晚,作戰性能和作戰使用存在問題,至於採用固體燃料推進劑的「圓錘」的可靠性究竟如何,還有待觀察。

  儘管「白楊」-M型洲際彈道導彈裝備俄軍戰略火箭部隊非常成功,但是在該型導彈基礎上完成改進的「圓錘」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能否克服上述存在的問題,以及俄海軍「北風之神」級第四代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使用該型導彈能否撕破美國的BMD都是一個未知數。

  目前,俄海軍裝備的固體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約佔海軍整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6%。5年之後,隨著「圓錘」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陸續服役,俄海軍裝備的固體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約佔海軍整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35%。如果說「北風之神」潛艇是俄海軍戰略核力量棟樑的話,那麼,「圓錘」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將是俄海軍戰略核力量的基石。「圓錘」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能否撕破美國BMD,人們將拭目以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