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中國來加拿大,今生無奈無奈人生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06-3-31 09: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中國來加拿大,今生無奈無奈人生

文章來源:extract 發表:2006-03-25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俱是無奈,不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乃是天經地義的造愛之產物。

  如何解讀人生,真是浩大的問題。此乃成就了人文科學。其實很簡單。只「無奈」兩字卻透徹地參悟人生。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俱是無奈,不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乃是天經地義的造愛產物;而且歸宿已經規定。那就是死亡。

  由不得自己,得著人生;由不得自己,失卻人生。人生呀,無奈便是沒有選擇。

  人生的無奈,除了沒有選擇;還有什麼?即使面對選擇,卻無法選擇。又是一個無奈。儘管人生是一趟無奈的旅程,可是旅途中不乏聲色犬馬,光怪陸離。一場大馬戲。可謂應有盡有,好像享用自助餐。試問一句:人有自由選擇自己所中意的物件或事件嗎?答曰:沒有。且不說,身外之物,連得自身的感情往何處著落都把握不住呢。人生除了沒有選擇,就是沒法選擇。

  沒有選擇,沒法選擇:真道盡了無奈人生之玄機。謂與不信,這裡,一男一女,兩段時而交織,時而平行的人生,能夠為世人講解這兩字:「無奈」為何物。

  先說她的無奈

  她取名麗莎,來自中國西南。有驚無險的移民經歷,帶出了一段今生無奈的詠嘆調。

  麗莎陪同父母從中國來加拿大,觀瞻妹妹的結婚大典。以中國公民辦理加拿大簽證的事例而論,麗莎可以得著簽證,陪同並不年老的父母一起來加拿大,本是一個異數。這僅是一個開幕。

  麗莎來的時候,有三十幾歲的年齡,有兒子和丈夫留在中國。她從四川成都來。那裡是某項運動的重災區。父母離開的時候,她就留下,申請加拿大的保護。在她一位親戚的引領下,麗莎認識了一位律師,就通過他的服務,開始難民申報程序。

  麗莎的模樣不算出眾,但是嫻靜的外表和聰穎的資質,加在一起,可以打敗一切表面的美麗。這樣說了,麗莎具備引起男人們注意的資本。她原是在中國一家大型無縫鋼管廠管理電腦系統運行的工程師。怪不得吧,秀外慧中。

  因為在辦理難民申報程序中可以打工,麗莎有機會在一家電腦公司做事。憑著掌握的有限幾個英語單詞,她竟然可以同客戶交流,還有生意成交。其中,還拿到興辦電腦學校的大宗訂單。她從中得到意外的傭金。在工作中,麗莎還意外地受到一位來自蒙特里爾的畫商經紀人的青睞,三番五次約她出去吃飯。然而,她愛理不理的姿態引得那位浪漫成性的法國佬後代無從下手。老闆終於出面,勸說麗莎答應出去。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除非那個法國佬後代是不會經營氣氛的急色鬼。再說,麗莎終究單身在外,面臨人生轉折的當口,希望有個肩膀可以依靠。那個法國佬後代,除了浪漫成性,也會侍弄人,願意給她出錢去多倫多大學學習ESL課程,五千元一年哪;還給她零花錢。兩三千元一月,那是從他畫廊的經營開支中支付,名義是請麗莎在畫廊招待華人客戶。

  麗莎不是那種胸大無腦的女人,再說,她並不胸大。她依舊單獨居住,差不多一星期有兩三個晚上與他同去義大利餐廳喝酒用餐;也會在他那裡過夜。這就是麗莎的聰明之處。有距離,才會有美感。其實,這也是她的無奈之處。

  她有丈夫,有兒子。不過,跟那位法國佬後代交往,以及得到他的照顧,並沒有讓她產生負疚感。因為那段婚姻已經死了。不但那段婚姻死了,連她的情感生活也陪葬了。麗莎已經遠離感情世界。她的情念乾枯了;她的情焰湮滅了;她似乎忘記了世上還有情慾和性慾。她麻木了。

  同那個法國佬後代的來往,催醒了麗莎內心的衝動,感覺到自己性和情上的需要。她需要有人愛她,有人需要她。她也需要自己所愛的人,自己所需要的人。面對眼前的那個法國佬後代,麗莎知道他不是。回想那個葬送她初戀,使她成為有孩子的女人的那個中國男人,麗莎唯有惱怨,根本擺不上譜。他也不是。

  麗莎心中確實有一個位置,存著一個模糊的印像。隨著同那個法國佬後代的交往時日漸深,那個印象日益清晰。終於,有一天晚上,麗莎自己嚇了一跳。她醒悟到自己原來暗戀上那位幫她辦理難民申請程序的男人。那天晚上,麗莎讓那個法國佬後代作東請那個男人吃飯,表達謝意。因為麗莎的難民申請批准了。

  那次夜宴在多倫多市南北交集的義大利餐館彙集地進行。麗莎穿上銀紅色的緞料套衫。這是那個法國佬後代送的生日禮物,價格不菲。那幾尺料短小貼身,腰身若隱若現,還齊肩露出兩條胳膊。

  那個男人來了。四方小台一人一邊,分三處坐下。兩個男人對面坐下。麗莎左顧右盼,居中調停。那個男人是華人,一口英語說得比那個在加拿大長大的法國佬後代還流暢,而且音調抑揚自然得體。兩個男人,有酒喝,又有紅衣美人作陪斟酒,真是飛角流觴,神采煥發,都以周郎自詡。就一剎那,麗莎好像嗅到了那個男人的氣味,而且覺得呼吸在那股氣息中很有安全感。

  就在這一剎那,電光火閃般,同那個男人有關的樁樁件件過往的事情都翻現在麗莎眼前,還有他曾經一席席勸援鼓勵的話語在麗莎耳旁響起。處理她個案時,那個男人把握細節的細膩,善於聆聽;又體貼理解麗莎講述時的一些難言之隱。那個男人的工作作風感動過麗莎。勢至這個當口,麗莎觸動了。是他!他應是麗莎的男人。對於這個男人,麗莎有選擇嗎?對於這個男人,麗莎可以選擇嗎?

  再說他的無奈

  他是誰?他取名安迪。安迪有自己的事務所。在多倫多十四年,這一行就幹了十四年。麗莎進入他的服務範圍,因為朋友的介紹。

  麗莎在其表哥引領進入專辟的面談室時,安迪看著麗莎在她表哥高大身材映襯下,顯得那般嬌小,楚楚動人。安迪看著她坐下,眼光不敢抬起的樣子,心裡不由得暗忖,好可憐的羔羊。若是領她去屠宰場,她一定茫然無知呀。定然會乖乖地順從。這時,安迪就暗下決心,要格外細心處理好這個案子。

  安迪處理這類個案,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不緊不慢,按部就班進行。經過幾次面談,安迪看出了個案走向的全景;又通過網路上的研究,個案的背景也浮出水面。麗莎提供的幾項證據在相關網站上都找到印證。安迪心中很有把握。麗莎的個案就等著開庭了。

  在等待開庭的日子裡,麗莎有好幾次來到安迪的事務所,提供新的資料。因此,除了案情上的交流,安迪對麗莎在多倫多的日常生活,有所了解。安迪很驚訝。這位女子的際遇不同於他所接觸過的其他當事人,相差竟那麼大。麗莎不領社會救濟金,並不緊張地為生活張羅。她很有規律地往多倫多大學的ESL班上課。那個 ESL課程不同於社區開辦的ESL班。出入班級的都是國際留學生,都是準備在多倫多大學攻讀學位的佼佼者。

  安迪還從言談中得知,麗莎經常出入雅皮士光顧的燈紅酒綠之處。驚訝歸驚訝,辦案歸辦案。法律工作有明確的紀律,不可進入當事人的個人空間。終於,安迪以為找到答案了。在難民聆訊前幾天,前來為聆訊作準備的幾次面談,麗莎都由一位「鬼佬」陪在身邊。在相互介紹中,安迪知道那人是畫商經紀人,稱作米歇爾。米歇爾的口音告訴人,他是來自法語區的法國佬後代。

  麗莎於常人一樣,害怕出庭作證,害怕還要接受法庭盤問。她流露出「打退堂鼓」的意思。安迪講了不少寬慰的話,端正麗莎的出庭心態。最後,安迪還得運用加拿大式寬慰人的肢體語言,擁抱(HUG)來結束每一次的面談。十分見效,麗莎表現出自信了。安迪給她講話時,麗莎也迎著安迪的眼光,可以對視。

  安迪抓住這個機會,告訴麗莎,在聆訊中,千萬記住要看著向她提問的那位官員,在回答他的問題的時候。安迪還同麗莎進行模擬操練。麗莎開始注視安迪了,也展開了笑容。細心的安迪覺察到,麗莎的驚鴻一瞥中存有小小的間歇,停留在一處。

  尤其,雙方的眼光交織在一起時,那個間歇會長些,也不閃避。

  安迪在最後一次培訓面談結束后,帶了麗莎去移民法庭參觀那個環境。這倒不是安迪給麗莎的特殊待遇。每個難民聆訊個案,在最後一次培訓面談之後,安迪都會帶申報人去走一趟。

  他們到了移民法庭大樓,進入某個空閑的法庭房間。安迪告訴麗莎,哪個位子是她就坐的位子,以及安迪自己就坐的位子;法官的位子,移民部經辦她個案的官員的位子。安迪特別叮囑麗莎,千萬不可面對著旁邊的翻譯員講話。她還得面對著向她發問的官員,不然,她會被認為在講假話而心裡害怕,不敢正視那位官員。安迪還叮囑她,如果心跳得快,就作深呼吸。麗莎在那間空閑的法庭房間里,面對安迪,看著他,挺起胸,做了一次深呼吸。又作了兩次。最後,安迪讓她在她自己的位子里坐一坐,靜一靜心。安迪和麗莎離開那個空閑的房間時,安迪心裡有預感,麗莎的個案會通過。

  安迪一連幾天忙著為麗莎的個案聆訊作準備,對麗莎的所知所聞增多了。麗莎驚鴻一瞥中間歇的眼光停留,麗莎期待他面談結束時那一抱的神色:都令向來以周公瑾宋玉自喻的安迪,工作時有點心猿意馬。

  聆訊進行得很順利。難民聆訊的主審官當庭宣布加拿大接納麗莎,為她提供國際人道主義的庇護。麗莎可以成為加拿大人了。安迪鬆了一口氣,好像從產房中走出的接生大夫,為加拿大母親迎來一條新生命。誰說不是。安迪每次在難民聆訊中,為當事人贏得加拿大人的地位時,都有這樣的感覺。

  麗莎有意讓那個法國佬後代米歇爾設宴謝謝安迪。安迪猶豫了一下,沒有讓太太一起去。那場飯局加上酒,延續了兩個半小時。臨分手時,安迪對麗莎說:「你看來很開心呀。」麗莎回答說:「你看呢?」安迪同米歇爾禮節性的握手道謝后,轉身與麗莎告別。麗莎靜候在旁邊,等安迪靠近,把臉頰湊上去。安迪早已習慣加拿大的禮貌往來,輕輕地吸上一記,順勢在背上,似拍似護地搭了一下。

  安迪走在回家的路上,頭腦有點暈,心口有點漲,喉嚨有點燥。整個人有點莫名興奮。

  安迪的家在多倫多市北區。家裡有太太,一位專業人士,從事機械工程自動化設計。家裡有一孩子,在大學念書,食宿在家。夫妻鵜鶘情深,父母慈嚴孩子孝順。一個完美無缺的家庭。安迪對家庭恪守職責,對太太愛護有加,卻激情不如當初。魚水之歡真是久違了。

  為此,安迪曾經討教過家庭大夫,懷疑自己的功能失序。其實,不然。家庭大夫是安迪近十年的家庭大夫了。他了解安迪的身體機能。他說了一句話:「安迪,你雄風猶在,只 是環境不再啊。」

  說真的,在同麗莎接觸過程中,安迪身上就會升起莫名的興奮。難道潛意識在提醒安迪東山再起的機會。安迪還不能夠解讀體內荷爾蒙發出的信號。安迪的生活很平靜,很安暢。其實,安迪生活在無知無覺的無奈中。

  他們都無奈,又如何?

  麗莎打電話給安迪,約他喝咖啡。安迪知道她有事情同他商量。辦完了難民聆訊以後,他們之間已不再是法律工作界定的關係了。安迪同麗莎已有過好幾次辦公室以外的會面。談論最多的是麗莎在中國的婚姻問題。她要離婚。安迪答應幫她處理這件事。為了保持現存的個人關係,安迪提議,麗莎可以自己出面在安大略省法庭提出離婚申請。安迪幫助她製作法律文件。如果安迪不代理麗莎在法庭提出離婚,他們就可以維持下去兩人之間的個人關係。

  離婚的判決書下來了。安迪為她去法庭辦理離婚證書。麗莎答應安迪在自己家裡等待安迪將文件送去。這是安迪第一次上她家的門。麗莎短短几年,已經置辦了自己的物業。

  她的住處安置在沿YONGE街的新建共管公寓大樓里,15層樓上一套兩居室加太陽房。安迪叩門,麗莎迎他進門。簡潔雅緻的布置,體現了女主人的氣質。麗莎穿著一向簡單。深V領口鑲有蕾絲花邊的黑緞套衫,長袖,袖邊也鑲上蕾絲花邊。靜悄悄的環境,IKEA 款式的擺設,傢具都是簡單的線條,淺色的塗料。

  麗莎默默地在一張兩人沙發中坐下,擺擺手示意安迪在身旁落座。安迪展示那份文件,講解些什麽。麗莎由安迪講解,不插嘴。她由得安迪講完,也不接腔。好長一陣沉默。安迪看她一眼。麗莎也不動。安迪伸過去拿住她的手。她任安迪握著。安迪握著她的手,引她站起來。麗莎順從地站到安迪面前。待兩人的眼光交織在一起時,他們都把對方抱住,緊緊地,靜靜地。安迪將麗莎橫抱在胸前,走去房門洞開的卧室。麗莎將雙臂環繞在安迪的脖項上。卧室里,床居中擺放。安迪輕輕地將麗莎放下在床上,如同將獻祭的羔羊擺上祭壇。麗莎的眼光始終注視在安迪身上,她期待這個時光。

  曾經滄海難為水。麗莎不會再對其他男人發生興趣了。麗莎早就醉心於安迪飄然臨風的行致,以及他在事業上的魄力。可是,麗莎沒有選擇。即使有選擇,也沒法選擇。那將會是腥風血雨的選擇。

  安迪明白,他不敢選擇。冒風險斷送自己也就罷了,可是絕不會那麼簡單。太太受的傷害無法衡量,孩子也許因此自暴自棄。虧欠家人根本不是安迪的作人哲學。可是,他可以虧欠麗莎嗎?在她心目中,只有安迪才是她的良人。麗莎在等他!

  安迪答應麗莎,他將會是她的歸宿。什麼時候?等到萬念俱灰的時候。等到行將就木的時候。那還會有什麼意義呢?他們都無奈,又如何呢?(馮燮堂主)

3

主題

115

帖子

27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7
沙發
zhoujun2006 發表於 2006-4-3 03:59 | 只看該作者
麗莎陪同父母從中國來加拿大,觀瞻妹妹的結婚大典。以中國公民辦理加拿大簽證的事例而論,麗莎可以得著簽證,陪同並不年老的父母一起來加拿大.....然後辦理難民

這個難民是假的嗎?真的有這麼不要臉的嗎?然後也不要國內的婚姻了,當然要找個理由了:"婚姻死了",連為了移民說自已是難民的事都做得出,何況拋棄一個丈夫.總之,這個女人缺少做人的原則,還要去勾引有夫之婦,....還說自已無奈....

MM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15

帖子

27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7
3
zhoujun2006 發表於 2006-4-3 04:32 | 只看該作者
麗莎來的時候,有三十幾歲的年齡,有兒子和丈夫留在中國...不過,跟那位法國佬後代交往,以及得到他的照顧,並沒有讓她產生負疚感。因為那段婚姻已經死了。不但那段婚姻死了,連她的情感生活也陪葬了..

真的嗎?當然啦,申請難民后(尤其是FLG的)好象親人也過不來了吧,當然她也準備放棄了,這樣的女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01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1

積分
26
4
愁容騎士 發表於 2006-4-3 20:12 | 只看該作者
一個無德的女人,遇到一個無良的律師,演繹出來一出無恥,還要說什麼無奈,好可惜無奈這麼好的詞被他們用了.強烈鄙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0: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