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新型艦載武器試驗艦畢N號險情回顧(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3-29 0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03月29日 07:23 中國國防報

[CENTER]
中國海軍970試驗艦畢N號[/CENTER]

  在人民海軍的戰鬥序列中,有一艘肩負特殊使命的戰艦:它不擔負作戰任務,卻常年征戰在硝煙瀰漫的「海戰場」,經受著艦炮轟鳴、導彈烈焰和神秘電磁環境的考驗;它自身並不裝備武器,卻見證著我軍新型艦載武器的發展,海軍艦艇的新型火炮、導彈、雷達等要在這裡經過檢驗后才能上艦。
  它就是以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畢N命名的海軍綜合武器試驗艦。下水以來,「畢N」艦先後保障新武器、專用裝備試驗150餘項,完成了多項重大型號武器的研製、定型試驗任務,催生出一批批海防利器。

  意外,發生在試驗程序啟動之後

  春節前夕,「畢N」艦攜帶新型導彈勇闖冰海,進行嚴寒氣候條件下的發射試驗。
  「5分鐘準備!」發射程序啟動。導彈如箭在弦。突然,主輔機相繼告警。大量碎冰堵塞了艦艇海底閥門,導致冷卻系統循環不暢。主輔機滑油溫度持續上升。艦艇隨時可能失去動力和供電!艦長雷鐘山沉著冷靜地指揮官兵打開海底閥門除冰。滑油溫度開始下降。試驗發射程序繼續執行。
  「發射!」隨著霹靂裂空般的巨響,一枚新型導彈噴著烈焰直刺藍天。頃刻,不斷向天際延伸的濃煙如天女散花般分開:新型導彈成功地將來襲導彈迎頭擊落。萬裏海疆從此又添一柄禦敵利劍!
  試驗程序一旦啟動,就要竭盡全力進行到底。翻開「畢N」艦的《航海日誌》,類似事例不勝枚舉。
  那年,某新型雷達系統試驗要求「畢N」艦跨海區連續航行。100多天的試驗航程還剩2天就要結束,這時意外情況發生了:艦艇左側主機曲柄箱突然冒出濃煙。
  「不好,『拉缸』了!」被稱為故障「一摸准」的輪機班長李紅軍立即判斷為主機活塞故障,俗稱「拉缸」。如不及時處理,缸內溫度會越來越高,一旦爆炸,將危及設備和人員安全。
  對付「拉缸」的辦法是「封缸」,即讓發生故障的那個缸停止運行。這一般要在主機停機狀態下才能進行。然而,此項試驗要求艦艇航行不能中斷,否則數據採集不完整,將功虧一簣!
  「航行中『封缸』!」艦長發令。這是一項高難度的動作,在「畢N」艦上還從沒嘗試過。機電長帶領主機班官兵冒著隨時可能炸缸的危險連續奮戰,終於「封缸」成功。
  「畢N」艦一直保持著試驗所需的航行狀態,一舉創下了海軍史上該型系統試驗數據最全、航程最遠、時間最長、精度最高等多項紀錄。


  探索,為未來海戰場增添勝算

  那年春天,「畢N」艦載著新型導彈,駛向預定海域。

  按照預先的試驗方案,「畢N」艦通過減搖鰭模擬各種海況下的航行狀態。然而,這種搖擺周期的規律性太強,難以檢驗出導彈的真實水平。

  「能不能從試驗方法上作一下改進?」「畢N」艦官兵結合艦艇性能集中攻關,建議用操舵的方式讓艦艇產生不規則搖擺。

  試驗繼續進行。這是挑戰艦艇操作極限的航行:艦艇採用不同的航速,忽而左滿舵,忽而右滿舵,艦體如醉漢般不規則地在大海上前進。巨大的搖晃讓所有參試人員感到驚心動魄。

  茫茫大海上,「畢N」艦以蛇行機動方式向「敵」艦進擊。專家們喜出望外,這正是他們所需要的!

  跟蹤目標!鎖定目標!

  「發射!」指揮員一聲令下,兩枚導彈呼嘯而出……幾分鐘后,「敵」艦濃煙四起!幾個航次下來,試驗結果完全符合導彈研製要求。新型導彈的各項戰術技術指標在近似實戰的背景下得到了全面驗證。

  和平時期,試驗場就是海戰場。「畢N」艦官兵常說的一句話是:試驗場上多一些探索,武器裝備性能就多一些改進,未來戰場就多一份勝算。

  某型導彈研製試驗需要用飛機模擬「敵」目標來驗證導彈攻擊距離、攻擊角度等作戰性能。為保證艦機協同到位,艦領導多次與航空兵部隊溝通,反覆推演,形成了艦機協同試驗方案。在該型導彈不同的研製階段,「畢N」艦克服惡劣海況對協同的影響,準時準點按實戰要求與飛機密切配合。專家依據每次試驗不同的打擊效果,及時對導彈的性能進行改進,使試驗向實戰不斷貼近。

  定型試驗中,「敵」不同類型的導彈、飛機向我艦襲來。「畢N」艦發射新型導彈迎頭攔截,精確命中目標。新型導彈的戰術技術性能得到了準確、全面的考核,一步就跨入戰鬥行列。


  風險,磨礪無畏的海防鑄劍人


  一位將軍說:和平時期,海軍艦艇中風險最大的是「畢N」艦!

  「畢N」艦上常年炮聲隆隆、硝煙瀰漫。試驗高峰期,其發射的導彈和炮彈數以千計。這些武器都是尚未定型的試驗品,風險之大不言而喻。

  那年5月,「畢N」艦第一次執行某新型艦空導彈發射試驗。該導彈發射的方式在我國尚屬首次,是否安全尚需驗證。

  為減少可能的傷亡,他們假想了各種發射失敗的可能,制定了10多種應對預案。

  「畢N」艦的導彈發射筒與駕駛室非常接近。時任艦長趙萬和政委張建軍當時有過一次激烈的爭辯,最終艦長說服了政委:「我們不能同時在駕駛室。萬一我『光榮』了,你來指揮處置!」

  發射進入倒計時。留在駕駛室的趙艦長等人邊操縱艦艇,邊作好應對險情的準備。

  「發射!」導彈一飛衝天。官兵們置身於山崩地裂中。按照預案沉著處置,艦艇一直保持試驗所需的狀態。科研人員獲取了驗證該型導彈寶貴的技術參數。

  利劍刺蒼穹,生死笑談中。一次次風險磨礪著海防鑄劍人,錘鍊出「畢N」艦官兵過硬的心理素質。

  一次,某型導彈雙發齊射試驗,發射已進入不可逆程序,導彈供電系統突然出現故障。劍拔弩張的兩枚導彈已失去控制,一旦炸膛,後果不堪設想!

  「撤離專家!」「啟動應急預案!」「損管隊就位!」……

  時任艦長李萬和臨危不亂,沉著下達命令。全體艦員迅速行動,首先將參試的專家疏散到安全艙室。與導彈僅一板之隔的報房內,三級士官胡乃輝身穿防護衣,手提滅火器,作好應對準備。

  兩個小時,120分鐘,官兵們與死神對峙。險情終於排除。試驗數據錄取設備完好無損!專家們很快分析出了故障原因,完善了導彈設計。

  「危難之時,沒有時間去考慮自己的安危,滿腦子想的就是控制住險情!」採訪中,艦上官兵對記者說。

  「我們是試驗的先鋒,肩負重任奔向試驗靶場,燃起利劍飛馳的火光,築就海防強大的力量……」為試驗中國艦載武器,「畢N」艦又一次踏上新的航程。激越的《畢N艦艦歌》穿透硝煙,響徹海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