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明節習俗、詩詞欣賞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06-4-4 1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清明節習俗、詩詞欣賞

白雲出岫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一向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
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
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
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
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遠山隱在雲霧裡,近樹籠在孤煙前,
小橋流水,愁鴉悲啼,雨洗清秋,風吹哀愁,
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
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凄迷彷徨的畫面。



抬頭偶望,墓地黯然見:
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
一片荒涼,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稀!
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
莫道不銷魂,何處暗香盈袖?



拔凈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
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
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



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
諄諄教誨,猶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
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凄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 牧



嚴冬過去,春風又綠江南。
清明時節,楊柳綻芽,桃花綻開,
小草青青。大氣潔凈,「潔齊清明」。
清明清明,正是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來的氣候和物象特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為什麼「斷魂」呢?

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儘是生死離別處。」
冬後生命的篷勃生長,使人想起逝去的祖宗親友。
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吟詠清明的小詩,
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

可見古往今來,
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
四海相通,古今相通。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
下一代不斷成長,上一共不斷地老朽,
不斷地死亡,這是生物的規律,自然的規律。
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延續。



在這裡我們盡情道出對親人綣綣的思念,
灑下所有的淚,回憶不再是生活的負擔。
在這裡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
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在這裡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
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
援手於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
只要心中有愛,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





[CENTER][B]清 明 祭 祖 古 今 談[/SIZE][/B][/CENTER]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
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

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代,
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 . 嚴延年傳》載,
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

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
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
"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
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
"三月里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
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

唐代杜牧的名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
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

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
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

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
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
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至於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
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
有的稱"前三后三";
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
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
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
清明節因此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

不少海外僑胞、華裔,也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
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自古以來,
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
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
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B]清 明 節 習 俗[/B][/SIZE]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
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
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
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
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
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
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
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 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
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6-4-5 20:45 | 只看該作者
年年讀清明詩詞, 今年讀來另樣滋味.

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諄諄教誨,猶言在耳.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3
laiting275 發表於 2006-4-17 01:26 | 只看該作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有人改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0: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