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外看中國:一本北京戶口不如有錢有權重要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3-28 06: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韓詠紅/文

  從上海過來的兩名同事都說喜歡北京。其中一個同事感嘆道,北京真是文明的好地方!北京人舉止文明、守秩序、還不大聲喧鬧,乘公車、搭地鐵懂得自覺與陌生人保持「安全距離」。

  據說,上海可並非如此,那裡生活節奏緊張,大家走路都像在搶道兒似的,公共場所里人貼著人,你步伐慢了就會被人推開。

  不過,這個同事也補充說,首都街道寬闊,建築密度比上海低,這是北京人能「行有餘裕」,而上海人不能的原因。物質決定精神,不富裕就沒有文明,這點道理在首都經驗里表現得相對透徹。

  北京的文明與北京居民的經濟寬裕水平直接相關。從清朝到民國,能在首都立足的多少有幾分背景 ――京官、八旗子弟、商賈、被安置在皇帝周圍受監督的降臣遺老和開國元勛等等,許多人在皇城裡過著舒服,滋潤的日子。北京話里對男士的尊稱是「爺兒」,所描繪的正是有錢有閑不用幹活的大男人。

  到了現代社會,持有北京戶口的北京人則享有計劃分房的好處。上世紀80年代中國實行最後一撥計劃分房,當年已進入社會工作的北京人,只付出象徵性的費用,就能夠買斷單位分配的房子,將來老了房子還能當家產轉送給子女。

  北京計劃生育管制嚴厲,獨生子女多。有些運氣好點的小北京人,他們同時從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那兒繼承五六處房子。將父母遺下的房子出租,小北京可以一輩子吃喝不愁。

  我在北京生活的時間短,認識的幾個道地北京人確如書里描述的豪爽大方、永遠不急、有點晃晃悠悠。這並不表示北京人愛遲到,反而他們挺準時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時間安排傾向保守,不在有限時間裡擠入太多事情。有時乘計程車遇上交通擁堵心裡正著急,北京司機好意勸導:「那您啊,預留多點時間在路上。」我就想,他們怎麼那麼多時間可以「預留」。

  不過,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古老的北京文明在物質主義的衝擊下開始感到壓力。市場經濟發達,一本北京戶口漸漸不如有錢有權重要,城裡新蓋的高檔商品房被外地人、外國人買去,反而一些北京人當年分配到的房子遭遇政府強制拆遷。調查顯示,最多北京人聚居的南城,其人均收入水平低於全市平均水平。

  銳氣受挫的道地北京人,開始埋怨高樓太多,埋怨車太多,埋怨外來人太多,還埋怨改革開放。走在街上,越來越多滿腹牢騷的北京人。就像一幢幢高樓正改寫北京的天空線一樣,北京的文明也在經歷挑戰。在這些變化中看北京,看到在時代的巨大變化中,每個人都是善良無奈的小老百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2: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