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日韓父母教孩子什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3-19 17: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編者按:不久前,日本兒童教育研究機構Bennese公布了一項針對上海、北京、台北、東京和首爾5城市進行的兒童教育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母親重視藝術培養,日本媽媽注重身體素質,而韓國母親著重智力開發。我們將中日韓三國進行了對比,希望能給家長以啟示。

  日本 孩子練身體

  中日之間在對兒童教育的側重上有著明顯的不同。這在兩國孩子參加的課外活動上體現明顯。雖然兩國家長都捨得花錢送孩子參加課外活動,但上海、北京的家長有60%以上都是將孩子送去學鋼琴或外語,而排在日本孩子課外活動第一位的則是游泳等體育項目,其次才是鋼琴等樂器。

  在平常生活中,日本家長也特別重視對孩子身體素質的培養。日本小孩一般都不怕冷,即使在冬天上體育課,他們還是穿著短袖運動服和短褲,平時也盡量穿得薄些。

  長跑是所有學校冬季早上的活動。記者曾經去一所小學參觀冬季長跑比賽,參加運動的孩子們都穿著短袖運動服,他們不管跑得快慢,都很賣力,尤其是最後一兩個小胖子氣喘吁吁跑著的時候,一旁的老師和同學全都會鼓掌喊加油,直到全體同學都跑完了規定的距離。

  通常來說,在中國的學校里,多數是成績好的孩子最受人喜愛,但在日本,則是體育好的孩子最受同學尊敬。重視孩子的身體素質,全體參加體育活動,已成為日本式育兒的一大特點。(鄧晨)▲

  韓國 家長重智力

  韓國國民大學金淑英教授表示,日本的調查結果確實反映出了韓國家長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願望和做法,他們習慣於從小就在家教小孩學習語言、數學,開發智力。

  韓國大城市中的幼兒園非常重視創造各種硬體和軟體條件,去適應韓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願望,尤其是要體現出對兒童思考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記者曾參觀過首爾的一家幼兒園,那裡的環境布置很家庭化、生活化。那裡的工作人員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

  此外,教室里還設有不同的活動區域,供孩子們自由選擇他們感興趣活動的內容,可以到數學區去學習,到美術區畫畫,還可以在娃娃家、建構區玩,或是到自然角、科學發現角去探索。各個活動區域的布置,完全從幼兒的需要出發,特別有利於孩子們創造能力的培養。

  韓國一位兒科大夫申宜真寫了一本書叫《好媽媽,慢慢來》,在這本書里,作者提出,進行慢速培養就要站在兒童的立場,充分了解兒童的興趣、內心世界、心理特點,以及成長的規律。並且,這本書中體現的思想,正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許多韓國家長的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出發點,即把智力開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沈林)▲

  中國 寶寶多才藝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近期曾做過一項家庭教育調查,結果顯示,0―6歲孩子的家長更重視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比例高達10.6%,而智力開發的比例則只有8.9%。這與日本的調查結果完全一致。

  以上海為例,大大小小的才藝培訓班非常多,調查顯示,基本每個學齡前孩子都會學習至少一門才藝,有的更是多達四五門。目前,僅上海就有鋼琴琴童10萬,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

  記者周末到上海的幾大少年宮轉了轉,發現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好幾個班,而且不在同一個地方,上午在徐家匯學繪畫,可能飯都來不及吃就要趕到靜安區去上舞蹈課。一位在幼兒園工作的老師告訴記者,雖然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東西沒什麼區別,但家長卻在暗暗較勁,參加兩三個培訓班的比比皆是。

  事實上,不僅上海,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存在類似的情況,一些有條件的家長還會花大把的錢,將老師請到家裡進行單獨輔導。一到假期更是誇張,有報道顯示,為了給孩子報個班,家長甚至可以通宵排隊。問起家長為何會如此「賣命」,一位母親的回答應該能夠代表眾多家長的心聲:「我送孩子學鋼琴,一方面是想培養她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長,以後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包蕾萍分析說,中國家長重視幼兒才藝培養,不是純粹為了培養藝術修養,而是更多地考慮了可以量化的價值。或許剛開始,家長的動機是好的,但喜歡用成績來衡量學習效果的習慣,使才藝學習慢慢陷入了考級的怪圈。升學的加分,擇校的優先考慮,也助長了家長對孩子才藝培養的熱情。這實在讓孩子的才藝學習變了味兒。(何楣)▲

  專家點評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包蕾萍博士:中日韓三國媽媽培養孩子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是與其文化、社會等多方面背景相聯繫的。中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競爭激烈,單單通過考大學改變命運在一些大城市已經行不通了,於是家長們開始進入素質教育比拼的新戰場,很多孩子也就因此深陷重重的培訓班之中。

  不過,相一致的是,無論中國還是日本、韓國,兒童的成長都是社會問題的折現,顯示了東方文化的共性,即帶有一定的功利性。雖然側重點可能有所不同,但壓力卻是一樣大,這與西方國家越來越重視個人快樂的發展是有所區別的。

  所以,家長對待孩子的成長應該抱有輕鬆的態度,在生活中發掘出孩子的天分,用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成長。▲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沙發
實話就要實說 發表於 2006-3-20 00:48 | 只看該作者
好帖!

個人覺得中國孩子太辛苦,幾乎沒有玩的時間。

日本孩子太輕鬆,應該增加學習時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06-3-22 19:04 | 只看該作者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近期曾做過一項家庭教育調查,結果顯示,0―6歲孩子的家長更重視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比例高達10.6%,而智力開發的比例則只有8.9%。這與日本的調查結果完全一致。
----------------
日本 孩子練身體
怎麼會與日本的調查結果完全一致?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629

帖子

15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2
4
gikeis 發表於 2006-3-30 11:53 | 只看該作者
[QUOTE=Hanxin]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近期曾做過一項家庭教育調查,結果顯示,0―6歲孩子的家長更重視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比例高達10.6%,而智力開發的比例則只有8.9%。這與日本的調查結果完全一致。
----------------
日本 孩子練身體
怎麼會與日本的調查結果完全一致?[/QUOTE]
經過各方面的調查,上海跟日本完全一致!!嘎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7: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