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的人種之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3-24 0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類根據不同膚色被劃分為三大人種,中國人屬於什麼人種呢?  
  按照人類學家研究,全世界的各種人種都屬於同一物種,有著共同的起源,大約在距今5萬年前,人類體質發展到晚期智人階段。與此同時,世界上的三大人種也基本形成按照人類學家分類,當代中國人屬於蒙古人種的東亞類型和南亞類型。蒙古人種的主要特徵是:體形膚色中等,頭髮直而硬,體毛和鬚髮較少,臉扁平,鼻寬度中等,鼻樑較低,唇厚中等,眼瞼大多有內毗褶且眼角有角度(俗稱蒙古眼),高眼眶,順骨突出,多鏟形門齒,面骨平扁,少體味。  
  中國文明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境內發現的人骨化石全都屬於原始蒙古人種,屬於晚期智人,因此可以說中國的晚期智人是我們的直系祖先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頂,緊靠發現北京直立人的第一地點,曾發現了山頂洞人化石,其中有三個比較完整的頭骨。  
  經著名人類學家魏敦瑞觀察,其中一個男性頭骨在測量上很像某些西歐智人化石,從外形觀察卻應確定為原始蒙古人護;另一個女性頭骨很像美拉尼西亞類型;還有一個女性頭骨則像愛斯基摩人類型。因此,他得出了一個奇怪的推測:這些山頂洞人是由外地遷來的居民,因受到原住當地的蒙古人種的攻擊而絕了種,所以後來的中國人的體質特徵同他們沒有直接的繼承關係。後來的學者重新研究了山頂洞人的三個頭骨.認為魏敦瑞過分地強調了三者的差異而對其共同性估計不足,實際上三者都應代表原始蒙古人種,與中國人、愛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特別相近,是上述幾種人的共同祖先,並不是幾種人聚集到了一個山頂里。  
  山頂洞人就屬於中國的晚期智人,他們的腦量為1300--一1500毫升,在現代人腦量的變異範圍內,腦內動脈支也同現代人接近,說明其智力發達程度已與現代人接近了到了公元前5000年一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時代的中期,中國的北方出現了仰韶文化,它主要分佈在陝西關中、河南大部、山西南部、河北北部和甘肅、青海河套地區,至今已有一千多處遺址被發現,覆蓋了中國文明早期的核心地帶,影響中原大部分後來文化,是中國文明的主千。仰韶文化的居民以蒙古人種的東亞類型為主體,包含一些中亞、南亞因素,是東亞蒙古人種的主體文化。這個時期的古人已開始大規模的村落定居生活。  
  在仰韶文化的各遺址中,村落遺址尤以姜寨最為完整。姜寨遺址建立於公元前4600年----公元前3690年,位於陝西省臨撞縣城北的姜寨,面積為5500平方米,呈圓形,村周圍有寬深都為2米的護村壕,村中央居住區是一個廣場。村落以氏族為組,有5組建築群共100多座房屋,每個氏族有一個大型公房,為中小型房屋所環繞。房屋有地穴、半地穴、平地起建三種,多間房也逐漸流行。房屋多用三合泥鋪地,木骨泥牆。全家以老母親為中心,全家居於中房中,育齡婦女在小房中接待男友,而成年男子平時則住在大公房中,是典型的母系氏族。  
  這時的農業已高度發展。仰韶文化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雖然這裡的氣候乾旱.年降水量較少,但雨水多集中在夏季,有利於抗旱作物的生長。加之這裡的黃土由於風成起因,土壤結構均勻,鬆散,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而且土壤中蘊含著較高的自然肥力。這些條件,就使得這裡種植穀物極易獲得鈴高的收成。原始農業的出現,是人類改造自然所取得的一個巨大成功。文明的產生是與農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的。所以說,仰韶文化莫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生活在仰韶文化時期的古人,無疑是中國人的祖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5: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