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鎮情懷]麗江,已經死了!?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3-19 19: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麗江已經死了!說這句話的是宣科,對,就是那位讓全世界都知道了納西古樂的傳奇人物宣科,74歲的宣科。

  他是對著黑壓壓的聽眾說這番話的。他說,現在居住在麗江古城裡的,80%都是外地人,當地人把鋪面房租給這些外地的生意人,自己搬到遠離麗江的地方,蓋別墅奔小康去了。

  街上的遊人摩肩接踵,午夜都不得消停。店鋪一家緊挨著一家,當地人生活的痕迹需要特意到偏僻的地方才可感。儘管這裡的溫度比許多正被高溫蒸煮的城市低了十多攝氏度,可還是不斷有人下到流淌的泉水中戲水,他們把這從玉龍雪山融化滲透而成的美好流水當洗腳水了。這些遊客同志們或許以為自己花了錢,就擁有了糟蹋的特權,就像一個花錢買春的嫖客,為了夠本,只會折騰,不會憐惜。

  麗江是這樣的熱鬧,可宣科卻說它已死。這句話由誰說出來都沒有由他說出來更讓人心驚肉跳。這讓我想起「發現周庄」的陳逸飛也曾痛苦地說:「我把周庄給害了。」

  都市裡的人們來到古城古鎮,本為尋找古老的流風餘韻,我們奔著那原汁原味來,一不留神卻因為太熱烈的追捧和精明擠走了原住民,在別人的庭院里反客為主,把那裡變成外鄉人互相討價還價的集市。

  聽宣科們的納西古樂,聽那些鬍子白白的老先生用一千多年前的旋律吟唱「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眼裡止不住一陣陣的泛潮,那是一個亡國之君的哀音,是快要被我們這些來自文明中心地帶的漢人遺忘近盡的遺響,卻拜託一個從來不曾強悍、尚文不尚武、柔情溫順的民族保存了下來。

  我在喪家的門楣上看到「除服」兩個字,看來,這家的老人過世已經三年,後人守孝三年期滿了,我又在另一個人家的門上看到「於歸」二字,知道這家的閨女剛剛嫁為人婦。「除服」、「於歸」這些字眼除了一個學中文的人,大概已經沒有幾個人知道它的意思了吧?感謝麗江,感謝這個熱愛「天雨流芳」(納西話「讀書去吧」的音譯)的民族提醒了我們,我們原來真的是出生在一個詩禮的國度,我們的文化曾經這樣的典雅精緻,我們的漢字漢音是這樣的美好。

  於是,腦子裡老是響著一句話「禮失而求諸野」!

  老房子、老禮數、老規矩、老味道在一個邊城被保存了下來,是因為這裡不那麼發達,不那麼開放,不那麼「與時俱進」,是因為這裡的人們依然認定這些老的舊的東西是有價值的,而這些老舊的東西在它的原創地,已經被翻來覆去地反思、批判、揚棄了不知道有多少個回合,那裡的人們甚至把它當做撲向現代化的負累,必欲除之而後快。而今,自以為現代化了的人們又反過來對這份古和舊趨之若鶩,迅速把麗江變成一個熱得不能再熱的旅遊焦點。

  沒有所謂的商業炒作,這些古老的東西不可能被更多的人注意到它的價值。就像納西古樂,如果沒有宣科亦莊亦諧的「脫口秀」,如果沒有他合於市場營銷法則的推廣(包括利用一些政治人物作為招徠),究竟會有多少人知道它,走進它?被火熱的現代生活鼓噪的當地年輕人還願意學習和繼承這一門古老的技藝嗎?

  可是,宣科哀嘆道:麗江已經死了!

  確實,在無兵禍、無天災的時代,異化和毀滅一種古老文化沒有什麼比市場經濟、商業遊戲更有力、更徹底。

  一個美麗的原鄉,被發現了、被熱愛了,被越來越多的人熱愛了、被毀壞了、被拋棄了。這是一個神奇的弔詭,荒唐又合乎邏輯。在得失、成敗、存亡、絕續的兩端,一定有一個最合適的區間,只是它的彈性很小,需要我們小心保持一種平衡。

  保持這種平衡是一種藝術,或許還是一個很玄的哲學命題。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震驚的70碼。

8

主題

188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47
沙發
zhang-xx 發表於 2006-3-19 21:50 | 只看該作者
他們把這從玉龍雪山融化滲透而成的美好流水當洗腳水了。這些遊客同志們或許以為自己花了錢,就擁有了糟蹋的特權,就像一個花錢買春的嫖客,為了夠本,只會折騰,不會憐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3
小魔女 發表於 2006-3-21 14:01 | 只看該作者
保持這種平衡是一種藝術,或許還是一個很玄的哲學命題。

國內一些美好的景點正在逐漸消亡,對於後人來講是個非常大的損失!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3

主題

2498

帖子

95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7
4
膽小鬼 發表於 2006-3-21 17:20 | 只看該作者
無語 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8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1

積分
10
5
lonestar 發表於 2006-3-22 13:02 | 只看該作者
sigh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264

帖子

7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73
6
櫻揚清霜 發表於 2006-3-23 15:27 | 只看該作者
去了麗江古鎮,去了束河古鎮,那裡在趨向商業化.可是那裡的納西人還是蠻古樸的.

多走走,多看看,尤其是少數民族的地方,有震撼也有遺憾.當看到那十來歲的娃子成為家中支柱,看到那一個個輟學的娃子擠過來乞討的只是那一株筆.

當一個事物成熟了,相信它不會死去.當大家旅遊的時候,懂得去保護,那美麗的事物會消逝嗎?當爬玉龍雪山的時候,我沿途的拾起了很多的塑料瓶,可是實在太多太多,而更多的人只知道丟棄.哀怨是沒有效果的,行動與保護才是重要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