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州傳世珍寶[33p]

[複製鏈接]

683

主題

2060

帖子

121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1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qk1949 發表於 2006-3-21 13: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神州傳世珍寶[33p]

  玉獸面紋圭

  玉獸面紋圭,長21.8cm,寬5.5cm,厚0.9cm。

  玉料表面經染色呈漆黑色,器身扁而長,一端略寬,有刃,另一端有一孔。圭兩面皆有紋飾,一面中部為陰線獸面紋,獸面的上、下方分別飾陰線繩紋及成組的凸線,另一面的主體紋飾同前一面大體相同,下方有一組凸線構成的變形獸面紋。目前為止,考古發掘中尚未發現有類似凸線紋飾的玉圭,對這件玉圭的製造年代,學者多有推測,一些學者認為,玉圭應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作品。

  

  玉鷹攫人首佩

  玉鷹攫人首佩,長9.1cm,寬5.2cm,厚2.9cm。

  

  玉花斑弧刃斧

  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時代含山文化,長23.7cm,寬8.7cm。

  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並有較多的自然紋理而形成暗花。斧為長條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狀,斧頂略窄,近頂部有一圓孔。

  

  玉刻圖長方形板

  玉刻圖長方形板,新石器時代含山文化,長11.4cm,寬8.3cm,厚0.7cm。

  

  玉立人

  玉立人,高9.6cm,肩寬2.3cm,厚0.8cm。新石器時代含山文化。

  

  玉雙虎首璜

  玉雙虎首璜,長11.9cm,厚0.4cm。新石器時代含山文化。

  璜為較窄的弧形,近於半圓,中部厚,邊緣略薄。璜兩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陰線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極誇張,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繩系掛。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徵明確,說明在新石器時代虎與人關係之密切,在社會生活中已出現對虎的崇拜,這對於了解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新石器時期人們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動物崇拜非常重要。

  此璜為1987年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墓葬出土。

  

  玉環

  玉環,外徑9cm,孔徑6.2cm,厚1.3cm。新石器時代含山文化。

  此玉環為1987年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墓葬出土。

  

  玉勺

  玉勺,長16.5cm。新石器時代含山文化。

  此玉勺為1987年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墓葬出土。

  

  玉馬蹄形器

  玉馬蹄形器,高9.5cm,上口9-7.1cm。下口6.9-5.5cm。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玉獸形i

  玉獸形i,高15.4cm,寬10.5cm,厚4.5cm。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i以青黃色玉料制,表面有多處色斑。整體為環形,一側有一開口,未斷開。開口一端為獸首,另一端為獸尾,獸身屈而成環,頸部有二小孔。

  

  玉鷹

  玉鷹,高2.5cm,寬4.6cm,厚0.4cm。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玉鷹為青黃色玉材制,片狀,腹部略厚,腹前用陰線界出鷹爪,頭部凸起,嘴尖,雙翅較薄,尾寬,尾及翅上有陰線羽紋。鷹背部有對穿的孔,可穿繫繩。

  

  大玉龍

  大玉龍,曲長60cm,直徑2.2-2.4cm。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其玉料為淡綠色老岫岩玉。龍體較粗大,捲曲,呈倒「C」形,長吻微翹起,有圓鼻孔二,雙目橄欖形凸起,頭頂至頸背有長鬣后披,末端翹起,額及顎下有陰刻棱形網紋。龍軀光素扁圓,背部有一鑽孔,可繫繩穿掛。

  此玉龍因其吻前伸,前端凸且翹,因此又有人稱之為玉豬龍。這是早期氏族藝術的代表作,屬紅山文化。其造型誇張、奇特,兼具寫實與抽象手法,結構雖簡潔,卻滿盈著生命力,質樸而粗獷,可能是某部族的圖騰。

  

  玉獸面紋嵌飾

  玉獸面紋嵌飾,高3.2cm,寬4.8cm,厚0.7cm。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此器為傳世古玉,表面紋飾較模糊,有較大面積的赭色斑。器近似梯形,凸面,頂端上凸,中線兩側向後折,上下折角的角度不同。嵌飾正面為淺浮雕獸面紋,重點表現獸的環形雙眼及闊嘴。獸面兩側飾前肢,短小,帶爪足。獸面及獸肢上飾細密的陰線回紋。飾件背面有4組通孔,每組孔由兩個斜孔對接而成,孔中可穿繩。

  據分析,作品原系嵌於柱形器的角部,3件或4件為一組,這樣的柱形器可能是玉琮之類的器物。

  

  玉神人紋多節琮

  玉神人紋多節琮,高32.1cm,孔徑6.3-7.2cm。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琮呈外方內圓的柱形,上寬下窄,中心有圓孔,上下相通。玉料深褐黃色,局部有黃白沁斑。

  

  三孔玉刀

  三孔玉刀,長49.1cm,寬5.9cm,厚約0.1cm。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

  

  玉三孔鏟

  玉三孔鏟,長27cm,寬16cm,厚0.8cm。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

  鏟為梯形,青黃色玉料,有較重的赭色斑。片狀,寬端有刃,刃自兩面磨出,窄端中部有一孔,旁有二孔。鏟的表面光滑,造型規整,邊線平直,表現出較好的加工技術。

  據山東大學劉敦願教授介紹,20世紀30年代,山東省日照縣兩城鎮的中醫劉述p先生得到了同埋一坑的5件玉器,三孔鏟即其中的一件,於1957年入藏故宮博物院。

  此玉鏟製造精緻,無砍砸使用痕迹,是龍山文化時期的玉禮器。

  

  玉人獸複合佩

  玉人獸複合佩,高8.2cm,寬4cm,厚0.6cm。

  佩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白色斑,片狀,鏤雕人獸複合圖案。佩上部為人首,較大,頭部飾一周繩索紋並飾雙鳥形冠,長發后披,於兩耳側外卷,耳下有佩環。佩下部為獸首,短而寬,呈橫向的條狀,獸嘴略寬,眼為孔洞形。佩中部為鏤雕的人身與獸身,相互交錯,不易分別。

  

  玉璜

  玉璜,高5.2cm,長10.6cm,厚0.3cm。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

  

  夏商周

  玉龍形"勒玉"(勒上玉下,一個字,下同,樓主注)

  玉龍形"勒玉",商,高2.3cm,長6.5cm,寬2.5cm。

  

  玉弦紋環

  玉弦紋環,商,外徑12.1cm,孔徑6.7cm,厚1.4cm。

  環因受沁蝕成雞骨白色,圓形,中心有一圓孔,兩面各飾相同的弦紋3圈,近孔處有一圈環形凸脊。

  這類器物最早見於新石器時期,至商代仍有延續。以前曾被定名為乳環,推斷其為女性乳房飾物。近年根據考古發掘,始知它是戴在手腕上的飾物。

  

  玉蟬形出牙環

  玉蟬形出牙環,商,外徑10.5cm,孔徑3.3cm,厚0.4cm。

  環玉質較雜,大體為白色。圓片狀,肉、好等徑。外沿有三個順時針方向且等距的蟬形出廓雕。此環造型樸拙,刀法簡練,俗稱璇璣式環。

  

  玉牛形"勒玉"

  (一個字,勒上玉下,音勒,樓主注,下同)

  玉牛形,商,長4.8cm,孔徑0.9cm。

  

  玉獸面紋s

  玉獸面紋s,商,高3.2cm,直徑2.8cm。

  

  玉獸首飾件

  玉獸首飾件,商,長4.5cm,寬2.6cm,厚1.5cm。清宮舊藏。

  與此玉飾件類似的一件作品出土于山東滕縣前掌大遺址,但凸雕的獸首已失。此件玉獸首飾件是目前發現的同類器中最完整的一件,且發現得較早,對研究此類玉飾的圖案內容、使用方式和加工工藝都有重要意義。

  

  玉龍鳳紋柄形器

  玉龍鳳紋柄形器,西周,長17.1cm,寬3.7cm,厚0.7cm。

  玉制柄型器始見於二里頭文化,商到西周繼續沿用,惟西周的紋飾最為精美,雕工手法多樣,刀法有力,線條圓潤,紋飾清晰。其下端一般都有寬榫,可作器之柄或安接它器,確切用途尚需進一步考證。

  

  春秋

  玉虺龍紋沖牙

  玉虺龍紋沖牙,春秋,長7.4cm,端寬1.5cm,厚0.3cm。

  

  玉飾紋卧虎

  玉飾紋卧虎,春秋中期,長7.7cm,寬2.2cm,厚0.3cm。清宮舊藏。

  

  玉龍紋璜

  玉龍紋璜,春秋晚期,長9.3cm,璜面最寬6.3cm,厚0.3cm。

  

  戰國

  玉勾雲紋燈

  玉勾雲紋燈,戰國,高12.8cm,盤徑10.2cm,足徑5.9cm。

  燈白玉質,有赭色沁。燈盤中心凸雕一五瓣團花為燈芯座。盤外壁和燈柱上部飾勾雲紋,內壁及燈柱下部飾勾連雲紋,底座飾柿蒂紋。

  。目前所知,此燈為孤品。

  

  玉鏤雕龍形佩

  玉鏤雕龍形佩,戰國,長21.4cm,寬10.9cm,厚0.9cm。

  

  玉扭絲紋瑗

  玉扭絲紋瑗,戰國,直徑8.3cm,厚0.3cm。清宮舊藏。

  

  玉鏤雕螭龍合璧

  玉鏤雕螭龍合璧,戰國,直徑11cm。清宮舊藏。

  

  玉鏤雕雙鳳式璜

  玉鏤雕雙鳳式璜,戰國,長13.7cm,高6.2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長豐縣柳公鄉2號墓出土。

  

  玉雲紋劍首

  玉雲紋劍首,戰國,外徑5.3cm,厚0.7cm。清宮舊藏。

  

3907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1976
沙發
不解風情 發表於 2006-3-21 15:5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49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248
3
純子 發表於 2006-3-21 18:38 | 只看該作者
傳世珍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