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郎咸平節目被封台前幕後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06-3-21 1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郎咸平在上海第一財經主持的《財經郎閑評》電視節目一直好評如潮,但最近被上海市委宣傳部叫停。郎咸平在節目中以詞鋒犀利、見解大膽的話題「得罪」不少人,並引發一場改革反思的大討論,導致有關部門不滿。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在上海第一財經主持的《財經郎閑評》電視節目一直好評如潮。不過,這個連續一年半不間斷的純財經節目最近停播了,不少觀眾在預定的時間打開電視機,再也看不到郎咸平架著眼鏡侃侃而談的模樣,再也聽不到郎咸平揭露時弊的辛辣批評。有人在網上四處發貼詢問:請問《財經郎閑評》的播放時間有何改動t

在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網路中,第一財經的頻道介紹欄目依然掛著《財經郎閑評》的節目介紹,郎咸平那張大頭照和招牌笑容還是那樣燦爛。介紹說,「《財經郎閑評》是第一財經的全新財經脫口秀節目。由香港著名經濟學教授郎咸平主持,以閑話家常的方式為觀眾評說當前最搶眼的、但又意想不到會在電視中看到的財經事件或話題」,並強調,「該節目不僅追求深度、新聞性,更注重好看、好聽,整個節目氣氛是愉悅而輕鬆的,話題是大眾化且嚴肅的」。但這個每周播出一次的黃金節目,自三月份起停播了。這個節目從二零零四年七月開播以來,每星期日晚上播出,隔周六回放,總播出約八十多集。

這個「大眾化且嚴肅的」節目突然被腰斬,多少令大眾有些驚奇及感到問題「嚴肅」。亞洲周刊致電上海第一財經總導播金唯一詢問停播的原因,金唯一回答說:「我們已經公布了,按規定主持人都要上崗證。」據了解,所謂的上崗證是央視對主持人的標準普通話的要求。觀眾都看出,半年多前,第一財經為避免授人話柄,另外安排了一位女主持,在節目中郎咸平是改以嘉賓身份出現的。金唯一表示,有關停播的通知是主管部門發出的,他不願意對該節目播出以來的收視效果作評價。當被問到「如果郎咸平不擔任主持,仍做嘉賓行嗎」t金唯一遲疑了一下說:「當然可以,只要有合適的內容。」

亞洲周刊獲悉,停播郎咸平的節目是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發出的通知,而且要趕在北京召開兩會前「解決」,停播《財經郎閑評》的理由自然不會是他的普通話太普通。知情人士告訴亞洲周刊,兩會期間是敏感時期,而郎咸平以詞鋒犀利、見解大膽的話題,如「長虹巨虧」、宇通集團九天大變臉、批評股權分置等等議題,「得罪」了不少人。加上郎咸平批評國企改造令國有資產流失的言論引發「郎顧」(顧雛軍)之爭,引發中國一場改革反思的大討論,討論在京城異常激烈。知情人士表示,「上海不想為這樣的爭論開闢一個戰場,只有犧牲郎咸平了」。

郎咸平表態支持改革

今年以來,堅持改革派與保守派的爭論越演越烈,儘管郎咸平在多個場合表示支持改革,與改革的保守派劃清界線,但有人還是將郎咸平視為否定市場經濟的保守派。農曆新年過後,郎咸平針對日見激烈的改革爭議,再次撰寫《改革路徑應重新定》長文,打正旗號支持改革,指出:「最近網上有大量的文章討論改革的話題,但是我認為討論方向有點偏差,甚至有人會無限上綱地提出我反對改革的說法。我必須明確地指出,改革本身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我們整個社會包括我在內沒有人會反對改革,但是我想明確地指出--改革路徑的選擇才應該是目前討論的焦點。」儘管如此,郎咸平的節目還是被停了。

《財經郎閑評》不僅由名牌主持,也時常請來海內外的著名企業家和學者作為嘉賓,中國企業家王石、馮倫、台灣著名經濟學家李紀珠、渣打銀行的董事長等都是該節目的座上客。知名的《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德國《鏡報》都作過報道,一些國家駐上海的總領事都有領略郎咸平在主持該節目時的風。《財經郎閑評》在國際上產生影響,實際上已是一個國際品牌。

據央視系統的收視調查公司的調查,《財經郎閑評》節目開播三個月,收視已躍上一點五,有時比一些誤樂及體育節目還高,頻頻躋身上海有線電視節目收視率排行前三名,有時還排名第一。在郎咸平主持下的財經節目成為時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上海女性有三個新時尚: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包、戴卡地亞(Cartier)手錶、看《財經郎閑評》」。上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記者接受亞洲周刊訪問時坦誠每周必看《財經郎閑評》,周圍亦有一批女性朋友是這個節目的愛好者。她毫不掩飾地稱讚郎咸平形象迷人,「些許花白的頭髮有歲月的痕迹,但也更顯權威的魅力,他屬於學者、智者、靚者,不少知識女性喜歡」。

有觀眾指,《財經郎閑評》很通俗的分析評論,類似《李敖有話說》脫口秀節目。這位女記者卻並不完全認同,她認為,郎咸平是講財經,其學術性、專業性及說理性更勝李敖。「這個節目停播,損失最大的應該是觀眾,郎咸平以數字說話,案例剖析,每次節目都好像在上MBA的課程,少了郎咸平,上海觀眾的知情權受損。」這位郎咸平的「粉絲」最後還加一句:「我不認為郎教授的普通話有什麼問題。」

其實,受損的還不僅僅是上海的觀眾,《財經郎閑評》節目在江浙,甚至江西電視台都有轉播。一位外地網民在他自己的博客網站上寫道:「有段時間,上海第一財經每周五的《財經郎閑評》成了必看節目。郎氏真實嚴謹的治學風格、犀利的觀點和拳拳社會良知,令人追慕。還曾特地發e-mail給該欄目組,譽之為財經界的Discovery。好久沒看電視了,今天抽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在MSN財經上將《財經郎閑評》的錄像差不多看了個遍。」但這位「郎迷」如此的財經享受,因郎咸平節目遭停播而中止了。

上海嚴義明律師事務所創辦人嚴義明律師去年批評科龍前董事長顧雛軍涉嫌犯法,並提出罷免。嚴義明曾經作為嘉賓上了郎咸平的節目,聽說郎的節目遭停播,連連說:「上海這樣的聲音太少了。」他指出,郎咸平提出的批評比較尖銳,但良藥苦口,「雖然在有些觀點上我們還並不完全一致,但至少郎教授講了事實,有公正性亦有利社會進步」。

有人說,郎咸平就像「皇帝的新衣」裡面的小孩,天真地說出了眾人不願也不敢說出的事實。上海證券分析師梁靈久指出,郎咸平主持財經節目,他的話語風格、語徑與其它主持人不一樣,敢於對商榷的問題提出自己獨特的觀點,這是一個評論有深度、視角有廣度的節目,代表了一種聲音。在財經多元化的趨勢下,評論、分析多元化,多種聲音不是壞事,「這樣的財經評論,總比現在一些下三流的電視劇充斥市場要好得多,封掉太可惜」。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毛澤東的一句名言,上海要繼續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領路人,就要海納百川,允許百家爭鳴。如果停播郎咸平的節目,真的如金唯一所言僅僅是他的普通話出格而非言論出格,那既然郎咸平可以用他的普通話做嘉賓,《財經郎閑評》就應讓他以嘉賓身份繼續播下去,因為觀眾關心的是節目所帶來的養份,而不會管你的嘉賓身份。

******

郎咸平小檔案

一九五六年出生於台灣桃園縣農村,台灣東海大學經濟系畢業,台大經濟學研究生,一九八六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金融學博士學位,曾經執教於沃頓商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等。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二零零四年郎咸平質疑格林柯爾、TCL、海爾等企業的改革模式,認為以產權為主導的改革是錯誤的,由此引發了近年來中國大範圍內的國企改革大辯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22: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