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人如何看中國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06-4-10 1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人如何看中國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楊漫克/蘭德資深戰略專家拉爾森分析,美國人近年對中國產生惡感的理由是一黨執政、對外軍事威脅和中美貿易的不公平競爭。

---------------------------

在胡錦濤即將訪問美國前夕,美國研究中國的智囊機構也舉行有關中國形象在美國的論壇。月前,在洛杉磯舉辦的「美中交流和科技戰略:首屆美中智囊學者學術會議(LA)」上,蘭德首席戰略分析師艾瑞克.拉爾森(Dr.Eric V. Larson)博士發表了演說。作為蘭德公司資深軍事專家、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安全會議政策和系統研究員、白宮計劃與評估辦公室政策分析師,拉爾森的研究領域側重於公眾對戰爭的態度、國土安全、反恐、國防計劃,對美國政府的政策、尤其在全球軍事戰略方面,擁有相當的影響力。

在演講中,拉爾森聲明自己不是中國問題的專家,但是不得不對中國日益關注,而且加強了對中國問題的研究力度。他的報告題目是「美國人看中國和世界:公眾觀點的評估」。

拉爾森首先循例作了謹慎的聲明:「報告內容是我個人的研究,不代表蘭德公司的立場。」然後這位學者又對中國客人表示:「我力求用民意測驗的研究方法,客觀地反映美國公眾的輿論,而非我自己的評論。」

他首先談到美國公眾輿論的兩個特徵:一個是特徵是理想主義和務實主義混合。政府的政策失敗了,公眾輿論的反映就會是負面的;反之,就會是正面的。公眾輿論的另一個兩面性的特點是,一方面受傳統價值的根深蒂固的影響,另一方面又經常會出現變化。

他不無譏諷地表示,「的確,美國是民主制度,但對輿論的影響方式也是自上而下的」。這是因為公眾輿論有兩個極端:漠不關心和過度關注。於是,作為社會精英的學者們、媒體工作者們和政客們,對時事高度關注,對公眾輿論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在實際上,公眾與精英對國際時事的看法,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例如,針對美國是否應該參與世界事務的問題,社會大眾贊成的為六成七,而精英階層贊成的為九成七。

拉爾森分析,與中國觀感的相關性最大的,是美國國內就業問題,中國基本上是負面的。有百分之六十四的美國公眾認為,中國產品對美國出口,減少了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這是影響美國人對中國看法的主要負面因素。

美國公眾對中國的基本看法為:認為中國對美國形成經濟威脅的,佔百分之六十四;認為中國對美國形成軍事威脅的,佔百分之五十;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的影響是正面的,佔百分之四十八;認為是負面的,佔百分之四十六。認為中國在世界經濟中不公平競爭的,佔百分之五十五;認為是正常市場競爭的,佔百分之三十四。

在評價民主化程度的排序上:加拿大最高,得分為七點一;美國得分是六點二;俄羅斯得分是三點六;中國得分是一點九。

拉爾森根據很多民意測驗進行研究的結果,表明美國人對中國產生惡感的主要理由是:

(一)中共一黨執政;

(二)對外軍事威脅(主要是對台灣的威脅);

(三)中美貿易的不公平競爭:操控人民幣匯率造成的巨額貿易逆差和對知識產權的盜版。

對此,拉爾森也拉出來自己的藥方,有三個改善美國人對中國印象的方法:

(一)經濟更加自由化,如人民幣匯率更加開放,與國際接軌;(二)更多地改善人權和政治民主;(三)多同台灣進行人員交流,減少對外軍事威脅。■

(《亞洲周刊》《美國人如何看中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2: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