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愁篇]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席慕容
[CENTER][鄉愁篇]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席慕容
2005-7-11 9:25:59 [/CENTER] 這首歌起始就是蒙古的男女聲長調,讓你彷彿置身於遼闊草原.然後布仁巴雅兒的歌聲開始敘述,一個草原後裔,聽身在異鄉的父母給他描摹的草原勝景,他滿懷著對草原的嚮往,終於在這一天回到故土,"終於見到這遼闊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淚落如雨"
這是怎樣的景象呀,每一次我都在聽到此處時進入情緒,我彷彿就是這個回到草原的遊子,我想如果是我一定不是站在草原上,而是撲倒在草原上淚落如雨.
歌手還在敘述,他開始感謝祖先的保佑,讓他終於能夠"找到回家的路",回到草原故鄉.然後就是那一句致命的"唉,父親的草原,唉,母親的河".大家應該注意,他沒有唱"啊",而也就是這一聲"唉"充分體現出了整首歌更加深沉的情感.也正是在這一句里,情緒達到了就要滿溢的程度
傾訴就要開始了,滿懷的情愫,五味陳雜,都想訴說給這清香的草原,這浩蕩的大河,可是.可是我已經好象是失語一般"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我這些年的漂泊流落,我對您的念盼,我的悲傷我的歡樂,我要怎樣才能讓您知道呀.
不管了,無論如何,您都要接受我,因為"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寬厚的父母從來不會拒絕自己的孩子,不論他犯了什麼錯,不論他怎樣調皮撒嬌.今天,我終於站在了草原上,聞著草香,喝著曲水河水.我的"心裡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今天,我要唱給你聽,請你接受我吧. 我父親的草原 母親的河!
大家注意一下他的"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那一句,其後的換氣痕迹非常明顯,這在正統的歌唱中是大忌,然而你一點都不會感覺不好聽.這就是純自然的歌唱,在情感的襯托下依然動人. 間奏部分用了電吉他的一段solo,不是那麼狂飆,非常符合這首歌深沉的基調,也很好的表現了內心的洶湧,承上啟下.
我每天都在聽,每天聽無數遍,眼眶每天濕潤無數遍.省了我的潤潔滴眼液,呵呵
關於詞作者:
席慕容――蒙古族女詩人。原籍內蒙古查哈爾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稱穆倫席連勃, 意為浩蕩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親的軍旅生活 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台北師範藝術科, 后又入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 畫。畢業後任台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 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 《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其他詩集也是一版再版。
1989年,這位以詩人的身份在大陸蜚聲的女畫家前往父親及先母的家鄉,初見蒙古高原
記者:1989年您第一次回故鄉內蒙古,那可以說是您詩歌創作的一個分水嶺嗎?
席慕容:是的,我的轉變在那之後很明顯。這種轉變和我的年齡漸長、去內蒙古都有關。我的心裡一直有個火種,去內蒙古之後,這個火種被點燃了。46歲了我才能回到我的故鄉,我父親的出生地西林郭勒盟和我母親的赤峰市。2000年的時候,我應內蒙古著名歌唱家德德瑪之邀,寫了一首歌《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前後一共改了三次,之後這首歌就在內蒙古開始傳唱,每次我去,他們都會唱這首歌給我聽。去年我回西林郭勒盟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唱這首歌,當我聽到歌聲時,我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淚腺,無法想象我竟然如此失控,那是從未有過的,由此可見這片土地對我的影響有多麼地大。[/COL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