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洲際投送積極防禦挑釁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洲際彈道導彈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寬水窄 發表於 2006-3-18 07: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風四十一洲際導彈
北約編號:CSS-10
結構:兩級+小動能火箭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射程:15000公里
質量:80噸
彈頭當量:10枚25萬噸/12枚20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載計算機,光纖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100公尺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
發射方式:熱發射
服役時間:1994年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根據80年代初提出的大規模毀滅性核報復,國防科委向航天部第一設計院下達了研製固體燃料多彈頭洲際導彈的命令。
東風四十一於1984立項,工程編號204工程,目的是研製一種能夠打擊前美國本土任何一地區的固體燃料洲際導彈,用來代替東風五液體燃料洲際導彈。
東風四十一於1991年解決固然燃料問題,1994年進行首次高彈道試射成功定型,東風四十一研製工作歷時十年。
東風四十一原計劃參加1999年10月1日的閱兵,但是因為當時載車未能得到解決,所以被中央軍委取消。
東風四十一同年又進行過計算機模擬的全程試射,打擊美國本土目標,獲得成功。
東風四十一洲際導彈是我國研製的一種先進的多彈頭洲際導彈,固體燃料,兩級結構。東風四十一能夠攜帶十二枚分導式核彈頭,最大射程超過一萬四千公里。

東風四十一洲際導彈採用公路機動平台,鐵路機動平台和加固地井發射三種方式部署,其中公路機動平台為陝西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SX-4320重型牽引車, 集儲存-運輸-發射一體化三用拖車,導彈置於拖車的彈艙內,在運輸狀態下曾封閉狀態,拖車裝有兩扇對摺艙門,發射前艙門開啟,導彈通過液壓裝置起豎發射。由於東風四十一彈體重量巨大,已經達到了公路機動平台所能承受的極限,所以放棄了較複雜的冷發射而採用熱發射,與冷發射相比,熱發射對導彈本身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的質量要求較高,但是節省了發射載車上的有限空間。嚴格地講,東風四十一在設計上可以理解成東風三十一的放大,新技術的驗證彈,是一種過渡產品,所以不會大量部署。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遠程彈道導彈
東風三十一甲,甲一
北約編號:CSS-9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120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3-6枚1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100公尺(井射) 150公尺(機動)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歐洲地區
東風三十一乙,乙一,乙二
北約編號:CSS-9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射程:120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3-6枚1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100公尺(井射) 150公尺(機動)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
服役時間:1991年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歐洲地區
東風三十一丙,丙一,丙二, 丙三
北約編號:CSS-9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射程:120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3-6枚1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100公尺(井射) 150公尺(機動)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歐洲地區
東風三十一共四型八種(包括驗證彈),分別為,三十一原型 甲,甲一,乙,乙一,乙二,丙,丙一,丙二, 丙三 。
東風三十一的前身是東風二十三,1978年立項,項目編號203號工程,目的是研製一種能夠打擊前蘇聯歐洲地區的固體燃料遠程導彈,用來代替東風四液體燃料遠程導彈。 1984年因為新技術的注入而換項831工程。大口徑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室鑄造技術一直是研製固體洲際導彈的瓶頸難題,經過我國軍工科技人員不懈努力,終於掌握了大口徑固體火箭發動機燃燒室的鑄造技術,於1988年設計定型,1989年生產出第一枚原型彈,命名為東風三十一。
1991年蘇聯解體,我國領導階層錯誤地估計了當時國際形勢,在我國外交部的壓力下削減了東風三十一的研製經費,經費嚴重不足導致東風三十一定型以後一直沒有投產,也沒有裝備部隊,這種環境一直到持續1993年底。
1996年 ,東風三十一的載車為漢陽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ZX-TJ-2000型牽引車,配置V-12缸增壓風冷發動機。,八軸牽引車要求200噸牽引力,於1996年引進白俄羅斯技術,十五所繪製載車圖紙,三江航天集團孝感生產底盤,採用德國道義茨發動機,由ZF生產的變速箱和液力變矩器,全輪隨動轉向,油氣彈簧獨立懸掛,驗收要求順利通過二級地形,即離開公路的沙石路面,
東風三十一甲是東風三十一的增程彈,所有東風三十一型號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其中某些技術將被直接應用在東風四十一上。東風三十一甲的牽引車做出了重大調整,東風三十一牽引車使用汽車柴油發動機,而東風三十一甲的牽引車使用了功率更大的船用柴油發動機,僅僅散熱器就有兩米高。
乙一,丙二是地井型號,部署在長城工程的隧道和地井中,它們的部署情況也沒有公開過。
丙一是平原機動型號,也是50周年國慶閱兵展示的型號,發射筒表面除了豎立液壓裝置外沒有裝配卡鉗,也沒有加強筋固定,主要部署在東北,華北地區,打擊對象為美國。
乙,乙二,丙三是山地機動型號,主要部署在華中,華東地區,它們的結構的共同特點是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發射筒採用了加強筋固定,並安裝了兩副卡鉗,考慮到南方丘陵地帶路面質量的因素而起到穩定作用,打擊對象為美國在歐洲的盟友,也兼顧打擊前蘇聯的歐洲地區。

東風三十一的圓周偏差率沒有公開過,但是根據有關資料分析,井射型號的圓周偏差率約100公尺,機動型號的命中精確度比井射型號差,估計在150公尺左右。
東風三十一攜帶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具有打擊硬目標的能力,能夠摧毀包括美國「民兵-III」抗壓加固地井和北美戰略防空司令部等。東風三十一甲列裝部隊使二炮的陸基洲際導彈領先美國現役洲際導彈一代。最新消息:新領導上台後,國防科工委已指示核九院研製配備東風三十一「甲」洲際導彈的鑽地戰略彈頭,要求能夠擊穿150米花岡岩層並摧毀加固掩體和指揮所。
2001年底,東風三十一完成換裝,東風四全部退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潛射洲際彈道導彈

引子:
2002年12月22日早10時20分,國防重點工程,某戰略導彈核潛艇首艇於錦西葫蘆島下水。該艇配備18具潛地戰略導彈發射筒,有「新東風下海」之稱的國防重點工程,就是即將交付部隊的巨浪二"乙"多彈頭潛地戰略導彈。
「乙」彈是巨浪二項目的最後一種型號,由航天一,二院聯合研製,整個項目歷時十年以上,先後於九十年代發展出巨浪二驗證彈,增程的巨浪二「甲」彈。有鑒於建立對美國戰略威攝力量的絕對優勢,國防科委,中央軍委下達了「新東風下海」的指示。

JMA:「乙」陸態彈射彈,於2001年在山西發射三發;
JMB:「乙」海態彈射彈,於2002年在大連由2**號常規導彈潛艇發射八發;
JMA,JMB都是「乙彈」定型前的實驗彈,以上實驗均告成功,遙測彈和練彈都沒有發射。


巨浪二
北約編號:CSS-N-4 Mod 0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86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3-4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80公尺
平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巨浪二甲
北約編號:CSS-NX-4 Mod I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120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6-8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80公尺
平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巨浪二乙
北約編號:CSS-NX-4 Mod II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140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40公尺
平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背景介紹:
巨浪二潛地戰略導彈是在東風三十一的基礎上衍生的潛射戰略導彈,由航天部一院和二院聯合研製,簡稱東風下海工程。巨浪二原型彈射程只有8600公里,攜帶3-4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先後經過兩次比較大的改進。
第一次改進使射程增加到12000公里,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6-8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第二次改進使射程再次增加到14000公里,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09-4戰略導彈核潛艇是巨浪二的載體,原設計09-4裝備16具發射筒,90年代末期,國際環境發生了變化,原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09-4不得不重新設計,正在建造的09-4裝備18具發射筒,根據我國已逝中科院士,航天專家王振華提出的「自由入軌」理論,該彈的設計採用了國際前所未有的固-液兩級火箭結構,包括固體一級火箭和液體二級火箭,最大射程14,000公里,攜帶10枚25萬噸當量的分導熱核彈頭。

一般來說,傳統固體燃料洲際導彈分呈三級結構。
主動段:第一級擺脫稠密大氣。
被動段:第二級射入彈道關機。
再入段:第三級把彈頭推出去。

王老的理論上把主動和被動段合二為一,稱為助推段,加上再入段共兩個階段,把兩個階段合併解決,就是如何將導彈射入軌道,這樣只需要兩級結構。從空間動力學的原理上講,達到第二宇宙速度后,彈體在空間作自由軌跡運動,在不能保持一定速度的情況下,彈體作慣性拋物線運動。根據以上的理論設計的洲際導彈,包括固體的第一級和液體的第二級。
第一級把導彈推出大氣層,擺脫第一宇宙速度;在達到第二宇宙速度之前,進入第一,第二宇宙速度之間的過渡狀態時,助推火箭關機脫落。
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例如人造衛星繞地飛行。
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抵達月球或太陽系內其它行星。
第三宇宙速度:16.7公里/秒,擺脫太陽系。
導彈按照上述的理論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自由」進入「高彈道」 ,這樣省略了整個第二級固體火箭發動機,不但減輕了導彈本身的重量,同時增大了再入速度,使攔截更加困難。
比較:
美國三叉戢潛地戰略導彈,洛克希德-馬丁航天公司研製,射程7400公里,三級機構,固體燃料,配置10枚MK-4載具,MK-4配套W-76集束熱核彈頭,10萬噸當量。
美國三叉戢-II潛地戰略導彈,洛克希德-馬丁航天公司研製,射程11500公里,三級機構,固體燃料,配置8枚MK-5,10枚MK-4,或1枚MK-500載具;
MK-5配套W-88分導熱核彈頭,47.5萬噸當量;
MK-500是美國開發的變軌彈頭,當量不詳;
美國MX和平保衛者洲際導彈,波音航天公司研製;
射程12800公里,四級機構,固體燃料,配置10枚MK-21,11枚MK-12A,或12枚MK-12載具;
MK-21配套W-87分導熱核彈頭,50萬噸當量;
MK-12載具配套W-62核彈頭 是民兵-III所攜帶的彈頭,當量10萬噸;
MK-12A載具配套W-78核彈頭 是民兵-IIIA所攜帶的彈頭,當量35萬噸。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中程彈道導彈

東風二十一
北約代號:CSS-5
結構:兩級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三軸靜壓氣浮陀螺,彈道載計算機
射程:1700公里
燃料:聚硫凝固橡膠複合推進劑
發射方式:冷發射
圓周偏差率:不詳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服役時間:已經全部退役
東風二十一甲
北約代號:CSS-5 Mod-1
結構:兩極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三軸靜壓氣浮陀螺,彈道載計算機
射程:1800公里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發射方式:冷發射
圓周偏差率:不詳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打擊對象:日本,印度
服役時間:1991年

東風二十一乙
北約代號:CSS-5 Mod-2
射程:27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三軸靜壓氣浮陀螺,彈道載計算機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發射方式:冷發射
圓周偏差率:不詳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打擊對象:日本,印度
東風二十一丙
北約代號:CSS-5 Mod-3
射程:32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末端主動雷達制導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發射方式:冷發射
圓周偏差率:2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打擊對象:大型水面艦支
東風二十一發射單位為六輛卡車 (一輛發射車,五輛後勤車) 載車為漢陽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HY-473牽引車。
東風二十一甲淘汰了聚硫凝固橡膠複合推進劑,採用更先進的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推進劑。
東風二十一發射單位從六輛卡車減少到三輛,減輕了後勤的負擔。
東風二十五
結構:兩級
射程:3200公里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
圓周偏差率:20-4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打擊對象:
東風二十五是在二十一基礎上改進的中程導彈,改進了推進劑,固體火箭發動機
東風二十五的彈頭艙能夠攜帶三枚分導式核彈頭,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攜帶多枚彈頭的中程導彈


中國人民解放軍短程彈道導彈

東風十一
北約代號:CSS-7
結構:單級
射程:3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壓電陀螺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圓周偏差率:100-30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三江航天工業集團
服役時間:已經退役
早期東風十一精度很差,目前已經停產,作為外銷產品出口其它國家
東風十一甲
北約代號:CSS-7 Mod-1
結構:單級
射程:62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探高雷達,天文導航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圓周偏差率:10-3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三江航天工業集團
航天部一院14所是「甲型號」慣導平台的研製單位
東風十一甲彈頭艙末端裝空氣舵,通過彈道計算機控制,進行末端指令修偏
載車是湖北三江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WS-2400 8X8 三用越野載車
東風十五
北約代號:CSS-6
結構:單級
射程:300-6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壓電陀螺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彈頭質量:650公斤
圓周偏差率:9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三江航天工業集團
載車是山東泰安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TA-58 8X8 三用越野載車
東風十五甲
北約代號:CSS-6 Mod-1
結構:單級
射程:600-9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激光陀螺,彈道計算機,差份衛星定位修正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圓周偏差率:6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三江航天工業集團
東風十五彈頭艙末端裝燃氣舵,通過彈道計算機控制,靠噴射進行末端指令修偏
因為東風十五的射程比十一遠,彈道相對比十一高,大氣也就越稀薄,所以採用了燃氣舵而不是空氣舵
東風十五乙
北約代號:不詳
結構:一級半
射程:900-12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圓周偏差率:3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打擊對象:沖繩
生產單位:三江航天工業集團
東風十五乙是裝備我軍二炮的精確打擊武器
中國未來核武發展計劃展望篇

中央軍委批准擴充我國目前現有核武器的載具數量的四倍至六倍,2010年底完成
包括??
繼續改進現有的一種陸地機動多彈頭洲際導彈(DF-41改DF-45?)
繼續改進現有的一種陸地機動多彈頭遠程導彈 (DF-31)
完成一種固定井射重型多彈頭洲際導彈(即DF-51,我國第一種重型洲際導彈,兩級固(液)體火箭發動機,運載負荷約一萬公斤,最大射程約一萬五千公里,能夠攜帶14枚50萬噸或8枚100萬噸的熱核彈頭,部署加固地下井。該彈採用外層空間小動能變軌技術,改進固體燃料,縮小彈體,發射平台。改進后的41將代替31的作用,41全部機動部署部署。DF-51是固定地井發射的重型多彈頭洲際導彈,代替41的井射型號)

完成一種核潛艇發射的戰略遠程導彈(即DF-41潛射型J2-乙,又稱「新東風下海」)
繼續改進現有的一種陸地機動中程導彈(DF-21)
繼續改進現有的一種陸地機動三彈頭中程導彈(DF-25)
完成一種新機動中程導彈(DF-23,該彈是一種機動部署,高度精確打擊的中程彈道導彈,有望代替現役的「DF-21」中程導彈)
完成一種多用途戰略巡航導彈(型號名字不詳)
目標:
確保在世界任何(核)大國的突然核打擊下生存下來,同時對世界任何兩個(核)大國施行一次毀滅性核報復;
根據中央軍委指示,國防科委下達的文件都一致提出全球到達,洲際投送,積極防禦美國霸權主義的挑釁。

14

主題

108

帖子

3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32
沙發
cnaaa 發表於 2006-3-19 12:02 | 只看該作者
和平共處的基礎。動搖不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924

帖子

39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8
3
Alchemist05 發表於 2006-3-19 19:56 | 只看該作者
支持祖國發展核威脅的力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3

帖子

25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25
4
漂落無痕 發表於 2006-3-20 13:19 | 只看該作者
支持發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